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臺灣證券交易所 | 2025/05/16 | - | - | - | 11,586,718,68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9508 | 林修銘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三
主動式ETF,明年引領投資新趨勢|臺灣證券交易所
**主動型ETF明(114)年可望掛牌交易**
臺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積極推廣多元投資管道,預計明年可望推出首檔主動型ETF。證交所邀請政大財管系教授暨投資人研究中心主任李志宏於其網站《觀點》專欄,撰寫「主動型與多資產型ETF的特性與投資思維」,探討主動型ETF的特色與投資策略,提供投資人參考。
李志宏指出,主動型ETF不同於被動型ETF,後者僅追蹤原指定之指數,而主動型ETF則由基金經理人依據研究分析和投資策略,調整其基金的組合與配置,企圖打敗基準指標創造超額報酬,結合了共同基金主動操作的特性。
對投資人而言,主動型ETF具有以下優點:交易時間靈活,可隨時買賣進出,提供日內流動性;透過經理人的主動操作,捕捉打敗基準指標的機會;每日公開揭露投資組合成分內容,資訊透明;由於集中在交易所交易,通路與行銷成本較低,費用率應較共同基金低;透過實物交割因應投資人贖回,無需賣出持有部位,不會增加交易成本及降低稅賦效率。
然而,李志宏也提醒,主動型ETF不代表績效一定會優於被動型ETF,端賴經理人的投資操作能力與績效;頻繁的買賣操作將增加交易成本,影響績效和波動度;費用率也較被動型ETF高。
此外,李志宏也提及多資產型ETF,其為一籃子不同種類資產組合(如股票、債券、商品、貴金屬、ETF等)的ETF。由於不同類型資產間的相關性較低,投資在不同類型資產市場可分散風險,建立較有效率、分散風險較佳的投資組合。
李志宏強調,投資人在考慮選擇投資工具時,應充分了解該投資工具的優劣特性。就主動型ETF或多資產型ETF而言,投資人應考量自己的投資目的與風險胃納能力,選擇適合自己屬性的投資策略與操作。
上一則:十大小資心頭好 愈跌愈買
下一則:小資族必收:跌市布局十大優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