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臺灣證券交易所 | 2025/05/04 | - | - | - | 11,586,718,68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9508 | 林修銘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台灣證交所ETF新創工具:四大亮點獲目」|臺灣證券交易所
金管會為了打造多元資本市場並提升台灣資產管理能力,決定在2024年底開放一項新產品——「主動式交易所交易基金」(主動式ETF)。這項新產品與現有的被動式ETF有著顯著的差異,主要在於商品名稱與分類標示、商品範圍、資訊揭露機制以及績效指標設定等方面。
與被動式ETF追蹤指數的策略不同,主動式ETF讓基金經理人根據公開說明書中的投資目標和策略,主動選擇股票並調整投資組合,這種操作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彈性。為了確保商品運作的透明度並保障投資人權益,主管機關已對主動式ETF制定了相關規範。
在商品名稱與分類標示上,傳統被動式ETF維持「指數股票型基金」的命名,而主動式ETF則正式定名為「主動式交易所交易基金」。為了讓市場能夠明確辨識,主動式ETF的基金名稱中必須包含「主動式」字樣,並且證券簡稱的前兩個字為「主動」,依資產類型設計證券代碼第六碼:股票型為「A」,債券型為「D」。
在商品範圍方面,主動式ETF目前開放的商品範圍限於股票型和債券型,要求一檔ETF中,持有股票或債券的總額應達基金淨資產價值的70%以上。在績效指標設定上,主動式ETF不強制設置績效指標,但若基金選擇設立,則需在公開說明書中揭露相關資訊,並每月向公開資訊觀測站申報基金淨值及指標漲跌幅。
主動式ETF採行的交易制度與被動式ETF相同,包括一般市場交易、零股、定期定額、信用交易及借券等,並設置流動量提供者制度,以維持市場流動性並降低投資人成本。
在收益分配與適用規定上,投資於股票或債券的主動式ETF分別適用股票型或債券型基金相關規定,並得進行收益分配。
主動式ETF的資訊揭露機制與被動式ETF截然不同,實施全透明持股揭露制度,投信公司須於每個營業日淨值結算後公告當日實際投資組合,並每15秒更新盤中即時淨值資訊。
展望未來,證交所表示,將根據新商品發行狀況、發行人及投資人需求,持續配合主管機關研議、調整主動式ETF的運作流程或商品開放方向。隨著主動式ETF的正式加入,台灣市場將更具國際接軌的條件,並吸引更多海內外資產管理機構參與。對投資人來說,這將是一種兼具透明度、交易彈性和策略操作的全新工具,在變動快速的市場中創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