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元大投信股價速覽 (公)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元大投信 2025/05/14 議價 議價 195.6 2,269,234,630元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86384477 劉宗聖 議價 議價 議價 詳細報價連結
2023年08月02日
星期三

元大投信劉宗聖:從配息到配置,投資策略升級新篇章|元大投信

2023年,對台灣資產管理業界來說,可是個歷史性的一年。主動基金邁入40週年紀念,ETF也迎來20週年的里程碑。這20年間,ETF的發展可謂艱苦卓絕,但這並不意味著主動型基金和傳統產品就會消失。事實上,它們都在不斷進步,只是策略上有所不同。從整體市場的發展和循環來看,過去這20年,正是ETF崛起和發展的階段。 從2019年開始,境內基金規模正式超越境外基金,並跨越了4兆元的關卡。截至今年6月底,規模已經達到5.1兆元,其中ETF占比2.7兆元。現在,ETF甚至可以與複委託一較高下。這些成就,都得益于ETF在第一個1.0時代所創造的「4×4×4×4」大格局。 首先,這個「四」指的是四種不同的資產類別:股票、債券、商品、外匯。第二個「四」則是:原型、槓桿、反向、smart beta,其中smart beta類型產品近幾年備受市場青睞。第三個「四」是: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主管機關在法規和政策上的開放,是ETF熱絡發展的重要推手。最後一個「四」是:零股、存股、ETF、App,這四大關鍵機制,近年來共同推動了台灣跨證券、投信領域的生態系統變革。 這20年來,ETF的「4×4×4×4」框架得以堅強地支撐起來。從業者的發行角度和產品發展模式來看,零和、競合到整合,是這過程中的三大關鍵。現在,ETF已經超過200檔,對投資人來說,選擇變得有些困難。現狀是,超過一半的規模集中在債券,超過八成的受益人持有台股,超過500萬的投資人則是配息族。 因此,我們應該鼓勵投資人從「交易導向」轉向「配置導向」,從「配息族」變成「配置族」,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