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臺灣證券交易所 | 2025/05/15 | - | - | - | 11,586,718,68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9508 | 林修銘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提升財務報告自編效率指南|臺灣證券交易所
證交所、櫃買中心函令:財報編製為上市櫃公司責任 因應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檯買賣中心的函令,強調財務報告「編製」係為上市櫃公司責任,各企業皆致力於達成此目標,不僅在財會人力與能力上提升,也積極尋找適合公司的工具或軟體。合併報表編製軟體雖非必需,但具有資料保全、作業效率、作業流程標準化,以及容易落實代理人制度及覆核機制等優點,有助於公司落實管理制度。 評估合併報表編製軟體的關鍵考量 根據勤業眾信多年經驗,在系統化的過程中,除了基本的合併邏輯正確與功能完整,還需納入以下兩點考量: 一、基本考量:導入階段注意事項 1. 既有系統支援程度:需考慮新軟體與既有系統間資料是否相符,以及所需素材差異,影響系統需求功能範圍。 2. 財會人員編製合併報表能力:影響對系統導入課程與顧問能力的需求。 二、系統彈性調整能力,滿足未來善用、擴充、調整需求 1. 公司資訊人員程式編輯能力:因財報內容非一成不變,系統若需調整程式碼,需具備充足資訊團隊。 2. 基本資料時間軸:投資架構等資料會隨時間異動,系統應能支援此需求。 3. 整合不同ERP:系統應能整合不同ERP系統資料。 4. 財會人員共同編輯:合併個體財務人員可自行完成系統資料填寫。 5. 完善合併工作底稿:系統應提供工作底稿供檢視。 6. 覆核機制:應具備適當的覆核機制。 7. 關帳機制:避免異動舊資料風險。 8. 系統使用彈性:系統可作為資料蒐集平台,應用於其他領域。 9. 勾稽功能:系統應具備建立勾稽條件功能,提升工作效率。 10. 系統商應變能力:系統商應能即時擴充系統功能或調整邏輯,因應法規異動。 系統的適用程度與擴充彈性是長期使用的關鍵。建議企業盤點現況,在費用與效率間取得平衡,進行全面性評估,選擇最適合公司的合併報表編製解決方案。
上一則:遠東新鉅額成交逾16億 逆勢上漲
下一則:掌握投資新趨勢 21日高雄場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