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基亞生物科技 | 2025/07/09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一
基亞三部曲 拚疫苗整廠輸出 |基亞生物科技
基亞生又稱基亞疫苗,由基亞、福又達、賽宇等於2006年共同創立,去年公司於竹北生醫園區建構疫苗廠,目前硬體已經大致完備,預估今年11月以前可望取得使用執照、明年底進入試量產。
張世忠表示,基亞疫苗廠運作後,將是整廠輸出的正式啟動時機,預估明年底、後年初基亞疫苗竹北廠將可試量產。
在此之前,張世忠表示,公司已經陸續進行輸出談判作業,東南亞、中東將是主要市場。
據悉,張世忠將於9月初前往泰國,洽談整廠輸出相關事宜,基亞疫苗今年將陸續與目標市場洽談合作細節,未來包括馬來西亞、緬甸、越南、中東地區等新興市場,都將陸續洽商。
在廠房規模設計上,張世忠說,以基亞疫苗為藍本,公司目前由國際生物硬體設計公司NNE設計,請潤泰集團操刀,打造每年產能1,000萬劑的廠房,這將是未來輸出的標準規模。另外,除了廠房設計、疫苗開發、硬體購置都將由基亞疫苗負責,換言之,基亞疫苗將是未來亞洲疫苗廠的關鍵供應商。
據市場估計,1,000萬劑產能的疫苗廠約符合台灣人口量的防疫需求,因此,泰國大概需要三個疫苗廠,緬甸、菲律賓則需要三個以上,印尼人口約有2.4億人,越南9,000萬人,所需的廠房都不少,每座廠房約10億到20億元不等的造價,市場規模可觀。
張世忠指出,目前東南亞各國目前都有意自己設立專屬於本國的疫苗廠,因此基亞生將與他們逐一合作,而建廠收入則以部分現金、部分股票的形式取得。
而基亞生未來入股各國疫苗廠將是選項之一,入股規模約10到20%。
中東市場方面,經過MERS事件後,中東各國正思考如何解決這類防疫問題,基亞生將與阿拉伯最大投資公司所投資的疫苗公司及其高階主管合作,未來將在中東阿拉伯地區國家攜手整廠輸出業務,明年將有結果。
上一則:張世忠 扮演產業先行者
下一則:桑緹亞展旺 交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