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臺灣證券交易所 | 2025/05/06 | - | - | - | 11,586,718,68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9508 | 林修銘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台灣證交所啟動市轉櫃新機制,聚焦創新板發展|臺灣證券交易所
臺灣資本市場近年來蓬勃發展,為企業提供多元的挂牌選擇。為了讓企業在掛牌後能夠選擇更合適的市場特性,櫃買中心在近期通過了一項重要法規,開放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一般板及創新板上市的公司,若符合申請上櫃的條件,也可申請轉上櫃。
這項新政策的推出,讓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道路上有了更多的選擇。以2023年為例,保瑞、藥華藥等兩家指標生技股已經轉投證交所懷抱,但當時市場還沒有「市轉櫃機制」。如今,這一機制終於在2025年正式上路,讓在證交所掛牌的公司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向櫃買中心申請轉上櫃。
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李淑暖表示,目前已有部分創新板公司表達了轉上櫃的意願,但相關公司仍在進行多方評估中。李淑暖強調,櫃買市場是一個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平台,其流動性良好,能夠提供公司良好的能見度。她期待今年能看到相關公司啟動市轉櫃,希望這一政策能夠創造公司在不同資本市場板塊自由流動的機會。
然而,轉上櫃的過程並非易事。目前評估,創新板流動性不足和創新板轉上市資本額規定壓力大是兩大主要因素。雖然證交所於1月6日調降了投資門檻,取消了合格投資人限制,但根據統計,今年創新板日均量僅有四家超過百張,流動性仍較低。此外,公司申請上市需要實收資本額達6億元以上,而創新板中只有7家達標,對於中小微型企業來說,轉換到一般板壓力相對較大。
證交所則對創新板表現樂觀。自今年1月6日取消合格投資人制度後,創新板總成交金額已超過2024年全年度的3成,日均成交值年增長253%。臺灣創新板指數今年以來漲幅達16.75%,鴻華先進、錼創等指標股表現亮眼,顯示市場對創新板的關注程度明顯提升。證交所強調,創新板2.0聚焦創新性審查,期望鼓勵具有未來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公司提早進入資本市場,與上市一般板同樣地位,打造一個被各界認可的創新價值板塊。
總結來說,臺灣證券交易所的這一政策,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更多元化的發展途徑,也反映了臺灣資本市場的成熟與開放。隨著更多企業選擇轉上櫃,臺灣資本市場的活力將會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