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台電股價速覽 (公)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台電 2025/05/15 3.93 4 3.9 479,900,000,000元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03795904 曾文生 5.8 5.8 5.8 詳細報價連結
2024年08月23日
星期五

先進鑽井技術,地熱開發的基石|台灣電力

台灣地熱開發面臨技術障礙,業界籲引進先進工法
台灣地熱資源豐富,但受限於鑽井技術落後,遲遲無法規模化開發。台灣地熱發展協會常務理事王守誠指出,國外專家認為台灣地熱資源不成問題,但鑽井技術需要提升,建議引進空氣鑽井或清水鑽井等先進工法。

王守誠以英國 Cornwalls 郡 5MW 地熱電廠為例,該電廠坐落在花崗岩地層,過去被認為無法開採,但在引進德國先進自動鑽井設備後,成功克服困難。他表示,台灣地熱案場多位於深山,限制先進設備運作,因此引進設備比引進人員更為困難。

王守誠指出,要達到千兆瓦規模的地熱開發,才能吸引國外資金和技術,同時也需要完善法規。目前太陽光電和風電發展較為成熟,而地熱、海洋能和生質能等能源的政策仍不完整,跨部會協調困難且耗時。

國發會提出 2030 年、2040 年和 2050 年的地熱開發目標,但國外發展腳步更快。日本預計 6 年內增加 1GW 地熱開發量,印尼和菲律賓也分別增加 2GW 和 1GW。肯亞更計畫在 10 年內開發 3GW 至 4GW 的地熱案場,市場規模龐大。

台東縣日前舉行綠能論壇,討論小水力、生質能和地熱等議題。台東地熱分布圖顯示,太麻里開發量達 33MW,為全台密度最高。王守誠認為,以台灣的開發時間表,未來 3 年至少要有 5 組開發團隊到位才能實現目標。

王守誠表示,目前中油具備鑽井能力,但後續工程須委外,而台電缺乏相關人才。他建議加大獎勵力度,吸引民間投入地熱開發。此外,台灣有 30 多個地熱申請案場,但供給遠遠不及需求,亟需引進經驗豐富的工程鑽井團隊。

王守誠強調,再生能源開發另一難處是地方抗爭和假消息攻擊。太陽光電作為最先發展的再生能源,經常被污名化。相關單位反應慢、不夠周延,也徒增再生能源發展的阻力,難以推廣。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