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全球碳抵換 台企拚晉十強 |台灣電力

台電股價速覽 (公)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台電 2025/11/11 4 4.2 3.78 479,900,000,000元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03795904 曾文生 6 6 6.15 詳細報價連結
全球碳抵換 台企拚晉十強 碳交所:台灣每年碳權需求約300∼400萬噸,三年內有望登榜

攸關企業營運成本的碳費費率將在3月出爐,讓碳權交易也跟著發 熱,除第

二批碳權商品3月將上架外。碳交所表示,台灣每年約有30 0萬至400萬噸的碳

權需求,預估二∼三年內,台灣企業可望登上國際 碳抵換的前十名排行。

歐盟碳關稅「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去年10月試行,緊接著美 國版

的碳關稅「清潔競爭法案」(CCA)也將在2024年通過;台灣碳 交所在去年12

月啟動首批碳交易,環境部也將在今年第一季拍板碳費 徵收費率,各行各業企

業的綠色需求愈來愈強烈,自願碳抵換成為主 要減碳管道。

台灣是製造大國、年碳排量達到2.7億噸,扣除台電、中鋼等能源 及傳統製

造業,多為半導體、電子業等外銷導向產業,但目前「全球 最大的碳抵換排

名」中,前十買家都還沒有看到台灣企業的身影。第 一名的波音公司抵換的數

量約落在100多萬噸,第二名是德國能源供 應商ENTEGA,不及60萬噸。

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台灣每年都將會有300萬至400萬噸的碳 權需

求,碳交所將持續推動碳權交易,預估台灣企業在未來二至三年 內,可躋身國

際碳抵換前十名。

田建中指出,只要一項商品有碳中和的需求,需求就會一直持續存 在,未

來全台的碳權交易量將持續成長,不會只是單年度的需求。

另外,台灣的綠電尚處於發展階段,價格偏高,以目前綠電憑證的 價格來

衡量,減一噸的碳,成本花費高達160至170美元,全球再生能 源倡議RE100倡

議對台灣企業來說負擔沉重。田建中認為,現階段企 業應審慎規劃自身減碳路

徑,朝較易執行的相關永續標準進行。

企業可參考ISO14068-1碳中和標準,在邁向碳中和的進程中,採用 碳權抵

換的方式作為減碳計畫的緩衝,提升碳中和目標的可達成性。 相較於購買綠

電,碳權負擔也確實較為輕鬆。

目前也有科技大廠不惜砸下重金研發碳捕捉的減碳技術,特意購買 每噸高

達100至200美元的科技除碳商品,目的是要達到自身製程減碳 的目標。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