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臺灣證券交易所 | 2025/08/08 | - | - | - | 11,586,718,68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9508 | 林修銘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臺灣證交所2023年IPO目標達45家新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近日宣布,為了加強台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將大膽提升首次公開發行(IPO)業務的送件家數目標。原定於9月時的40家目標,已經在林修銘的帶領下,進一步上修至45家,這個數字比年初時預期的32家多了將近四成。如果這個目標能夠順利達成,將會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IPO紀錄新高。 林修銘強調,提高IPO目標並非單純追求数字,而是要堅持「重質不重量」的原則,努力推動台灣資本市場的產業多元化。他認為,交易所不能安於現狀,要思考如何維持甚至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並將市場帶向國際化。 為達成這個目標,證交所將推動「產業、商品類別、資金來源」三大發展策略。在產業多元化方面,林修銘指出,台灣的資訊通訊技術(ICT)產業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證交所將繼續提供資本市場的支援。同時,也將重新劃分產業分類,鬆綁創新板規範,並強化生技產業的占比,預計今年IPO家數將超過40家,朝向45家的目標前進。 在商品類別多元化方面,林修銘提到,除了上市企業外,ETF的發展已經具備相當基礎。他將推出多元內涵產品和新種ETF,例如主動型ETF,並協助主管機關進行REITs修法改革與擴大REITs標的。 最後,在資金來源多元化方面,證交所近年來積極向外資機構引資,穩固美、歐主要資金來源,並開發新來源。雖然外資在第三季轉賣台股,但林修銘表示,外資持有集中市場股票的比率長期穩定在約40%,這反映了對台灣資本市場的信心。這種信心來自於台灣資本市場的穩定性以及產業供應鏈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