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臺灣證券交易所 | 2025/05/15 | - | - | - | 11,586,718,68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9508 | 林修銘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臺灣碳交易平台正式啟用|臺灣證券交易所
**臺灣碳權交易所十月上線 推動國內碳交易機制**
繼國內碳交易子法於本月上路後,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該所打造的國內碳交易平台將於 10 月 2 日正式啟動。屆時,取得環境部核可減量額度的業者可於碳交所掛牌交易碳權。
田建中指出,環境部目前核可的自願減量方法學達百種,多家業者已洽詢掛牌事宜,涵蓋電子、化工、光電及農業等領域。因此,預期平台上線後將有數檔碳權商品上架,可用於碳抵換或抵減碳費。
雖預計 10 月交易啟動,但田建中預估初期商品上架及交易量將有限。主要原因為業者初期可能惜售,觀望市場動態,此外,國內碳交易與國際碳交易性質略有不同。
國際碳權交易主要是業者為因應國際大客戶淨零需求而「被動減量」,成為供應鏈一環的環保措施。而國內碳交易則是根據環境部規定,實施定價交易、協議交易及拍賣等交易方式,買方須負擔手續費。
田建中強調,國內碳交易供需將形成正循環。買方如廠商需擴建新廠,在環評審查時可能被要求抵換排放量的十分之一,進而產生對碳權的需求。賣方取得收益後,可投資更多減量措施,降低碳排放。
此外,田建中表示證交所已加入 ISO 14068-1 碳中和標準,成為全球首家通過此認證的交易所。該標準旨在推動國際碳交易標準化。
國內碳權的主要來源包括抵換專案和自願減量專案等。自願減量措施如換用 LED 燈管、汰換老舊鍋爐等有助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經環境部核可後即可取得碳權,並於碳交所交易。
上一則:證交所 助數位雲端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