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臺灣證券交易所 | 2025/08/06 | - | - | - | 11,586,718,68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9508 | 林修銘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臺灣股市:少數執政下的金融挑戰與解決之道|臺灣證券交易所
總統大選落幕,世界目光聚焦台灣,在這波地緣政治風雲變幻和全球經濟緩慢復甦的背景下,台灣的金融治理與發展成為關鍵。面對少數執政的局勢,朝野合作成為解決金融困境的關鍵。在這樣的情況下,金融政策的制定必須以共識為基礎,發展為先,並實務可行。
多年來,台灣在金融領域雖然喊出口號,卻缺乏實際行動。要超越香港和新加坡,台灣必須發揮自身產業優勢,結合金融與產業,發展綠色金融,並與產業攜手走向國際。為此,台灣需要強化金融基礎建設,特別是在交易所整合方面。
目前,台灣的證交所、期交所、櫃買中心、集保結算公司四合一整合案尚未解決,這些機構的整合對於台灣金融發展至關重要。應立即推動解決法制障礙,成立交易所控股公司,並讓其股票在證交所子公司上市,同時釋股給國際大交易所,以達到國際結盟的目的。
國際間的交易所結盟案例不勝枚舉,如1998年德國期貨交易和瑞士衍生性商品交易所合併成立歐洲期貨交易所,2000年巴黎、阿姆斯特丹和布魯塞爾三個交易所合併成立泛歐交易所。這些案例都展示了交易所國際化的重要性和效益。
除了交易所整合,台灣的金融監督管理也需進行改革。金融主管機關不應只是監督和管理,更應該是發展機關。以韓國的「金融服務委員會」為例,其組織名稱和功能都強調金融服務,而台灣的「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則應朝向金融發展和金融服務的方向改組。
台灣金融發展需要強調發展而非僅僅是監管和穩定。只有發展,台灣金融才有可能提升國際地位,而非停滞不前。讓我們期待台灣金融未來能夠迎來新的發展局面。
上一則:臺灣證交所核准四新股上市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