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擷發科技 | 2025/05/07 | - | - | - | 229,63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3698313 | 楊健盟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三
邊緣運算專家:擷發科技軟硬整合創新解決方案|擷發科技
近期,台灣一家專注於ASIC設計服務與AI軟體設計平台的科技公司——擷發科技,在市場上表現亮眼。該公司憑藉其卓越的軟硬整合技術,今年前兩個月的合併營收年增達驚人的219%。隨著AI技術的普及和市場對高效能、低成本解決方案的需求不斷增加,擷發科技的AI軟體設計平台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擷發科技董事長楊健盟表示,隨著DeepSeek或Manus等小模型、代理AI模型的興起,以及邊緣運算軟硬整合的發展,擷發科技將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楊健盟強調,擷發科技推出的AI軟體設計平台能夠跨平台整合,提供分散式AI運算處理能力。例如,該平台可在聯發科Genio 700的IoT平台上,以軟件方式賦能客戶指定的AI功能,現已支援耐能智慧、Xilinx等多個平台,滿足市場多元需求。
擷發科技的AI軟體設計平台能夠整合市面上多數AI硬體,並實現分散式運算,將不同任務分配至最適合的硬體處理單元。楊健盟用研究所做Project的比喻,解釋平台如何協作,將簡單、規律的事務交由大學生處理,而複雜的任務則由教授負責,有效避免系統資源浪費。
楊健盟進一步指出,隨著小模型、代理AI的興起,終端業者開始轉向更高效的軟件運算模型,以減少對GPU的依賴。這一趨勢與擷發科技的ASIC服務相契合,通過IP整合與功耗優化,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此外,擷發科技提供客戶彈性的晶圓代工投片選擇,觀察到美中貿易壁壘分明,美國客戶已不投陸系晶圓廠,大陸也要求本土IC業者在國內投片。
擷發科技2月的合併營收達1,360萬元,年增達209%;累計前兩月合併營收為2,811萬元。這一高成長主要得益於其ASIC客製化晶片服務和AI軟體設計平台的市場認可度逐漸提升。
下一則:AI軟硬整合 晶片設計業拚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