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全球人壽保險 | 2025/05/04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6,435,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70817744 | 彭騰德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2023年台灣保險市場:匯率波動導致避險成本大增》|全球人壽保險
今年壽險市場避險操作相當艱辛,避險工具的成本一去不回,預計全年將創下歷史新高,甚至可能逼近4,000億元的大關。面對這一現實,金管會在9月推出了外匯準備金新制,為壽險公司提供了一線希望。然而,海外投資領先的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雖然有意申請,卻認為「時機未到」,主要擔憂新台幣短期內可能反彈升值。
金管會於9月放寬政策,允許各壽險公司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目前已有多家壽險公司如友邦、凱基、新光人壽等已遞件等待核准。而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則保持沉默,對於申請新制仍持保留態度。國泰人壽表示,若申請新制,預計可轉到外匯準備金約150億元,但目前正密切觀察新台幣的升貶值趨勢,希望找到對外匯準備金有利的時機點。
富邦人壽則表示,申請新制可以提升避險操作的彈性,並從長期節省經常性避險成本,但對於申請時間點,考量的因素眾多,包括新台幣價位、走勢以及外匯價格準備金餘額等,目前正進行評估中。
新光人壽則明確表示,申請新制的目標是降低避險比率,但由於短時間內強制提存比率較高,未來避險比率將逐步下降。該公司將首先從降低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的比率開始,因為長期數據顯示,NDF的波動大、成本較高。
從數字來看,壽險外匯準備金餘額從7月的2,306億元降至9月底的1,577億元,其中國泰人壽以436億元佔據首位,其次是新光人壽的207億元,富邦人壽也有146億元。其他南山人壽、凱基人壽、台壽人壽等前六大壽險公司的外匯準備金也均超過百億元。而資產較多的中華郵政有93億元,三商美邦、全球人壽、遠雄人壽等也均超過60億元。
受到台美利差衝擊,前十月壽險避險工具成本(CS、NDF)已達3,263億元,若按照近15個月每月300億元的增長速度來推估,今年壽險避險工具成本恐將超過3,800億元,創下新高紀錄。近期壽險業界對新台幣的貶值預期逐漸加強,避險比重也開始上升,預計全年避險工具成本將上看4,000億元。
上一則:全球人壽 體育推手獎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