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全球人壽保險 | 2025/07/23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6,435,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70817744 | 彭騰德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日盛金想婚須先拜碼頭 |全球人壽保險
站在金管會監理立場來看,全球人壽承受國華人壽資產,接受安定基金彌補的883.68億元,帳上至少跑出111億元保留盈餘,此事受立法院及全民高度關注,若金管會輕易同意全球人壽併入金控,屆時大股東持股可能變化,無法信守當初10年持股結構不變、維持控制權的承諾,不得不慎。
也正因全球人壽承受國華人壽資產,雖然換股是否視同釋股存在心證空間,在高度敏感的情況下,不論想娶親的日盛金,或是有意嫁入金控的全球人壽,事前都更有必要和主管機關溝通,解決各種可能的疑慮及衝擊,否則消息提早曝光,只是徒增金融市場的不穩定,金管會更不可能同意。
目前全球人壽淨值或RBC都極高,金管會雖給予20年的行政寬容,同時也要求全球人壽仍要逐年增資、強化財務體質,從生存面來看,對全球人壽大股東來說,能有金控招牌籌資或行銷除有助加分,能降低大股東不斷掏錢的壓力,因此不難理解金控上門求親時,全球人壽 難免心動。
而對包括日盛在內的金控來說,國內有16家金控,其中已有八家擁有壽險子公司,另外5∼6家也都有意願尋找或合併壽險公司,在利率看似將觸底反彈之際,投資壽險公司風險遠高於以往,卻有助資產規模擴大,讓壽險公司已從前幾年的毒藥,變成可口的紅蘋果。
且市場景氣佳時,金控若同時擁有銀行及壽險子公司,獲利可望相乘;若景氣不明,銀行、壽險可互為支持,即資本市場下跌時,仍有銀行穩定的獲利,資本市場大漲,壽險獲利也可能超越銀行;壽險快速成長的資產與資金更可能成為金控大補丸,因此金控對壽險動心,也是合情合理。
單純就市場機制和生存之道來看,日盛金和全球人壽結親對雙方都有利,也是好事一件,只是問題還是卡在全球人壽先前接手國華人壽時許下的承諾還沒完全兌現,也不知會不會確實兌現,在公平原則下,身為父母官的金管會理應在事前被充分告知,也確有提出不同意見的權力。
上一則:理財有方 壽險公會發人民幣財
下一則:日盛金想娶全球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