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台灣電力需求預計未來7年年均增長2.5%|台灣電力
|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 台電 | 2025/11/15 | 3.9 | 4 | 4 | 479,900,000,000元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03795904 | 曾文生 | 6 | 6 | 6 | 詳細報價連結 |
台灣電力供需面臨挑戰,工商團體緊張以待
近期,台灣電力供需情況引發關注,尤其在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出現變數的情況下,讓不少工商團體和科技產業感到緊張。經濟部於12日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預計未來7年用電量年均成長2.5%,這一成長率將由台商回台投資帶動的產業發展和車輛電動化用電量增加所帶來。
能源局維持「燃氣50%、燃煤30%、綠能20%」的政策規畫,並計劃在2026年後,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每年將分別增加1GW(10億度)及1.5GW。然而,由於三接延遲,備轉容量率可能低於法定15%,而經濟部對於三接公投過關後的供電情況,則未做明確預估。
報告指出,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國內經濟活動銳減,用電需求僅成長0.4%。但下半年隨著疫情趨緩,用電需求大幅成長3.6%,全年平均成長2.1%。其中,住宅部門用電成長6.4%為最多。
去年全年發電量達2,798億度,較前一年度增加57萬度。其中,燃氣發電量增加87億度,再生能源(太陽光電21億度,風力4億度)也有所增長。燃煤因空污季減少發電,全年減少4億度,核能則減少9億度。
未來供電目標為2025年天然氣發電占比達50%、燃煤30%、再生能源20%。由於國內增氣減煤政策力度加大,預計2025年燃煤占比將降至27%,2026年後也將以此為基礎延續。
值得注意的是,台電台中電廠新設天然氣機組的都審計畫仍處於進行中,能源局表示,由於存在不確定性因素,機組上線時間比原計劃延後一年,首部機組預計在2025年6月完工併網,第二部機組則在2026年。
行政院日前公布的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外推方案,讓供氣期程延後2.5年,預計將影響大潭電廠的發電能力,減少約102至186萬瓩。
經濟部強調,未來備用容量率將維持在15%以上的法定標準,但2023年與2024年將因天然氣第三接收站期程推遲而降低,分別降至12.7%與14.5%。在此期間,將新增民營IPP電廠約250萬瓩,優先調度新設高效率燃氣機組,並研擬需量反應擴大至100萬瓩,以抑低用電,同時提高現有兩座天然氣接收站供氣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