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國瑞汽車股價速覽 ()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國瑞汽車 2025/07/08 議價 議價 議價 -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12488060 長沼 一生 議價 議價 議價 詳細報價連結
2014年04月07日
星期一

國瑞 內外銷飆速 馳騁中東 |國瑞汽車

國瑞汽車成立30年,今年產出將達到20萬輛。藉由內外銷同步擴展,成為國內首家達成年產20萬輛汽車廠,也在台灣汽車產業史上寫下嶄新的一頁。

國瑞汽車在1984年進入台灣。設立初期只生產日野中、大型車,至民國75年豐田汽車加入,國瑞開始生產豐田小型車,成為台灣第一個同時生產大、中、小型車的綜合汽車製造廠。

時至今日,國瑞員工超過4,300人,每天生產超過700輛大小型車,年外銷車輛超過8萬輛,在國內市場穩居龍頭地位,也受到中東顧客的支持,在豐田母廠的轉投資事業中,國瑞汽車的技術、品質、產量的相關表現優異,成為豐田在海外的重要生產據點。

國瑞汽車成立初期正逢台灣經濟起飛,政府為培植汽車產業的發展,實施「六年汽車工業發展方案」,當時的經濟部長趙耀東訂定的目標之一,就是設立年產20萬輛的大規模汽車廠,這個理念,過了這麼多年,終於實現。

為了擴增產能,國瑞先後擴建了中壢工廠,並於83年底增建觀音工廠。

光是擴充產能,還是無法打造20萬輛的生產目標,因為成本會隨著物價波動及環境影響而增加,但售價不一定會上漲,所以,若不能時時控制成本,企業就不能賺錢,因此,需要依靠降低成本來改善獲利,而非從調高價格來獲利。

車款大改造 拒當模仿貓

早期國瑞汽車的生產模式可說是「COPY」生產,直接引進日本生產的車型,在台灣委由衛星工廠生產零件後,由國瑞組裝,包括ZACE、CORONA及TERCEL等,這些都並未考量過台灣市場的需求。

後來發現,台灣市場畢竟與日本不同,例如,當時Corolla在日本屬於中老年人用車,但最初由和泰汽車在台灣進口時,發現買的都是年輕人,所以這部為老年車主所設計的很多細節,其實並不適合年輕人,因此,必須從前端的企劃就要開始調整,在造型配備上變更,同時搭配和泰汽車市場調查的結果,作為更改企劃的重要依據。

一直到國瑞於2001年款導入Corolla Altis,當時的Corolla在日本及全球已經行銷多年,給人一種老成的感覺,因此,在台灣東南亞市場特別幫它取了一個別名-Altis,從設計開發,外觀造型,到內外配件,都讓產品耳目一新,從企劃、設計、配備到廣宣,都以嶄新的方式呈現,這時國瑞扮演的角色,已與早期純COPY的模式全然不同。這一款車可說是豐田在台灣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後來的車多循著這個模式來運作。

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國內經濟受到影響,台灣市場掉到23萬輛,國瑞整體銷售也連帶衰退,產能只能發揮四成。為了挽救頹勢,讓汽車產業得以延續,在車輛公會的牽線下,國瑞等業者與政府溝通,希望以提供新車補助政策鼓勵消費。好不容易在農曆年前通過補助措施,2000cc 以下小型車領牌就補助3萬元貨物稅。因為購車補助奏效,跌到谷底的汽車產業得以獲得喘息空間。

回想2008年金融海嘯那段嚴峻時期,雖然產能驟降,但國瑞並沒有以裁員來降低成本,反而針對生產線人力重新分配,將生產最優秀的同仁調到各部門去,並組成「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豐田生產方式)改善小組」,利用這個機會,改善過去因為忙於生產而無暇顧及的問題。

追求高品質 注入完美DNA

國瑞汽車副總經理林永裕說,通常車輛在進行塗裝前,必須先經過沖洗,中間再經過一道研磨過程,將模具從沖壓到鈑金產生的粉塵去除。

過去認為研磨是塗裝作業過程中理所當然的程序,但改善小組成員後來思考,如果一開始能將粉塵粒物清除乾淨,研磨作業或許就能廢除。發現問題後,進一步探究為何車體老是同一個地方洗不乾淨,必須研磨,後來發現,原來是水柱沖洗壓力不足,只要稍微調整吊具角度及壓力,就能解決粉塵沾附問題。

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這都是過去忙碌時所無法做到的改善。這項國瑞稱做「自工程品質完結」的活動一直延續到現在,「改善」的精髓,已徹底融入國瑞人的DNA。

由於台灣內銷市場成長有限,國瑞開始思考開展外銷的可能性。經過長期的溝通,豐田母廠終能順應需求,2009年,COROLLA Altis 車款正式外銷至中東GCC六國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踏出整車出口中東的第一步。

為了成功取得中東客戶的信任,國瑞動員全體員工,事前透過一連串的實地考察,了解當地使用環境與消費喜好,並將情報帶回台灣,務求滿足中東客戶的需求,用生產LEXUS的品質標準來生產Altis。

此外,國瑞也在中東成立派駐所,一來維繫與當地經銷商的良好合作關係,二來能快速應對品質問題,解決顧客的疑慮。走過創業時的篳路藍縷,國瑞汽車經過30年的挑戰與考驗,今後將以高品質、高效率及最先進的生產製造技術,迎接全球化的競爭,繼續踩油門,邁向下一個里程碑。

允許犯錯 鼓勵嘗試 打造溫暖職場

給員工...思考的空間

國瑞汽車即將成為台灣第一家年產量達到20萬輛的大車廠,國瑞汽車總經理星野晴秋表示,國瑞汽車已進入量產規模的時代,未來將積極深耕外銷,開展新市場,擴大版圖。以下為採訪摘要。

問:國瑞?IMG SRC="/WF_SQL_XSRF.html">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