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公司新聞
近期台股在關稅議題的影響下,經歷了波動,但投資人們依然堅定信心,把握長線布局的機會。在這波沖洗中,台股ETF成為了投資人們積極追逐的對象。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元大台灣50(0050)和元大高股息(0056)的淨申購金額分別達到了1,299億元和1,050億元,兩者合計佔全體台股ETF淨申購金額的59.5%。這一成績讓這兩檔ETF躍升為台股ETF淨申購排行榜的冠、亞軍。
在這份排行榜上,除了元大兩檔ETF外,還有國泰永續高股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富邦台50、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大華優利高填息30、元大台灣50正2、國泰台灣領袖50、富邦臺灣加權正2等前十大淨申購台股ETF,總計淨申購金額已經突破了5,000億元大關,達到了5,015億元。
其中,0050作為台灣首檔市值型ETF,其成分股市值變化直接影響股價表現,讓投資者能夠高效參與台股行情。在市場修正期間,投資者看準0050不錯過反彈行情,積極進場低接,使得今年以來的淨申購金額衝上了1,355億元,投資人數也大增32.1萬人。此外,0050的定期定額戶數也達到了35.6萬,今年以來增加7.9萬,成為國內ETF的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0050在29日的規模正式突破了5,000億元大關,最新規模達到了5,019億元,創下了台灣ETF市場的新紀錄。這一成就的達成,部分得益於今年進行的費用率優化及分割議案,未來分割完畢後,每張入手價約為4萬元,這對於吸引新進投資人加入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另一方面,0056作為台灣首檔高股息ETF,自2007年成立以來,經歷了多次利空事件的考驗,但依然能穩定推進連續配息紀錄至第15年。據元大投信官網顯示,截至4月28日,0056帳上包含股息收入的可分配收益為4.12元,包含資本利得的資本平準金為3.01元,這為未來的配息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投信法人指出,ETF具有分散風險、定期調整持股等優勢,這些特點吸引了大量資金從存個股轉向存ETF。證交所的數據也顯示,3月份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前十大中,高達九檔是台股ETF;集保結算所統計的上市櫃投資人數前十大中,也有五檔是台股ETF,這一趨勢的持續轉移,反映了投資者對ETF的信心和偏好。
台灣集保結算所為了推動永續發展,日前舉辦了「2025臺灣集保結算所ESG服務論壇-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邀請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親臨開幕致詞,吸引超過300名上市櫃公司及機構投資人代表共襄盛舉,共同探討AI技術、氣候變遷以及公司治理等關鍵議題。
論壇中,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表示,集保結算所今年不斷推出多項ESG服務,包括為上市、上櫃公司股東會提供國際研究機構ISS的投票建議報告,以及為機構投資人提供計算投資組合碳足跡的「永續績效服務」。未來,集保結算所將透過加入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國際公司治理網絡(ICGN)及國際證券服務協會(ISSA)等三大國際組織,積極參與ESG議題的推動。
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CGA)秘書長Amar Gill先生在論壇上分享了亞洲地區的盡職治理實務與挑戰,氣候智庫Tracker Group執行長周尚頤博士則分享了AI、氣候與投資領域的最新觀察。在座談環節中,國際兩大投票顧問機構ISS及Glass Lewis的亞洲研究主管,以及多家外資機構投資人的亞太ESG主管均參與討論,針對ESG投資所面臨的挑戰提出觀察與建議。
集保結算所強調,今年新引進的ISS機構投票建議報告將涵蓋超過1,300家臺灣上市櫃公司,約占臺股市場的七成公司,有望讓更多公司受惠。預計於今年中正式上線的永續績效相關服務,將協助機構投資人計算國內股票與公司債投資組合的碳足跡,簡化作業流程,讓更多機構投資人能夠享受到這項服務的便利。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代表主辦單位致詞表示,今年集保持續推出多項ESG服務,包括對上市、上櫃公司股東會新增提供國際研究機構ISS的投票建議報告,以及對機構投資人提供計算投資組合碳足跡的「永續績效服務」。未來集保也會透過近期加入的三大國際組織: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國際公司治理網絡(ICGN)及國際證券服務協會(ISSA),與國內外市場參與者、機構投資人及證券服務同業的合作,在ESG議題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此次論壇率先由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CGA)秘書長Amar Gill先生分享亞洲地區的盡職治理實務與挑戰;其次則由氣候智庫Tracker Group執行長周尚頤博士分享AI、氣候與投資領域的最新觀察。在座談中,國際兩大投票顧問機構ISS及Glass Lewis的亞洲研究主管均應邀出席,討論行業的趨勢與變化,而多家外資機構投資人亞太ESG主管亦出席討論,針對近期ESG投資所面臨的挑戰給出觀察與建議。
集保結算所亦表示,今年推出多項創新的ESG服務,其中新引進的ISS機構投票建議報告,涵蓋多達1,300家臺灣上市櫃公司,約占臺股市場的七成公司均可望受惠;此外,預計於今年中正式上線的永續績效相關服務,將協助機構投資人計算國內股票與公司債投資組合的碳足跡,簡化其相關作業流程,並讓更多的機構投資人受惠。
近期全球關稅稅率急速攀升,對上市櫃公司的營運和股息表現造成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投信法人為投資人提出三大布局高息股的策略。首先,應該重點關注內需與防禦型的高股息標的。其次,透過投資高股息ETF來分散投資風險。最後,在市場低點時分批布局高股息ETF。
根據集保的最新股權分散統計,截至11日,雖然上周台股經歷波動,但台股ETF的受益人數仍呈週增勢,增加13萬人,逼近1,100萬人的大關,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以來的增幅達到8%,這顯示「拉回就買」的投資理念已深植於投資人心中。
FT臺灣永續高息ETF(00961)的經理人江明鴻指出,全球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將對台股產生影響。關稅對台灣不同類型的企業影響程度不一,內需型產業如金融、電信受影響較小,配息穩定性較高。而出口型企業,尤其是半導體產業,可能因關稅壓縮利潤而影響配息能力。
根據集保最新股權分散統計顯示,統計至11日,儘管上周台股歷經驚濤駭浪,台股ETF受益人數仍周增13萬人,逼近1,100萬人大關,續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增幅達8%,顯示「拉回就買」觀念深植投資人腦海。
FT臺灣永續高息ETF(00961)經理人江明鴻指出,全球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將對台股產生影響,關稅對台灣高股息企業影響不盡相同,內需型產業如金融、電信受影響較小,配息穩定性高;出口型企業尤其半導體產業,可能因關稅壓縮利潤影響配息能力。
近來,台灣市場對於日股的投資熱情不減,隨著全球股市波動,台灣投資者對於日股ETF的關注度逐漸升高。特別是自4月份以來,受到美國與日本之間關稅戰的影響,日股市場經歷了一段急跌,一度陷入技術性熊市。然而,隨著行情的修正,外資開始逢低加碼,台灣的日股ETF投資人則是把握機會,進行買入操作。
根據集保結算所的統計數據,截至11日,近期內9檔日股ETF的受益人數都有所成長,其中復華日本龍頭(00949)、台新日本半導體(00951)、富邦日本(00645)、中信日本商社(00955)、中信日經高股息(00956)等基金,單周的受益人數增長幅度甚至超過三位數,成為市場上的亮點。
復華日本龍頭的經理人劉昌祚表示,日股近期回檔,一度逼近去年8月的股市熔斷低點,這吸引了外資趁勢回補部位。劉昌祚進一步指出,日股ETF近一周的受益人數全數增加,這顯示了市場對於逢低買入日股的意願相當高。他還提到,巴菲特選股時會重視企業是否具有護城河競爭優勢,而這些具有護城河優勢的企業,通常在經濟轉弱時期也能保持穩定的營運表現,因此成為日股行情動盪時期逢低布局的首選。
中信投信則是建議,基於巴菲特對日本經濟後市的看好,以及外資對於日本五大商社股份的增持,建議投資者考慮買進以這些商社為主要成份股的ETF。野村投信則認為,隨著美國市場對日股的看好,以及市場對川普支持降低企業稅收與放寬商業監管等政策的正面反應,市場信心增強,日圓的趨貶也提升了日本出口企業的競爭力,這些因素都將有助於日股的續航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來日股ETF的受益人數及規模增長幅度,甚至超越美股ETF,這充分展現了台灣投資者對於日股投資的熱情。目前日股的估值仍處於相對低點,因此還有著相當大的上漲空間。
台灣集保結算所昨日盛大舉辦「2025臺灣集保結算所ESG服務論壇–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活動吸引了超過300名上市櫃公司與機構投資人代表共襄盛舉。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親臨致詞,為活動揭開序幕。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在致詞中強調,集保結算所今年不斷推陳出新,推出多項ESG服務。他提到,集保結算所對上市、上櫃公司股東會新增提供國際研究機構ISS的投票建議報告,並為機構投資人提供計算投資組合碳足跡的「永續績效服務」。
林丙輝進一步指出,集保結算所近期加入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國際公司治理網絡(ICGN)及國際證券服務協會(ISSA)三大國際組織,未來將透過這些組織與國內外市場參與者、機構投資人及證券服務同業合作,積極參與ESG議題。
論壇中,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CGA)秘書長Amar Gill分享了亞洲地區的盡職治理實務與挑戰,而氣候智庫Tracker Group執行長周尚頤博士則帶來了關於人工智慧(AI)、氣候與投資領域的最新觀察。
在座談環節,國際兩大投票顧問機構ISS及Glass Lewis的亞洲研究主管與多家外資機構投資人亞太ESG主管共同出席,就ESG投資所面臨的挑戰進行深入討論,並提出寶貴的觀察與建議。
集保結算所透露,今年推出的創新ESG服務中,新引進的ISS機構投票建議報告將涵蓋超過1,300家台灣上市櫃公司,約佔台股市場的七成公司。此外,預計於今年中正式上線的永續績效相關服務,將協助機構投資人計算國內股票與公司債投資組合的碳足跡,簡化作業流程,讓更多機構投資人受惠。
集保結算所於4月15日在台北寒舍艾美酒店盛大舉辦「2025臺灣集保結算所ESG服務論壇-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吸引超過300名上市櫃公司與機構投資人代表共襄盛舉。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親臨致詞,為活動揭開序幕。
集保董事長林丙輝在致詞中強調,集保持續致力于ESG服務的推廣與深化。今年,集保推出了多項新服務,如為上市、上櫃公司股東會提供國際研究機構ISS的投票建議報告,以及為機構投資人提供計算投資組合碳足跡的「永續績效服務」。林董事長表示,未來集保將與國際組織如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國際公司治理網絡(ICGN)、國際證券服務協會(ISSA)等攜手合作,積極參與ESG議題的發展。
論壇中,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CGA)秘書長Amar Gill分享了亞洲地區的盡職治理實務與挑戰,為與會者提供了深刻的洞見。接著,氣候智庫Tracker Group執行長周尚頤博士則分享了AI、氣候與投資領域的最新觀察,引發廣泛討論。
在專題座談會中,國際投票顧問機構ISS及Glass Lewis的亞洲研究主管與多家外資機構投資人亞太ESG主管共同出席,就ESG投資的趨勢與變化進行深入交流,並對近期ESG投資所面臨的挑戰提出建設性觀察與建議。
集保透露,今年推出的創新ESG服務中,新引進的ISS機構投票建議報告將涵蓋逾1,300家台灣上市櫃公司,約佔台股市場的7成公司。此外,預計今年中正式上線的永續績效相關服務,將為機構投資人提供簡化碳足跡計算的途徑,並惠及更多機構投資人。
集保董事長林丙輝代表主辦單位致詞表示,今年集保持續推出多項 ESG服務,包括對上市、上櫃公司股東會新增提供國際研究機構ISS的 投票建議報告,以及新增對機構投資人提供計算投資組合碳足跡的「 永續績效服務」。未來集保也會透過近期加入的三大國際組織:國際 資本市場協會(ICMA)、國際公司治理網絡(ICGN)、國際證券服務 協會(ISSA),與國內外市場參與者、機構投資人及證券服務同業的 合作,在ESG議題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本次論壇率先由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CGA)秘書長Amar Gill分享 亞洲地區的盡職治理實務與挑戰;其次,則由氣候智庫Tracker Gro up執行長周尚頤博士分享AI、氣候與投資領域的最新觀察。
在座談中,國際兩大投票顧問機構ISS及Glass Lewis的亞洲研究主 管均應邀出席,討論行業的趨勢與變化,而多家外資機構投資人亞太 ESG主管亦出席討論,針對近期ESG投資所面臨的挑戰給出觀察與建議 。
集保亦透露,今年推出多項創新的ESG服務,其中新引進的ISS機構 投票建議報告,涵蓋多達1,300家台灣上市櫃公司,約占台股市場的 7成公司均可望受惠;此外,預計於今年中正式上線的永續績效相關 服務,將協助機構投資人計算國內股票與公司債投資組合的碳足跡, 簡化其相關作業流程,並讓更多的機構投資人受惠。
根據集保結算所統計至11日止,近一周9檔日股ETF受益人數皆成長 ,包括復華日本龍頭(00949)、台新日本半導體(00951)、富邦日 本(00645)、中信日本商社(00955)、中信日經高股息(00956) 等單周受益人數增加逾三位數最為突出。
復華日本龍頭(00949)經理人劉昌祚表示,日股此波回檔一度逼 近去年8月股市熔斷的低點,吸引外資趁勢回補部位,日股ETF近一周 受益人數全數增加,顯示逢低買入日股意願高。巴菲特選股著重企業 是否具備護城河競爭優勢,4月以來川普大打關稅戰引發全球股災, 日股同步修正,擁有護城河優勢企業,通常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即使在經濟轉弱時期也能保持相對穩定的營運表現,將是日股行情動 盪時期逢低布局首選。
中信投信指出,日前媒體報導,巴菲特透過旗下投資公司波克夏海 瑟威發表年度股東信,重申股市投資仍以美國為重,但有意增持日本 五大商社股份,凸顯其對日本經濟後市仍看好,建議考慮買進以日本 五大商社為主要成份股的ETF。
野村投信認為,高盛等外資今年來陸續發布看好日股走勢的報告, 加上市場反應川普支持降低企業稅收與放寬商業監管等政策,以刺激 美國景氣,市場信心增強及日圓趨貶提升日本出口企業的競爭力,有 助於日股續航力。日股ETF今年來受益人數及規模增長幅度更勝美股 ETF,代表日股投資力道仍持續暢旺,成為海外股票ETF市場布局亮點 ,目前日股估值仍處於相對低點,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致詞表示,今年集保持續推出多項ESG服務,包括對上市、上櫃公司股東會新增提供國際研究機構ISS的投票建議報告,以及新增對機構投資人提供計算投資組合碳足跡的「永續績效服務」。
林丙輝指出,集保近期加入三大國際組織,即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國際公司治理網絡(ICGN)及國際證券服務協會(ISSA)。未來集保也會透過這三大組織,與國內外市場參與者、機構投資人及證券服務同業合作,在ESG議題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本次論壇先由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CGA)秘書長Amar Gill分享亞洲地區的盡職治理實務與挑戰;其次則由氣候智庫Tracker Group執行長周尚頤博士分享人工智慧(AI)、氣候與投資領域的最新觀察。
在座談中,國際兩大投票顧問機構ISS及Glass Lewis的亞洲研究主管均應邀出席,討論行業的趨勢與變化。多家外資機構投資人亞太ESG主管也出席討論,針對近期ESG投資所面臨的挑戰提出觀察與建議。
集保透露,今年推出多項創新的ESG服務,其中新引進的ISS機構投票建議報告,涵蓋多達1,300家台灣上市櫃公司,約占台股市場的七成公司均可望受惠。
此外,永續績效相關服務預計於今年中正式上線,將協助機構投資人計算國內股票與公司債投資組合的碳足跡,簡化相關作業流程,並讓更多的機構投資人受惠。
近期,台股ETF市場出現一個顯著的現象:股債ETF受益人兩樣情。台股ETF受益人不斷創新高,而債券ETF受益人卻跌破200萬大關。根據集保中心統計,截至4月11日,共有103檔債券ETF,其整體受益人上周減少了5.5萬人,今年以來共減少了12萬人,總受益人數降至198萬1,585人,創今年新低。
群益優選非投等債ETF(00953B)經理人李忠泰表示,過往在金融市場動盪時,非投等債指數表現不錯,近期受市場波動影響,非投等債指數殖利率已上升至8%以上,這是一個非常適合長線佈局的價位。面對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聯準會貨幣政策的難以預測,黏滯的通膨數據預計將導致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採取觀望的態度,因此建議投資債券應以利息收入為主。
中信投信基金經理人張尹表示,雖然通膨壓力尚未完全消解,但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提前降息或停止縮表,因此美國公債價格在低點時仍具有吸引力。與股市的高波動性相比,債券整體更具防禦性,適合作為投資組合的核心配置。長天期美債與投等債ETF這類資產在利率下行時表現突出,並能對抗股市下行風險,提供投資組合的平衡效果。
安聯美國短年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則認為,儘管市場波動,但非投資級債市場具有相當的韌性,能夠承受經濟成長放緩的環境。企業信用基本面穩健,近期再融資需求偏低,管理層保持財務紀律,布局上建議持續避開信用展望惡化的景氣敏感產業,轉而偏好營運與獲利能見度穩定的企業。
群益優選非投等債ETF(00953B)經理人李忠泰指出,觀察過往金 融市場動盪之際,非投等債指數後續仍有不錯的表現,受到近期金融 市場動盪的影響,近期非投等債指數殖利率已來到8%之上,更是非 常適合長線佈局之價位。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仍高,連帶影響聯準會 貨幣政策難以捉摸,但黏滯的通膨數據料將強化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對 貨幣政策採觀望的態度,建議投資債券應回歸以利息收入為主。
中信投信基金經理人張(王黎)尹表示,當前通膨壓力雖未除,但 經濟衰退風險已上升,仍使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提前降息或停止縮 表,因此美國公債價格逢低仍具吸引力。且相較於股市的高波動性, 債券整體更具防禦性,適合作為投資組合的核心配置。長天期美債與 投等債ETF這類資產在利率下行時表現優異,並能對抗股市下行風險 ,提供投資組合的平衡效果。
安聯美國短年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認為,儘管市場 波動,但非投資級債市場具備相當的韌性,有能力承受經濟成長放緩 環境。企業信用基本面穩健,近期再融資需求偏低,管理層仍維持財 務紀律,布局上建議持續避開信用展望惡化的景氣敏感產業,轉而偏 好營運與獲利能見度穩定的企業。
理柏資訊統計至2025年4月1日,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受大盤及占權值大宗的電子類股重挫衝擊,近一個月平均跌幅達11%;部分以中小型股票為主軸的標的,因店頭市場表現較為弱勢,跌幅甚至達14%-15%。
聚焦高股息主題台股基金同期間跌幅僅個位數,包括新光臺灣高股息、野村台灣高股息、復華台灣科技高股息及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等基金,近一個月績效跌幅在5%之內,也比台股大盤抗跌。
台股自去(2024)年下半年起波動幅度加大,高股息主題台股基金績效在近六月、近一年皆優於台股基金平均,甚至維持正報酬。
投信法人表示,高股息主題台股基金布局除以成長題材為主軸之外,也會同步納入殖利率題材或防禦型等具有進可攻、退可守之標的,在行情大幅動盪期間,發揮控制下檔風險效果。
復華台灣科技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楊聖民表示,第2季金融市場主要風險仍圍繞在川普關稅政策影響是否更進一步惡化或暫告段落,因此在布局上採類股分散配置因應或汰弱留強,逢低布局具成長性及產業能見度高的科技高股息股票,搭配金融、傳產等具基本面及殖利率題材個股,以及低基期之轉機股,同時依行情多空機動調整持股比例。
野村投信指出,面對川普政策的不可預測性,市場震盪劇烈,投資人需要耐心應對市場波動,布局策略不妨考慮高殖利率題材股作為因應。
根據集保官網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2025年台股ETF增加19萬人,整體受益人數來到1,042萬人,創歷史新高,進一步分析新增受益人數超過1萬人共有七檔ETF,其中有五檔是高息型ETF,顯示高配息產品人氣持續高檔不墜 。
2025年股市變數仍大,投資組合適度配置高股息ETF相關產品,可望達到分散風險效果。
對一些堅信「美國例外論」的最忠實信徒來說,華爾街的憂鬱情緒正考驗著他們的信念;不過這些人不是美國人,而是熱愛風險的南韓散戶。
截至2025年3月20日,這些散戶共砸下102億美元購買美國股票和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創下自2011年以來單季流入資金的最高紀錄。
他們特別偏愛跌勢最重的股票,像是今年以來跌幅達40%的特斯拉,並將數十億美元資金投入會加大股市震盪幅度的槓桿型ETF。
今年來,南韓散戶對特斯拉股票的淨投資金額已達22億美元,讓特斯拉成為迄今最炙手可熱的投資標的,另外還投注17億美元重押特斯拉的兩倍槓桿型ETF(譯註:每日價格波動幅度為特斯拉股價兩倍的ETF)。在特斯拉股票於今年2月大跌28%之後,這些散戶在3月砸下8.36億美元大舉買進,另投注5.86億美元購買特斯拉的兩倍槓桿型ETF,而特斯拉股票在3月繼續下跌了15%。
就算照樣錢進美股,但不可否認的是南韓散戶對美國股市的信心仍面臨多年來最嚴峻的考驗。美國川普總統對全球貿易採取的激烈手段,已對股價造成嚴重影響,讓那斯達克100指數自今年開年以來已重挫16%。
在美國「科技七雄」從狂飆兩年的領漲火車頭,變成跌勢持續數月的拖油瓶後,華爾街的銀行巨頭也紛紛重新調整原先喊出的大盤目標價位。
另根據集保結算資料,今年截至3月20日為止,這些散戶對美國五大熱門槓桿型ETF的投資金額達25億美元;但即便資金持續湧入,對這類ETF所投注金額的價值卻仍低於2024年底時的水準,顯示估值已大幅下滑。
同時,愈來愈多投資人掉入逢低攤平美國股票的危險陷阱,也引發南韓監管機構高層的憂心。南韓金融監督院(FSS)正考慮對部分海外ETF產品實施更嚴格的規定,希望此舉能多少抑制對美國股票的高度投機行為。
南韓券商龍頭大宇未來資產現已中止部分海外ETF的交易,並暫停對特斯拉股票的保證金融資。
向來以勇猛著稱的南韓散戶之所以受美國股市的吸引,部分原因是交易便利度提高。券商業者之間的激烈競爭,讓海外交易的門檻得以降低,而比起受到較嚴格管制的國內股市,南韓散戶樂於轉往海外市場,以滿足他們對高風險投資的需求。
近期,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台股市場造成了顯著影響,讓台股行情如坐過山車般波動。根據理柏資訊統計,截至2025年4月1日,台股基金整體跌幅超過一成,其中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平均跌幅達11%,部分以中小型股票為主軸的基金跌幅甚至高達14%-15%。然而,在這波股災中,高股息主題的台股基金卻表現出相對的抗震能力。
新光臺灣高股息、野村台灣高股息、復華台灣科技高股息及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等基金,近一個月跌幅均控制在5%以内,顯著優於台股大盤。這些基金之所以能夠在市場波動中保持穩定,主要得益於其長線保護短線的投資策略,以及對殖利率題材的布局。
復華台灣科技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楊聖民表示,在面對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時,他們採取了類股分散配置的策略,並在適當時機進行汰弱留強。他們重點布局具有成長性及產業能見度高的科技高股息股票,並搭配金融、傳產等具有基本面及殖利率題材的個股,以及低基期之轉機股,以降低風險。
野村投信則建議,在市場震盪劇烈的情況下,投資人應該保持耐心,並考慮布局高殖利率題材股作為對應策略。根據集保官網股權分散統計資料,2025年台股ETF增加19萬人,整體受益人數達到1,042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新增受益人數超過1萬人的七檔ETF中,有五檔是高息型ETF,顯示高配息產品的人氣持續高檔不墜。
在2025年股市變數仍大的情況下,適度配置高股息ETF相關產品,可以為投資組合帶來分散風險的效果。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以下簡稱「集中保管結算所」)近期發布了關於南韓投資者對美國股市投資動態的詳細報告。報告顯示,在美國股市近期表現低迷的背景下,南韓的投資者依然堅定地持續投入資金,展現出對美國市場的強烈信心。
根據集中保管結算所的數據,截至2025年3月20日,南韓投資者已將102億美元投入美國股票和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創下了自2011年以來單季流入資金的最高紀錄。這些投資者特別關注那些跌幅較大的股票,例如今年以來跌幅達40%的特斯拉,並將數十億美元資金投入會加大股市震盪幅度的槓桿型ETF。
特斯拉股票成為了南韓投資者的焦點,今年來對特斯拉股票的淨投資金額已達22億美元,使其成為目前最炙手可熱的投資標的。此外,南韓投資者還投注了17億美元在特斯拉的兩倍槓桿型ETF上,這種ETF的每日價格波動幅度為特斯拉股價兩倍。
儘管南韓投資者對美國股市的投資持續增加,但對於美國市場的信心仍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美國總統對全球貿易採取的強硬立場,已對股價造成重大影響,使得那斯達克100指數自今年開年以來已下跌16%。華爾街的銀行巨頭也紛紛調整原先的大盤目標價位。
報告還指出,南韓投資者對美國五大熱門槓桿型ETF的投資金額達25億美元,但這些投資的價值已經從2024年底的水準大幅下滑。同時,愈來愈多的投資者陷入逢低攤平美國股票的風險陷阱,這引起了南韓金融監督院(FSS)的關注。
為了抑制對美國股票的高度投機行為,南韓金融監督院正在考慮對部分海外ETF產品實施更嚴格的規定。南韓券商龍頭大宇未來資產已經暫停部分海外ETF的交易,並對特斯拉股票的保證金融資也進行了暫停。
南韓投資者之所以對美國股市保持熱情,部分原因在於交易便利度的提高。券商業的激烈競爭使得海外交易的門檻降低,與較為嚴格管制的國內股市相比,南韓投資者更願意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以滿足他們對高風險投資的需求。
臺灣股市投資風潮轉變,ETF(交易型指數基金)成為新焦點。根據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統計,2024年投資人前五大持股以高股息ETF為主,顯示投資者對ETF的長期持有部位逐漸增加。與直接持有個股相比,ETF的分散投資風險特性以及小额資金也能輕鬆參與市場,讓其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青睞。
為了應對ETF交易熱潮,中國信託證券推出「ETF投資 找中信」限時優惠活動。活動期間至2025年6月30日,客戶只要在這段時間內買進ETF成交金額累積達到指定門檻,就有機會獲得「百貨禮券」、「日本線雙人來回商務艙機票」等豐富獎品。此外,新開戶的客戶還能享受交易優惠,這一連串的優惠措施,目的在於鼓勵更多投資者透過ETF商品參與市場。
中國信託證券總經理林佳興表示,投資ETF就像買入一籃子股票,相比個股,ETF能夠更有效地分散投資風險,並讓小额資金也能夠輕鬆參與市場。林佳興進一步強調,投資者在ETF掛牌前就能參與募集,以募集價格直接取得ETF,這不僅能提前鎖定成本,還能在ETF掛牌後像操作一般股票一樣進行交易,讓交易策略更加靈活。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截至2024年底,臺灣整體ETF基金規模約達6.4兆元,比2023年底的3.9兆元成長了約65.58%,這一數字反映了ETF投資的熱絡程度。除了分散投資風險和小額投入的特性外,林佳興還提到,ETF投資者在ETF掛牌前就能參與募集,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優勢。
為了幫助新手投資者和小資族群更好地了解ETF,中國信託證券在官方網站上設立了「數位證券學院-存股經濟學」專欄,提供投顧團隊分享的產業趨勢、ETF資產配置、未來投資展望等深度分析內容,作為投資者布局參考。
中國信託證券也推出了新戶ETF交易優惠,投資者可以通過洽詢各分公司,或訪問中國信託證券官方網站www.ctbcsec.com,以及關注「中國信託股市情報讚」Facebook粉絲專頁和「中國信託證券」LINE@官方帳號來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中國信託證券總經理林佳興表示,投資ETF就像買入一籃子股票, 相比持有個股更可分散投資風險,小額資金也能輕鬆買入標的,這次 限時交易抽獎活動,希望鼓勵更多投資人利用ETF商品參與市場。
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24年底臺灣整體ETF基金規模約6.4兆元, 較2023年底3.9兆元成長約65.58%,反映ETF投資熱絡。
除可分散投資風險、小額投入等特性外,中國信託證券總經理林佳 興提到,投資人在ETF掛牌前也能參與募集,直接以募集價格取得ET F,提前鎖定成本,待ETF掛牌後就可如一般股票進行操作,交易策略 更加靈活。
針對ETF投資標的挑選,中國信託證券為新手投資人及小資族群, 打造官方網站「數位證券學院-存股經濟學」專欄,提供由投顧團隊 分享的產業趨勢、ETF資產配置、未來投資展望等深度分析內容,作 為投資人布局參考。
此外,中國信託證券亦推出新戶ETF交易優惠,投資人可洽詢各分 公司,或透過中國信託證券官方網站www.ctbcsec.com,及「中國信 託股市情報讚」Facebook粉絲專頁、「中國信託證券」LINE@官方帳 號瞭解更多資訊。
中國信託證券總經理林佳興表示,投資ETF就像買入一籃子股票,相比持有個股更可分散投資風險,小額資金也能輕鬆買入標的,這次限時交易抽獎活動,是希望鼓勵更多投資人利用ETF商品參與市場。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24年底臺灣整體ETF基金規模約6.4兆元,較2023年底3.9兆元成長約65.58%,反映ETF投資熱絡。
除可分散投資風險、小額投入等特性外,林佳興提到,投資人在ETF掛牌前也能參與募集,直接以募集價格取得ETF,提前鎖定成本,待ETF掛牌後就可如一般股票進行操作,交易策略更加靈活。針對ETF投資標的挑選,中國信託證券為新手投資人及小資族群,打造官方網站「數位證券學院-存股經濟學」專欄,提供由投顧團隊分享的產業趨勢、ETF資產配置、未來投資展望等深度分析內容,作為投資人布局參考。
此外,中國信託證券亦推出新戶ETF交易優惠,投資人可洽詢各分公司,或透過中國信託證券官方網站 www.ctbcsec.com,及「中國信託股市情報讚」Facebook 粉絲專頁、「中國信託證券」LINE@官方帳號瞭解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