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台灣電價調整與通膨關係解析》|台灣電力
|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 台電 | 2025/11/11 | 4 | 4.2 | 3.78 | 479,900,000,000元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03795904 | 曾文生 | 6 | 6 | 6.15 | 詳細報價連結 |
政府近期將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電價調漲已箭在弦上。這次的調漲,對於台灣經濟來說,不僅僅是百業生產成本的上升,更是通膨風險的加劇。電價,這個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成本,其實背後牽動著整個產業的運作和消費者的生活。
2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通膨率)飆升至3.08%,雖然與去年農曆春節所在月份不同有關,但今年前兩個月平均通膨率仍達2.43%,高於2%的通膨警戒線。主計長朱澤民表示,外食費及房租漲幅居高不下,通膨壓力仍在。這個數字,讓人不禁為台灣經濟的未來感到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1.85%的通膨預測並未納入調漲電價一事。朱澤民指出,電價每漲1成,就會讓通膨率升高0.12個百分點,而除了這個直接效果,還有間接效果,也就是企業在用電成本提高之後,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這樣的影響力,讓人不得不對電價調漲的影響感到恐懼。
回顧歷史,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時,台灣就曾經經歷過因為電價調漲而導致通膨率爆表的經驗。當時,電價調漲後,預期心理蔓延,次年通膨率直逼50%。這次的調漲,我們是否會再次重蹈覆轍呢?
電價的調漲,對於產業的影響不容忽視。電力的向前關聯係數達2.88,意味著當各業的最終需求都增加10,000元時,因應這些生產活動,總共要買28,800元的電。這個數字,讓我們看到電力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之大。
如今,台電虧損嚴重,財務狀況堪憂。電價調漲勢在必行,但如何調整,才能避免重蹈覆轍,是對經濟部的一大考驗。這次的調漲,我們能否避免1974年、1980年的恐慌捲土重來呢?
凍漲,一直是台灣經濟面對通膨時的選擇。但這樣的選擇,其實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過度使用凍漲,將波及財政穩定。這次的調漲,我們是否應該更加謹慎呢?
電價調漲,對於台灣經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平衡產業、消費者與政府的利益,如何避免通膨的發生,這都需要我們共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