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60-550-797
 0960-550-797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 2025/11/01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7,783,070,080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23474232 | 林丙輝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價即時行情(未)
|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昨均 | 買漲跌幅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昨均 | 賣漲跌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未) 股價趨勢圖
  
  
    
  
       
        
            
                
                    
                        日期 
                        買高 
                        買低 
                        買均 
                        賣高 
                        賣低 
                        賣均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公司簡介
 
       
         
           
             
               股票代號 
               公司名稱 
               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23474232 
               成立日期 
               078年10月17日 
              
             
               董事長 
               林丙輝 
               公開發行日期 
                
             
               普通股(元) 
               公司電話 
               02-2719-5805#480 
              
             
               股務代理 
               元大證券 
               公司網址 
               
                
                  
                    https://www.tdcc.com.tw/index.shtml
                  
                
                
              
             
               股務地址 
               (10682)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2段67號地下一樓 
               股務電話 
               02-2586-5859#0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公司新聞公告
 
   
     首屆臺灣週以「打造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為主軸,透過論壇博覽會及創新活動,共吸引近2.8萬人次參與,法人機構逾1,200家次,外資也超過250人次;該活動具有厚植商品深度及廣度,兼具創新與融合;邁向永續,落實ESG;創新啟動,資本對接等三特色。
金管會10月15日至23日,偕同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及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共同舉辦「2025臺灣週」落幕,共有來自美加法英日星港、澳洲、南非等逾20國齊聚一堂,成功展現我國經濟實力及資本市場新高度。
開幕式於10月15日由行政院長卓榮泰以影片致詞,強調臺股表現亮眼,吸引全球資金,凸顯臺灣在全球價值鏈中的重要性;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也致詞指出,臺灣具備堅實的產業與台商基礎、龐大的民間財富與資本市場豐沛的投資動能,是參與國際競爭的三大優勢,並宣示將臺灣打造成「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決心。
此次活動共有來自全球的國際交易所、資產管理機構及跨國金融集團高層出席,與超過150家上市櫃公司及百餘家金融業者共同探討資本市場的未來發展。
「資產管理國際化論壇」與「引導大眾資金投入公共建設論壇」,探討資產配置、財富管理及公私協力模式,延伸政策效應並強化市場動能。
本屆臺灣週活動具有下列三大特色:
一、厚植商品深度及廣度,兼具創新與融合。透過「亞洲資本市場高峰論壇」聚焦亞洲市場未來發展新契機、全球市場波動下債券ETF的機會與挑戰,以及國際投資機構的進駐與未來趨勢三大主題,重量級代表齊聚,針對亞洲資產管理未來藍圖展開交流與前瞻對談,為臺灣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注入新動能。
「臺灣週ETF投資博覽會」展現資本市場活力與ETF市場吸引力,「ETF主題館」、「創富主舞台」、「高雄專區」、「金融展區」及「ETF 沙龍區」五大展區等。
二、邁向永續,落實ESG。結合第15屆「臺北公司治理論壇」及「IR & Engagement新趨勢論壇」,聚焦投資人關係與ESG議合議題,討論企業永續轉型與ESG實踐,深入探討ISSB準則導入、ESG投資趨勢與永續金融策略,並強調永續行動與跨領域合作,推動政策與國際趨勢接軌。展現臺灣金融業在永續轉型上的決心與具體作為,並提升臺灣公司治理的品質及市場信心。
三、創新啟動,資本對接。產官學代表、國際創投、加速器與高潛力創新企業,共同見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啟動的里程碑,透過鬆綁上市創新板及上市櫃一般板法規、打造股債雙主軸籌資市場,加速匯聚特色產業能量。
「亞洲創新盃」決賽,則以競賽機制發掘具潛力的海內外創新企業,成功鏈結創新企業與資本市場,打造亞洲最具影響力資本創新交流平台,凸顯金融機構與市場創新的加值作用。
   
 
 
   
     由金管會領軍主辦,結合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 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與投信投顧公會共同承辦的「2 025臺灣週 ETF投資博覽會」已於17日至19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舉行 ,三天展期圓滿落幕。
本次博覽會有超過2.3萬人次之民眾進場參與,不僅展現臺灣資本 市場活力,更凸顯ETF已成全民投資理財重要核心。博覽會展出期間 共舉辦22場專題講座,場場座無虛席,人潮熱情不減。邀請國內重量 級專家學者、知名理財專家及專業分析師來分享最新投資趨勢與資產 配置策略。主題涵蓋主動式ETF、美股市場趨勢及個人退休理財規劃 等熱門議題,吸引大批投資人提前排隊聆聽,部分場次更是一位難求 ,顯見國人對理財知識學習的熱情與需求。
臺灣ETF市場發展快速,受益人數在今年8月已突破1,534萬人,資 產規模更達到新高。本次「ETF投資博覽會」不僅強化民眾對於ETF的 認識,也串聯國內外13家金融機構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提升全民對於 投資理財的關注,進一步鼓勵國人善用投資工具,達到落實普惠金融 的目的。
隨著ETF成為國人投資理財熱門選項,本次博覽會設立五大展區, 包含「ETF主題館」、「創富主舞台」、「高雄專區」、「金融展區 」與「ETF沙龍區」,提供從入門到進階的完整投資學習路徑。現場 並設有許多互動體驗活動,讓投資人能親身體驗,透過遊戲化的方式 更深入了解ETF產品特性。
主題館由證券期貨局、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 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及臺灣指數公司共同設攤。金管會 今年首次參展,並設定「推動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及「 金融商品多元化」兩大主題,現場民眾參與及詢問踴躍,顯示民眾對 於政府政策之關切及對金融商品未來發展之高度興趣。
   
 
 
   
     臺灣週在臺北舉辦開幕式等各項活動後,17日移師高雄,在南臺灣 舉辦首場金融理財博覽會,於高雄啟航,展現臺灣金融實力。「ETF 投資博覽會」由金管會領軍,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 臺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及投信投顧公會共同承辦,1 7日∼19日間展開為期三日展覽,已圓滿落幕。
金管會及證券期貨四個周邊單位也派員設攤參展,現場共有13家投 信、證券及金控業者參展,並規劃22場財經專題講座,打造全臺最具 規模ETF專業交流平台。
開幕典禮由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及證交所董事 長林修銘致詞,見證臺灣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決心,展現對E TF產業發展重視與期許。
彭金隆提到,ETF兼具透明、低成本及效率,是推動金融創新最佳 工具。國際投信近年積極來臺設點,顯示臺灣已具備成亞太資產管理 中心條件。金管會將持續優化制度,鼓勵發行主動型、多資產及永續 相關商品,滿足不同投資需求。
羅達生強調,高雄結合海港、科技及金融優勢,正全力推動亞灣國 際資產管理專區。此次博覽會落腳高雄,不僅為市民帶來豐富投資知 識,更展現城市轉型決心,並期盼吸引更多國際資金進駐,帶動就業 與產業升級。
林修銘表示,臺灣ETF規模已躍升亞洲第三,顯示投資人對本土市 場高度信任。證交所將持續攜手投信及證券業者,提供完善交易機制 與透明資訊,並積極推動跨境合作,吸引更多外資參與。他強調,E TF博覽會不僅是展示商品的平台,更是推動全民理財教育重要契機。
博覽會結合高雄港意象,主視覺以「金融號破浪前行」象徵臺灣自 高雄啟航,連結全球資產管理脈動。金管會、高雄市政府及協辦單位 代表共同啟動「財富啟航儀式」,展現深化國際合作、推動金融邁向 新高峰決心。
彭金隆主委、證期局局長張振山與貴賓及參展單位合影,隨後巡覽 展區,本次規劃「創富主舞台」、「ETF主題館」、「高雄專區」、 「金融展區」與「ETF沙龍區」等五大展區,主題館由證券期貨局、 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中保 管結算所、臺灣指數公司共同設攤,設多樣互動遊戲及闖關集章拿好 禮等活動,結合投信投顧業者及多元金融機構的金融展區,展現臺灣 ETF市場完整生態鏈。
ETF投資博覽會透過多元投資商品展示、專業理財講座與全民互動 遊戲環節,推動我國金融市場蓬勃動能與全球視野。2025臺灣週ETF 投資博覽會將再掀起全民理財熱潮,高雄亦將成臺灣資本市場邁向國 際重要門戶,強化臺灣金融業競爭力。
   
 
 
   
     由金管會領軍主辦,結合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與投信投顧公會共同承辦的「2025臺灣週 ETF投資博覽會」圓滿落幕,吸引超過2.3萬人次民眾進場參與,不僅展現台灣資本市場活力,更凸顯ETF已成全民投資理財重要核心。
金管會今年首次參展,並設定「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及「金融商品多元化」兩大主題,現場民眾參與及詢問踴躍,顯示民眾對於政府政策的關切及對金融商品未來發展的高度興趣。博覽會展出期間共舉辦22場專題講座,場場座無虛席,人潮熱情不減。
會中邀請國內重量級專家學者、知名理財專家及專業分析師來分享最新投資趨勢與資產配置策略。主題涵蓋主動式ETF、美股市場趨勢及個人退休理財規劃等熱門議題,吸引大批投資人提前排隊聆聽,部分場次更是一位難求,顯見國人對理財知識學習的熱情與需求。
隨著ETF成為國人投資理財的熱門選項,此次博覽會設立五大展區,包含「ETF主題館」、「創富主舞台」、「高雄專區」、「金融展區」與「ETF沙龍區」,提供從入門到進階的完整投資學習路徑。現場並設有許多互動體驗活動,讓投資人能親身體驗,透過遊戲化的方式更深入了解ETF產品特性。主題館由證期局、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結算所及臺灣指數公司共同設攤。
台灣ETF市場發展快速,受益人數在今年8月已突破1,534萬人,資產規模更達到新高。此次「ETF投資博覽會」不僅強化民眾對於ETF的認識,也串聯國內外13家金融機構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提升全民對於投資理財的關注,進一步鼓勵國人善用投資工具,達到落實普惠金融的目的。證交所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多元投資教育活動,期盼全民參與,共同厚植台灣資本市場實力,邁向創新與國際接軌的新里程。
   
 
 
   
     力推臺灣躍升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金管會主辦「臺灣週」系列活動重頭戲之一的「2025亞洲資本市場高峰論壇」10月16日在台北登場,論壇聚焦亞洲市場未來發展新契機、全球市場波動下債券ETF的機會與挑戰、國際投資機構的進駐與未來趨勢等三大主軸,勾勒亞洲資本市場創新藍圖,為臺灣發展再添柴火。
這次論壇為金管會主辦,由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中心及投信投顧公會等單位協辦,產官菁英齊聚,互動氣氛熱絡,獲各界重大回響。
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在開幕致詞中指出,臺灣具備發展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優勢,據今年9月瑞銀(UBS)公布的「全球財富報告」顯示,臺灣人均資產已達31萬美元(約合新臺幣944萬元),排名全球15,亞洲第二;加上台股過去10年翻倍成長,去年上市公司獲利更創下逾4兆新臺幣歷史新高,今年的營收亦達到歷史高點,台股市值突破3兆美元,躍居全球第八大;未來5年全球資產管理產業預期每年將成長近6%,亞太地區的年增率更接近7%,再加上臺灣擁有超過80萬名高資產人士,在在都是打造臺灣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重大機遇與條件。
莊琇媛強調,金管會正推動五大計畫,從壯大資產管理、普惠永續融合、財富管理促進到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及擴大投資臺灣計畫,強化臺灣投資吸引力及金融業國際競爭力,盼使全球從「為什麼是臺灣?」變成「就是臺灣!」
論壇首場座談聚焦亞洲市場未來發展新契機,由貝萊德亞太區iShares主管兼董事總經理Nicholas Peach主持,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東京證券交易所社長岩永守幸及Nasdaq FinTech資深副總R.G. Manalac共同與談。Nicholas Peach強調,臺灣打造全球資產管理中心需著重普惠金融及永續市場的發展,塑造良性循環的整體生態系。
林修銘表示,為協助主管機關推動亞洲資產中心重點業務,證交所成立推動辦公室及專屬網站,深化國內外交流合作,並有效整合資源。未來證交所將從創新板推動、企業價值提升、金融商品創新、人才培育等面向全面布局,並進一步強化國際合作。
岩永守幸分享日本經驗指出,東京證券交易所(TSE)之所以能維持市場競爭力,關鍵在於持續優化市場基礎建設與環境,並以三大支柱作為發展核心:一是擴大投資領域與品質,二是擴大交易機會,三是拓展投資人基礎。多項改革措施,進一步提升日本市場對國際投資人的吸引力。
R.G. Manalac指出,現階段資本市場進化的主要趨勢為流動性、透明度及誠信度的提升,而那斯達克目前正運用人工智慧(AI)及雲端科技從歐美成熟市場擴散至全球市場,運用創新科技提升競爭力,身為科技島的臺灣也具備雄厚實力與條件。
   
 
 
   
     金管會將攜手臺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臺灣期交所及集保結算 所於21日舉辦「2025台灣週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產業創新日 論壇暨亞洲創新盃決賽」,活動將透過放寬及精進創新板制度及債券 市場相關規範,提升台灣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期盼台灣加速匯聚重 點特色產業能量,打造股債雙主
籌資市場。
活動當日預計邀請政府相關部門及證交所與櫃買中心高層出席啟動 儀式,共同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啟動揭開序幕。
「產業創新日論壇」聚焦關鍵政策與國際趨勢,國家發展委員會產 業發展處處長蕭振榮與IDC亞太區半導體研究負責人暨台灣總經理江 芳韻發表專題演講,續由產官學界代表對談交流,邀請中華民國創業 投資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林宇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李 冠志、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呂正華、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 總會祕書長謝戎峰及台灣數位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共同探討創新 產業發展具體策略及資源。
壓軸登場的《亞洲創新盃》決賽則挖掘具潛力的海內外創新企業, 打造亞洲最具影響力資本創新交流平台。台灣週展現我國推動亞洲資 產管理中心的堅定決心,期許透過本活動強化海內外創新生態圈之對 話及經驗交流,使創新團隊獲得更多曝光與資源挹注,同時讓投資人 與產業界深入探索潛在合作契機,共同實現穩步邁向亞洲資產管理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昨(15)日表示,希望透過「大贏、小輸」的組合拳,打造有台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並希望台灣在有優勢之處全力衝刺,大贏一段;在劣勢部分,則希望「少輸為贏」,透過「大贏小輸」組合拳,打造有台灣特色的亞資中心。
「2025臺灣週」昨日開幕,下午由金管會、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保結算所共同舉辦「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論壇」。彭金隆致詞時提到五大核心策略,包括壯大台灣資產管理規模,持續鬆綁法規;推動普惠永續融合計畫;全面促進財富管理規模;透過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結合跨部會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引導保險業及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以及壯大資本市場、擴大投資台灣計畫。
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發表專題演講,分享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推動成果,他並提出三面向精進措施,一、建構一站式的境外資產管理平台,包括三O(OBU、OIU、OSU)串聯合作、擴大銀行跨境試辦範圍、吸引台商海外資金回流、延長租稅優惠等;二、強化TISA功能與誘因;三、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台,包括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板塊與國際債券規劃等。
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在專題演講時提到,認同金管會推動TISA,並且分享我國吸引外國投資的稅制現況,包括股票、存款、利息所得及特定金融商品,所採取的稅制,以及境內、外所得如何課稅。
專題座談場次主題為「台灣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進展與挑戰」,由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主持,與談人包括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
李愛玲表示,上市公司市值已近89兆元,預期還會成長,主要因台灣是智慧科技島,半導體、AI、ICT產業供應鏈完整,台灣有堅實供應鏈,產業具國際競爭力,未來將協助國內公司打國際盃。
李長庚則建議,一、稅負問題,稅是大家談論最多,也最直接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會從稅率、租稅協定,來給客戶提供建議;二是產品結構,很多台灣人配置最多的就是股票,但台灣應該加深產品的廣度及深度,例如推動更多結構型商品與證券化商品。
唐德瑜強調,如果要把台灣的商品推介到海外,國內法規就應該與全球大型交易所或主要國家主管機關法規類似,「法規不怕嚴,只怕繁瑣」。高一誠則點出台灣貿易順差將近50年,利率扣除通膨的實質利率幾乎是0,且維持十至20年時間,未來應該增加政府支出,增加個人消費、提高投資,才是比較好的做法。
   
 
 
   
     由金管會指導,集保結算所與金融研訓院共同委託的數位金融客戶 體驗滿意度研究調查,14日舉辦成果發表會,透過了解消費者對金融 機構的數位金融服務體驗與建議,營造友善金融科技生態圈,調查顯 示整體滿意度高達8成6,藉由直觀消費者體驗需求,提供台灣各金融 機構在技術發展及服務面向應強化的方向。
金管會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胡則華表示,金管會將依據本次 調查成果,滾動檢視金融科技政策與監理措施,兼顧創新發展與風險 控管,鼓勵金融機構或周邊單位優化數位金融服務,以打造更便捷、 安全、包容且永續的數位金融環境。
集保董事長林丙輝表示,本研究調查為金管會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 2.0的施政重點,近年全球金融體系加速數位轉型,數位金融服務成 為推動創新與市場競爭的核心力量,透過本次數位金融客戶體驗滿意 度研究調查,可更瞭解台灣數位金融服務發展面貌。
本次調查成果發現,「提升交易安全」、「開發多元日常生活應用 場景」、「整合更互通開放的平台」、「簡化友善介面,協助弱勢族 群入門」、「優化法規環境,完善爭議處理機制」、「加快數位金融 創新」等面向是受訪者最關心的議題。而數位服務帶來的便利性,過 半民眾都有使用經驗,在金融機構不斷精進下,各項目服務都有9成 以上的滿意度,而整體滿意度也高達8成6,相當貼近實際感受,而對 交易安全的重視以及對弱勢族群的協助,則是金融機構可以繼續努力 的方向。
針對提升消費者使用數位金融服務的信心,胡則華不諱言是一項重 要且艱鉅的任務,政府近年來在打詐、防詐確實已經很用心在做,金 融機構在提升消費者交易安全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這是一項長期且 不能鬆懈的工作。政府持續在打詐、防詐方面加強力度,更積極回應 民眾關注,減少因為單一事件被過度渲染影響消費者信任,以具體成 效獲得消費者的信心;在數位金融服務上,思考推動數位身分驗證與 電子簽章推動線上服務,確保消費者的身分確認和交易安全。
   
 
     
     
常見問題
 
 
   
     投資未上市股票要先審慎評估風險,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是未上市股票,資訊相對較少,別相信來路不明的資料,以及陌生人的介紹,收集資訊對於新聞媒體甚至這網站的資料都不可全信,必須獨立思考,如果對於不熟悉的投資市場,就建議不要參與,投資有風險,如果已經可以承擔風險,做好功課可以與平台聯繫,交易上都是雙方議定價格,銀貨兩訖,避免交易上詐騙發生。現在詐騙集團會寫出公司前景的「研究報告」,並留下聯絡方式,企圖吸引不知情的人上當。而且現在詐騙集團不是一般話術而已,是有做產業研究,而且認真追蹤即時新聞,投資人真的要保持警覺。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的交易流程
交易流程如下:
1.報價撮合:
買賣方提出要投資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或要賣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時,版主都會先行報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價位等,彼此協議出雙方同意的成交價格;成交後,按照約定的價款、股票交付方式進行下個流程。
2.賣方:約時間及地點交付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
未上市股票有實體股票的交割方式跟無實體的集保交割(375券商辦理或673帳戶匯撥)方式,要先確認好是哪一種。
賣方賣股: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成交,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先與賣方約定時間地點進行股票交割流程,當到了現場時(375無實體則要約集保庫存所在的券商),確認賣方股票及印章沒問題時,則馬上匯款,當匯款確認收到時,則會用印,完成後銀貨兩訖了。股款都是透過電腦匯款,立即會入帳,過去地點都會約在銀行刷摺確認,但現在手機網路銀行查詢入帳方便,所以現在都以賣方方便的地點為主。賣方要備妥「股票」、「原印鑑」、「出讓人姓名與身分證字號」。(375無實體則是準備券商集保存摺、身分證、開戶印章)
 
3.買方:辦理過戶後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
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會確認股票是實體股票還是無實體股票,確認後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向買方收取身分證影本及印章(新戶會代刻印章)並確認股票交付的時間及地點,然後帶股票至該股票發行公司股務部門或所委託的股務代理機構,完成過戶的手續,並依與買方約定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及收取款項(通常會用匯款方式所以比較常約在買方要匯款的銀行),買方會取得1.完成過戶自己名下的股票、2.證交稅單(紅色)3.印章。(如果是375則會約在買方的券商,辦理匯入買方的集保)
4.如何確認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真偽?
買方若需確認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真偽無誤,可以在過戶完成後聯絡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股務機構、確定股東姓名與股東戶號相同也可確認股票正面的號碼與股務留存的號碼是否一致。
注意事項: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是未上市股票也是有價證券,建議當面交易,銀貨兩訖,避免郵寄過程遺失引發爭議。除非協調好遺失責任對方付完全責任,否則還是以當面交割較為安全。
   
 
 
 
   
     今天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股價, 買價最高價是 議價, 買價均價是 議價, 賣價最低價是 議價,賣價均價是 議價,      買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賣價,賣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買價,如果沒有報價,可以直接聯繫版主詢問。            
               
因為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是未上市股票, 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股價也是經由雙方協議好的價位,成交後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                        
   
 
 
 
   
     在未上市股票交易中,沒有像上市櫃交易市場那樣,有成交價(搓合價)。
所以當你要查詢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價(成交價)時,未上市網站都只會呈現買價(給賣方參考)跟賣價(買方參考)。
買價跟賣價是這樣解讀的:
 買價是賣方(想賣股票的人)最低可賣到的價格(賣方不會賣到低於買價的價格除非被騙),  賣價是買方(想買股票的人)可以直接買到的價格(買方不會買到超過賣價的價格除非被騙)。
如果賣方開在賣價要賣,也只能等待買價到那價格,那不然不會成交;如果買方開在買價想買,除非賣價跌到買價,那不然也不會成交。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交易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可以利用這平台參考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股價,想要買的可以參考賣價,想要賣出的參考買價,直接把要買或要賣的股票填入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與版主聯繫,直接溝通。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的投資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可以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提出想買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需求,版主將先報價然後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賣價 是讓想要買進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因為是未上市股票,因此,您不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買賣,也不能送存集保。 
您只能自行尋找交易對象,或者透過網路上的未上市股票盤商協助撮合買賣。未上市股票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買賣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賣的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或直接來電,提出想賣出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需求,以及要賣出的張數,版主將確認市場行情後報價,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約時間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買價 
是讓想要賣出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如何買賣?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至於找誰買賣,可以填寫網站的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好友或直接來電聯繫版主,這樣就可以實現你想買賣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的需求。
 
   
 
 
 
   
     在台灣,並未明文禁止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
而股票是有價證券,屬於個人財產,
但是根據證券交易法,只有已取得特許的證券業者,才可以針對不特定對象的社會大眾,進行未上市股票買賣
簡單說就是非券商不得經營證券買賣事務。
一般的投資顧問公司並不能從事未上市股票買賣,只能提供諮詢服務,否則就是違反證券交易法。
所以當一般人想要買賣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單純的個人買賣行為是合法的。
但是如果有涉及居間(仲介行為)、行紀之行為,那就有涉嫌違反證交法的疑慮。
因此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的交易買賣都只能進行私人間的直接買賣,不能有委託交易的是情形發生。
在IPO贏家這邊,所有的交易都是直接與IPO贏家的投資人直接交易,雙方協議好張數價格,直接成交,沒有額外收取手續費用,沒有勸募、推銷之行為。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討論
>更多關於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討論
     
      
        
        -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哪裡買?哪裡賣?交易平台、私下交易哪個好?交易安全指南一次看懂
        
-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如果有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員工認股,該不該認?我可以怎麼做?
        
-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收購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
        
-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台灣集保股票交易攻略:從零開始的完整買賣指南
        
與我聯繫 
| 日期 |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公司簡介
| 股票代號 | 公司名稱 | 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 |
|---|---|---|---|
| 統一編號 | 23474232 | 成立日期 | 078年10月17日 | 
| 董事長 | 林丙輝 | 公開發行日期 | |
| 普通股(元) | 公司電話 | 02-2719-5805#480 | |
| 股務代理 | 元大證券 | 公司網址 | https://www.tdcc.com.tw/index.shtml | 
| 股務地址 | (10682)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2段67號地下一樓 | 股務電話 | 02-2586-5859#0 |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公司新聞公告
首屆臺灣週以「打造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為主軸,透過論壇博覽會及創新活動,共吸引近2.8萬人次參與,法人機構逾1,200家次,外資也超過250人次;該活動具有厚植商品深度及廣度,兼具創新與融合;邁向永續,落實ESG;創新啟動,資本對接等三特色。
金管會10月15日至23日,偕同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及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共同舉辦「2025臺灣週」落幕,共有來自美加法英日星港、澳洲、南非等逾20國齊聚一堂,成功展現我國經濟實力及資本市場新高度。
開幕式於10月15日由行政院長卓榮泰以影片致詞,強調臺股表現亮眼,吸引全球資金,凸顯臺灣在全球價值鏈中的重要性;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也致詞指出,臺灣具備堅實的產業與台商基礎、龐大的民間財富與資本市場豐沛的投資動能,是參與國際競爭的三大優勢,並宣示將臺灣打造成「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決心。
此次活動共有來自全球的國際交易所、資產管理機構及跨國金融集團高層出席,與超過150家上市櫃公司及百餘家金融業者共同探討資本市場的未來發展。
「資產管理國際化論壇」與「引導大眾資金投入公共建設論壇」,探討資產配置、財富管理及公私協力模式,延伸政策效應並強化市場動能。
本屆臺灣週活動具有下列三大特色:
一、厚植商品深度及廣度,兼具創新與融合。透過「亞洲資本市場高峰論壇」聚焦亞洲市場未來發展新契機、全球市場波動下債券ETF的機會與挑戰,以及國際投資機構的進駐與未來趨勢三大主題,重量級代表齊聚,針對亞洲資產管理未來藍圖展開交流與前瞻對談,為臺灣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注入新動能。
「臺灣週ETF投資博覽會」展現資本市場活力與ETF市場吸引力,「ETF主題館」、「創富主舞台」、「高雄專區」、「金融展區」及「ETF 沙龍區」五大展區等。
二、邁向永續,落實ESG。結合第15屆「臺北公司治理論壇」及「IR & Engagement新趨勢論壇」,聚焦投資人關係與ESG議合議題,討論企業永續轉型與ESG實踐,深入探討ISSB準則導入、ESG投資趨勢與永續金融策略,並強調永續行動與跨領域合作,推動政策與國際趨勢接軌。展現臺灣金融業在永續轉型上的決心與具體作為,並提升臺灣公司治理的品質及市場信心。
三、創新啟動,資本對接。產官學代表、國際創投、加速器與高潛力創新企業,共同見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啟動的里程碑,透過鬆綁上市創新板及上市櫃一般板法規、打造股債雙主軸籌資市場,加速匯聚特色產業能量。
「亞洲創新盃」決賽,則以競賽機制發掘具潛力的海內外創新企業,成功鏈結創新企業與資本市場,打造亞洲最具影響力資本創新交流平台,凸顯金融機構與市場創新的加值作用。
由金管會領軍主辦,結合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 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與投信投顧公會共同承辦的「2 025臺灣週 ETF投資博覽會」已於17日至19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舉行 ,三天展期圓滿落幕。
本次博覽會有超過2.3萬人次之民眾進場參與,不僅展現臺灣資本 市場活力,更凸顯ETF已成全民投資理財重要核心。博覽會展出期間 共舉辦22場專題講座,場場座無虛席,人潮熱情不減。邀請國內重量 級專家學者、知名理財專家及專業分析師來分享最新投資趨勢與資產 配置策略。主題涵蓋主動式ETF、美股市場趨勢及個人退休理財規劃 等熱門議題,吸引大批投資人提前排隊聆聽,部分場次更是一位難求 ,顯見國人對理財知識學習的熱情與需求。
臺灣ETF市場發展快速,受益人數在今年8月已突破1,534萬人,資 產規模更達到新高。本次「ETF投資博覽會」不僅強化民眾對於ETF的 認識,也串聯國內外13家金融機構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提升全民對於 投資理財的關注,進一步鼓勵國人善用投資工具,達到落實普惠金融 的目的。
隨著ETF成為國人投資理財熱門選項,本次博覽會設立五大展區, 包含「ETF主題館」、「創富主舞台」、「高雄專區」、「金融展區 」與「ETF沙龍區」,提供從入門到進階的完整投資學習路徑。現場 並設有許多互動體驗活動,讓投資人能親身體驗,透過遊戲化的方式 更深入了解ETF產品特性。
主題館由證券期貨局、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 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及臺灣指數公司共同設攤。金管會 今年首次參展,並設定「推動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及「 金融商品多元化」兩大主題,現場民眾參與及詢問踴躍,顯示民眾對 於政府政策之關切及對金融商品未來發展之高度興趣。
臺灣週在臺北舉辦開幕式等各項活動後,17日移師高雄,在南臺灣 舉辦首場金融理財博覽會,於高雄啟航,展現臺灣金融實力。「ETF 投資博覽會」由金管會領軍,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 臺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及投信投顧公會共同承辦,1 7日∼19日間展開為期三日展覽,已圓滿落幕。
金管會及證券期貨四個周邊單位也派員設攤參展,現場共有13家投 信、證券及金控業者參展,並規劃22場財經專題講座,打造全臺最具 規模ETF專業交流平台。
開幕典禮由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及證交所董事 長林修銘致詞,見證臺灣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決心,展現對E TF產業發展重視與期許。
彭金隆提到,ETF兼具透明、低成本及效率,是推動金融創新最佳 工具。國際投信近年積極來臺設點,顯示臺灣已具備成亞太資產管理 中心條件。金管會將持續優化制度,鼓勵發行主動型、多資產及永續 相關商品,滿足不同投資需求。
羅達生強調,高雄結合海港、科技及金融優勢,正全力推動亞灣國 際資產管理專區。此次博覽會落腳高雄,不僅為市民帶來豐富投資知 識,更展現城市轉型決心,並期盼吸引更多國際資金進駐,帶動就業 與產業升級。
林修銘表示,臺灣ETF規模已躍升亞洲第三,顯示投資人對本土市 場高度信任。證交所將持續攜手投信及證券業者,提供完善交易機制 與透明資訊,並積極推動跨境合作,吸引更多外資參與。他強調,E TF博覽會不僅是展示商品的平台,更是推動全民理財教育重要契機。
博覽會結合高雄港意象,主視覺以「金融號破浪前行」象徵臺灣自 高雄啟航,連結全球資產管理脈動。金管會、高雄市政府及協辦單位 代表共同啟動「財富啟航儀式」,展現深化國際合作、推動金融邁向 新高峰決心。
彭金隆主委、證期局局長張振山與貴賓及參展單位合影,隨後巡覽 展區,本次規劃「創富主舞台」、「ETF主題館」、「高雄專區」、 「金融展區」與「ETF沙龍區」等五大展區,主題館由證券期貨局、 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中保 管結算所、臺灣指數公司共同設攤,設多樣互動遊戲及闖關集章拿好 禮等活動,結合投信投顧業者及多元金融機構的金融展區,展現臺灣 ETF市場完整生態鏈。
ETF投資博覽會透過多元投資商品展示、專業理財講座與全民互動 遊戲環節,推動我國金融市場蓬勃動能與全球視野。2025臺灣週ETF 投資博覽會將再掀起全民理財熱潮,高雄亦將成臺灣資本市場邁向國 際重要門戶,強化臺灣金融業競爭力。
由金管會領軍主辦,結合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與投信投顧公會共同承辦的「2025臺灣週 ETF投資博覽會」圓滿落幕,吸引超過2.3萬人次民眾進場參與,不僅展現台灣資本市場活力,更凸顯ETF已成全民投資理財重要核心。
金管會今年首次參展,並設定「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及「金融商品多元化」兩大主題,現場民眾參與及詢問踴躍,顯示民眾對於政府政策的關切及對金融商品未來發展的高度興趣。博覽會展出期間共舉辦22場專題講座,場場座無虛席,人潮熱情不減。
會中邀請國內重量級專家學者、知名理財專家及專業分析師來分享最新投資趨勢與資產配置策略。主題涵蓋主動式ETF、美股市場趨勢及個人退休理財規劃等熱門議題,吸引大批投資人提前排隊聆聽,部分場次更是一位難求,顯見國人對理財知識學習的熱情與需求。
隨著ETF成為國人投資理財的熱門選項,此次博覽會設立五大展區,包含「ETF主題館」、「創富主舞台」、「高雄專區」、「金融展區」與「ETF沙龍區」,提供從入門到進階的完整投資學習路徑。現場並設有許多互動體驗活動,讓投資人能親身體驗,透過遊戲化的方式更深入了解ETF產品特性。主題館由證期局、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結算所及臺灣指數公司共同設攤。
台灣ETF市場發展快速,受益人數在今年8月已突破1,534萬人,資產規模更達到新高。此次「ETF投資博覽會」不僅強化民眾對於ETF的認識,也串聯國內外13家金融機構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提升全民對於投資理財的關注,進一步鼓勵國人善用投資工具,達到落實普惠金融的目的。證交所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多元投資教育活動,期盼全民參與,共同厚植台灣資本市場實力,邁向創新與國際接軌的新里程。
力推臺灣躍升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金管會主辦「臺灣週」系列活動重頭戲之一的「2025亞洲資本市場高峰論壇」10月16日在台北登場,論壇聚焦亞洲市場未來發展新契機、全球市場波動下債券ETF的機會與挑戰、國際投資機構的進駐與未來趨勢等三大主軸,勾勒亞洲資本市場創新藍圖,為臺灣發展再添柴火。
這次論壇為金管會主辦,由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中心及投信投顧公會等單位協辦,產官菁英齊聚,互動氣氛熱絡,獲各界重大回響。
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在開幕致詞中指出,臺灣具備發展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優勢,據今年9月瑞銀(UBS)公布的「全球財富報告」顯示,臺灣人均資產已達31萬美元(約合新臺幣944萬元),排名全球15,亞洲第二;加上台股過去10年翻倍成長,去年上市公司獲利更創下逾4兆新臺幣歷史新高,今年的營收亦達到歷史高點,台股市值突破3兆美元,躍居全球第八大;未來5年全球資產管理產業預期每年將成長近6%,亞太地區的年增率更接近7%,再加上臺灣擁有超過80萬名高資產人士,在在都是打造臺灣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重大機遇與條件。
莊琇媛強調,金管會正推動五大計畫,從壯大資產管理、普惠永續融合、財富管理促進到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及擴大投資臺灣計畫,強化臺灣投資吸引力及金融業國際競爭力,盼使全球從「為什麼是臺灣?」變成「就是臺灣!」
論壇首場座談聚焦亞洲市場未來發展新契機,由貝萊德亞太區iShares主管兼董事總經理Nicholas Peach主持,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東京證券交易所社長岩永守幸及Nasdaq FinTech資深副總R.G. Manalac共同與談。Nicholas Peach強調,臺灣打造全球資產管理中心需著重普惠金融及永續市場的發展,塑造良性循環的整體生態系。
林修銘表示,為協助主管機關推動亞洲資產中心重點業務,證交所成立推動辦公室及專屬網站,深化國內外交流合作,並有效整合資源。未來證交所將從創新板推動、企業價值提升、金融商品創新、人才培育等面向全面布局,並進一步強化國際合作。
岩永守幸分享日本經驗指出,東京證券交易所(TSE)之所以能維持市場競爭力,關鍵在於持續優化市場基礎建設與環境,並以三大支柱作為發展核心:一是擴大投資領域與品質,二是擴大交易機會,三是拓展投資人基礎。多項改革措施,進一步提升日本市場對國際投資人的吸引力。
R.G. Manalac指出,現階段資本市場進化的主要趨勢為流動性、透明度及誠信度的提升,而那斯達克目前正運用人工智慧(AI)及雲端科技從歐美成熟市場擴散至全球市場,運用創新科技提升競爭力,身為科技島的臺灣也具備雄厚實力與條件。
金管會將攜手臺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臺灣期交所及集保結算 所於21日舉辦「2025台灣週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產業創新日 論壇暨亞洲創新盃決賽」,活動將透過放寬及精進創新板制度及債券 市場相關規範,提升台灣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期盼台灣加速匯聚重 點特色產業能量,打造股債雙主
籌資市場。
活動當日預計邀請政府相關部門及證交所與櫃買中心高層出席啟動 儀式,共同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啟動揭開序幕。
「產業創新日論壇」聚焦關鍵政策與國際趨勢,國家發展委員會產 業發展處處長蕭振榮與IDC亞太區半導體研究負責人暨台灣總經理江 芳韻發表專題演講,續由產官學界代表對談交流,邀請中華民國創業 投資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林宇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李 冠志、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呂正華、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 總會祕書長謝戎峰及台灣數位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共同探討創新 產業發展具體策略及資源。
壓軸登場的《亞洲創新盃》決賽則挖掘具潛力的海內外創新企業, 打造亞洲最具影響力資本創新交流平台。台灣週展現我國推動亞洲資 產管理中心的堅定決心,期許透過本活動強化海內外創新生態圈之對 話及經驗交流,使創新團隊獲得更多曝光與資源挹注,同時讓投資人 與產業界深入探索潛在合作契機,共同實現穩步邁向亞洲資產管理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昨(15)日表示,希望透過「大贏、小輸」的組合拳,打造有台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並希望台灣在有優勢之處全力衝刺,大贏一段;在劣勢部分,則希望「少輸為贏」,透過「大贏小輸」組合拳,打造有台灣特色的亞資中心。
「2025臺灣週」昨日開幕,下午由金管會、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保結算所共同舉辦「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論壇」。彭金隆致詞時提到五大核心策略,包括壯大台灣資產管理規模,持續鬆綁法規;推動普惠永續融合計畫;全面促進財富管理規模;透過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結合跨部會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引導保險業及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以及壯大資本市場、擴大投資台灣計畫。
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發表專題演講,分享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推動成果,他並提出三面向精進措施,一、建構一站式的境外資產管理平台,包括三O(OBU、OIU、OSU)串聯合作、擴大銀行跨境試辦範圍、吸引台商海外資金回流、延長租稅優惠等;二、強化TISA功能與誘因;三、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台,包括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板塊與國際債券規劃等。
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在專題演講時提到,認同金管會推動TISA,並且分享我國吸引外國投資的稅制現況,包括股票、存款、利息所得及特定金融商品,所採取的稅制,以及境內、外所得如何課稅。
專題座談場次主題為「台灣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進展與挑戰」,由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主持,與談人包括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
李愛玲表示,上市公司市值已近89兆元,預期還會成長,主要因台灣是智慧科技島,半導體、AI、ICT產業供應鏈完整,台灣有堅實供應鏈,產業具國際競爭力,未來將協助國內公司打國際盃。
李長庚則建議,一、稅負問題,稅是大家談論最多,也最直接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會從稅率、租稅協定,來給客戶提供建議;二是產品結構,很多台灣人配置最多的就是股票,但台灣應該加深產品的廣度及深度,例如推動更多結構型商品與證券化商品。
唐德瑜強調,如果要把台灣的商品推介到海外,國內法規就應該與全球大型交易所或主要國家主管機關法規類似,「法規不怕嚴,只怕繁瑣」。高一誠則點出台灣貿易順差將近50年,利率扣除通膨的實質利率幾乎是0,且維持十至20年時間,未來應該增加政府支出,增加個人消費、提高投資,才是比較好的做法。
由金管會指導,集保結算所與金融研訓院共同委託的數位金融客戶 體驗滿意度研究調查,14日舉辦成果發表會,透過了解消費者對金融 機構的數位金融服務體驗與建議,營造友善金融科技生態圈,調查顯 示整體滿意度高達8成6,藉由直觀消費者體驗需求,提供台灣各金融 機構在技術發展及服務面向應強化的方向。
金管會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胡則華表示,金管會將依據本次 調查成果,滾動檢視金融科技政策與監理措施,兼顧創新發展與風險 控管,鼓勵金融機構或周邊單位優化數位金融服務,以打造更便捷、 安全、包容且永續的數位金融環境。
集保董事長林丙輝表示,本研究調查為金管會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 2.0的施政重點,近年全球金融體系加速數位轉型,數位金融服務成 為推動創新與市場競爭的核心力量,透過本次數位金融客戶體驗滿意 度研究調查,可更瞭解台灣數位金融服務發展面貌。
本次調查成果發現,「提升交易安全」、「開發多元日常生活應用 場景」、「整合更互通開放的平台」、「簡化友善介面,協助弱勢族 群入門」、「優化法規環境,完善爭議處理機制」、「加快數位金融 創新」等面向是受訪者最關心的議題。而數位服務帶來的便利性,過 半民眾都有使用經驗,在金融機構不斷精進下,各項目服務都有9成 以上的滿意度,而整體滿意度也高達8成6,相當貼近實際感受,而對 交易安全的重視以及對弱勢族群的協助,則是金融機構可以繼續努力 的方向。
針對提升消費者使用數位金融服務的信心,胡則華不諱言是一項重 要且艱鉅的任務,政府近年來在打詐、防詐確實已經很用心在做,金 融機構在提升消費者交易安全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這是一項長期且 不能鬆懈的工作。政府持續在打詐、防詐方面加強力度,更積極回應 民眾關注,減少因為單一事件被過度渲染影響消費者信任,以具體成 效獲得消費者的信心;在數位金融服務上,思考推動數位身分驗證與 電子簽章推動線上服務,確保消費者的身分確認和交易安全。
常見問題
投資未上市股票要先審慎評估風險,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是未上市股票,資訊相對較少,別相信來路不明的資料,以及陌生人的介紹,收集資訊對於新聞媒體甚至這網站的資料都不可全信,必須獨立思考,如果對於不熟悉的投資市場,就建議不要參與,投資有風險,如果已經可以承擔風險,做好功課可以與平台聯繫,交易上都是雙方議定價格,銀貨兩訖,避免交易上詐騙發生。現在詐騙集團會寫出公司前景的「研究報告」,並留下聯絡方式,企圖吸引不知情的人上當。而且現在詐騙集團不是一般話術而已,是有做產業研究,而且認真追蹤即時新聞,投資人真的要保持警覺。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的交易流程
交易流程如下:
1.報價撮合:
買賣方提出要投資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或要賣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時,版主都會先行報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價位等,彼此協議出雙方同意的成交價格;成交後,按照約定的價款、股票交付方式進行下個流程。
2.賣方:約時間及地點交付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
未上市股票有實體股票的交割方式跟無實體的集保交割(375券商辦理或673帳戶匯撥)方式,要先確認好是哪一種。
賣方賣股: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成交,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先與賣方約定時間地點進行股票交割流程,當到了現場時(375無實體則要約集保庫存所在的券商),確認賣方股票及印章沒問題時,則馬上匯款,當匯款確認收到時,則會用印,完成後銀貨兩訖了。股款都是透過電腦匯款,立即會入帳,過去地點都會約在銀行刷摺確認,但現在手機網路銀行查詢入帳方便,所以現在都以賣方方便的地點為主。賣方要備妥「股票」、「原印鑑」、「出讓人姓名與身分證字號」。(375無實體則是準備券商集保存摺、身分證、開戶印章)
3.買方:辦理過戶後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
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會確認股票是實體股票還是無實體股票,確認後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向買方收取身分證影本及印章(新戶會代刻印章)並確認股票交付的時間及地點,然後帶股票至該股票發行公司股務部門或所委託的股務代理機構,完成過戶的手續,並依與買方約定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及收取款項(通常會用匯款方式所以比較常約在買方要匯款的銀行),買方會取得1.完成過戶自己名下的股票、2.證交稅單(紅色)3.印章。(如果是375則會約在買方的券商,辦理匯入買方的集保)
4.如何確認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真偽?
買方若需確認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真偽無誤,可以在過戶完成後聯絡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股務機構、確定股東姓名與股東戶號相同也可確認股票正面的號碼與股務留存的號碼是否一致。
注意事項: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是未上市股票也是有價證券,建議當面交易,銀貨兩訖,避免郵寄過程遺失引發爭議。除非協調好遺失責任對方付完全責任,否則還是以當面交割較為安全。
今天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股價, 買價最高價是 議價, 買價均價是 議價, 賣價最低價是 議價,賣價均價是 議價, 買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賣價,賣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買價,如果沒有報價,可以直接聯繫版主詢問。
因為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是未上市股票, 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股價也是經由雙方協議好的價位,成交後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
在未上市股票交易中,沒有像上市櫃交易市場那樣,有成交價(搓合價)。
所以當你要查詢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價(成交價)時,未上市網站都只會呈現買價(給賣方參考)跟賣價(買方參考)。
買價跟賣價是這樣解讀的:
 買價是賣方(想賣股票的人)最低可賣到的價格(賣方不會賣到低於買價的價格除非被騙),  賣價是買方(想買股票的人)可以直接買到的價格(買方不會買到超過賣價的價格除非被騙)。
如果賣方開在賣價要賣,也只能等待買價到那價格,那不然不會成交;如果買方開在買價想買,除非賣價跌到買價,那不然也不會成交。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交易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可以利用這平台參考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股價,想要買的可以參考賣價,想要賣出的參考買價,直接把要買或要賣的股票填入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與版主聯繫,直接溝通。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的投資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可以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提出想買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需求,版主將先報價然後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賣價 是讓想要買進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因為是未上市股票,因此,您不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買賣,也不能送存集保。 您只能自行尋找交易對象,或者透過網路上的未上市股票盤商協助撮合買賣。未上市股票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買賣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賣的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或直接來電,提出想賣出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需求,以及要賣出的張數,版主將確認市場行情後報價,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約時間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買價 是讓想要賣出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如何買賣?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至於找誰買賣,可以填寫網站的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好友或直接來電聯繫版主,這樣就可以實現你想買賣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的需求。
 
在台灣,並未明文禁止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
而股票是有價證券,屬於個人財產,
但是根據證券交易法,只有已取得特許的證券業者,才可以針對不特定對象的社會大眾,進行未上市股票買賣
簡單說就是非券商不得經營證券買賣事務。
一般的投資顧問公司並不能從事未上市股票買賣,只能提供諮詢服務,否則就是違反證券交易法。
所以當一般人想要買賣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單純的個人買賣行為是合法的。
但是如果有涉及居間(仲介行為)、行紀之行為,那就有涉嫌違反證交法的疑慮。
因此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的交易買賣都只能進行私人間的直接買賣,不能有委託交易的是情形發生。
在IPO贏家這邊,所有的交易都是直接與IPO贏家的投資人直接交易,雙方協議好張數價格,直接成交,沒有額外收取手續費用,沒有勸募、推銷之行為。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討論
>更多關於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討論-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哪裡買?哪裡賣?交易平台、私下交易哪個好?交易安全指南一次看懂
-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如果有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員工認股,該不該認?我可以怎麼做?
-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收購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票?
-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台灣集保股票交易攻略:從零開始的完整買賣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