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亞生物科技(上)公司新聞
疫苗廠基亞生旗下全台首座PIC/S GMP規範的「細胞培養人用疫苗廠」也將落成啟用,預計於本月26日正式揭幕。新廠落成後,基亞生表示,未來預計將生產流感、腸病毒及登革熱疫苗;也將投入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抗體藥物之生產,提供區域性傳染病之解決方法並同時完整國內防疫產業鏈。基亞疫苗暨生物製劑廠已於今年完成建製,是台灣首家由民間主導投資並設立的疫苗廠,目前正緊鑼密鼓進行PIC/S GMP確效認證。
為突破台灣市場「規模小」的困境,製藥業卯勁開拓海外市場,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與韓國製藥協會(KPMA)近日在首爾簽署合作協議,除了達成4項合作外,南光、東生華、基亞生、台睿和順藥等多家公司合計至少有17個品項對接。
此次製藥協會在理事長王玉杯帶領下,參訪團包括新藥、原料藥、CRO和學名藥等20多家藥廠,並拜訪CMG、Kolon、Boryung、Alvogen 等4家韓國製藥公司,藉以了解韓國藥品創新開發的模式,提供台灣藥廠思考國際市場發展策略。
王玉杯表示,韓國近年來歷經一系列改革後,醫藥市場日益朝向全球化發展,據《亞洲經濟》報導,韓國醫藥品近十年出口額增長達3倍之多,目前全球藥品市場排名第13名,是個一成長快速且不容忽視的藥品市場,韓國的政策法規也值得借鏡學習。
有鑑於韓國市場的發展潛力,國內目前除了美時透過艾威群收購韓國藥廠外,智擎胰臟癌新藥安能得首張亞洲藥證將來自於韓國,另外,藥華、生華科的新藥也在韓國進行臨床,順藥新藥則也在洽談授權中,晟德集團也入股韓國投資公司,因此,此次國內藥廠提出的對接品項也備受關注。
就初步統計,此次對接品項中,新劑型新藥(505b2,韓國稱IMD)公司有東生華骨鬆、類風濕性關節炎生物相似藥等4項、台睿生技則專攻4項癌症新藥、南光則有長效型麻醉劑等2個品項,另外,順藥是長效止痛劑、基亞生技2項蛋白質疫苗、原創生醫和博信生技等公司。
至於原料藥公司則有神隆、台耀和生泰,研發型的API公司建誼、cRO 公司晉加、學名藥廠永信、瑩碩和晟德都參與盛會。
王玉杯表示,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包括:促進雙方成員的共同友誼與利益、開展雙方共同感興趣的合作項目、交換並研究醫藥產業技術發展的訊息和專業知識、在雙方共同利益基礎上探索任何其他領域的合作機會。
此次製藥協會在理事長王玉杯帶領下,參訪團包括新藥、原料藥、CRO和學名藥等20多家藥廠,並拜訪CMG、Kolon、Boryung、Alvogen 等4家韓國製藥公司,藉以了解韓國藥品創新開發的模式,提供台灣藥廠思考國際市場發展策略。
王玉杯表示,韓國近年來歷經一系列改革後,醫藥市場日益朝向全球化發展,據《亞洲經濟》報導,韓國醫藥品近十年出口額增長達3倍之多,目前全球藥品市場排名第13名,是個一成長快速且不容忽視的藥品市場,韓國的政策法規也值得借鏡學習。
有鑑於韓國市場的發展潛力,國內目前除了美時透過艾威群收購韓國藥廠外,智擎胰臟癌新藥安能得首張亞洲藥證將來自於韓國,另外,藥華、生華科的新藥也在韓國進行臨床,順藥新藥則也在洽談授權中,晟德集團也入股韓國投資公司,因此,此次國內藥廠提出的對接品項也備受關注。
就初步統計,此次對接品項中,新劑型新藥(505b2,韓國稱IMD)公司有東生華骨鬆、類風濕性關節炎生物相似藥等4項、台睿生技則專攻4項癌症新藥、南光則有長效型麻醉劑等2個品項,另外,順藥是長效止痛劑、基亞生技2項蛋白質疫苗、原創生醫和博信生技等公司。
至於原料藥公司則有神隆、台耀和生泰,研發型的API公司建誼、cRO 公司晉加、學名藥廠永信、瑩碩和晟德都參與盛會。
王玉杯表示,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包括:促進雙方成員的共同友誼與利益、開展雙方共同感興趣的合作項目、交換並研究醫藥產業技術發展的訊息和專業知識、在雙方共同利益基礎上探索任何其他領域的合作機會。
台美國家型生技合作第一例,合作開發登革熱疫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今(7)日將由懷特博士(White Head)率團來台,向副總統陳建仁說明該院授權登革熱疫苗給台灣的有關規劃,預計在台灣進行2,000個臨床病人試驗。
NIH未來登革熱疫苗開發將獨家授權給國內蛋白質暨疫苗廠基亞生物製劑公司(基亞生)承接,並由基亞生負責大中華區、東南亞等地抗疫所需藥品供應鏈。
據了解,NIH對於全球疫病的防治極為關注,尤其亞洲地區發生的登革熱疫情,目前已經逐漸蔓延到溫帶國家,甚至美洲地區,此次懷特率領科學家團,主要是向陳建仁說明有關授權計畫。
有關人士透露,此次授權給基亞生的登革熱疫苗,是能在成人、老人身上施打的疫苗產品,防疫效果在臨床上看來,也是當前最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未來上市後涵蓋率將優於舊一代產品。
針對授權事宜,基亞生表示,由於雙方簽訂保密條款,因此無法透露細節。至於NIH授權規劃方面,有關人士指出,目前NIH已將登革熱疫苗授權給賽諾菲(sanofi)等多家國際大廠,基亞生是亞洲唯一疫苗廠。
此次NIH科學家團隊來台,將由前疾管局局長、前國衛院疫苗所長蘇益仁引介給陳建仁;未來NIH在抗疫方面,將會與台灣有更多的合作與產品開發。
NIH未來登革熱疫苗開發將獨家授權給國內蛋白質暨疫苗廠基亞生物製劑公司(基亞生)承接,並由基亞生負責大中華區、東南亞等地抗疫所需藥品供應鏈。
據了解,NIH對於全球疫病的防治極為關注,尤其亞洲地區發生的登革熱疫情,目前已經逐漸蔓延到溫帶國家,甚至美洲地區,此次懷特率領科學家團,主要是向陳建仁說明有關授權計畫。
有關人士透露,此次授權給基亞生的登革熱疫苗,是能在成人、老人身上施打的疫苗產品,防疫效果在臨床上看來,也是當前最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未來上市後涵蓋率將優於舊一代產品。
針對授權事宜,基亞生表示,由於雙方簽訂保密條款,因此無法透露細節。至於NIH授權規劃方面,有關人士指出,目前NIH已將登革熱疫苗授權給賽諾菲(sanofi)等多家國際大廠,基亞生是亞洲唯一疫苗廠。
此次NIH科學家團隊來台,將由前疾管局局長、前國衛院疫苗所長蘇益仁引介給陳建仁;未來NIH在抗疫方面,將會與台灣有更多的合作與產品開發。
台灣開發疫苗能力受到美國肯定,業界指出,此次台灣生技廠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青睞有三大主因,包括夠水準的臨床試驗能力、國際級的產品生產廠,及夠強國際合作能力。
NIH來台找伴,基亞生物製劑疫苗受到青睞而出線,此次合作也可望讓台灣成為全球抗疫版圖的其中一員。據了解,衛福部部長林奏延日前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抗疫合作是台美雙方代表會見時主要議題。
在此之前,台灣被美國納入抗疫夥伴成員,主因NIH評估台灣在臨床試驗能力優於亞洲各國。另外,基亞集團在新藥開發與臨床經驗能力,前有抗肝癌新藥的臨床經驗,且曾在台、中、香港、南韓等地進行多國多中心收案與試驗,較國內其他公司具有開發產品的經驗。
在生產能力方面,基亞生物製劑疫苗在竹北生醫園區有生物製劑廠,而基亞生的竹北疫苗新廠將取得工廠登記證,明年完成國際生產規範PIC╱S GMP認證,與登革熱疫苗開發時程相吻合。
另外,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基亞生在與NIH的合作,扮演積極主動的角色,且基亞生日前與瑞士MABXIENCE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擬參與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國際合作案,共同開發具市場潛力的生物製劑藥品。
NIH來台找伴,基亞生物製劑疫苗受到青睞而出線,此次合作也可望讓台灣成為全球抗疫版圖的其中一員。據了解,衛福部部長林奏延日前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抗疫合作是台美雙方代表會見時主要議題。
在此之前,台灣被美國納入抗疫夥伴成員,主因NIH評估台灣在臨床試驗能力優於亞洲各國。另外,基亞集團在新藥開發與臨床經驗能力,前有抗肝癌新藥的臨床經驗,且曾在台、中、香港、南韓等地進行多國多中心收案與試驗,較國內其他公司具有開發產品的經驗。
在生產能力方面,基亞生物製劑疫苗在竹北生醫園區有生物製劑廠,而基亞生的竹北疫苗新廠將取得工廠登記證,明年完成國際生產規範PIC╱S GMP認證,與登革熱疫苗開發時程相吻合。
另外,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基亞生在與NIH的合作,扮演積極主動的角色,且基亞生日前與瑞士MABXIENCE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擬參與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國際合作案,共同開發具市場潛力的生物製劑藥品。
蛋白質藥廠大進擊,基亞生物製劑(基亞生)董事長張世忠宣布,旗下兩項疫苗包括腸病毒EV71、流感H7N9,都將進入臨床三期試驗,基亞生竹北蛋白質藥廠也將啟動國際認證程序,為產品銷售做好準備。
張世忠說,兩個疫苗產品已經開始二期結案階段,最快今年將進入三期臨床試驗,最晚明年旗下就會有兩個三期產品;生產能力方面,竹北疫苗新廠將取得工廠登記證,明年將完成國際生產規範PIC╱S GMP認證。
基亞疫苗生物製劑公司是基亞集團旗下的蛋白質藥廠,簡稱基亞生,定位是蛋白質藥開發暨生產公司,目前不僅投入蛋白質相似藥(Biosimilar)研發,進度最快的兩個疫苗產品也將進入臨床三期,而旗下又有具備生產能力的藥廠,發展的條件齊備。
因應疫苗新廠啟動,張世忠表示,內部生產設備已經逐漸到位,公司預計下季(第3季)將辦理現金增資,補充投入生產銷售前的資金水位;公司今年第4季將取得經濟部工業局的科技事業函文,預計明年上半年申請掛牌上櫃。
在產能準備方面,張世忠說,竹北蛋白質藥新廠是潤泰集團的營造技術和國際知名藥廠設計公司丹麥NNE設計規劃,目前硬體規劃已經完成,開始進行設備基礎設施的驗證,人員也已經密集教育訓練。
張世忠表示,為了讓基亞生成為國際級的蛋白質藥廠,內部都使用最高階設備,如淨水系統是Bosch,一套系統要價上億元;打造一流廠房,未來不僅國際認證較順利,打入國際市場也相對容易。
進度方面,張世忠表示,今年下半年除了疫苗進入三期試驗,國際聯盟大案的背後主導者也將曝光;明年則將完成申請IPO與工廠國際認證,後年(2018)生物相似藥將進入商轉。
國際合作方面,因應國際組織發起「可負擔得起的蛋白質藥品」,基亞生近期已經攜手歐洲瑞士大廠Mabxience、美洲Libbs、中東則有SPIMMACO組成抗疫聯盟,而公司則負責大亞洲市場的產品開發與銷售。
基亞生的第一個產品是目前開發中的蛋白質相似藥「抗RSV抗呼吸道感染病毒」,由於早產兒容易罹患此疾病,目前雖然已有原廠藥Synagis但售價昂貴,前年總銷售額逾15億美元,2018年即將專利到期。
張世忠說,兩個疫苗產品已經開始二期結案階段,最快今年將進入三期臨床試驗,最晚明年旗下就會有兩個三期產品;生產能力方面,竹北疫苗新廠將取得工廠登記證,明年將完成國際生產規範PIC╱S GMP認證。
基亞疫苗生物製劑公司是基亞集團旗下的蛋白質藥廠,簡稱基亞生,定位是蛋白質藥開發暨生產公司,目前不僅投入蛋白質相似藥(Biosimilar)研發,進度最快的兩個疫苗產品也將進入臨床三期,而旗下又有具備生產能力的藥廠,發展的條件齊備。
因應疫苗新廠啟動,張世忠表示,內部生產設備已經逐漸到位,公司預計下季(第3季)將辦理現金增資,補充投入生產銷售前的資金水位;公司今年第4季將取得經濟部工業局的科技事業函文,預計明年上半年申請掛牌上櫃。
在產能準備方面,張世忠說,竹北蛋白質藥新廠是潤泰集團的營造技術和國際知名藥廠設計公司丹麥NNE設計規劃,目前硬體規劃已經完成,開始進行設備基礎設施的驗證,人員也已經密集教育訓練。
張世忠表示,為了讓基亞生成為國際級的蛋白質藥廠,內部都使用最高階設備,如淨水系統是Bosch,一套系統要價上億元;打造一流廠房,未來不僅國際認證較順利,打入國際市場也相對容易。
進度方面,張世忠表示,今年下半年除了疫苗進入三期試驗,國際聯盟大案的背後主導者也將曝光;明年則將完成申請IPO與工廠國際認證,後年(2018)生物相似藥將進入商轉。
國際合作方面,因應國際組織發起「可負擔得起的蛋白質藥品」,基亞生近期已經攜手歐洲瑞士大廠Mabxience、美洲Libbs、中東則有SPIMMACO組成抗疫聯盟,而公司則負責大亞洲市場的產品開發與銷售。
基亞生的第一個產品是目前開發中的蛋白質相似藥「抗RSV抗呼吸道感染病毒」,由於早產兒容易罹患此疾病,目前雖然已有原廠藥Synagis但售價昂貴,前年總銷售額逾15億美元,2018年即將專利到期。
經歷兩年的基亞事件,如今塵埃落定,集團多家子公司包括基亞、基亞生、德必碁等,都陸續有新進度;基亞集團董事長張世忠表示,「路遙知馬力」安靜了兩年,接下到年底前「都會是好消息」。
基亞在2014年8月歷經所謂的「基亞風暴」,當時,張世忠在風暴幾天後,仍振作精神對外說明公司規劃,原本總一臉堆笑的他,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兩年後,張世忠再展笑顏,看來公司在沈潛後,已經有些「準備」,將展示在大眾面前。
張世忠出身醫生世家,台大醫學院畢業後行醫多年,之後投入慈濟醫院,做的是「懸壺濟世」的工作;因緣際會之下,他心念一轉想:「當醫生一輩子,不如開發新藥救人」,他認為,若把醫術當作渡人的船,那麼,開發出有用的新藥,能渡的人更多。
基亞事件發生後,面對社會輿論攻訐,主管機關祭出所謂的「基亞條款」,基亞集團從母公司到子公司,全部都被「噤聲」,業界傳聞,主管機關甚至要求他們,「即使有好消息也不能講」,要基亞完全「閉嘴」。
張世忠感嘆,做新藥成敗乃是常事,他希望台灣的新藥公司都能成功,而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基亞旗下的所有公司,都會陸續交出成績單。
因為,失敗是經驗的累積,張世忠相信,台灣生技累積那麼多能量,未來每一步都會走得更好。
基亞在2014年8月歷經所謂的「基亞風暴」,當時,張世忠在風暴幾天後,仍振作精神對外說明公司規劃,原本總一臉堆笑的他,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兩年後,張世忠再展笑顏,看來公司在沈潛後,已經有些「準備」,將展示在大眾面前。
張世忠出身醫生世家,台大醫學院畢業後行醫多年,之後投入慈濟醫院,做的是「懸壺濟世」的工作;因緣際會之下,他心念一轉想:「當醫生一輩子,不如開發新藥救人」,他認為,若把醫術當作渡人的船,那麼,開發出有用的新藥,能渡的人更多。
基亞事件發生後,面對社會輿論攻訐,主管機關祭出所謂的「基亞條款」,基亞集團從母公司到子公司,全部都被「噤聲」,業界傳聞,主管機關甚至要求他們,「即使有好消息也不能講」,要基亞完全「閉嘴」。
張世忠感嘆,做新藥成敗乃是常事,他希望台灣的新藥公司都能成功,而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基亞旗下的所有公司,都會陸續交出成績單。
因為,失敗是經驗的累積,張世忠相信,台灣生技累積那麼多能量,未來每一步都會走得更好。
國際大藥廠有意在台擴大肝癌治療戰線,業界認為,將與國內鎖定肝癌治療的新藥公司形成「競合關係」,包括北極星(F-PG)、基亞、藥華藥、生控、台微體等業者,未來都有機會與拜耳成為合作或競爭夥伴。
目前拜耳的雷沙瓦是全球唯一批准肝癌用藥,但根據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雷沙瓦在治療時的副作用大,且只有2%至4%病人有腫瘤部分反應。儘管如此,由於肝癌藥絕無僅有,因此拜耳仍獨占該市場。
台廠方面則有不少具備優勢的產品,例如北極星旗下新藥ADI-PEG20,在對肝癌適應症做的臨床試驗顯示,以「聯合用藥」方式治療,有33%病人產生腫瘤部分反應。
北極星強調,這個臨床試驗結果雖屬重大發現,但是病人數目太少,必須再規劃二、三期臨床試驗,才可能得到統計上的顯著性。
不少台灣新藥公司投入肝癌治療,基亞是第一個進入早期肝癌與肝癌術後復發治療領域。
目前拜耳的雷沙瓦是全球唯一批准肝癌用藥,但根據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雷沙瓦在治療時的副作用大,且只有2%至4%病人有腫瘤部分反應。儘管如此,由於肝癌藥絕無僅有,因此拜耳仍獨占該市場。
台廠方面則有不少具備優勢的產品,例如北極星旗下新藥ADI-PEG20,在對肝癌適應症做的臨床試驗顯示,以「聯合用藥」方式治療,有33%病人產生腫瘤部分反應。
北極星強調,這個臨床試驗結果雖屬重大發現,但是病人數目太少,必須再規劃二、三期臨床試驗,才可能得到統計上的顯著性。
不少台灣新藥公司投入肝癌治療,基亞是第一個進入早期肝癌與肝癌術後復發治療領域。
羊年封關前興櫃市場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生技醫療檔數占三檔最多,其次為航運業、光電業各二檔。而2月1日至3日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依次為桑緹亞(4922)、台灣高鐵(2633),以及心悅(6575)。
春節長假前僅三個交易日,興櫃市場成交量明顯降溫,不過仍有桑緹亞、台灣高鐵成交量破萬張。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為新進榜,包括桑緹亞、基亞生(6547)、光明海運以及晶美(4990),不過基亞生、光明海運股價小漲之外,其餘兩檔都是下跌。
本周有四家公司將登錄興櫃,凡事康(7443)主要為淨水器設備製品及各種濾芯、零配件之生產製造與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8元。
F-PG(6550)北極星藥業集團,從事生物技術服務、藥品檢驗、新藥研發之製造及銷售等業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05元。
F-冠科(6554)主要從事癌症新藥開發、腫瘤藥效測試服務、藥物篩選、藥物代謝分析及轉化醫學領域等研究服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45元。
維田(6570)業務為嵌入式系統模組、工業顯示器模組及工業用電腦主機等工業用電腦相關產品之研發、製造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23.5元。
春節長假前僅三個交易日,興櫃市場成交量明顯降溫,不過仍有桑緹亞、台灣高鐵成交量破萬張。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為新進榜,包括桑緹亞、基亞生(6547)、光明海運以及晶美(4990),不過基亞生、光明海運股價小漲之外,其餘兩檔都是下跌。
本周有四家公司將登錄興櫃,凡事康(7443)主要為淨水器設備製品及各種濾芯、零配件之生產製造與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8元。
F-PG(6550)北極星藥業集團,從事生物技術服務、藥品檢驗、新藥研發之製造及銷售等業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05元。
F-冠科(6554)主要從事癌症新藥開發、腫瘤藥效測試服務、藥物篩選、藥物代謝分析及轉化醫學領域等研究服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45元。
維田(6570)業務為嵌入式系統模組、工業顯示器模組及工業用電腦主機等工業用電腦相關產品之研發、製造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23.5元。
基亞子公司澳洲掛牌,海外上市達陣。基亞上周公告,旗下TBG(開曼)完成反併購澳洲上市公司Progen,雙方完成股權交換、合併後更名為TBG澳洲,最快本周三(3日)以TBG澳洲的名稱在當地上市,為台灣生技公司首例。
基亞表示,TBG將於澳洲資本市場籌措長期資金, 並運用澳洲當地研發能量發展檢驗試劑業務,並以檢驗試劑為主、新藥探索與開發為輔的模式營運。
TBG澳洲成立於1989年,前身是Progen Pharmaceuticals,原本就在澳洲證券交易所(ASX)掛牌上市,主要從事新藥開發業務;而原先由基亞百分百持有的TBG開曼(德必碁)則聚焦檢驗試劑開發,雙方在去年中決議以換股、引進策略投資人的方式,進一步合併,並以TBG為名稱在澳洲重新上市。
TBG開曼於2006年設立登記於開曼群島,由基亞生技持股100%,旗下包括轉投資事業另外包括100%持有的台灣德必碁公司及德必碁(廈門)公司。
由於基亞原本就握有Progen約19.7%的股權,這次Progen與TBG開曼合併,雙方以一比一換股比例,並由TBG澳洲發行101,722,974新股交換基亞公司持有之TBG開曼全數股份。
另外,再由TBG澳洲以現金增資發行新的方式,發行60,579,000股,由基亞與長興材料共同吃下,共募集澳幣12,721,590元(約新台幣2.93億元)。
基亞表示,本次股份轉換及現金增資交易完成後,基亞將計持有TBG澳洲股份51.76%,而長興材料投資約2億元,則成為第二大法人股東。
此外,基亞子公司基亞生物製劑近期也將攜手國際大藥廠,結盟為「蛋白質藥全球聯盟,最快年後將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基亞生將成為國際大廠在亞洲的蛋白質藥開發、生產、銷售夥伴。
基亞生說,今年竹北生醫園區新廠的細胞培養、生物製劑產線將進行試量產、生產認證,公司也將要申請上市櫃,而公司的定位也將更清楚,聚焦蛋白質(原料)藥開發、生物(蛋白質藥)製劑生產。
基亞生說,公司近期不斷蹲馬步,就是要讓大眾看到成果,下季起(明年)公司將有精采的故事陸續問世,包括新廠落成、產線就位、國際合作、上市櫃等,相信會有很多話題,值得期待。
基亞表示,TBG將於澳洲資本市場籌措長期資金, 並運用澳洲當地研發能量發展檢驗試劑業務,並以檢驗試劑為主、新藥探索與開發為輔的模式營運。
TBG澳洲成立於1989年,前身是Progen Pharmaceuticals,原本就在澳洲證券交易所(ASX)掛牌上市,主要從事新藥開發業務;而原先由基亞百分百持有的TBG開曼(德必碁)則聚焦檢驗試劑開發,雙方在去年中決議以換股、引進策略投資人的方式,進一步合併,並以TBG為名稱在澳洲重新上市。
TBG開曼於2006年設立登記於開曼群島,由基亞生技持股100%,旗下包括轉投資事業另外包括100%持有的台灣德必碁公司及德必碁(廈門)公司。
由於基亞原本就握有Progen約19.7%的股權,這次Progen與TBG開曼合併,雙方以一比一換股比例,並由TBG澳洲發行101,722,974新股交換基亞公司持有之TBG開曼全數股份。
另外,再由TBG澳洲以現金增資發行新的方式,發行60,579,000股,由基亞與長興材料共同吃下,共募集澳幣12,721,590元(約新台幣2.93億元)。
基亞表示,本次股份轉換及現金增資交易完成後,基亞將計持有TBG澳洲股份51.76%,而長興材料投資約2億元,則成為第二大法人股東。
此外,基亞子公司基亞生物製劑近期也將攜手國際大藥廠,結盟為「蛋白質藥全球聯盟,最快年後將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基亞生將成為國際大廠在亞洲的蛋白質藥開發、生產、銷售夥伴。
基亞生說,今年竹北生醫園區新廠的細胞培養、生物製劑產線將進行試量產、生產認證,公司也將要申請上市櫃,而公司的定位也將更清楚,聚焦蛋白質(原料)藥開發、生物(蛋白質藥)製劑生產。
基亞生說,公司近期不斷蹲馬步,就是要讓大眾看到成果,下季起(明年)公司將有精采的故事陸續問世,包括新廠落成、產線就位、國際合作、上市櫃等,相信會有很多話題,值得期待。
生物製劑廠基亞生透露,公司將攜手國際大藥廠,結盟為「蛋白質藥全球聯盟」,最快下季將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基亞生將成為國際大廠在亞洲的蛋白質藥開發、生產、銷售夥伴。
基亞生說,明年竹北生醫園區新廠的細胞培養、生物製劑產線將進行試量產、生產認證,公司也將要申請上市櫃,而公司的定位也將更清楚,聚焦蛋白質(原)藥開發、生物(蛋白質藥)製劑生產。
基亞生說,公司近期不斷蹲馬步,就是要讓大眾看到成果,下季起(明年)公司將有精采的故事陸續問世,包括新廠落成、產線就位、國際合作、上市櫃等,相信會有很多話題,值得期待。
基亞生又稱基亞疫苗,由基亞、福又達、賽宇等於2006年共同創立,去年公司於竹北生醫園區建構疫苗廠,目前硬體已經大致完備,已經取得使已經取得使用執照,下一步就是切入生產。
在國際合作方面,基亞生說,日前國際大廠看上基亞生擁有亞洲最先進的生物製劑生產能力、蛋白質藥開發技術,因此聯合位於歐洲的關係企業,來台與公司洽談合作,目前已經進入最後階段,近期將簽約。但囿於保密協定,目前仍不便公開簽約對象。
合作內容方面,基亞生說,未來公司將扮演國際大廠的夥伴,成為該集團在亞洲唯一的合作、開發、製造與銷售的戰友,基亞生也會與全球各大藥廠組成戰略同盟,向高階第一線的蛋白質藥暨生物製劑廠邁進。
在競爭力上,基亞生表示,公司擁有腸病毒等兩項疫苗藥品已經進入臨床二期,未來也將此臨床成果繼續擴充到國際上,率先以發展中國家為主,明年就會啟動。
業界認為,過去一般大眾由於基亞生的「基亞疫苗」這個名字,把他誤解為只做疫苗的公司,其實,基亞生的內涵是蛋白質藥開發、製造、充填的全方位生物製劑廠,產業鏈橫跨上下游,比之泰福、喜康等均不遜色,甚至還比之更多了製劑的能力。
基亞生說,公司的蛋白質藥生產方式是拋棄式生物反應槽,建造成本較傳統反應槽低廉,安全性高又符合經濟效益;其生產方式省卻批次間清潔確效的時間與花費,可迅速生產多樣產品。
基亞生說,明年竹北生醫園區新廠的細胞培養、生物製劑產線將進行試量產、生產認證,公司也將要申請上市櫃,而公司的定位也將更清楚,聚焦蛋白質(原)藥開發、生物(蛋白質藥)製劑生產。
基亞生說,公司近期不斷蹲馬步,就是要讓大眾看到成果,下季起(明年)公司將有精采的故事陸續問世,包括新廠落成、產線就位、國際合作、上市櫃等,相信會有很多話題,值得期待。
基亞生又稱基亞疫苗,由基亞、福又達、賽宇等於2006年共同創立,去年公司於竹北生醫園區建構疫苗廠,目前硬體已經大致完備,已經取得使已經取得使用執照,下一步就是切入生產。
在國際合作方面,基亞生說,日前國際大廠看上基亞生擁有亞洲最先進的生物製劑生產能力、蛋白質藥開發技術,因此聯合位於歐洲的關係企業,來台與公司洽談合作,目前已經進入最後階段,近期將簽約。但囿於保密協定,目前仍不便公開簽約對象。
合作內容方面,基亞生說,未來公司將扮演國際大廠的夥伴,成為該集團在亞洲唯一的合作、開發、製造與銷售的戰友,基亞生也會與全球各大藥廠組成戰略同盟,向高階第一線的蛋白質藥暨生物製劑廠邁進。
在競爭力上,基亞生表示,公司擁有腸病毒等兩項疫苗藥品已經進入臨床二期,未來也將此臨床成果繼續擴充到國際上,率先以發展中國家為主,明年就會啟動。
業界認為,過去一般大眾由於基亞生的「基亞疫苗」這個名字,把他誤解為只做疫苗的公司,其實,基亞生的內涵是蛋白質藥開發、製造、充填的全方位生物製劑廠,產業鏈橫跨上下游,比之泰福、喜康等均不遜色,甚至還比之更多了製劑的能力。
基亞生說,公司的蛋白質藥生產方式是拋棄式生物反應槽,建造成本較傳統反應槽低廉,安全性高又符合經濟效益;其生產方式省卻批次間清潔確效的時間與花費,可迅速生產多樣產品。
基亞生是基亞子公司,基亞自去年8月因旗下抗肝癌復發藥物PI-88臨床三期試驗數據不如預期後,連跌19根停板,也連帶讓基亞生蒙塵;業界指出,基亞是台灣生技、新藥開發的先行者,暫時的頓挫對新藥公司而言更具利基,台灣生技能量蓄勢待發,後市應正面看待。
生技股沈潛一年後,近期因為證所稅廢除、政治(策)的不確定性解除,興櫃與未上市股票交易將不再受到綑綁,由於「天花板」解除,讓許多興櫃公司近一個月來「漲」聲迭起,甚至有些公司一天之間漲了一倍,動能令人咋舌。
基亞生表示,過去一年母公司基亞因為新藥試驗不如預期,被指為台灣生技股本益比下修的元凶,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但事實上,公司不僅沒有因為挫折而停頓,反而更積極的朝向國際布局,基亞生就開始準備要打國際盃。
對於近期生技氛圍大好,業界指出,由於政治的不確定因為逐漸消除,所以投資人,不論國內資金或外資,都對未來政治正面看待,加上生技人才陸續出線擔任政策發展其手,如中研院前副院長陳建仁就是個例子,更不用說證所稅廢除對台股是一大利多,種種條件都為下一步的台灣生技產業鋪路。
生技股沈潛一年後,近期因為證所稅廢除、政治(策)的不確定性解除,興櫃與未上市股票交易將不再受到綑綁,由於「天花板」解除,讓許多興櫃公司近一個月來「漲」聲迭起,甚至有些公司一天之間漲了一倍,動能令人咋舌。
基亞生表示,過去一年母公司基亞因為新藥試驗不如預期,被指為台灣生技股本益比下修的元凶,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但事實上,公司不僅沒有因為挫折而停頓,反而更積極的朝向國際布局,基亞生就開始準備要打國際盃。
對於近期生技氛圍大好,業界指出,由於政治的不確定因為逐漸消除,所以投資人,不論國內資金或外資,都對未來政治正面看待,加上生技人才陸續出線擔任政策發展其手,如中研院前副院長陳建仁就是個例子,更不用說證所稅廢除對台股是一大利多,種種條件都為下一步的台灣生技產業鋪路。
上周興櫃市場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在櫃買生技族群重量級新藥股掛牌效應帶動之下,依然以生技醫療占五檔最多,其次為半導體占二檔。而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依次為台灣高鐵(2633)、藥華醫藥(6446),以及明基醫(4116),台灣高鐵奪回成交量冠軍。
上周興櫃股成交量僅台灣高鐵超過萬張,不過由於生技新藥指標股的中裕新藥23日上櫃掛,股價一路大漲,27日收盤價201.5元,也帶動興櫃生技股成交量,由上周成交量前十名生技股占一半可以明顯看出。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為新進榜,包括神盾(6462)、豐華(6553)、智微(4925),以及基亞生(6547)。除了智微股價下跌,其他三檔都是價漲量增。
上周興櫃的生技股仍居主流,在成交量前十名就有藥華醫藥、明基醫、因華(4172)、優你康(4150)、基亞生等五檔,除了優你康股價小跌,其餘四檔均是價量齊揚,又以明基醫上周漲幅43.4%最高。
本周無即將登錄興櫃公司,不過有F-芮特(6514)、F-大略(4804)即將上櫃掛牌,承銷價分別為39元、82元。
上周興櫃股成交量僅台灣高鐵超過萬張,不過由於生技新藥指標股的中裕新藥23日上櫃掛,股價一路大漲,27日收盤價201.5元,也帶動興櫃生技股成交量,由上周成交量前十名生技股占一半可以明顯看出。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為新進榜,包括神盾(6462)、豐華(6553)、智微(4925),以及基亞生(6547)。除了智微股價下跌,其他三檔都是價漲量增。
上周興櫃的生技股仍居主流,在成交量前十名就有藥華醫藥、明基醫、因華(4172)、優你康(4150)、基亞生等五檔,除了優你康股價小跌,其餘四檔均是價量齊揚,又以明基醫上周漲幅43.4%最高。
本周無即將登錄興櫃公司,不過有F-芮特(6514)、F-大略(4804)即將上櫃掛牌,承銷價分別為39元、82元。
美國Gilead藥廠2顆C肝新藥Sovaldi、Harvoni,帶來年營收200億美金商機,吸引藥華藥(6446)、F-太景(4157)、景凱(6549)、普生(4117)、台微體(4152)等逾10國內廠商爭相卡位,期待能以夠低價、夠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勝出。
法人表示,隨著浩鼎、中裕的飆漲,肝病新藥和檢測廠商在效益已逐步顯現下,股價走勢有機會輪動加溫。
環球生技月刊統計指出,70年代,台灣曾創下B型肝炎預防世界聖戰,而2011∼2015年,科技部也投入17.7億台幣研發資金,每年平均補助肝病研發件數170件,平均每年投入肝病相關研究經費達3.5億。
為了能在肝病新藥開發上勝出,2014年中研院士陳培哲聯手普生、基亞、藥華、健亞與泰宗5家肝藥相關藥廠,成立「台灣肝病生技聯盟」,希望整合各公司資源,聯手尋找國際上具潛力案源標的或人才。
目前國內從檢測、治療到保健食品,共約有17家相關廠商在肝病的市場上十分活絡,有鑑於C型肝炎口服藥價格昂貴,每顆售價高達1,000美元,12周療程要價8.4萬美元,相當於約新台幣256萬元,大部分的患者沒有能力負擔下,藥華藥、景凱、太景、國鼎、泰宗、台微體都投入此領域開發,期待能研發出夠低價、夠有效的抗病毒藥物。
景凱總經理石英珠表示,2014年全球C型肝炎市場值約為124億美元,預估至少每年將成長12.4%。由於現階段C肝用藥主要用於清除HCV病毒,在尚未能有效降低發炎反應下,該公司開發以降低炎症用藥為市場急需的選擇性搭配用藥,未來市場潛力可期。而景凱目前有兩個化合物(Compound)JKB-122及JKB121進入臨床二期,其中自體免疫肝炎新藥JKB-122更取得美國FDA孤兒藥資格。
另外,以肝病檢測為主的普生,目前也與工研院合作肝癌快速定量檢測平台開發計畫,並將跨入肺癌、大腸癌等基因檢測業務。
法人表示,隨著浩鼎、中裕的飆漲,肝病新藥和檢測廠商在效益已逐步顯現下,股價走勢有機會輪動加溫。
環球生技月刊統計指出,70年代,台灣曾創下B型肝炎預防世界聖戰,而2011∼2015年,科技部也投入17.7億台幣研發資金,每年平均補助肝病研發件數170件,平均每年投入肝病相關研究經費達3.5億。
為了能在肝病新藥開發上勝出,2014年中研院士陳培哲聯手普生、基亞、藥華、健亞與泰宗5家肝藥相關藥廠,成立「台灣肝病生技聯盟」,希望整合各公司資源,聯手尋找國際上具潛力案源標的或人才。
目前國內從檢測、治療到保健食品,共約有17家相關廠商在肝病的市場上十分活絡,有鑑於C型肝炎口服藥價格昂貴,每顆售價高達1,000美元,12周療程要價8.4萬美元,相當於約新台幣256萬元,大部分的患者沒有能力負擔下,藥華藥、景凱、太景、國鼎、泰宗、台微體都投入此領域開發,期待能研發出夠低價、夠有效的抗病毒藥物。
景凱總經理石英珠表示,2014年全球C型肝炎市場值約為124億美元,預估至少每年將成長12.4%。由於現階段C肝用藥主要用於清除HCV病毒,在尚未能有效降低發炎反應下,該公司開發以降低炎症用藥為市場急需的選擇性搭配用藥,未來市場潛力可期。而景凱目前有兩個化合物(Compound)JKB-122及JKB121進入臨床二期,其中自體免疫肝炎新藥JKB-122更取得美國FDA孤兒藥資格。
另外,以肝病檢測為主的普生,目前也與工研院合作肝癌快速定量檢測平台開發計畫,並將跨入肺癌、大腸癌等基因檢測業務。
生技利多大會師,本益比拉高。生技產業經過一年多的沈潛,分析師認為,由於多項政策利多的帶動,過去一年調降的生技業本益比,可望進一步調高,部分有潛力的個股,正蓄勢待發。
生技資本市場近期搭上證所稅廢除的議題列車,而生技推手之一的中研院前副院長陳建仁出任民進黨總統大選副手,帶動生技股不論上市、上櫃、興櫃均近周均持續強漲。
其中,近五個交易日生技上市指數從78點左右,強漲到了87.61點,漲了近十點;較為投資人矚目的生醫櫃買市場,近五個交易日指數竟從160點附近漲到181.73點,上漲超過21點,突破近11個月來的新高,氣勢強勁。
更值得注意的是,興櫃生技股近期因證所稅確定自明起元月1日起解禁,也讓資金大舉湧入,造成大幅度強漲的現象。
其中,上周五不少個股股價一天之中都上漲高過10%(興櫃無漲跌幅限制),包括近期即將掛牌上櫃的明基醫,做抗體新藥的泉盛,做人工玻璃體的匯特,還有做抗體株篩選的金樺,特色藥公司順藥,基亞子公司基亞疫苗(基亞生),極具潛力的特色藥公司因華。還有漲幅超過兩成的公司,包括聯生藥與益得生。
業界人士認為,這樣的氛圍可比兩年前生技股正受追捧的時候,尤有甚者,兩年前的生技股,並未有證所稅廢除、生技政策蓄勢待發的利多加持,換言之,台灣生技產業「最好的時光」已經起了頭。
下一波如何選擇投資標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業界認為,過去一年生技業有不少「估值已經過低」的公司,可以逐漸承接。以新藥、特色藥領域而言,譬如,已經在臨床二期或以上、有授權事實(或規劃)的個股,若股價仍偏低,則可以進一步研究承接的可能性。
另外,過去新藥股因為「缺乏」本益比而被詬病,業界認為,新藥或特色藥公司,其公司的估值是反映未來五到十年進一步折算回來今日的價值,這折算方式必須將研發風險、公司產品線多寡等多項指標綜合考量進去,並非一味的「做夢」。
生技資本市場近期搭上證所稅廢除的議題列車,而生技推手之一的中研院前副院長陳建仁出任民進黨總統大選副手,帶動生技股不論上市、上櫃、興櫃均近周均持續強漲。
其中,近五個交易日生技上市指數從78點左右,強漲到了87.61點,漲了近十點;較為投資人矚目的生醫櫃買市場,近五個交易日指數竟從160點附近漲到181.73點,上漲超過21點,突破近11個月來的新高,氣勢強勁。
更值得注意的是,興櫃生技股近期因證所稅確定自明起元月1日起解禁,也讓資金大舉湧入,造成大幅度強漲的現象。
其中,上周五不少個股股價一天之中都上漲高過10%(興櫃無漲跌幅限制),包括近期即將掛牌上櫃的明基醫,做抗體新藥的泉盛,做人工玻璃體的匯特,還有做抗體株篩選的金樺,特色藥公司順藥,基亞子公司基亞疫苗(基亞生),極具潛力的特色藥公司因華。還有漲幅超過兩成的公司,包括聯生藥與益得生。
業界人士認為,這樣的氛圍可比兩年前生技股正受追捧的時候,尤有甚者,兩年前的生技股,並未有證所稅廢除、生技政策蓄勢待發的利多加持,換言之,台灣生技產業「最好的時光」已經起了頭。
下一波如何選擇投資標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業界認為,過去一年生技業有不少「估值已經過低」的公司,可以逐漸承接。以新藥、特色藥領域而言,譬如,已經在臨床二期或以上、有授權事實(或規劃)的個股,若股價仍偏低,則可以進一步研究承接的可能性。
另外,過去新藥股因為「缺乏」本益比而被詬病,業界認為,新藥或特色藥公司,其公司的估值是反映未來五到十年進一步折算回來今日的價值,這折算方式必須將研發風險、公司產品線多寡等多項指標綜合考量進去,並非一味的「做夢」。
精準醫療引爆新商機,預期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因而吸引生醫廠商瘋卡位,賽亞、行動基因、創源、大江、基亞、世基、基龍米克斯等近30家基因檢測相關公司,正奮力上游。
生物產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精準醫學個人化概念會從癌症治療出發,擴及至基因組學、數據科學及病患合作等,台灣的醫療環境具有國際水平,若結合生醫產業將有發展優勢。
初步統計,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廠商搶攻精準醫學商機,除了大江、行動基因、賽亞和基龍米克斯投入基因檢測外,世基是搭配癲癇藥物、創源都鎖定新生兒篩檢,另外,康聯、基亞等公司都則開發診斷試劑。
賽亞基因是由擁有「基因定序之父」之稱的陳奕雄創立,該公司是大中華區唯一與跨國大藥廠合作,執行臨床實驗藥物基因組委外合同服務(CRO)的廠商。
賽亞總經理謝春成表示,賽亞目標是成為台灣最大醫檢集團,目前已整併的醫學檢驗市場,包含大華、益揚等醫事檢驗所,也成功架構醫療通路達2,000家以上的診所及醫院。
基龍米克斯則已建構國內業界規模最大的基因體核心實驗室,備有尖端高精密的第三代基因定序儀,每台每次能跑10個人的全基因定序,需連續7天作業,由於去年全基因定序產能超過已1,000人,今年營運十分樂觀
另外,備受關注的是由鑽石生技主導投資的醣基生醫,以及由台大校長楊泮池團隊領軍的協和新藥。
醣基專攻醣類平台技術,應用於高療效低副作用的新藥開發以及與醣類相關精確的疾病治療和檢測。
協和新藥則是開發新一代免疫療法檢查點PD-1藥物,目標是2年內有2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一期試驗,目前最具焦的是肺癌新藥。
根據統計,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最大宗為癌症檢測(50%),其次是科研服務(25%),其他還有產前檢測(10%∼15%)及傳染病檢測(5%∼10%)等。
生物產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精準醫學個人化概念會從癌症治療出發,擴及至基因組學、數據科學及病患合作等,台灣的醫療環境具有國際水平,若結合生醫產業將有發展優勢。
初步統計,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廠商搶攻精準醫學商機,除了大江、行動基因、賽亞和基龍米克斯投入基因檢測外,世基是搭配癲癇藥物、創源都鎖定新生兒篩檢,另外,康聯、基亞等公司都則開發診斷試劑。
賽亞基因是由擁有「基因定序之父」之稱的陳奕雄創立,該公司是大中華區唯一與跨國大藥廠合作,執行臨床實驗藥物基因組委外合同服務(CRO)的廠商。
賽亞總經理謝春成表示,賽亞目標是成為台灣最大醫檢集團,目前已整併的醫學檢驗市場,包含大華、益揚等醫事檢驗所,也成功架構醫療通路達2,000家以上的診所及醫院。
基龍米克斯則已建構國內業界規模最大的基因體核心實驗室,備有尖端高精密的第三代基因定序儀,每台每次能跑10個人的全基因定序,需連續7天作業,由於去年全基因定序產能超過已1,000人,今年營運十分樂觀
另外,備受關注的是由鑽石生技主導投資的醣基生醫,以及由台大校長楊泮池團隊領軍的協和新藥。
醣基專攻醣類平台技術,應用於高療效低副作用的新藥開發以及與醣類相關精確的疾病治療和檢測。
協和新藥則是開發新一代免疫療法檢查點PD-1藥物,目標是2年內有2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一期試驗,目前最具焦的是肺癌新藥。
根據統計,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最大宗為癌症檢測(50%),其次是科研服務(25%),其他還有產前檢測(10%∼15%)及傳染病檢測(5%∼10%)等。
基亞疫苗生物製劑(以下簡稱基亞生)近日位於竹北生醫園區的疫苗生物製劑工廠,已正式取得使用執照,下一步,預計2016年開始啟動工廠認證工作,未來具備了研發、製造、品管、檢驗及充填等功能的基亞疫苗廠,將成為領先亞洲地區的全功能的生物製劑廠。
基亞生表示,公司並已經獲得主管機關同意,將於第4季辦理2億元之現金增資,每股現增價格訂22元,預計增資後股本為新台幣11億元,未來將繼續擴充公司在全球疫苗產業的能見度。
基亞生新廠共有「細胞培養疫苗」與「蛋白質藥物」兩條生產線,並配置壓差切換系統,平時可分別生產疫苗及蛋白質藥物,一旦疫情緊急,需短時間大量生產疫苗時,可啟動轉換程序,將兩條生產線同時轉為疫苗生產,以滿足緊急需求。
工廠初期規劃之疫苗最大年產能為腸病毒疫苗300萬劑及流感疫苗1,000萬劑。 在廠房設計方面,基亞生強調,該廠兼顧了安全性和經濟效益,且符合嚴峻PIC/S╱GMP規範要求。
其中拋棄式生物反應槽的建造成本較傳統反應槽低廉,安全性高又符合經濟效益;其生產方式省卻批次間清潔確效的時間與花費,可迅速生產多樣產品,且減低交叉汙染風險。
據市場估計,1,000萬劑產能的疫苗廠約符合台灣人口量的防疫需求,未來若有機會也不排除整廠輸出,在國際市場方面,泰國大概需要三個疫苗廠,緬甸、菲律賓則需要三個以上,印尼人口約有2.4億人,越南9,000萬人,所需的廠房都不少。
此外,工廠也建置研發/品管試驗室及完善新穎檢驗設備,並自德國購置頂級高速充填設備,以滿足工廠量產後在預充填及針劑的大量充填需求。
產品進度方面,其中,進度最快的是H7N9疫苗已經來到臨床二期,預計工廠啟用後,將著手準備「模擬疫苗」藥證申請。
另外,腸病毒EV71型疫苗也在二期試驗。
基亞生表示,公司並已經獲得主管機關同意,將於第4季辦理2億元之現金增資,每股現增價格訂22元,預計增資後股本為新台幣11億元,未來將繼續擴充公司在全球疫苗產業的能見度。
基亞生新廠共有「細胞培養疫苗」與「蛋白質藥物」兩條生產線,並配置壓差切換系統,平時可分別生產疫苗及蛋白質藥物,一旦疫情緊急,需短時間大量生產疫苗時,可啟動轉換程序,將兩條生產線同時轉為疫苗生產,以滿足緊急需求。
工廠初期規劃之疫苗最大年產能為腸病毒疫苗300萬劑及流感疫苗1,000萬劑。 在廠房設計方面,基亞生強調,該廠兼顧了安全性和經濟效益,且符合嚴峻PIC/S╱GMP規範要求。
其中拋棄式生物反應槽的建造成本較傳統反應槽低廉,安全性高又符合經濟效益;其生產方式省卻批次間清潔確效的時間與花費,可迅速生產多樣產品,且減低交叉汙染風險。
據市場估計,1,000萬劑產能的疫苗廠約符合台灣人口量的防疫需求,未來若有機會也不排除整廠輸出,在國際市場方面,泰國大概需要三個疫苗廠,緬甸、菲律賓則需要三個以上,印尼人口約有2.4億人,越南9,000萬人,所需的廠房都不少。
此外,工廠也建置研發/品管試驗室及完善新穎檢驗設備,並自德國購置頂級高速充填設備,以滿足工廠量產後在預充填及針劑的大量充填需求。
產品進度方面,其中,進度最快的是H7N9疫苗已經來到臨床二期,預計工廠啟用後,將著手準備「模擬疫苗」藥證申請。
另外,腸病毒EV71型疫苗也在二期試驗。
基亞生(6547)除了將搶進全球逾580億美元的疫苗市場,近期已經與歐洲生技大廠完成蛋白質相似藥(Biosimilar)合作開發案,公司的腳步將持續前進。
基亞生即基亞疫苗,資本額9億元,為基亞生技子公司,該公司在竹北生醫園區的蛋白質藥生產廠,最快年底即可獲得使用執照,明年底前試量產,這將是亞洲第一個細胞疫苗培養廠,後年即可為公司帶來盈利。
產品開發進度方面,基亞生目前有六到七個產品線,自行開發的疫苗包括H7N9已經進入臨床二期,而腸病毒71型則完成臨床二期b階段收案,H5N1則將進入臨床二期。將以最快的速度加入台灣疫苗戰備的行列,未來兩年將全力協助防堵腸病毒周期大流行。
技術優勢方面,基亞生的細胞培養疫苗是當前疫苗製備的主流技術,幾乎涵蓋所有傳染疾病疫苗製造範圍,另外包括日本腦炎、狂犬病疫苗、帶狀性皰疹疫苗等。目前,公司仍自行研發十餘種疫苗,除了腸病毒外,登革熱、屈公熱也是重要選項。
蛋白質相似藥開發方面,基亞生目前已經與一家歐洲蛋白質藥開發公司完成協議,將共同開發產品,選擇標的除了原廠產品全球銷售額須至少10億美元規模的大藥,此外,該產品台灣必須已經上市、在台銷售額大於新台幣1億元。年底前將完成首個開發選案。
基亞生的蛋白質相似藥的開發計畫,合作夥伴的產品線都已經進入人體臨床(IND),目前共有六個產品,均符合上述條件,且該公司在蛋白質藥臨床試驗產品製備能力強,每公升能夠篩出5公克原料,優於國際上2公克的平均值。
為了繼續跨出亞洲與國際結盟,基亞生近期公司將啟動新一輪增資計畫,預計募資規模約5億元,以利跨入高度成長的疫苗與蛋白質相似藥市場。
基亞生即基亞疫苗,資本額9億元,為基亞生技子公司,該公司在竹北生醫園區的蛋白質藥生產廠,最快年底即可獲得使用執照,明年底前試量產,這將是亞洲第一個細胞疫苗培養廠,後年即可為公司帶來盈利。
產品開發進度方面,基亞生目前有六到七個產品線,自行開發的疫苗包括H7N9已經進入臨床二期,而腸病毒71型則完成臨床二期b階段收案,H5N1則將進入臨床二期。將以最快的速度加入台灣疫苗戰備的行列,未來兩年將全力協助防堵腸病毒周期大流行。
技術優勢方面,基亞生的細胞培養疫苗是當前疫苗製備的主流技術,幾乎涵蓋所有傳染疾病疫苗製造範圍,另外包括日本腦炎、狂犬病疫苗、帶狀性皰疹疫苗等。目前,公司仍自行研發十餘種疫苗,除了腸病毒外,登革熱、屈公熱也是重要選項。
蛋白質相似藥開發方面,基亞生目前已經與一家歐洲蛋白質藥開發公司完成協議,將共同開發產品,選擇標的除了原廠產品全球銷售額須至少10億美元規模的大藥,此外,該產品台灣必須已經上市、在台銷售額大於新台幣1億元。年底前將完成首個開發選案。
基亞生的蛋白質相似藥的開發計畫,合作夥伴的產品線都已經進入人體臨床(IND),目前共有六個產品,均符合上述條件,且該公司在蛋白質藥臨床試驗產品製備能力強,每公升能夠篩出5公克原料,優於國際上2公克的平均值。
為了繼續跨出亞洲與國際結盟,基亞生近期公司將啟動新一輪增資計畫,預計募資規模約5億元,以利跨入高度成長的疫苗與蛋白質相似藥市場。
台股行情雖持續波動,但興櫃股行情正透露領先回穩跡象,其中,本月新登錄的五家企業中,F-泰福(6541)、基亞生等二檔生技股股價走勢皆相對穩健,顯示市場資金除願意投入新興企業,對生技族群的興趣亦有回溫跡象。
上周甫登錄興櫃的倉和、F-泰福,登錄以來行情均相對穩定。其中,倉和主要從事精密網板的製造銷售、耗材的買賣,目前股本2.7億元,主要有台灣、蘇州及成都等三處工廠,應用市場以太陽能產業約占九成,觸摸屏光電、PCB與被動元件等其他產業,共約占一成。
F-泰福興櫃前法說會時,由於大股東尹衍樑親自出席,引發市場轟動。由於此為尹衍樑首次參與其投資生技公司法說會,市場認為,接下來仍有機會帶動生技族群行情。
F-泰福專攻生物相似藥,並主攻美國市場,旗下進度最快的白血球生長激素TX01產品,已在美國完成臨床一期試驗。
疫苗廠基亞生已陸續進行輸出談判作業,東南亞、中東將是主要市場,且因東南亞各國多有意自己設立專屬本國的疫苗廠,基亞生也將尋求合作。
至於興櫃交投人氣最旺盛者依舊為台灣高鐵,上周五(14日)成交張數居冠、價格亦相對穩定。
高鐵自財務改革案逐漸明朗,股價第1季底即收復失土,尤其財改案過關後,過去一季以來,股價多在4.5元上下徘徊;此外,生技股依舊是市場目光焦點,以中裕、藥華藥為代表。
上周甫登錄興櫃的倉和、F-泰福,登錄以來行情均相對穩定。其中,倉和主要從事精密網板的製造銷售、耗材的買賣,目前股本2.7億元,主要有台灣、蘇州及成都等三處工廠,應用市場以太陽能產業約占九成,觸摸屏光電、PCB與被動元件等其他產業,共約占一成。
F-泰福興櫃前法說會時,由於大股東尹衍樑親自出席,引發市場轟動。由於此為尹衍樑首次參與其投資生技公司法說會,市場認為,接下來仍有機會帶動生技族群行情。
F-泰福專攻生物相似藥,並主攻美國市場,旗下進度最快的白血球生長激素TX01產品,已在美國完成臨床一期試驗。
疫苗廠基亞生已陸續進行輸出談判作業,東南亞、中東將是主要市場,且因東南亞各國多有意自己設立專屬本國的疫苗廠,基亞生也將尋求合作。
至於興櫃交投人氣最旺盛者依舊為台灣高鐵,上周五(14日)成交張數居冠、價格亦相對穩定。
高鐵自財務改革案逐漸明朗,股價第1季底即收復失土,尤其財改案過關後,過去一季以來,股價多在4.5元上下徘徊;此外,生技股依舊是市場目光焦點,以中裕、藥華藥為代表。
第三季電子業展望不佳,資金開始尋找其他投資標的,生技股股價經過長時間的修正,昨(10)日吸引買盤湧入,中裕(4147)、基亞(3176)、美時(1795)挾業績利多紛紛大漲,推升櫃買生技類股指數昨日強彈4.11%,在櫃買市場所有類股中表現最為強勢。
昨日櫃買生技指數強漲,推升櫃買指數上漲2.84%,漲幅為今年單日最大,其中基亞、F-金可漲停,美時也大漲9.45%,還在興櫃市場的中裕也上漲10.23%,漲勢凌厲。
台灣工銀投顧資深經理廖昌亮表示,中裕正在尋找國外行銷夥伴,以幫助公司日後新藥銷售,掛牌之前可能就會有結果,尋找到夥伴以後,有機會取得合作權利金,挹注中裕今年獲利。另外,基亞子公司基亞疫苗即將在本月上旬上興櫃,使得基亞股價拉漲停,至於美時,六月起兩家韓國子公司正式合併,營收大幅成長,七月營收又創下單月成長19.6%的成績,突破五億元大關,優於法人預期,是這幾檔股票股價強勢反彈的原因。
廖昌亮說,F-金可股價跌深,昨日也強勢反彈,不過近期華碩底下的晶碩光學及大立光都往隱形眼鏡發展,長期來看產業競爭可能會越來越激烈。
昨日櫃買生技指數強漲,推升櫃買指數上漲2.84%,漲幅為今年單日最大,其中基亞、F-金可漲停,美時也大漲9.45%,還在興櫃市場的中裕也上漲10.23%,漲勢凌厲。
台灣工銀投顧資深經理廖昌亮表示,中裕正在尋找國外行銷夥伴,以幫助公司日後新藥銷售,掛牌之前可能就會有結果,尋找到夥伴以後,有機會取得合作權利金,挹注中裕今年獲利。另外,基亞子公司基亞疫苗即將在本月上旬上興櫃,使得基亞股價拉漲停,至於美時,六月起兩家韓國子公司正式合併,營收大幅成長,七月營收又創下單月成長19.6%的成績,突破五億元大關,優於法人預期,是這幾檔股票股價強勢反彈的原因。
廖昌亮說,F-金可股價跌深,昨日也強勢反彈,不過近期華碩底下的晶碩光學及大立光都往隱形眼鏡發展,長期來看產業競爭可能會越來越激烈。
上周興櫃市場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光電業、生技醫療各占三檔最多。而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依次為台灣高鐵(2633)、巧新科技(1563),以及富圓采(4969),高鐵再度奪回成交量冠軍寶座。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三檔是新進榜,分居八至十名。上周新進榜的桑緹亞(4922)跟展旺(4167)都是成交量前十名熟面孔。展旺成交量從13名到第十名,股價從24.92元漲至24.98元;桑緹亞從18名來到第九名,股價則從3.10元小跌至2.99元。
6日才登錄的興櫃新兵基亞生(6547),從事疫苗研發製造、生物製劑研發製造,成交量一口氣衝上第八名,股價從興櫃登錄價30元小跌至29.68元,價格有支撐。
本周即將登錄興櫃的公司有二家,倉和(6538)主要從事精密網版之研發、製造、銷售業務及網印耗材買賣,應用產業太陽能約占九成,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10元;泰福生技(6541)從事生物相似藥及新藥之研發、製造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80元。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三檔是新進榜,分居八至十名。上周新進榜的桑緹亞(4922)跟展旺(4167)都是成交量前十名熟面孔。展旺成交量從13名到第十名,股價從24.92元漲至24.98元;桑緹亞從18名來到第九名,股價則從3.10元小跌至2.99元。
6日才登錄的興櫃新兵基亞生(6547),從事疫苗研發製造、生物製劑研發製造,成交量一口氣衝上第八名,股價從興櫃登錄價30元小跌至29.68元,價格有支撐。
本周即將登錄興櫃的公司有二家,倉和(6538)主要從事精密網版之研發、製造、銷售業務及網印耗材買賣,應用產業太陽能約占九成,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10元;泰福生技(6541)從事生物相似藥及新藥之研發、製造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80元。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