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銀行 | 2025/08/1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09,0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7311 | 呂桔誠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五
台灣銀行6月放款量大幅攀升,雙重因素動力十足|台灣銀行
台股現金股利發放旺季及購置不動產兩大因素,共同推動台灣銀行放款動能升溫。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全台38家國銀在6月份的放款餘額達到43兆864億元,較5月份增加1,506億元。銀行局主秘張嘉魁分析,放款餘額的增長主要來自於企業購置不動產和週轉金的增加,這與6月份企業繳納營業所得稅及現金股利發放的高峰時期相關。
張嘉魁進一步解釋,若從放款用途來看,購置不動產和企業週轉金的增加分別達到612億元和827億元,較上月增加。不過,企業投資則連續兩個月呈現衰退,6月底放款餘額為9,216億元,主要因為企業投資還款增加,資金調度需求放緩,但對整體影響不大。
在放款對象方面,6月份國銀對個人的放款大增1,117億元,放款餘額達20兆8,916億元,為所有放款對象中增加最多。其次是民營企業放款增加607億元,放款餘額約19兆8,193億元。張嘉魁強調,個人放款增加主要是由於不動產貸款需求的上升。
從授信單位來看,國內總行與分行放款較上月增加2,049億元,但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放款減少412億元,整體海外分行放款減少65億元,大陸分行也減少了66億元。這些變動主要是因為企業在6月底季底進行帳目清算和還款,以及匯率波動所導致。
存款方面,5月底國銀含外銀子行和郵匯的存款餘額為59兆8,079億元,到了6月增加至60兆1,938億元。張嘉魁指出,這與放款增加的原因相似,企業為了繳納營業所得稅及發放現金股利,提前將資金存放在銀行戶頭。
今年6月底,國銀放款月增額前三大銀行分別為玉山銀行增加625億元、元大銀行增加444億元、台新銀行增加280億元;存款月增額前三大銀行則為國泰世華銀行增加1,012億元、玉山銀行增加867億元、富邦銀行增加55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放款增額最多的前三大銀行為中信銀行增加3,892億元、臺灣銀行增加3,046億元、國泰世華銀行增加2,776億元;存款方面年增最多的則是國泰世華銀行增加5,299億元、合庫銀行增加3,514億元、富邦銀行增加2,529億元。
截至今年6月底,國銀備抵呆帳占逾期放款之覆蓋率為878.56%,較上月底增加17.14個百分點,整體備抵呆帳提列情形仍屬穩健。金管會表示,將持續督促銀行提升資產品質及健全財務結構。
上一則:二因素推升 6月國銀放款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