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元大證券 | 2025/07/19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65,924,526,43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97160609 | 陳修偉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潛在壓力風險 必須顧慮周全 |元大證券
我認為,主管機關最大的影響在於制度的建立與規劃;在民國96年前權證稅制不盡合理,全體券商大概在權證所得稅上付出了超過200億元,阻礙權證發展。但稅制合理修正後,有效權證交易量在這兩三年內由佔市場交易金額0.3%快速增加至超過1%。
再以交易稅為例,去年全體權證發行商,整年淨利不過約4億元,但交易稅總共支出近20億,顯然比重過高 ,如果能效法香港免除造市商的交易稅,應可複製香港市場權證成交值占證券市場總成交值比率25%的榮景,創造投資人、主管機關及券商三贏的局面,增進證券市場的效率。
券商推廣權證,彈性的整合資訊,被市場評為較欠缺公正性;但我認為主管機關的立場,應該是軟性的監督,而不是硬性的監理。統一化的「權證資訊揭露平台」,必須要注意潛在的壓力和風險等相關問題。
權證資訊揭露平台剛開始還沒放牛熊證,計算上還不致太複雜,但台灣證券市場習慣在除權息時,依比率計算權息值還給投資人,但面對很多券商發行的「指數型權證」時,有沒有辦法計算出應該要還給投資人多少權息值嗎?
很多券商個別做的權證資訊網站,被認為比較不容易贏得信任,而主管機關的立場,又不適合自己跳出來站在第一線,委託公正客觀的第三者處理,是不錯的做法,畢竟有第三隻腳,總比只有二隻腳站得比較穩定。
別人不敢做的,不代表台灣就不能做;資訊揭露平台是很好的第一步,但平台上線之後,要很小心謹慎的處理,避免因錯誤資訊,引發與投資人的紛爭、甚至被求償。
上一則:元大金深耕台灣 放眼大中華
下一則:元大寶來證券揮軍財富管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