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台電股價速覽 (公)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台電 2025/05/06 3.9 4.2 3.95 479,900,000,000元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03795904 曾文生 6.1 5.8 5.8 詳細報價連結
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

公營企業治理案例分析:中鋼事件剖析|台灣電力

民眾對於台灣傳統產業的模範生——中鋼,近來的表現相當關注。這家知名企業近期股價一度跌至令人惋惜的18元,而其在綠能領域的轉投資虧損也引起了廣泛關注。為了應對「風電國產化」的趨勢,中鋼曾投資「興達海基」,結果損失達64億元,迫使公司尋求新的發展方向。

近期,中鋼成立了綠電平台「台灣智慧電能公司」(台智電),此舉引發了高雄市中鋼集團總工會的陳情抗議,他們呼籲政府不要強迫中鋼統購總價達5,500億元的綠電。此外,中鋼企業工會指控外資與台銀證券賣超中鋼,導致股價下跌,稱這些都是「假消息」所造成的後果。

經濟部郭部長在立法院對此問題的答詢中,推卸了責任,他認為「經營決策與虧損應由中鋼負責」,並強調成立台智電並非「政策強壓」,而且「參與股東可在綠電交易中獲利,不存在高買低賣或無法消化的風險」。

中鋼在自身的新闻稿中強調,布局「綠電資源」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戰略,而投資台智電是經過慎重評估的。然而,中鋼的投資決策爭議凸顯了公營事業治理出現問題,政府有必要檢討政策推動與公營事業的關係。

社會質疑中鋼成立台智電的真正動機,認為其可能並非僅為獲配有限的綠電。沒有政府要求,中鋼不會先發起台智電,再邀請政府基金、國營事業與泛官股的參與。經濟部長的「中鋼若無法與工會充分溝通,隨時可退出」的說詞,似乎暗示台智電是未經慎重評估的急躁投資。

政府對此事件的危機處理未能取信於民,而執政者的能源施政也受到質疑。替代核電的光電弊案叢生,風電國家隊導致中鋼巨額損失,台電消耗大量汙染的化石能源更是財務黑洞。社會對政府能源政策失去信心,經濟部不可能額外擔保台智電財務健全。

中鋼成立台智電雖可緩解其對綠電需求的部分壓力,但無法化解長期購電承諾帶來的風險。政府持股中鋼20.1%股權,能有效掌控董事會,推動政府政策,但政府更應關注超過130萬人,持股近44%的小股東權益。

在市場競爭壓力下,獲利未見起色之際,中鋼針對台智電的聲明稿並未讓投資人安心。專業且踏實地恢復獲利能力才是當前緊要事項。中鋼投資決策爭議與政府介入公營事業的經營緊密相關。

隨著國民所得增長,市場經濟發展,政府應降低對經濟資源的掌控。除非「市場失靈」,政府應定位為溝通協調者,鼓勵以市場機制為中心的發展模式。

公股事業應秉持公司治理原則,對廣大投資人負責,特別須強調董事會的專業與究責。政府在中鋼成立台智電的行為,風險難測,不是公營事業配合政策推動的優良典範。

所有公營事業上市,都須同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