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9月26日
星期二
星期二
台銀將併中信局 具金控雛形 |台灣銀行
|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 台灣銀行 | 2025/11/21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09,000,000,000元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03557311 | 呂桔誠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台灣銀行與中信局合併計畫書上周送達財政部,預計本周五(29日
)召開臨時董事會正式通過合併後新組織,屆時台灣銀行不只是「
銀行」,還包含壽險、證券,成為最具金控雛形的國營金融機構,
整併後的董事長、總經理人選也將牽動台銀董座許德南、中信局董
座許嘉棟、台銀代理總經理李勝彥動向。
自去年財政部宣布台銀與中信局合併後,雙方成立19個合併小組,
每周固定召開會議,並把資訊整合列為首要任務,經過八個多月密
集開會,台銀位於北市民權東路與承德路的資訊中心與資訊主機系
統已近完工,也讓雙方合併邁入收尾階段。
台銀高層表示,上周已將合併計畫白皮書送達財政部公股小組,預
定本周接獲財政部指示,立即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新組織架構,並
送金管會核准。
合併後的「新台銀」員工人數將從6,500多人增至8,000人以上,分行
據點也擴增至168家,組織架構也將重新擬定。台銀高層透露,不排
除引進事業群架構,作為提升競爭力的策略之一。
據悉,新組織型態不但納入中信局金融與非金融業務,在「金融」
架構方面則增加壽險業務,加上台銀原本就有證券執照,成為國營
金融機構裡最具「金控」相者。
依照台銀內部規劃,確實有意在明年7月1日合併前,就向金管會申
請金控執照,加上「台灣金控」的名稱一直優先保留給台銀,確實
讓台銀有意在合併前就取得金控執照,成為第一家國營金控公司。
除把新組織架構分為銀行、壽險與證券外,銀行業務也在納入中信
局的信託與財富管理後,讓向來消費金融偏弱的台銀,有機會跨足
財富管理市場。
另外,合併後的人事也牽動日後公股行庫的董、總人選。目前仍是
台銀代理總座的李勝彥,將於10月初確定是否真除;中信局董座許
嘉棟在完成整併工程後,如何安排;以及新台銀董座是否由許德南
續任?都是合併後首先要考量的。
現階段唯一能確定的是,副總經理人數將從台銀現有三人,增至六
人,其中中信局的三位副總,除壽險處副總應續任壽險部門,銀行
副總將增至五人。至於非金融領域的購料、貿易部門,將有四年時
間可進行調整。
)召開臨時董事會正式通過合併後新組織,屆時台灣銀行不只是「
銀行」,還包含壽險、證券,成為最具金控雛形的國營金融機構,
整併後的董事長、總經理人選也將牽動台銀董座許德南、中信局董
座許嘉棟、台銀代理總經理李勝彥動向。
自去年財政部宣布台銀與中信局合併後,雙方成立19個合併小組,
每周固定召開會議,並把資訊整合列為首要任務,經過八個多月密
集開會,台銀位於北市民權東路與承德路的資訊中心與資訊主機系
統已近完工,也讓雙方合併邁入收尾階段。
台銀高層表示,上周已將合併計畫白皮書送達財政部公股小組,預
定本周接獲財政部指示,立即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新組織架構,並
送金管會核准。
合併後的「新台銀」員工人數將從6,500多人增至8,000人以上,分行
據點也擴增至168家,組織架構也將重新擬定。台銀高層透露,不排
除引進事業群架構,作為提升競爭力的策略之一。
據悉,新組織型態不但納入中信局金融與非金融業務,在「金融」
架構方面則增加壽險業務,加上台銀原本就有證券執照,成為國營
金融機構裡最具「金控」相者。
依照台銀內部規劃,確實有意在明年7月1日合併前,就向金管會申
請金控執照,加上「台灣金控」的名稱一直優先保留給台銀,確實
讓台銀有意在合併前就取得金控執照,成為第一家國營金控公司。
除把新組織架構分為銀行、壽險與證券外,銀行業務也在納入中信
局的信託與財富管理後,讓向來消費金融偏弱的台銀,有機會跨足
財富管理市場。
另外,合併後的人事也牽動日後公股行庫的董、總人選。目前仍是
台銀代理總座的李勝彥,將於10月初確定是否真除;中信局董座許
嘉棟在完成整併工程後,如何安排;以及新台銀董座是否由許德南
續任?都是合併後首先要考量的。
現階段唯一能確定的是,副總經理人數將從台銀現有三人,增至六
人,其中中信局的三位副總,除壽險處副總應續任壽險部門,銀行
副總將增至五人。至於非金融領域的購料、貿易部門,將有四年時
間可進行調整。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