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錠嵂保險經紀人股價速覽 (未)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錠嵂保險經紀人 2025/05/04 - - - 2,154,749,330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86300857 李淑芬 - - - 詳細報價連結
2020年06月01日
星期一

《錠嵂解析:未來储蓄險趨勢,投資前三思而行》|錠嵂保險經紀人

台灣保險市場近期發生重大變革,由於全球央行降息及市場零負利率的影響,金管會決定自2020年7月起,將調降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3年期以下新台幣與歐元保單利率甚至可能下探至零。這項調整預計將使得储蓄險保單在下半年正式從台灣市場消失,就算市場上還有售,保費也將比現行高出5%至30%。對於習慣投資蓄險、進行平民理財的民眾來說,這個變動無疑是個不小的打擊。 根據錠嵂保經的內部調查,發現消費者在購買蓄險時,最常詢問的問題關於繳不出保費的解決方案、是否可以提前領回保費、以及何時解約最為合算。然而,錠嵂保經南二營業處區經理李育帆指出,三個常見的錯誤觀念包括「蓄險解約不會虧損」、「宣告利率等於預定利率」以及「可以每年領利息」。李育帆建議,消費者在簽訂保單前應先全面評估自身的金流狀況,包括年收入、變現能力、存款、生活開銷以及緊急預備金等,以避免因應變而無法繳付保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對於消費者關心的解約與領取問題,李育帆強調,蓄險只有在滿期後解約才能完整拿回所繳保費,若在滿期前解約或提領,將會導致保費的損失。此外,宣告利率與預定利率並不相同,前者是保險公司投資報酬率的基礎,後者則是計算保費的依據,這兩者都不等於保單的報酬率,常因業務人員說明不清或誤導而造成消費者的混淆。 在蓄險停售與保費調漲的背景下,預計7月前將會出現一波蓄險搶購潮。錠嵂保經建議消費者不必盲目跟風搶購,應採取「停、看、聽」的策略來檢視資金與生活規畫,評估是否真的有投保的必要。首先,應冷靜思考是否真的有需求;其次,檢視現有的保單,確定是否有投保補齊缺口的必要;最後,若確有投保需求,則應深入了解保障內容,尋找最適合自己的保單。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