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證交所 | 2025/08/26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一
薛琦直言 陳沖舉牌 |證交所
,震撼股市;主管機關金管會事前卻完全不知情,只好在記者會
滅火說:「這是可以討論的議題,但金管會目前並無研議調整。
」
證交所是法人組織,卻有濃厚的官方色彩,證交所董事長的談話
更常被外界認為是政策的風向球。薛琦沒有先跟金管會討論就對
外談話,金管會不得不踩煞車,強調漲跌幅是由金管會決定,不
是證交所決定。
事實上,薛琦發言走在政策前面已非第一次,金管會更兩度私下
對薛琦舉「黃牌」,希望他就政策發言前先和金管會「打招呼」
。
今年4月薛琦參加博鰲論壇時,發表資本市場合作三部曲,包括
簽MOU、合編ETF指數和建構交易平台。隔天立法院財委會就有
立委公開拿著報紙詢問金管會主委陳?,問這是不是金管會的政
策?
陳?當時尷尬的說,薛琦並未跟金管會談過此事,並明確指出:
「如果沒有先跟證期局談過就對外發表,這是不對的。」據了解
,後來金管會透過證期局長李啟賢向薛琦表達此事,希望薛琦對
外發表新政策前先知會金管會。
為了約束證券周邊單位首長的言行,金管會前後發了兩次公文。
第一次是發給所有周邊單位,內容大意是:「新種政策或制度,
若尚未經金管會核准,請勿對外發言。」第二次則僅發文證交所
,內容和第一封差不多。
沒想到,前天兩岸三地指數股票型基金(ETF)論壇再度上演薛
琦「先講先贏」的戲碼,讓金管會高層前天下午便趕著問證期局
:「這是怎麼回事?」證期局也連忙向證交所表達關切。
薛琦希望台灣資本市場更開放,常拋出創新、突破的想法,讓政
策最後的決策者金管會措手不及。陳?與薛琦兩人年紀相仿,同
樣衝勁十足、有很多想法,兩人之間可能還要多一點溝通,才能
讓金管會與證交所步調更一致。
上一則:群益 申發指數型權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