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臺灣證券交易所股價速覽 (未)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臺灣證券交易所 2025/08/06 - - - 11,586,718,680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03559508 林修銘 - - - 詳細報價連結
2020年01月02日
星期四

"台股市場投資性不動產認列兩種標準解析"|臺灣證券交易所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近發布了一則重要公告,針對企業持有投資性不動產的價值衡量方法進行了詳細說明。這次公告指出,金管會自2014年開始,除了傳統的成本模式外,也允許企業選擇採用公允價值模式來衡量投資性不動產的價值,不過這樣的選擇對財務報表會產生顯著的影響。 企業持有的不動產目的不同,處理方式也有所差異。若是供自用,則應依照國際會計準則第16號「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來處理;若是為了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則屬於投資性不動產,應依照國際會計準則第40號「投資性不動產」(IAS 40)來處理。 根據IAS 40的規定,投資性不動產在入帳時應以成本認列,但後續的衡量則認為公允價值能提供更關鍵的資訊。由於各國不動產估價水準不一,金管會允許企業自行選擇採用成本模式或公允價值模式,但必須將選擇的會計政策適用於所有投資性不動產。 在導入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初期,由於當時市場對公允價值的資訊和評價規定還不完全,若採用公允價值模式,可能會導致投資性不動產公允價值波動過大,影響財務報表的實質反映。因此,當時的規定僅允許採用成本模式。 隨著不動產實價登錄政策的實施,公允價值資訊更能準確反映投資性不動產的真實價值。於是,金管會在2014年決定開放企業選擇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讓投資性不動產的公允價值影響數能夠反映在財務報表中,從而提升財務報表的品質。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