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證券(公)公司新聞
台灣證券交易所於7月1日盛大召開第22屆董事會,會議中正式推舉林修銘先生擔任董事長一職,並續聘李愛玲女士擔任總經理,兩位領導人將攜手合作,為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努力奮鬥。此外,第22屆監察人會議也宣布,由主管機關指派的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許富皓先生續任常駐監察人,以確保證交所的運作透明與公正。
證交所透露,第22屆董事會成員包括臺灣銀行代表吳佳曉、土地銀行代表何英明、台灣糖業公司代表蕭基淵、華南銀行代表陳芬蘭、兆豐銀行代表簡鴻文、永豐餘投資控股公司代表駱秉正、台泥公司代表張安平、元大證券代表黃維誠、富邦證券代表程明乾,以及主管機關指派的林修銘、李愛玲、張心悌、邵慶平、張琬喻、朱德芳等共15位成員。
在監察人方面,第22屆監察人會議確定一銀代表邱月琴、中油代表陳瑞瓊,以及主管機關指派的許富皓先生等3位監察人,將對證交所的運作進行監督,確保公司治理的完善。
證交所表示,第22屆董事有臺銀代表人吳佳曉、土銀代表人何英明 、台糖代表人蕭基淵、華銀代表人陳芬蘭、兆豐銀代表人簡鴻文、永 豐餘投控代表人駱秉正、台泥代表人張安平、元大證代表人黃維誠、 富邦證代表人程明乾,以及主管機關指派的林修銘、李愛玲、張心悌 、邵慶平、張琬喻、朱德芳等15人。
至於證交所第22屆監察人有一銀代表人邱月琴、中油出席此次會議 代表人陳瑞瓊及主管機關指派的許富皓等3人。
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相關產業在市場上受到廣泛關注。近期,元大證券積極響應市場需求,調整發行策略,推出一系列AI產業相關的權證,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元大證券推出的權證具有「小資金、高槓桿、多空靈活操作」的特點,這不僅能幫助投資者有效避險和降低損失,還能夠作為股票投資的替代品。專家建議,投資者在組織自己的投資組合時,可以考慮加入權證,以提升投資效益。
下半年將進入除權息旺季,這時候標的股的除權息將能夠將息值完全反映在行使比例及履約價條件中,這意味著投資者不需要面對股利所得的課稅問題。因此,「以權代股」的優勢顯得格外明顯,值得投資者多加利用。
「以權代股」不僅能讓投資者享有權證的高槓桿特性,提升資金使用的靈活性,還能在走勢不如預期時,透過權證的有限損失特性,獲得預設停損點的效果,是一個攻守兼備的投資工具。
為了方便投資者選擇合適的權證,元大證券在「元大權證網」及「投資先生APP」上提供了智慧搜尋功能。投資者只需輸入股票代號並選擇多空方向,就能根據六大篩選條件,快速找到最合適的權證,讓投資過程更加簡便。
「第十六屆台灣權王」於6月30日舉辦啟動典禮,特別邀請陳彥良 出席致詞,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臺灣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副 總經理涂月憲、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總經理陳德鄉、中華民國證券商 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俊宏等也一同參與活動。
本屆台灣權王邀集元大證券、中國信託證券、統一證券、永豐金證 券、兆豐證券、國泰證券、凱基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等八大券商共襄 盛舉。
陳彥良指出,感謝各界長年支持台灣權證市場發展,台灣權王自舉 辦以來,十五屆累積超過57萬人次參與,凸顯這已不僅僅是投資模擬 賽事,更扮演金融教育的重要實踐平台角色,展現全民對理財學習的 高度關注。
據統計,台灣權證市場2024年發行檔數達到74,890檔,為連續四年 發行規模突破5萬檔,也可看出權證市場交易活絡與投資人對權證金 融商品認知有逐步提升趨勢。
同時,觀察目前年輕族群對國際情勢具高度敏感性,數位能力也強 ,也兼具基礎金融知識,為了推動年輕世代正確理財觀念,第十六屆 台灣權王也特別導入心理測驗、實體闖關、校園活動與社群分享等多 元創新元素,並透過LINE及捷運廣告、財經節目及數位行銷,強化社 會參與。
金管會近年持續透過政策支持強化金融教育,例如實施權證避險交 易降稅措施、鼓勵多元權證商品開發等,促使市場更具彈性與包容性 。陳彥良強調,金融世界的核心是「信任」,而教育是最長遠的投資 ,期盼透過模擬競賽交易活動,成為串聯知識、實務與趣味的橋梁, 並協助年輕世代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與風險意識。
權證具「小資金、高槓桿、多空靈活操作」特性,不僅能有效避險 、降低損失,還有代替股票投資效果,建議投資人可在投資組合加入 權證,強化投資效益。
下半年為除權息旺季,在標的股除權息時,能將息值完全反應在行 使比例及履約價條件裡,沒有股利所得課稅的問題,「以權代股」的 優勢,值得多加運用。
透過「以權代股」,除享有權證高槓桿特性,可以提升資金使用的 靈活度,走勢不如預期時,也能透過權證最大損失有限的特性,獲得 預設停損點的效果,是攻守兼備的投資好工具。
在「元大權證網」及「投資先生APP」皆提供智慧搜尋功能。只需 輸入股票代號並選擇多空方向,將依據六大篩選條件,幫助投資人化 繁為簡,快速挑選出最合適權證。
台灣電子零組件大廠瑞昱(2379)上半年因應關稅問題,客戶提前備貨,帶動營收成長。雖然上半年受惠於提前備貨,但瑞昱全年仍預計將受惠於產品規格升級的趨勢。市場法人預估,瑞昱今年營收將年增達19%。
法人指出,瑞昱的PC業務預計今年全年營收將年增約6%。此外,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因應大陸刺激政策以及地緣政治驅動的回補需求,預計年增將近兩成。在網通市場方面,受惠於大陸FTTR(光纤到戶)以及Switch產品的2.5G交換器與管理型交換器需求穩健,車用市場則因應車用乙太網的強勁需求,預計年增可達兩成。
展望未來,瑞昱將於2026年開啟智慧眼鏡及電子標籤(ESL)的新成長動能。權證發行商建議,投資者可透過買進價內外15%、距到期日90天以上的認購權證來參與瑞昱的投資。但投資者應設定好停損停利點,以確保投資風險。
在資產配置方面,黃金作為不受主權貨幣影響的儲備資產,其戰略價值逐漸凸顯。由於美元長期信任基礎逐步鬆動,黃金的多頭邏輯未變,市場情緒波動雖短暫影響價格,但核心邏輯未變,黃金仍具吸引中長期資金配置條件。華南期貨指出,黃金價格在修正後更值得關注,應視為資產配置中的長線防禦型工具。
法人表示,預估今年全年瑞昱PC業務營收年增約6%;其他消費性電子受惠於大陸刺激政策與地緣政治驅動的回補需求,預估年增約兩成;網通市場受惠大陸FTTR,Switch來自2.5G交換器與管理型交換器亦維持穩健;車用部分受惠車用乙太網的強勁需求,估可年增兩成。
而2026年智慧眼鏡及電子標籤(ESL)將成為新的成長動能。權證發行商建議,可買進價內外15%、距到期日90天以上的認購權證入手,但宜先設好停損停利點。(元大證券提供)動機來自資產多元化、防範地緣政治風險與通膨疑慮。在美元長期信任基礎逐步鬆動之際,黃金作為不受主權貨幣影響的儲備資產,其戰略價值進一步凸顯。
數據層面也顯示出多方結構仍具韌性。雖短線ETF持倉有所波動,但CFTC大額持倉交易人多單部位逐漸增加,反映投資人對黃金中期走勢的信心未減。與此同時,美元指數持續回落,資金轉向實體資產的趨勢正在醞釀,有助維持貴金屬的資金吸引力。
整體而言,短線回檔不改變黃金多頭邏輯。以央行購金、貨幣政策寬鬆預期與美元結構性壓力為支撐,黃金仍具吸引中長期資金配置條件,市場情緒波動雖短暫影響價格表現,但核心邏輯未變下,修正後黃金價格更值得關注,宜將其視為資產配置中的長線防禦型工具。(華南期貨提供)
債券商主管分析,近期債市交易稍嫌冷清,元大銀行5月買超53.95億元,便搶下「買債王」寶座,外商渣打銀行買超48.12億元緊追在後;「綠巨人」中華郵政僅買超44.33億元、排名第三,「三商銀」的彰化銀行與華南銀行,5月買超28.06億元與20.21億元,分居買超第四與第五大。
5月賣超債券前五大機構,清一色是以交易為目的的證券商,券商龍頭元大證券單月賣超106.9億元,搶下「賣超王」,同時也是5月唯一賣超破百億元的金融機構。另外,凱基證券、群益金鼎證單月賣超92.72億元與71.82億元,排名賣債亞軍與季軍,富邦證券與永豐金證券單月賣超52.39億元與41.32億元,依序擠入前五大。
券商主管分析,美國聯準會與我國中央銀行召開利率會議前,市場交投轉趨觀望,預估短期內,台灣10年期公債殖利率將位於1.5%至1.55%區間波動。
展望後市,券商主管表示,以色列及伊朗持續數日交火,且傳出美國考慮是否介入等消息,牽動全球投資人情緒;中東衝突升級下,市場避險情緒隨之升溫,有助債券價格走揚、殖利率下挫。
美國與台灣最新一季貨幣政策將出爐,市場研判,美台利率都將按兵不動。另外,聯準會先前表示,將於6月25日召開會議,討論是否修改銀行業資本監管中的「補充槓桿率」(SLR)規則,市場解讀,聯準會可能向銀行「開綠燈」,擴大參與規模達29兆美元的美國國債市場,此舉將提升美債吸引力,影響所及,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昨晚跌至4.37%附近。
證交所表示,三家公司上市案經董事會核議通過後,將陳報主管機關。
其中,達明機器人專做整機「協作機器人」(Cobot),被譽為「最純機器人」概念股。根據證交所資料,達明主要產品為工業用協作機器人,內銷18.41%、外銷81.59%,董事長為何世池,總經理陳尚昊,實收資本額9億元,全體董事七席,持股比率占90.28%,去年稅前純益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04元,2025年首季稅前純益7,582.8萬元、每股稅後盈餘0.73元。
此外,證交所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昨天審議松川精密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案,審議結果為「通過」,接下來將再提報證交所董事會核議。
根據證交所資料,松川精密申請上市資本額7.26億元,主要從事繼電器研發製造,內銷5.78%、外銷94.22%,董事長暨總經理為王傳世,全體董事九席、合計持股比率21.55%,輔導上市承銷商為元大證券。
松川精密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第1季稅前純益分別為6.89億元、4.02億元、6.47億元、1.9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各為12.93元、6.17元、6.95元、1.99元。
為達成上述目標,元大證券重視員工敬業度調查結果,藉由傾聽員 工心聲,從「員工協助」、「家庭友善」、「健康促進」與「強化職 安」四大面向持續精進相關機制,包括以員工職涯生命週期均衡優化 各項福利,兼顧普遍性與個別化需求來推動各項員工關懷措施,從新 人入職學習成長,歷經結婚生子、輪調晉升以及退休規劃,時刻都能 感受到公司的支持與陪伴;過程中,也不斷提升員工體驗,增強員工 在組織裡的心理安全感,營造一個讓所有員工都能感受到「受尊重、 受重視、受支持」,能夠全力發揮所長的工作環境。而上述具體成效 也反應在每一次員工敬業度調查所獲得的正面評價與回饋,以及高度 的人才留任率。
除獲得內部員工肯定外,元大證券亦持續獲得眾多外部獎項,包括 勞動部頒發的國家人才發展獎、工作生活平衡獎以及TCSA人才發展領 袖獎,此次能獲得第一屆「工商時報台灣幸福企業評鑑」之金質獎, 不僅是全體員工的榮耀,更是元大證券響應主管機關戮力邁向ESG永 續金融發展目標的具體實踐。
展望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致力於提升員工投入度與幸福感,並為 企業及社會永續注入穩定與正向的力量。
針對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松川精密上市案,證交所表示 ,惟該上市案尚須提報證交所董事會核議。
松川精密17日在興櫃市場以154元跌2.64%作收,收盤均價為155. 26元。
松川精密董事長兼總經理為王傳世,公司實收資本額7.26億元,主 要業務為繼電器研發製造銷售;輔導上市承銷商為元大證券。在市場 結構方面,內銷占比僅5.78%、外銷占比達94.22%;9席董事合計持 股比率為21.55%。
元大證券近日推出「利率好優貸」活動,深受投資人好評,為滿足客戶對資金運用的需求,公司再接再厲,推出超級優惠專案。從即日起至8月31日,投資人只要透過投資先生APP,申請股票借貸,並持有多檔精選ETF及指定個股,就能享受優惠利率,進行資金週轉,不須賣出股票也能獲利。
元大證券的股票借貸服務,以其「24小時線上申請」、「30分鐘內撥款」及「隨借隨還免綁約」的三大特色,近年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人。該服務不僅免費賣股,而且最低借貸金額只要新台幣1萬元,借貸期間每月只需繳納利息,到期還本,大大提升了存股族的資金運用彈性。
正值5月繳稅季開跑,以及台股除權息旺季即將到來,有資金需求的投資人可以善用手中持股,申請股票借貸,不僅不會中斷投資計畫,還能繼續領取股息、參加股東會並獲得紀念品。
為慶祝新專案推出,7月31日前新開立股票借貸戶,並在指定期限內單日累計動撥金額達新台幣5萬元者,還可獲得7-11電子禮券100元(每戶限領一次)。詳細資訊請至元大證券官方網站查詢。
此外,元大證券為了便利客戶,還提供了便利的線上報稅工具。電子交易客戶憑網路電子憑證即可進行綜合所得稅申報,省去了準備讀卡機的麻煩,並能快速下載所得資料。線上報稅還享有優先退稅處理,減少了臨櫃報稅的繁雜程序,讓投資人能在家輕鬆完成申報。歡迎投資人多加利用元大證券的服務。
元大證券之股票借貸具有「可24小時線上申請」、「最快30分鐘撥款」及「隨借隨還免綁約」三大特色,近年受到越來越多投資人青睞。此外,股票借貸免賣股、最低新台幣1萬元起就能借,且借貸期間每月僅需繳納利息,到期再還本金,也讓存股族資金運用更具彈性。
5月繳稅季開跑,及台股除權息旺季即將到來,有用錢需求的投資人可善用手中持股申請股票借貸,不用中斷投資計畫,持續照領股息、股東會紀念品。7月31日前新開立股票借貸戶且於指定期限內單日累計動撥金額達新台幣5萬元者,可獲得7-11電子禮券100元(每戶限領一次),瞭解更多詳情請至元大證券官方網站。
此外,元大證券提供便利線上報稅工具,電子交易客戶憑網路電子憑證即可進行綜合所得稅申報,無需再準備讀卡機,可快速下載所得資料。線上報稅還享有優先退稅處理,減少臨櫃報稅繁雜程序,免出門即可輕鬆完成申報,歡迎投資人多加利用。
近期台灣金融業獲利情況受到新台幣強升的影響,各金控集團的獲利表現逐漸揭曉。在已公布的九家金控中,部分金控旗下的子壽險單月均出現虧損,對母公司整體表現造成影響。其中,中信金控、兆豐金控和元大金控均屬於受影響的金控之一。
中信金控在5月份的自結獲利為21.15億元,較上月減少約兩成,但累計前五月的稅後純益則達246.76億元,年減20.7%,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27元,暫居領先地位。由於台幣對美元的強升,壽險端衍生匯損衝擊獲利,使得5月單月台灣人壽匯損達57億元,累計前五月匯損已達100億元。
兆豐金控的EPS則為0.9元,而元大金控旗下的元大證券累計EPS突破1元,達到1.00元。元大金控5月單月稅後純益為7.43億元,但因子壽險匯損嚴重影響,獲利月減42.9%,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96.83億元,年減34.6%,累計EPS為0.75元。
值得注意的是,元大證券在5月份的獲利不僅沒有下滑,反而月增12.7%,前五月累計獲利達7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當,顯示出其動能不墜。此外,元大投信、期貨的累計獲利也都呈現雙位數成長。
元大金控旗下的元大人壽5月單月稅後淨損再擴大到20.73億元,累計淨損25.33億元。對此,元大金表示,雖然元大人壽5月仍有穩定的經常性利益,但受台幣升值逾6.5%的影響,產生匯兌損失,導致當月稅後淨損達20.73億元。
合庫金控5月份自結稅後純益為15.71億元,月增19.8%,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78.75億元,年減10%,累計EPS為0.52元。合庫銀行5月稅後純益17.61億元,月增21.3%,累計稅後純益81.72億元,年成長1.5%。不過,合庫人壽受台幣升值影響,雖避險比例達九成減輕衝擊,但單月仍淨損2億元,累計淨損1.8億元。
合庫證券則在今年首見單月獲利,虧損持續收斂,累計淨損1億元。
元大金控昨日宣布,旗下元大銀行與元大證券進行了一系列的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的人事調整。具備豐富金融經歷的陳美足將接任兩家公司的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並於6月10日正式就職。這項人事變動不僅強化了公司的治理結構,也顯示了元大金對提升董事會專業監督功能的重視。
陳美足在金融界擁有豐富的經驗,曾經擔任合庫金控總經理及合作金庫證券投信董事長。她在金融產業的經營與政策規劃方面具有深厚的背景,對資本市場運作、公司治理與金融監理制度都非常熟悉。陳美足的專業背景和領導經驗將為元大銀行和元大證券的審計委員會帶來更高的專業監管效能,有助於強化內控機制、提升風險管理和合規制度。
此次元大銀行的人事異動屬於「改派」,原任獨立董事暨審計委員袁惠兒,同時也是元大證券與元大期貨的獨立董事,她在任內對公司治理與監理制度做出了不少貢獻。袁惠兒將由陳美足接替,以持續延續委員會的監督職能。
元大證券原本規劃設置七名獨立董事,截至5月19日,已公告五名獨立董事名單。此次陳美足的加入,使獨立董事人數達到六名。根據現行法規,每位獨立董事最多可擔任四家上市櫃公司獨立董事職務,陳美足目前所擔任的職位符合主管機關的規範,確保了專業參與與治理角色的平衡。
元大金表示,此次人事異動是為了配合組織規劃與專業委員會的運作需求所進行的正常調整,並未涉及任何異常情事。該公司將繼續依照《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及相關法規,落實董事會多元化與專業化發展,提升公司治理品質。
台灣證券交易所與投信投顧公會近日組團前往泰國,與當地交易所及資產管理機構進行交流,尋求南向發展的商機。此次行動是繼元大寶滬深在台港兩地互掛後,台灣ETF市場向外發展的又一重要步驟。泰國市場成為國內ETF南向發展的試金石,而元大證券等台灣金融機構在泰國的布局,也為這次交流增添了實質意義。
在此次泰國之行中,證交所與投信投顧公會帶領了包括元大、統一、群益、中國信託、國泰投信及紐約梅隆投顧等六家投信投顧公司,與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泰國證券交易所、泰國期貨交易所及資產管理公司協會(AIMC)進行深入交流。這次交流的目的在於增進對彼此市場機制的理解,為未來台泰資本市場的合作奠定基礎。
證交所副總經理杜惠娟在研討會上強調,台灣資本市場已經建立起穩健的基礎和完善的制度,市值與交易量持續成長,ETF規模也持續擴大。她期待未來與泰國資本市場進行多元合作,共同推動ETF跨境發展,促進雙邊資本市場的互利共榮。
元大證券(泰國)、凱基證券(泰國)與中信金轉投資的LH FUND代表,也在研討會上分享了連結台灣ETF標的商品的發行經驗,並就地在推廣策略及建議上提供了寶貴的見解。
此次泰國之行,不僅是台灣ETF市場向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台泰兩地金融合作的新篇章。隨著台灣金融機構在泰國的布局日益穩固,未來兩地資本市場的合作預期將更加廣泛和深入。
金控龍頭陸續揭曉5月份自結獲利情況,目前已有九家金控公佈數據,合計單月稅後純益達153.39億元,前五月累計獲利則達1,000.56億元,但年減幅度達12.52%。其中,八家金控的獲利均呈現年減,僅玉山金控表現亮眼,年成長。未來,市場關注目光轉向10日將公佈自結數的富邦金控、國泰金控、新光金控、凱基金控、台新金控等金控龍頭,以全面評估全體金控的表現。
對於5月份的獲利情況,金控主管指出,新台幣的飆升對金控的獲利產生了顯著影響,特別是壽險子公司的受衝擊較大。雖然如此,金控獲益仍能靠著銀行子公司的手續費和金融操作力維持穩定。目前,九家已公佈的5月份自結數中,除了玉山金控外,第一金控、永豐金控均呈現微幅衰退,都是以銀行業務為主。預計整體金控前五月的獲利要超越1,800億元將是一大挑戰,但已確定無法超越去年同期的2,638.44億元。
在已公佈的獲利數據中,中信金控以246.76億元的稅後純益領先,但年減20.79%,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27元。中信金控表示,其子公司中信銀行5月份稅後純益達50.49億元,月成長13%,主要受益於淨利差擴大。而財富管理業務在市場回穩後,相關收入月成長10%,前五月稅後純益達229.42億元,年成長23%,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但子公司台灣人壽由於美元貶值,5月份稅後淨損達28.29億元,前五月累計稅後純益下滑。
元大金控5月份稅後純益為7.43億元,前五月累計96.83億元,年減34.6%,EPS為0.75元。元大金控表示,旗下元大證券5月份稅後純益達16.07億元,前五月累計70億元,與去年持平。元大銀行則靠利息淨收益和財管手續費,5月份稅後純益為9.1億元,前五月累計41.64億元,年減僅3.9%。不過,元大人壽5月份仍有穩定經常性利益,但因新台幣升值導致匯兌損失,單月稅後虧損達20.73億元,前五月累計虧損25.33億元。
合庫金控5月份稅後純益為15.71億元,前五月累計78.75億元,年減10.02%,EPS為0.52元。合庫銀行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81.72億元,年增1.53%,主要受惠於利息淨收益增加。
為深化臺泰資本市場交流合作,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投信投顧公會於近期展開了一項重要的交流之旅。該團隊於5日至6日赴泰國曼谷,與當地的證券交易委員會、證交所、期交所及資產管理公司協會(AIMC)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此次訪問的目的不僅在於探討市場相互連結的可能性,還有助於了解泰國當地ETF及DR商品的發展現況,並增進對彼此市場機制的理解。這一切為未來臺泰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6日的研討會上,證交所副總經理杜惠娟開場致詞,她強調臺灣資本市場的穩健基礎和完善的制度,以及市值與交易量的持續成長。她提到,ETF規模的持續壯大,商品多元且具有高度的成長潛力,這都得益于臺灣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
杜惠娟副總經理表示,臺灣期待與泰國資本市場採行多元合作,共同推動ETF跨境發展,以促進雙邊資本市場的互利共榮。
會中,證交所代表詳細介紹了臺灣資本市場的整體發展趨勢,包括當前產業現況、市場規模與交易狀況,並深入解釋了ETF商品的多元特色及其快速成長的歷程。
此外,臺灣指數公司代表分享了指數開發的經驗,並解釋了如何透過指數創新來推動金融商品的多元化,同時積極拓展臺灣資本市場指數授權國際業者之商機。
泰國證交所則以DR連結機制為主題,介紹了泰國市場ETF與跨境DR商品的發展現況與具體經驗,這有助於雙方對市場運作有更深入的理解。
元大證券(泰國)、凱基證券(泰國)與中信金於泰國轉投資的LH FUND代表,也分別分享了連結臺灣ETF標的商品的發行經驗,並在座談中分享了在地推廣策略及建議,這對於臺灣投信業者在未來進軍泰國市場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總結來說,證交所此次與投信投顧公會的泰國之行成果豐碩,未來將持續深化臺泰雙邊資本市場合作關係,協助臺灣資產管理產業拓展海外業務,以實現主管機關將臺灣打造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政策目標。
中信金自結5月稅後純益為21.15億元,月減約兩成,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246.76億元,年減20.7%,EPS為1.27元。由於台幣對美元強升,因此壽險端衍生匯損衝擊獲利驟減,5月單月台灣人壽匯損達57億元,累計前五月匯損已達100億元,至5月底的外匯價格準備金餘額為31億元。5月單月台壽稅後淨損再擴大至28.29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萎縮至14.48億元,年減87%。
中信銀5月獲利仍月增,5月稅後純益50.49億元,月增13%,主要來自淨利差擴大,同時財富管理業務在5月市場回穩後,相關收入較前月成長10%。累計中信銀前五月獲利229.42億元,年增23%,續創歷年同期新高。
元大金5月單月稅後純益7.43億元,同樣因子壽險匯損嚴重影響,獲利月減42.9%,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96.83億元,年減34.6%,累計EPS為0.75元。不過,元大金旗下龍頭券商元大證5月獲利月增12.7%,前五月累計獲利7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當,動能不墜,前五月EPS已突破1元,同屬泛證券體系的元大投信、期貨累計獲利也都雙位數成長。
元大金旗下元大人壽5月單月稅後淨損再擴大到20.73億元,元大金表示,元大人壽5月仍有穩定的經常性利益,惟受台幣升值逾6.5%影響,產生匯兌損失,使當月稅後淨損達20.73億元,累計淨損25.33億元。元大銀5月稅後純益9.1億元,月增28%,累計獲利41.64億元。
合庫金5月自結稅後純益15.71億元,月增19.8%,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78.75億元,年減10%,累計EPS為0.52元。合庫銀表現穩健,5月稅後純益17.61億元,月增21.3%,累計稅後純益81.72億元,年成長1.5%;但合庫人壽受台幣大幅升值影響產生匯損,雖因避險比例達九成減輕衝擊,但單月仍淨損2億元,累計淨損1.8億元。合庫證券則是今年首見單月獲利,虧損持續收斂,累計淨損1億元。
陳美足曾任合庫金控總經理及合作金庫證券投信董事長,長期參與金融產業經營與政策規劃,熟稔資本市場運作、公司治理與金融監理制度。陳美足的專業背景與領導經驗,將有助強化審計委員會在監督內控機制、提升風險管理與合規制度等方面的效能,為公司營運注入更高層次的專業監管能量。
此次元大銀人事異動屬於「改派」,元大銀行原任獨董暨審計委員袁惠兒,同時也擔任元大證券與元大期貨的獨立董事,任內對公司治理與監理制度貢獻良多。本次由陳美足接任其職務,持續延續委員會監督職能。至於,元大證券原規劃設置七名獨立董事,於5月19日已公告五名獨董名單,此次再新增陳美足為第六位獨立董事。
依據現行法規,每位獨立董事最多可擔任四家上市櫃公司獨董職務,陳美足目前所擔任職位符合主管機關規範,確保專業參與與治理角色之平衡。
元大金表示,此次異動乃為配合組織規劃與專業委員會運作需求所進行的正常調整,並未涉及任何異常情事。該司將持續依據《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及相關法規,落實董事會多元化與專業化發展,提升公司治理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