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0日
星期四
星期四
台灣電力公司——動用需量反應策略保障供電穩定|台灣電力
|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 台電 | 2025/11/13 | 3.93 | 4 | 4 | 479,900,000,000元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03795904 | 曾文生 | 6 | 6 | 6 | 詳細報價連結 |
台灣的天氣開始熱起來了,這不僅讓人們感覺到夏天即將到來,對於台電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最近,由於部分電廠出現了故障,台電在18日啟動了今年的需量反應措施,這是為了應對特殊情況而採取的措施。根據台電的資料,他們動用了調度約35萬瓩的電力,佔整體需量的大約三成,並且在最高價格下以每度10元的高價收購電力。 台電昨天(19日)表示,這次的需量反應是因應特殊狀況,如果電廠的發電沒有受到影響,近期應該不會再次啟動這項措施。他們指出,18日因為民間汽電共生機組破管、桃園海湖電廠燃氣機組故障,電力供應減少了105萬瓩;再加上中南部雲層較厚,光電發電量也相對減少了200多萬瓩。 台電的專業總工程師吳進忠進一步解釋,台電可動用的需量反應措施總量約為100萬瓩,18日的執行率大約是30%至35%,約動用了35萬瓩,這樣可以維持備轉容量率在黃燈的「供電吃緊」狀態。對於4月啟動需量反應是否比以往早,吳進忠表示,需量反應措施是為了應對機組出現異常時而啟用的,所以並沒有過早的問題。他舉例去年303大停電時也有使用這項措施,確保電網的穩定。 另外,昨天由於風力發電較前一天增加,且午後下雨壓低了需求量,所以並未啟動需量反應措施。據台電統計,未來一周的電力供需預測顯示,尖峰負載均維持在3,300萬瓩以下,備轉容量率為一成以上,處於「供電充裕」的綠燈狀態。因此,若電廠發電狀況無嚴重影響,近期應不會再啟動需量反應措施。 台電強調,自1979年起就開始推動需量反應措施,至今已經超過40多年,並且這是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等各國電業普遍採行的做法。他們也澄清,需量反應措施並非強制用戶限電,而是透過電費扣減的誘因,讓用戶自由選擇是否參加。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