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華德動能科技 | 2025/05/06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007,878,75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7579308 | 蔡裕慶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華德科技董座連任,新廠明年啟動量產|華德動能科技
台灣電動巴士龍頭企業華德動能科技於昨日(22日)召開股東常會,會中進行董事改選,並確認蔡裕慶繼續擔任董事長。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住友商事株式會社持有華德6.57%股權,但並無意參選董事,僅作為大股東與策略夥伴與華德攜手並進。 董事長蔡裕慶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華德正租用車王電的中港新廠一樓,預計明年7月開始量產新電動巴士。他強調,若新廠採用二班制生產,年產量可達1,500至1,700輛,完全滿足台灣市場的需求。此外,新廠的「底盤車」年產能預計將超過6,500輛。 對於海外市場,華德動能科技透露,原計劃向巴拉圭出貨三輛電動巴士,但由於南美洲疫情嚴重,至今尚未實現。而在東南亞市場,華德已與印尼某家業者簽訂合作備忘錄,計劃將電動巴士以及「底盤車」和「底盤三電」外銷至印尼。 蔡裕慶還預測,隨著政府推動電動車政策,2026年以後,國內新購買的巴士將有約九成為電動車,這一預測顯示出華德對於電動巴士市場的信心。 然而,華德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政府對新柴油巴士的補助政策。蔡裕慶認為,政府可能會逐步調整柴油巴士補助政策,以更好地推動電動車發展。 華德動能科技的營運模式以台灣電動巴士訂單為基礎,但蔡裕慶強調,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走向國際市場,與亞洲其他地區的電動巴士大廠如比亞迪及廈門金龍競爭。他提到,除了硬體銷售,華德還將提供服務,包括車輛維修等,以增加營運利潤。 最後,蔡裕慶指出,截至去年底,華德累計稅後虧損達4.47億元,佔實收資本額的一半。為彌補虧損,會中決議使用2019年的資本公積1億元,並撥補3.47億元的虧損,同時去年度不發放股息、員工及董事酬勞。
上一則:華德董座續任 新廠明年量產
下一則:中部3自駕車團隊 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