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台灣金融控股股價速覽 (公)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台灣金融控股 2025/07/07 - - - 103,125,000,000元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28428379 凌忠嫄 - - - 詳細報價連結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

整併領頭羊 有賴公股挑大樑 |台灣金融控股

國內金融市場整併沈寂已久,近幾年僅見證券、壽險併購案不斷進行,但銀行之間的整併卻停滯逾六年未見下文,由於金融市場過度飽和、乃至殺價競爭,最嚴重仍在銀行體系,此有賴公股金融機構出面推動整併,改善國銀惡性競爭的現況。

近20年來,台灣金融業歷經三大階段的演進,從20年前開放新銀行,到後來推動公營、民營銀行之間合併及交流,例如,當年富邦銀與台北銀合併,國泰銀合併世華銀行,乃至於後來在扁政府時期,合庫併農銀,以及台灣金併中信局的「公公併」。

這些合併案為富邦金、國泰金、台灣金、合庫金的資產規模及發展優勢打下良好的基礎,證明合併「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但近六年來,銀行體系整併無聲無息,整個金融市場因僧多粥少,導致的惡性競爭時有所聞,政府對整併下一步該怎麼走,應拿出因應對策。

綜觀當前市場環境、金融機構規模大小及社會氛圍,公股出馬當整併領頭羊,應是適合的選擇。畢竟,公股金融機構家大業大,加上有政府招牌,不僅被併一方的員工安心,且較不會招致社會上對於「小吃大」質疑。

當然,公股金控在向外整併時,也有現行問題亟待克服,首先是公股金控轄下的銀行,除兆豐銀之外,國內分行家數幾乎在150∼200家以上,可說已到最適規模,因此在對外合併銀行後,每家分行的單位貢獻度是否會打折扣,是要思考的問題。

但除此之外,整併仍能使金控的整體資產規模擴張,強化承受風險能量,進而更能積蓄公股金控以大領小、走出海外的實力。在權衡利弊得失之間,如何轉化眼前的障礙,成為日後向上發展的助力,不僅考驗著政府的智慧,也攸關台灣的金融市場是否真能出現結構性的轉機。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