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全支付電子支付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2,0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3190786 | 林弘斌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一
全支付帶動金融革新,台灣金融距新里程幾步?|全支付電子支付
近年來,台灣金融業不斷創新,普惠金融迅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金融詐騙、投資過度集中ETF等問題也日益顯著。面對這些挑戰,金管會自20年前開始推動普惠金融,並於2020年建置了「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力圖提升金融服務的可及性和普遍性。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上任後,將普惠金融列為六大施政面向之一,成為金融機構爭相競爭的焦點。然而,在這片熱潮之下,我們還有多遠才能達到理想的普惠金融世界呢?金管會綜規處處長林羲聖直言,數位落差和城鄉差距是台灣推廣普惠金融時必須解決的難關。
自2020年起,金管會每年都會公布普惠金融指標,並與國際平均數進行比較。在金融服務的可及性和普遍性方面,台灣表現優異,例如每十萬成年人擁有的金融分支機構數和ATM數量都遠超國際平均。但令人擔憂的是,數位帳戶的普及率卻低於全球平均,每千成年人擁有的數位存款帳戶數只有982個,與全球平均的1,072個相比,顯示出數位帳戶普及率不足的問題。
林羲聖分析,數位帳戶普及率低的原因有四點:一是民眾依賴傳統銀行服務;二是數位帳戶開設過程繁瑣;三是治安良好,民眾偏好現金;四是數位落差下,民眾擔心詐騙。他指出,台灣銀行對數存戶的審核比國外嚴格,近年來詐騙案件頻發,審核更加趨嚴,這也是數位帳戶普及率低的主因之一。
為解決這些問題,林羲聖建議金管會與金融機構共同努力,推動金融科技發展,提高金融服務的觸及度。他提到,全聯商業集團在推廣「全支付」時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鏡。全聯透過耐心教導,讓不擅長使用新興科技的高齡者也能使用數位金融服務。
在解決城鄉差距方面,林羲聖強調,金融科技發展至關重要。他提到,透過數位帳戶的發展,偏鄉地區的民眾也能獲得金融服務。此外,小額信貸服務將加入新的數位科技機制,例如對信用小白進行三位碼信用評等,以解決他們的貸款難題。
金管會還將P2P借貸納入規管範圍,以提升普惠金融的質量。對於原住民等弱勢群體,金管會和相關機構也將提供信用教育,幫助他們獲得貸款機會。
上一則:普惠金融新世界 台灣還要走多遠?
下一則:林敏雄的堅持 要做就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