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2日
星期五
星期五
【全球矽谷核心移動:台積電轉型之路】|台灣電力
|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 台電 | 2025/11/11 | 3.95 | 4.2 | 3.78 | 479,900,000,000元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03795904 | 曾文生 | 6 | 6 | 6.15 | 詳細報價連結 |
今年2月底,台積電在日本熊本廠盛大開幕,會場星光熠熠,有日本經濟產業大臣齋藤健、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以及索尼代表、電裝代表、熊本縣知事等重量級人物出席,讓這個盛會成為全球媒體的焦點。台積電的成功,讓人不禁想問:這樣的成功,其他國家能夠複製嗎?
台積電對台灣經濟的貢獻無與倫比,2022年就創下了台灣7.94%的GDP,這份耀眼成績背後,卻隱藏著不少挑戰。其中,水、電、人才,這三個關鍵角色對於台積電的運作至關重要。
2021年,台灣遭遇了52年來最嚴重的旱災,缺水對晶片製造業的衝擊不言而喻。當時,台積電每日用水量約15萬8,900噸,即使採取了節水措施,用水量依舊相當驚人。相比之下,日本九州地區的水資源豐富,這也是台積電選擇在熊本設廠的一個重要原因。
運營晶圓廠的另個關鍵元素是「電」。台灣的電能自給率雖然逐年上升,但仍然僅為2.3%。台電在2023年曾調漲電價11%,但全年累積虧損仍高達3,820億元。台積電作為用電特大型戶,年用電量超過50億度,電價漲幅也逾2成,這對其產業競爭力是一大挑戰。
日本在供電方面則保留了一定的核能發電,以確保供電穩定性。雖然福島核災後,日本提高了核能廠的安全標準,但核能發電仍然是其能源結構的重要一環。
人才方面,日本對於IT產業的培育起步較晚,工資水平也較台灣低。雖然日本現在重點栽培IT產業人才,但仍難以追趕台灣深厚的IT實力。台積電熊本廠的開幕,吸引了許多台灣科技人才移居日本,這對台灣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總結來說,台積電在日本的成功,讓人看到了台灣科技產業的強大。然而,在追求國際化的同時,我們也必須關注到隱藏在背後的巨大成本和代價,以及對台灣本土產業和人才的影響。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