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南茂科技 | 2025/05/09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8,428,553,58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6130042 | 鄭世杰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04年05月31日
星期一
星期一
南茂科技 泛南大軍今年積極啟動子公司擴充計劃 |南茂科技
挾現有穩居記憶體與驅動IC封測界龍頭地位,泛南大軍南茂集團接下
來各子公司的擴充計畫,與今年營運計畫頗受關注,其中,南茂要採
軟板封裝方式,搶進CMOS封裝殺戮戰場;華特計劃最快在今年底
要進入BGA封機領域;而泰林的Flash測試則確定要在 6 月進入量產階
段,至於信茂拜美商凌雲邏輯大單挹注,也已站穩腳步。
在南茂部分,董事長鄭世杰指出,有鑒於大小尺寸面板產業皆出現爆
發性的成長,因此,南茂仍將透過擴產計畫,維持市場龍頭地位,除
TCP 加 COF,至今年 8 月單月產能可達3000萬顆,年底時單月產能可
達3500萬顆外,由於COG的封裝技術目前仍被廣泛應用於手機的驅動
IC封裝上,因此,南茂也計劃把現有單月 600 萬顆的COG封裝產能,
擴充到1200萬顆,同時預計,最快至今年底時,其單月產能將可挑戰
1800萬顆。
另外,南茂將親自跨入CMOS封裝線的計畫,也逐步明朗化,據悉
,將取得境外授權,採用軟板的封裝方式,不同於業界或是華特採用
PLCC、CLCC等固有的封裝方式。
至於泰林部分,總經理卓連發指出,確定跨足Flash測試階段,將於 6
月進入量產,但Flash的晶圓偵測仍將由南茂負責;信茂則鎖定台灣的
IC設計與模組廠為潛力客戶群,現階段已收購 5 台二手的愛德萬5335
與5365測試機加入營運,目前單月業績約新台幣1.2億元,合計上述 5
台測試機的業績貢獻,單月營收將增加到 1.4 億元 ,為求進一步擴張
經濟效益,不排除下半年陸續再購入 5 台愛德萬5375測試機,屆時單
一測試機將可挹注泰林 400 萬元營收。
有鑒於晶片發展日益複雜化的趨勢,原先採用 QFP的產品線,已開始
逐步轉換到BGA封裝,因此華特總經理王黃湘透露,華特最快會在年
底∼明年初間,開始跨入BGA封裝;另外,在現有封裝主線包括48腳
數以下的TSOP、QFP、PDIP等部分,今年則計劃不擴充PDIP封裝線,
但會增加400∼600萬顆的TSOP封裝月產能,與 800 萬顆的QFP封裝線
。
而於 5 月才正式投入營運的信茂,其主力為混訊與邏輯IC測試,但此
二大產品線的晶圓測試業務也屬信茂範疇,據悉, 5 月其單月營收已
超過新台幣4000萬元,逼近5000萬元的損益平衡點。另據市場盛傳,
信茂已獲美商凌雲邏輯測試大單,這筆訂單量,將包下近20台安捷倫
94000 的測試機台產能,金額恐將達 2000多萬元,但此訊息未獲南茂
集團證實。
來各子公司的擴充計畫,與今年營運計畫頗受關注,其中,南茂要採
軟板封裝方式,搶進CMOS封裝殺戮戰場;華特計劃最快在今年底
要進入BGA封機領域;而泰林的Flash測試則確定要在 6 月進入量產階
段,至於信茂拜美商凌雲邏輯大單挹注,也已站穩腳步。
在南茂部分,董事長鄭世杰指出,有鑒於大小尺寸面板產業皆出現爆
發性的成長,因此,南茂仍將透過擴產計畫,維持市場龍頭地位,除
TCP 加 COF,至今年 8 月單月產能可達3000萬顆,年底時單月產能可
達3500萬顆外,由於COG的封裝技術目前仍被廣泛應用於手機的驅動
IC封裝上,因此,南茂也計劃把現有單月 600 萬顆的COG封裝產能,
擴充到1200萬顆,同時預計,最快至今年底時,其單月產能將可挑戰
1800萬顆。
另外,南茂將親自跨入CMOS封裝線的計畫,也逐步明朗化,據悉
,將取得境外授權,採用軟板的封裝方式,不同於業界或是華特採用
PLCC、CLCC等固有的封裝方式。
至於泰林部分,總經理卓連發指出,確定跨足Flash測試階段,將於 6
月進入量產,但Flash的晶圓偵測仍將由南茂負責;信茂則鎖定台灣的
IC設計與模組廠為潛力客戶群,現階段已收購 5 台二手的愛德萬5335
與5365測試機加入營運,目前單月業績約新台幣1.2億元,合計上述 5
台測試機的業績貢獻,單月營收將增加到 1.4 億元 ,為求進一步擴張
經濟效益,不排除下半年陸續再購入 5 台愛德萬5375測試機,屆時單
一測試機將可挹注泰林 400 萬元營收。
有鑒於晶片發展日益複雜化的趨勢,原先採用 QFP的產品線,已開始
逐步轉換到BGA封裝,因此華特總經理王黃湘透露,華特最快會在年
底∼明年初間,開始跨入BGA封裝;另外,在現有封裝主線包括48腳
數以下的TSOP、QFP、PDIP等部分,今年則計劃不擴充PDIP封裝線,
但會增加400∼600萬顆的TSOP封裝月產能,與 800 萬顆的QFP封裝線
。
而於 5 月才正式投入營運的信茂,其主力為混訊與邏輯IC測試,但此
二大產品線的晶圓測試業務也屬信茂範疇,據悉, 5 月其單月營收已
超過新台幣4000萬元,逼近5000萬元的損益平衡點。另據市場盛傳,
信茂已獲美商凌雲邏輯測試大單,這筆訂單量,將包下近20台安捷倫
94000 的測試機台產能,金額恐將達 2000多萬元,但此訊息未獲南茂
集團證實。
上一則:茂矽擬發南茂ADR 償茂德帳款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