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11月01日
星期一
星期一
台北101增資 泛中信將成最大股東 |台北金融大樓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北金融大樓 | 2025/10/14 | - | - | - | 14,7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6095410 | 賈永媫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台北金融大樓公司四十五億元增資案,將於十一月廿七日截止繳
款,原始股東中聯信託放棄增資,中華開發、捷和建設、中國人
壽、中信銀形成的「泛中信集團」將追認中聯放棄的股權,增資
後可望超越原來百分之卅四點六六的股權,成為台北金融大樓公
司最大股東,進而牽動董監事結構。
據了解,中信集團可望增加董事席次,被視為中聯信託代表的台
北金融大樓公司總經理林鴻明可能異動。
台北金融大樓公司增資案一波多折,去年底原訂完成增資卅億元
,後來增資金額提高為四十五億元,原定在今年八月廿七日完成
繳款,七月間陳敏薰初任董座還樂觀向外界宣稱增資將如期完成
,不料還是延到十一月底。
台北金融大樓公司增資四十五億元,每股折價為六元發行,新增
股數為七億五千萬股,原始股東幾乎全按持股比率參與增資,只
有持股達百分之廿一點七的最大股東中聯信託沒有繼續加碼,其
股權由其他股東追認,近期更出現新的投資者,也就是國營事業
新股東加入陣容。
台北金融大樓公司不願提前公布股東認股情況,僅表示增資順利
,就等股東在繳款日前一一進帳,原始股東多認股的部分,已公
開的為交通銀行母公司兆豐金控加碼六億多元,這比原先交通銀
行應認購的一億三千萬元多出三倍。
原來持股僅次於中聯信託,股權佔百分之十九點五的中華開發,
因為中信集團少主辜仲←入主後,在台北金融大樓公司的股東結
構產生微妙變化,中華開發再加上中信家族的捷和建設百分之七
點零七、中國人壽百分之三點六三、中國信託百分之四點四一,
「泛中信集團」股權已近百分之卅五,增資後中信銀、中壽、捷
和建設可認購額度,再加上開發工銀也將參與增資,屆時「泛中
信集團」不僅為最大股東,持股比愈加重,對台北金融大樓的影
響力可期。
增資改變股東結構,董事會也傳出改組可能。林鴻明接受訪問時
不願正面答覆,僅表示總經理任期還有兩年,待記者提及宏國集
團事業布局將有新計畫是由林鴻明主導時,林鴻明才稍稍鬆口表
示,「或許不會做完兩年,要看董事會決定」。
至於新股東部分近期傳出台鹽、中鋼等國營事業有意加入,台北
金融大樓公司不願證實,原始股東中,唯一的政府機構為證券交
易所持股百分之四點四一。
款,原始股東中聯信託放棄增資,中華開發、捷和建設、中國人
壽、中信銀形成的「泛中信集團」將追認中聯放棄的股權,增資
後可望超越原來百分之卅四點六六的股權,成為台北金融大樓公
司最大股東,進而牽動董監事結構。
據了解,中信集團可望增加董事席次,被視為中聯信託代表的台
北金融大樓公司總經理林鴻明可能異動。
台北金融大樓公司增資案一波多折,去年底原訂完成增資卅億元
,後來增資金額提高為四十五億元,原定在今年八月廿七日完成
繳款,七月間陳敏薰初任董座還樂觀向外界宣稱增資將如期完成
,不料還是延到十一月底。
台北金融大樓公司增資四十五億元,每股折價為六元發行,新增
股數為七億五千萬股,原始股東幾乎全按持股比率參與增資,只
有持股達百分之廿一點七的最大股東中聯信託沒有繼續加碼,其
股權由其他股東追認,近期更出現新的投資者,也就是國營事業
新股東加入陣容。
台北金融大樓公司不願提前公布股東認股情況,僅表示增資順利
,就等股東在繳款日前一一進帳,原始股東多認股的部分,已公
開的為交通銀行母公司兆豐金控加碼六億多元,這比原先交通銀
行應認購的一億三千萬元多出三倍。
原來持股僅次於中聯信託,股權佔百分之十九點五的中華開發,
因為中信集團少主辜仲←入主後,在台北金融大樓公司的股東結
構產生微妙變化,中華開發再加上中信家族的捷和建設百分之七
點零七、中國人壽百分之三點六三、中國信託百分之四點四一,
「泛中信集團」股權已近百分之卅五,增資後中信銀、中壽、捷
和建設可認購額度,再加上開發工銀也將參與增資,屆時「泛中
信集團」不僅為最大股東,持股比愈加重,對台北金融大樓的影
響力可期。
增資改變股東結構,董事會也傳出改組可能。林鴻明接受訪問時
不願正面答覆,僅表示總經理任期還有兩年,待記者提及宏國集
團事業布局將有新計畫是由林鴻明主導時,林鴻明才稍稍鬆口表
示,「或許不會做完兩年,要看董事會決定」。
至於新股東部分近期傳出台鹽、中鋼等國營事業有意加入,台北
金融大樓公司不願證實,原始股東中,唯一的政府機構為證券交
易所持股百分之四點四一。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