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電 | 2025/07/27 | 4 | 4 | 4 | 479,9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795904 | 曾文生 | 6 | 6 | 6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三
台灣政策助「綠電」創富,變革能源新富途|台灣電力
太陽光電產業自2009年開始推動以來,本應進入收穫季節,但卻因為不斷爆出的弊案和圖利爭議,讓這項推動再生能源、追求能源自主的計畫蒙上了一層陰影。藍營近來對綠電政策提出質疑,指出與綠營關係密切的人士,利用低資本額操作,透過台電的高額躉購費率獲利。根據高檢署的統計,截至今年3月25日,已偵辦64起與綠能產業相關的犯罪案件,其中羁押20人,起訴66人,緩起訴23人,這一數字也反映了政策美意變質成犯罪新趨勢的現實。 太陽光電作為一項特許業務,想要合法取得發電業登記,必須通過重重關卡,包括計畫書、環評證明文件、機關同意函、開發同意證明以及各單位意見書等,這些繁複的文件和程序雖然是為了把關,但也讓有心人士有了更多操控特權的機會。特別是太陽光電與農業用地、水產養殖設施等結合,利益更是龐大。 經濟部強調相關規定是公開透明的,但這些專業且複雜的規定卻成了許多人進入這個領域的門檻。如何在追求「致富之道」的權貴與承受損失的民眾之間取得平衡,將是經濟部需要面對的挑戰。
上一則:攀附政策 綠電成少數人致富特權
下一則:台灣公股銀行推動淨零轉型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