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銀行 | 2025/05/23 | - | - | - | 109,0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7311 | 呂桔誠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台灣銀行強化呆帳準備管理措施|台灣銀行
大同集團近來因旗下華映科技跨海提告追債,讓整個銀行界緊張起來。華映科技直接點名大同集團的母公司要負連帶責任,這下可不得了,因為大同集團旗下的子公司眾多,國銀債務總額已經逼近七、八百億元,其中不少借貸都有大同集團保證。這一來,各銀行都開始緊張起來,除了增加提存呆帳準備,台銀作為大同聯貸主辦行,也決定立刻召開銀行團會議,要大同集團出面說清楚、講明白,交代華映未來的償債計畫。 大同集團這個大家族可真是不小,轉投資的公司也多到數不清,結果國銀有一大半都跟它有往來。根據大同去年第3季的財報和銀行資料,包括大同和華映兩筆聯貸案,國內參與的銀行總共有16家,還有四家國銀沒有參與聯貸,但與大同集團企業有往來。不僅是八大公股行庫全部有份,連民營大型銀行如台北富邦、國泰世華、台新、永豐、上海等,以及未上市的板信、陽信等,都是大同集團企業的往來銀行。 但據了解,部分銀行在華映、綠能爆發危機後,已經對相關企業包括專案融資保證、營運周轉金等項目,縮減了額度或提前中止借貸合約。銀行業者估計,大同集團相關企業負債總額超過1,500億元,其中短期和長期借款合計約943億元。大同及其子公司在銀行的借款餘額約七、八百億元,而大同與華映兩家公司的聯貸就超過350億元,這兩筆聯貸都是台銀主辦,台銀現在是大同最大的債權銀行,合計放款超過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