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集保爭取 7000 萬退稅 長路漫漫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價速覽 (未)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2025/11/09 議價 議價 議價 7,783,070,080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23474232 林丙輝 議價 議價 議價 詳細報價連結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公司申報86、87兩年度的營所稅,原列賠償

準備金2.8億元,後來該筆準備金經財政部准列為「費用」,該公

司因而向財政部要求退稅,但財政部不准,台灣集保公司對此不服,

提起上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日前判決該公司敗訴。集保公司決定,

繼續上訴至最高行政法院,爭取兩年共7,000多萬元退稅。

台灣集保公司依「證券集中保管事業管理規則」規定,每年須提撥損

失賠償金,該公司在申報86、87兩年度的營所稅時,分別帳列賠

償準備金1.57億元、1.24億元,並自行帳外調減。

事後,財政部於92年「專案核准」台灣集保公司提撥的賠償準備金

,列為提撥當年度的「費用」,台灣集保公司因而向國稅局要求退還

溢繳的營所稅,兩年度合計達7,000萬餘元,可是,財政部不准。

台灣集保公司對此不服指出,依「證券集中保管事業管理規則」規定

,每年須編列賠償準備金,這筆金額與一般未實現而可隨時轉回其他

科目的自願性質準備金不同,如果不能例外認定可以認列「費用」,

對台灣集保公司很不公平。

台灣集保公司並認為,該公司提撥損失賠償金準備,與證券交易所提

存損失賠償準備性質一樣,但證券交易所可以直接依所得稅查核準則

第63條所稱的「其他法律」,認列為「費用」,該公司卻須經財政

部「專案核准」方式,才能認列為「費用」,也有失公平。

但國稅局認為,「證券集中管理事業管理規則」的法律位階為行政命

令,不是所得稅查核準則第63條所稱的「其他法律」,所以,台灣

集保公司不能直接適用所得稅查核準則;至於財政部專案核准,只是

依職權考量個案所為,不是解釋所得稅查核準則第63條條文,台灣

集保公司因而也不能溯及適用。

集保結算所指出,由於86年、87年的所得稅已經核課,高等行政

法院判決集保行政訴訟的退稅案「敗訴」,對集保的「財務現狀」並

沒有影響;但會上訴至最高行政法院,爭取一年約3,900萬元的

退稅權益。

據指出,集保結算所是依據92年所得稅法查核準則第63條之1「

其他法令或財政部專案核准者,不再此限」的排除條款,亦即提撥的

賠償準備金是否能列為費用,函請財政部解釋,並獲得財政部發函可

以准用「排除條款」,因而向稅務主管機關提起86年及87年提列

的賠償準金得作為費用,退還每年「多繳」的3,900萬元稅負。

但集保結算所表示,國稅局以86年、87年的所得稅已經核課,不

能「溯及既往」為由,只能從尚未核課的88年起算,不准集保退稅。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