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 明台產物保險 | 2025/11/2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2,535,930,000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07192904 | 松延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明台產物保險股價即時行情(未)
|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昨均 | 買漲跌幅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昨均 | 賣漲跌幅 |
|---|---|---|---|---|---|---|---|---|---|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 | - | -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明台產物保險 (未) 股價趨勢圖
日期
買高
買低
買均
賣高
賣低
賣均
2025-11-25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2025-11-24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2025-11-23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2025-11-22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2025-11-21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2025-11-20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2025-11-19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2025-11-18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2025-11-17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2025-11-16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議價
明台產物保險公司簡介
股票代號
2859
公司名稱
明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07192904
成立日期
050年09月14日
董事長
松延
公開發行日期
普通股(元)
公司電話
(02)27725678
股務代理
公司股務課
公司網址
https://www.mingtail.com.tw
股務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2段22號
股務電話
02-2772-5678#3066
明台產物保險公司新聞公告
國內專屬電動車保單上路一年後,產險業者指出,電動車保單目前占整體車險比重不高、約僅5%以下,但車體險損失率已明顯高於燃油車約1成以上,目前仍屬可控範圍,未來若隨電動車滲透率提高,維修成本高、部品昂貴及電池損害風險,將使承保壓力逐步浮現。
產險業者表示,目前大部分產險公司仍以「摸石過河」方式推動電動車保單,部分則推出升級版保單,將竊盜、駕傷、乘客及超額責任等多項保障納入,希望透過提高整體保費水準,分散車體險損失率偏高的壓力。此外,業者正在累積更多理賠經驗,以作為未來調整精算模型與費率結構的參考,畢竟目前國內電動車保單理賠資料並不多。
觀察市場數據,產險公司普遍反映電動車車體險損率最高,相較燃油車的差距主要來自於電動車車體結構複雜、維修通路有限、零件與電池模組成本高昂。一旦涉及電池或鋁合金車體等修復項目,單次理賠金額往往較燃油車高出許多,使電動車損率長期維持在較高水準。
依照願意透露電動車損率的產險,包括明台產、第一保、兆豐保、旺旺保及新安東京產等多家統計皆顯示,電動車損失率多落在60%至70%區間,車體險甚至可能進一步上升至75%∼80%,整體平均仍明顯高於燃油車。產險業者說明,雖然目前電動車損率雖偏高,但占比仍低,尚不至於對整體車險獲利造成重大衝擊,但隨市場擴大,風險結構將逐步清晰,費率與保障勢必更動態調整。
電動車專屬保單是去年下半年才推出,相關的數據尚在發展,業界仍持續觀察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強調,一般來說,一輛電動車因電池成本占整車約30%∼50%,一旦損壞,維修或更換費用遠高於傳統車輛,加上零件供應相對不足與維修專業度高,修復時間會較傳統油車長、價格稍貴。且因電池作為主要動能,增加了自燃、爆炸及充電過程的風險,因此推出車體損失保險電池自燃附加條款、車體損失保險充電期間附加條款,及第三人責任保險充電期間附加條款等電動車專屬保險商品,提供給車主更全面的保障。
受極端氣候與天然災害影響,今年農業保險賠付急遽攀升。保發中心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農業保險已決賠款高達3.23億元,較去年同期僅0.71億元暴增逾四倍,整體損率更攀升至155%,多家產險公司損率破百。
今年農業保險金額大幅成長,前九月簽單保費達2.08億元,但去年同期只有0.53億元、成長291%;承保件數也從去年2,722件上升至3,957件,年增45%。產險業者指出,農民投保意願提升,反映極端氣候頻率增加,農民對天災風險的體感更為強烈,加上近年多起成功理賠案例,帶動投保率上升,在新保單推出後,有更多的農漁民願意投保。
今年承作農保規模最大的產險業者是明台產險,簽單保費達1.58億元、件數2,432件,市占率約75%;富邦產險簽單保費達2,520萬元、960件居次;泰安產險、旺旺友聯保險與華南產險等產險業者亦呈現明顯成長,增幅介於68%∼344%,顯示今年農保市場呈現全面擴大。
產險業者分析,農民是否投保農保,關鍵往往不在於保費高低,而是過去是否真正獲賠或者其他農漁民的理賠經驗。若過去幾年天災較少、未出險或未獲賠付,多數農民容易認為「保險用不到」,所以過去幾年農漁民投保意願大降。但近兩年豪雨、乾旱、寒流與病蟲害頻繁,且出現越來越多成功獲賠案例,讓農民重新重視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但農保市場的高速成長也伴隨產險業賠付壓力急遽攀升。多家產險公司今年農保損率均超過100%,部分因災損集中甚至達數倍。
為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並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明台產險2024年9月正式與台江國家公園簽署合作備忘錄,從黑面琵鷺棲地治理及生態友善魚塭兩大面向推動合作行動。明台產險20日與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於臺南市七股區十份黑面琵鷺保護區第一賞鳥亭舉辦「攜手共創生物多樣性合作標誌揭牌儀式」。
揭牌儀式由明台產險董事長矢持健一郎率領經營團隊出席,並與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張順發共同揭牌,此一合作標誌象徵明台產險與台江國家公園在生物多樣性保育領域的深度合作,及企業永續發展的具體成果。
於過去一年的合作期間,明台產險響應台江國家公園舉辦的各式永續相關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持台江國家公園的永續發展及生態保育推廣,同時強化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互動溝通,增進其永續意識及提升對永續行動的認識與支持,體現企業對生物多樣性與在地共榮的長期承諾。
展望未來,明台產險將在既有合作基礎上,持續與相關公部門及在地社群攜手,透過長期且系統性的行動,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育量能,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臺灣生態保育與地方共榮持續貢獻心力。以本次「攜手共創生物多樣性」合作標誌揭牌為里程碑,持續投入資源支持棲地復育、環境教育及社區參與,並成為台江濕地在維護生物多樣性與強化碳匯方面的後盾。
產險業2025年前三季產險業財報全出爐,受惠於投資市場回溫與承保損失改善,國內產險獲利普遍較去年同期成長,七家產險獲利逾10億元。
股市與債市回升帶動投資收益同步改善,使多家產險前三季稅後盈餘大幅提升。依各產險公告中顯示,本國產險以富邦產、國泰產、新光產等三家獲利最亮眼,富邦產在承保面改善與投資收益領先帶動下,稅後淨利突破55億元,前三季獲利表現遠優於同業。
國泰產、新光產則穩居第二、第三,均受惠於投資資產回升與核保利潤明顯成長,分別繳出28.17億元、26.74億元。另在每股盈餘(EPS) 部分,三大產險同樣保持領先,富邦產、國泰產及新光產每股盈餘分別是17.02元、14.08元及8.46元,而富邦產和國泰產更是金融業中,極少數在前三季即已賺超過1.4個資本額的金融業者。
除了前三大產險前三季獲利亮麗外,排名前七名前三季獲利都逾1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20.43億元、華南產12.7億元、和泰產險11.08億元、明台產10.98億元等。
法人表示,國內產險業財報的另一大亮點是「綜合損益全面好轉」。綜合損益不僅反映本業承保損益轉佳外,更重要的是投資收益包括股息、債券、評價利益明顯呈現轉佳的趨勢。
但外商產險部分前三季獲利表現差異較為分歧,其中美商安達產險的8.25億元遙遙領先其他外商產公司,其次為美國國際(AIG)的1.68億元,但有3家外商產險因規模較小、成本壓力高,其有有2家外商產險前三季呈現虧損狀況,另一家前三季稅後盈餘還不到百萬元。
但產險市場在今年承保改善以及投資收益回升等雙重有利因素的推動下,普遍呈現全面成長態勢。產險業者預期,只要第四季災損維持可控、股債市維持穩定,全年產險全體業績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產險業今年前十月簽單保費續創高峰,整體市場表現穩健。據產險業最新統計,累計簽單保費達2,413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年增5.6%雖幅度放緩,但仍反映企業投保需求穩定,及車險續保動能強勁。
統計富邦產險、國泰產險、新光產險、新安東京海上及明台產險,穩居市場前五大產險,合計市占超過六成,依舊高度集中。富邦產與國泰產穩坐市場龍頭,新光產與新安東京海上名列第三、第四,年增率分別為1.3%與4.7%,明台產緊追在後。
就成長率來看,中信產險與泰安產險成長動能突出,泰安產受惠於企業保險承保需求強勁,企業險年增率達32%,推升總簽單保費突破113億元,年增14.3%,在前十大業者中增幅居冠;中信產雖非前十大之一,但前十月簽單保費達30億元,年增19.1%,展現強勁擴張力。另外,外商產險方面,安達產險表現搶眼,前十月簽單保費達52億元,年增逾25%。
從險種別觀察,工程險成為市場成長最大推力。累計簽單保費達197億元,年增超過30%,主因大型基礎建設、半導體廠房擴建與綠能專案投保需求顯著增加。再保業者指出,工程險市場承保容量持續提升,雖費率維持穩定,但總保額放大,使整體產險市場保持成長動能。
火險與車險仍是產險市場主力。火險(含住宅與商業)累計簽單保費約350.7億元,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2.6%,法人指出,火險保費微幅下降並非市場萎縮,而是再保合約重新定價所致,使整體費率趨於理性。
車險市場維持穩健,前十月簽單金額約980億元,年增3.7%。其中,自用車與商業車責任險分別成長5.7%與7.4%,顯示車主對第三人責任保障意識提升。健康險則成為個人險中的亮點,前十月簽單保費達4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10億元,年增率高達26%。
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全體產險業簽單保費近2,200億元,較去年 同期成長7%,顯示國內經濟穩健、企業投保意識提升及防災意識升 溫,產險市場維持穩健成長,以工程險與健康險成長最顯著,年增分 別達32%與25%。
工程險受惠綠能建設與基礎設施投資擴大,簽單金額達186.7億元 、年增超過3成;健康險反映企業團體與個人健康管理需求提升,保 費達43.2億元、年增25%;任意車險部分,前三季簽單保費約877.3 5億元,僅較去年同期成長3.5%,不僅低於整體產險成長率7%,占 比也首度降至40%以下。
產險業者分析,任意車險占比下降主要受到關稅政策遲未明朗、新 車買氣降溫影響,使新車投保與車險保費同步放緩,但續保率仍維持 穩定,整體車險仍為市場穩定支柱。
前三季簽單保費前五大產險依序為富邦產險約528.6億元、年增4. 5%;國泰世紀產險約302.5億元、年增9.6%;新光產險約204.6億元 、年增4.6%;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166.2億元、年增5.6%;明台產 險約149.2億元、年增6.4%。其他泰安產險15%、南山產險12.5%、 美商安達產險25%、中信產險18.6%等均表現突出,成長率雙位數。
疫情過後產險業者普遍重視核保收益勝於簽單規模,儘管簽單成長 幅度不若前幾年,但核保利潤卻持續創高。以華南產險、兆豐產險與 台灣產物自結獲利為例,前三季簽單保費分別為118.7億元、81.7億 元與74.3億元,年增率分別為6.5%、5%與8.2%;對應稅後盈餘達 12.7億元、6.54億元與9.34億元,不僅均較去年同期成長,部分甚至 創下歷史新高。
產險公會最新統計,今年前九月產險業累計簽單保費達2,198.9億元,年增6.96%,整體呈穩健成長。其中受惠再生能源與離岸風電等大型基礎建設投保需求熱絡,工程保險以年增31.5%成長幅度居冠,累計簽單保費達186.7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167.7億元水準,成為產險業主要成長引擎。
統計顯示,19家產險公司9月簽單保費收入合計約202億元,較8月減少16.7億元,顯示車市不振仍衝擊保費成長,但前三季整體簽單保費收入仍維持近7%的年增率。
進一步觀察各險種,工程險成產險市場最強動能來源。前九月工程險簽單保費達186.7億元,年增率高達31.5%。依保費規模排名,富邦產險以47.8億元位居第一,國泰產險以36.2億元居次,新光產險29.6億元第三,明台產險則以12.6億元名列第四,其餘業者多落在10億元以下,市場集中度仍相當明顯。
前九月工程險年增率前三名依次為:和泰產年增122%,泰安產年增84%,中信產年增74%。
面對少子化、產業轉型、跨界搶才的多重壓力,一向來被視為「穩 定就業」選項的產險業,如今也顯現人才荒,包括國泰、華南、富邦 、泰安、新光、和泰、兆豐、台產、南山、明台、新安東京、旺旺友 聯等產險公司均認為,當前面臨三大徵才挑戰,即履歷減少、報到落 差、期望過高。
產險業者普遍反映,特定職缺履歷數腰斬,新鮮人對薪資與工作彈 性的期待普遍升高,與實際職務條件落差擴大。泰安產險表示,期望 與現實落差影響工作穩定度,也增加人員流動風險。
不少產險業者提到「錄取後未報到問題」,新產、明台產直言,部 分應徵者在確定錄取後臨時放棄,導致職缺重啟、用人單位與人資疲 於奔命。富邦產則指出,科技與數據人才競爭激烈,履歷年年遞減, 資訊與資安職缺最難補足。
兆豐保與泰安產指出,應徵者專業能力與職務需求落差擴大,需花 更多資源訓練與磨合;和泰產、國泰產、南山產等則指出,即使刊登 職缺,實際收到的履歷遠低於預期,顯示供需失衡。
面對困境,各家產險也啟動因應策略期能吸引求職者前來應徵及留 才。Z世代正持續進入職場,但Z世代想法跟X世代、Y世代有明顯差異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賴麗敏分析,敢怒敢言、直來直往的Z世 代,有望改變傳統的職場文化,公司文化應更契合新世代的需求;企 業應該捨棄過去覺得員工善於忍耐的觀念,促進與新世代的溝通。
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問題,賴麗敏說,日本制度及措施值得台灣 借鏡。
對產險業經營者而言,可以借鏡日本思考如何打造友善再就業婦女 及高齡勞動者的職場,重新打造適合高齡者執行的作業流程、強化友 善高齡的辦公設施、回聘有經驗的退休人員等。
常見問題
投資未上市股票要先審慎評估風險,明台產物保險是未上市股票,資訊相對較少,別相信來路不明的資料,以及陌生人的介紹,收集資訊對於新聞媒體甚至這網站的資料都不可全信,必須獨立思考,如果對於不熟悉的投資市場,就建議不要參與,投資有風險,如果已經可以承擔風險,做好功課可以與平台聯繫,交易上都是雙方議定價格,銀貨兩訖,避免交易上詐騙發生。現在詐騙集團會寫出公司前景的「研究報告」,並留下聯絡方式,企圖吸引不知情的人上當。而且現在詐騙集團不是一般話術而已,是有做產業研究,而且認真追蹤即時新聞,投資人真的要保持警覺。
明台產物保險股票的交易流程
交易流程如下:
1.報價撮合:
買賣方提出要投資明台產物保險或要賣明台產物保險時,版主都會先行報明台產物保險的價位等,彼此協議出雙方同意的成交價格;成交後,按照約定的價款、股票交付方式進行下個流程。
2.賣方:約時間及地點交付明台產物保險股票
未上市股票有實體股票的交割方式跟無實體的集保交割(375券商辦理或673帳戶匯撥)方式,要先確認好是哪一種。
賣方賣股: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成交,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先與賣方約定時間地點進行股票交割流程,當到了現場時(375無實體則要約集保庫存所在的券商),確認賣方股票及印章沒問題時,則馬上匯款,當匯款確認收到時,則會用印,完成後銀貨兩訖了。股款都是透過電腦匯款,立即會入帳,過去地點都會約在銀行刷摺確認,但現在手機網路銀行查詢入帳方便,所以現在都以賣方方便的地點為主。賣方要備妥「股票」、「原印鑑」、「出讓人姓名與身分證字號」。(375無實體則是準備券商集保存摺、身分證、開戶印章)
3.買方:辦理過戶後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
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會確認股票是實體股票還是無實體股票,確認後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向買方收取身分證影本及印章(新戶會代刻印章)並確認股票交付的時間及地點,然後帶股票至該股票發行公司股務部門或所委託的股務代理機構,完成過戶的手續,並依與買方約定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及收取款項(通常會用匯款方式所以比較常約在買方要匯款的銀行),買方會取得1.完成過戶自己名下的股票、2.證交稅單(紅色)3.印章。(如果是375則會約在買方的券商,辦理匯入買方的集保)
4.如何確認明台產物保險股票真偽?
買方若需確認明台產物保險股票真偽無誤,可以在過戶完成後聯絡明台產物保險的股務機構、確定股東姓名與股東戶號相同也可確認股票正面的號碼與股務留存的號碼是否一致。
注意事項:
明台產物保險是未上市股票也是有價證券,建議當面交易,銀貨兩訖,避免郵寄過程遺失引發爭議。除非協調好遺失責任對方付完全責任,否則還是以當面交割較為安全。
今天 明台產物保險 股價, 買價最高價是 議價, 買價均價是 議價, 賣價最低價是 -,賣價均價是 -, 買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賣價,賣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買價,如果沒有報價,可以直接聯繫版主詢問。
因為 明台產物保險 是未上市股票, 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明台產物保險 股價也是經由雙方協議好的價位,成交後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
在未上市股票交易中,沒有像上市櫃交易市場那樣,有成交價(搓合價)。
所以當你要查詢明台產物保險股價(成交價)時,未上市網站都只會呈現買價(給賣方參考)跟賣價(買方參考)。
買價跟賣價是這樣解讀的:
買價是賣方(想賣股票的人)最低可賣到的價格(賣方不會賣到低於買價的價格除非被騙), 賣價是買方(想買股票的人)可以直接買到的價格(買方不會買到超過賣價的價格除非被騙)。
如果賣方開在賣價要賣,也只能等待買價到那價格,那不然不會成交;如果買方開在買價想買,除非賣價跌到買價,那不然也不會成交。
明台產物保險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交易明台產物保險股票可以利用這平台參考明台產物保險的股價,想要買的可以參考賣價,想要賣出的參考買價,直接把要買或要賣的股票填入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與版主聯繫,直接溝通。
明台產物保險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明台產物保險股票的投資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可以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提出想買明台產物保險的需求,版主將先報價然後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賣價 是讓想要買進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明台產物保險因為是未上市股票,因此,您不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買賣,也不能送存集保。
您只能自行尋找交易對象,或者透過網路上的未上市股票盤商協助撮合買賣。未上市股票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買賣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賣的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或直接來電,提出想賣出明台產物保險需求,以及要賣出的張數,版主將確認市場行情後報價,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約時間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買價
是讓想要賣出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明台產物保險股票如何買賣?
明台產物保險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至於找誰買賣,可以填寫網站的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好友或直接來電聯繫版主,這樣就可以實現你想買賣明台產物保險股票的需求。
在台灣,並未明文禁止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
而股票是有價證券,屬於個人財產,
但是根據證券交易法,只有已取得特許的證券業者,才可以針對不特定對象的社會大眾,進行未上市股票買賣
簡單說就是非券商不得經營證券買賣事務。
一般的投資顧問公司並不能從事未上市股票買賣,只能提供諮詢服務,否則就是違反證券交易法。
所以當一般人想要買賣明台產物保險股票,單純的個人買賣行為是合法的。
但是如果有涉及居間(仲介行為)、行紀之行為,那就有涉嫌違反證交法的疑慮。
因此明台產物保險股票的交易買賣都只能進行私人間的直接買賣,不能有委託交易的是情形發生。
在IPO贏家這邊,所有的交易都是直接與IPO贏家的投資人直接交易,雙方協議好張數價格,直接成交,沒有額外收取手續費用,沒有勸募、推銷之行為。
明台產物保險討論
>更多關於明台產物保險的討論
-
明台產物保險
如果明台產物保險減資怎麼辦?明台產物保險股東必讀減資指南
-
明台產物保險
如何獲取明台產物保險公司的營運信息
-
明台產物保險
如果明台產物保險有要現金增資我該怎麼辦?
-
明台產物保險
明台產物保險員工認股投資攻略-機會與風險
與我聯繫
| 日期 |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
| 2025-11-2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2025-11-24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2025-11-23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2025-11-22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2025-11-21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2025-11-20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2025-11-19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2025-11-1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2025-11-17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2025-11-16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明台產物保險公司簡介
| 股票代號 | 2859 | 公司名稱 | 明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
|---|---|---|---|
| 統一編號 | 07192904 | 成立日期 | 050年09月14日 |
| 董事長 | 松延 | 公開發行日期 | |
| 普通股(元) | 公司電話 | (02)27725678 | |
| 股務代理 | 公司股務課 | 公司網址 | https://www.mingtail.com.tw |
| 股務地址 | 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2段22號 | 股務電話 | 02-2772-5678#3066 |
明台產物保險公司新聞公告
國內專屬電動車保單上路一年後,產險業者指出,電動車保單目前占整體車險比重不高、約僅5%以下,但車體險損失率已明顯高於燃油車約1成以上,目前仍屬可控範圍,未來若隨電動車滲透率提高,維修成本高、部品昂貴及電池損害風險,將使承保壓力逐步浮現。
產險業者表示,目前大部分產險公司仍以「摸石過河」方式推動電動車保單,部分則推出升級版保單,將竊盜、駕傷、乘客及超額責任等多項保障納入,希望透過提高整體保費水準,分散車體險損失率偏高的壓力。此外,業者正在累積更多理賠經驗,以作為未來調整精算模型與費率結構的參考,畢竟目前國內電動車保單理賠資料並不多。
觀察市場數據,產險公司普遍反映電動車車體險損率最高,相較燃油車的差距主要來自於電動車車體結構複雜、維修通路有限、零件與電池模組成本高昂。一旦涉及電池或鋁合金車體等修復項目,單次理賠金額往往較燃油車高出許多,使電動車損率長期維持在較高水準。
依照願意透露電動車損率的產險,包括明台產、第一保、兆豐保、旺旺保及新安東京產等多家統計皆顯示,電動車損失率多落在60%至70%區間,車體險甚至可能進一步上升至75%∼80%,整體平均仍明顯高於燃油車。產險業者說明,雖然目前電動車損率雖偏高,但占比仍低,尚不至於對整體車險獲利造成重大衝擊,但隨市場擴大,風險結構將逐步清晰,費率與保障勢必更動態調整。
電動車專屬保單是去年下半年才推出,相關的數據尚在發展,業界仍持續觀察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強調,一般來說,一輛電動車因電池成本占整車約30%∼50%,一旦損壞,維修或更換費用遠高於傳統車輛,加上零件供應相對不足與維修專業度高,修復時間會較傳統油車長、價格稍貴。且因電池作為主要動能,增加了自燃、爆炸及充電過程的風險,因此推出車體損失保險電池自燃附加條款、車體損失保險充電期間附加條款,及第三人責任保險充電期間附加條款等電動車專屬保險商品,提供給車主更全面的保障。
受極端氣候與天然災害影響,今年農業保險賠付急遽攀升。保發中心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農業保險已決賠款高達3.23億元,較去年同期僅0.71億元暴增逾四倍,整體損率更攀升至155%,多家產險公司損率破百。
今年農業保險金額大幅成長,前九月簽單保費達2.08億元,但去年同期只有0.53億元、成長291%;承保件數也從去年2,722件上升至3,957件,年增45%。產險業者指出,農民投保意願提升,反映極端氣候頻率增加,農民對天災風險的體感更為強烈,加上近年多起成功理賠案例,帶動投保率上升,在新保單推出後,有更多的農漁民願意投保。
今年承作農保規模最大的產險業者是明台產險,簽單保費達1.58億元、件數2,432件,市占率約75%;富邦產險簽單保費達2,520萬元、960件居次;泰安產險、旺旺友聯保險與華南產險等產險業者亦呈現明顯成長,增幅介於68%∼344%,顯示今年農保市場呈現全面擴大。
產險業者分析,農民是否投保農保,關鍵往往不在於保費高低,而是過去是否真正獲賠或者其他農漁民的理賠經驗。若過去幾年天災較少、未出險或未獲賠付,多數農民容易認為「保險用不到」,所以過去幾年農漁民投保意願大降。但近兩年豪雨、乾旱、寒流與病蟲害頻繁,且出現越來越多成功獲賠案例,讓農民重新重視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但農保市場的高速成長也伴隨產險業賠付壓力急遽攀升。多家產險公司今年農保損率均超過100%,部分因災損集中甚至達數倍。
為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並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明台產險2024年9月正式與台江國家公園簽署合作備忘錄,從黑面琵鷺棲地治理及生態友善魚塭兩大面向推動合作行動。明台產險20日與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於臺南市七股區十份黑面琵鷺保護區第一賞鳥亭舉辦「攜手共創生物多樣性合作標誌揭牌儀式」。
揭牌儀式由明台產險董事長矢持健一郎率領經營團隊出席,並與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張順發共同揭牌,此一合作標誌象徵明台產險與台江國家公園在生物多樣性保育領域的深度合作,及企業永續發展的具體成果。
於過去一年的合作期間,明台產險響應台江國家公園舉辦的各式永續相關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持台江國家公園的永續發展及生態保育推廣,同時強化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互動溝通,增進其永續意識及提升對永續行動的認識與支持,體現企業對生物多樣性與在地共榮的長期承諾。
展望未來,明台產險將在既有合作基礎上,持續與相關公部門及在地社群攜手,透過長期且系統性的行動,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育量能,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臺灣生態保育與地方共榮持續貢獻心力。以本次「攜手共創生物多樣性」合作標誌揭牌為里程碑,持續投入資源支持棲地復育、環境教育及社區參與,並成為台江濕地在維護生物多樣性與強化碳匯方面的後盾。
產險業2025年前三季產險業財報全出爐,受惠於投資市場回溫與承保損失改善,國內產險獲利普遍較去年同期成長,七家產險獲利逾10億元。
股市與債市回升帶動投資收益同步改善,使多家產險前三季稅後盈餘大幅提升。依各產險公告中顯示,本國產險以富邦產、國泰產、新光產等三家獲利最亮眼,富邦產在承保面改善與投資收益領先帶動下,稅後淨利突破55億元,前三季獲利表現遠優於同業。
國泰產、新光產則穩居第二、第三,均受惠於投資資產回升與核保利潤明顯成長,分別繳出28.17億元、26.74億元。另在每股盈餘(EPS) 部分,三大產險同樣保持領先,富邦產、國泰產及新光產每股盈餘分別是17.02元、14.08元及8.46元,而富邦產和國泰產更是金融業中,極少數在前三季即已賺超過1.4個資本額的金融業者。
除了前三大產險前三季獲利亮麗外,排名前七名前三季獲利都逾1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20.43億元、華南產12.7億元、和泰產險11.08億元、明台產10.98億元等。
法人表示,國內產險業財報的另一大亮點是「綜合損益全面好轉」。綜合損益不僅反映本業承保損益轉佳外,更重要的是投資收益包括股息、債券、評價利益明顯呈現轉佳的趨勢。
但外商產險部分前三季獲利表現差異較為分歧,其中美商安達產險的8.25億元遙遙領先其他外商產公司,其次為美國國際(AIG)的1.68億元,但有3家外商產險因規模較小、成本壓力高,其有有2家外商產險前三季呈現虧損狀況,另一家前三季稅後盈餘還不到百萬元。
但產險市場在今年承保改善以及投資收益回升等雙重有利因素的推動下,普遍呈現全面成長態勢。產險業者預期,只要第四季災損維持可控、股債市維持穩定,全年產險全體業績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產險業今年前十月簽單保費續創高峰,整體市場表現穩健。據產險業最新統計,累計簽單保費達2,413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年增5.6%雖幅度放緩,但仍反映企業投保需求穩定,及車險續保動能強勁。
統計富邦產險、國泰產險、新光產險、新安東京海上及明台產險,穩居市場前五大產險,合計市占超過六成,依舊高度集中。富邦產與國泰產穩坐市場龍頭,新光產與新安東京海上名列第三、第四,年增率分別為1.3%與4.7%,明台產緊追在後。
就成長率來看,中信產險與泰安產險成長動能突出,泰安產受惠於企業保險承保需求強勁,企業險年增率達32%,推升總簽單保費突破113億元,年增14.3%,在前十大業者中增幅居冠;中信產雖非前十大之一,但前十月簽單保費達30億元,年增19.1%,展現強勁擴張力。另外,外商產險方面,安達產險表現搶眼,前十月簽單保費達52億元,年增逾25%。
從險種別觀察,工程險成為市場成長最大推力。累計簽單保費達197億元,年增超過30%,主因大型基礎建設、半導體廠房擴建與綠能專案投保需求顯著增加。再保業者指出,工程險市場承保容量持續提升,雖費率維持穩定,但總保額放大,使整體產險市場保持成長動能。
火險與車險仍是產險市場主力。火險(含住宅與商業)累計簽單保費約350.7億元,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2.6%,法人指出,火險保費微幅下降並非市場萎縮,而是再保合約重新定價所致,使整體費率趨於理性。
車險市場維持穩健,前十月簽單金額約980億元,年增3.7%。其中,自用車與商業車責任險分別成長5.7%與7.4%,顯示車主對第三人責任保障意識提升。健康險則成為個人險中的亮點,前十月簽單保費達4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10億元,年增率高達26%。
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全體產險業簽單保費近2,200億元,較去年 同期成長7%,顯示國內經濟穩健、企業投保意識提升及防災意識升 溫,產險市場維持穩健成長,以工程險與健康險成長最顯著,年增分 別達32%與25%。
工程險受惠綠能建設與基礎設施投資擴大,簽單金額達186.7億元 、年增超過3成;健康險反映企業團體與個人健康管理需求提升,保 費達43.2億元、年增25%;任意車險部分,前三季簽單保費約877.3 5億元,僅較去年同期成長3.5%,不僅低於整體產險成長率7%,占 比也首度降至40%以下。
產險業者分析,任意車險占比下降主要受到關稅政策遲未明朗、新 車買氣降溫影響,使新車投保與車險保費同步放緩,但續保率仍維持 穩定,整體車險仍為市場穩定支柱。
前三季簽單保費前五大產險依序為富邦產險約528.6億元、年增4. 5%;國泰世紀產險約302.5億元、年增9.6%;新光產險約204.6億元 、年增4.6%;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166.2億元、年增5.6%;明台產 險約149.2億元、年增6.4%。其他泰安產險15%、南山產險12.5%、 美商安達產險25%、中信產險18.6%等均表現突出,成長率雙位數。
疫情過後產險業者普遍重視核保收益勝於簽單規模,儘管簽單成長 幅度不若前幾年,但核保利潤卻持續創高。以華南產險、兆豐產險與 台灣產物自結獲利為例,前三季簽單保費分別為118.7億元、81.7億 元與74.3億元,年增率分別為6.5%、5%與8.2%;對應稅後盈餘達 12.7億元、6.54億元與9.34億元,不僅均較去年同期成長,部分甚至 創下歷史新高。
產險公會最新統計,今年前九月產險業累計簽單保費達2,198.9億元,年增6.96%,整體呈穩健成長。其中受惠再生能源與離岸風電等大型基礎建設投保需求熱絡,工程保險以年增31.5%成長幅度居冠,累計簽單保費達186.7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167.7億元水準,成為產險業主要成長引擎。
統計顯示,19家產險公司9月簽單保費收入合計約202億元,較8月減少16.7億元,顯示車市不振仍衝擊保費成長,但前三季整體簽單保費收入仍維持近7%的年增率。
進一步觀察各險種,工程險成產險市場最強動能來源。前九月工程險簽單保費達186.7億元,年增率高達31.5%。依保費規模排名,富邦產險以47.8億元位居第一,國泰產險以36.2億元居次,新光產險29.6億元第三,明台產險則以12.6億元名列第四,其餘業者多落在10億元以下,市場集中度仍相當明顯。
前九月工程險年增率前三名依次為:和泰產年增122%,泰安產年增84%,中信產年增74%。
面對少子化、產業轉型、跨界搶才的多重壓力,一向來被視為「穩 定就業」選項的產險業,如今也顯現人才荒,包括國泰、華南、富邦 、泰安、新光、和泰、兆豐、台產、南山、明台、新安東京、旺旺友 聯等產險公司均認為,當前面臨三大徵才挑戰,即履歷減少、報到落 差、期望過高。
產險業者普遍反映,特定職缺履歷數腰斬,新鮮人對薪資與工作彈 性的期待普遍升高,與實際職務條件落差擴大。泰安產險表示,期望 與現實落差影響工作穩定度,也增加人員流動風險。
不少產險業者提到「錄取後未報到問題」,新產、明台產直言,部 分應徵者在確定錄取後臨時放棄,導致職缺重啟、用人單位與人資疲 於奔命。富邦產則指出,科技與數據人才競爭激烈,履歷年年遞減, 資訊與資安職缺最難補足。
兆豐保與泰安產指出,應徵者專業能力與職務需求落差擴大,需花 更多資源訓練與磨合;和泰產、國泰產、南山產等則指出,即使刊登 職缺,實際收到的履歷遠低於預期,顯示供需失衡。
面對困境,各家產險也啟動因應策略期能吸引求職者前來應徵及留 才。Z世代正持續進入職場,但Z世代想法跟X世代、Y世代有明顯差異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賴麗敏分析,敢怒敢言、直來直往的Z世 代,有望改變傳統的職場文化,公司文化應更契合新世代的需求;企 業應該捨棄過去覺得員工善於忍耐的觀念,促進與新世代的溝通。
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問題,賴麗敏說,日本制度及措施值得台灣 借鏡。
對產險業經營者而言,可以借鏡日本思考如何打造友善再就業婦女 及高齡勞動者的職場,重新打造適合高齡者執行的作業流程、強化友 善高齡的辦公設施、回聘有經驗的退休人員等。
常見問題
投資未上市股票要先審慎評估風險,明台產物保險是未上市股票,資訊相對較少,別相信來路不明的資料,以及陌生人的介紹,收集資訊對於新聞媒體甚至這網站的資料都不可全信,必須獨立思考,如果對於不熟悉的投資市場,就建議不要參與,投資有風險,如果已經可以承擔風險,做好功課可以與平台聯繫,交易上都是雙方議定價格,銀貨兩訖,避免交易上詐騙發生。現在詐騙集團會寫出公司前景的「研究報告」,並留下聯絡方式,企圖吸引不知情的人上當。而且現在詐騙集團不是一般話術而已,是有做產業研究,而且認真追蹤即時新聞,投資人真的要保持警覺。
明台產物保險股票的交易流程
交易流程如下:
1.報價撮合:
買賣方提出要投資明台產物保險或要賣明台產物保險時,版主都會先行報明台產物保險的價位等,彼此協議出雙方同意的成交價格;成交後,按照約定的價款、股票交付方式進行下個流程。
2.賣方:約時間及地點交付明台產物保險股票
未上市股票有實體股票的交割方式跟無實體的集保交割(375券商辦理或673帳戶匯撥)方式,要先確認好是哪一種。
賣方賣股: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成交,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先與賣方約定時間地點進行股票交割流程,當到了現場時(375無實體則要約集保庫存所在的券商),確認賣方股票及印章沒問題時,則馬上匯款,當匯款確認收到時,則會用印,完成後銀貨兩訖了。股款都是透過電腦匯款,立即會入帳,過去地點都會約在銀行刷摺確認,但現在手機網路銀行查詢入帳方便,所以現在都以賣方方便的地點為主。賣方要備妥「股票」、「原印鑑」、「出讓人姓名與身分證字號」。(375無實體則是準備券商集保存摺、身分證、開戶印章)
3.買方:辦理過戶後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
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會確認股票是實體股票還是無實體股票,確認後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向買方收取身分證影本及印章(新戶會代刻印章)並確認股票交付的時間及地點,然後帶股票至該股票發行公司股務部門或所委託的股務代理機構,完成過戶的手續,並依與買方約定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及收取款項(通常會用匯款方式所以比較常約在買方要匯款的銀行),買方會取得1.完成過戶自己名下的股票、2.證交稅單(紅色)3.印章。(如果是375則會約在買方的券商,辦理匯入買方的集保)
4.如何確認明台產物保險股票真偽?
買方若需確認明台產物保險股票真偽無誤,可以在過戶完成後聯絡明台產物保險的股務機構、確定股東姓名與股東戶號相同也可確認股票正面的號碼與股務留存的號碼是否一致。
注意事項:
明台產物保險是未上市股票也是有價證券,建議當面交易,銀貨兩訖,避免郵寄過程遺失引發爭議。除非協調好遺失責任對方付完全責任,否則還是以當面交割較為安全。
今天 明台產物保險 股價, 買價最高價是 議價, 買價均價是 議價, 賣價最低價是 -,賣價均價是 -, 買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賣價,賣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買價,如果沒有報價,可以直接聯繫版主詢問。
因為 明台產物保險 是未上市股票, 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明台產物保險 股價也是經由雙方協議好的價位,成交後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
在未上市股票交易中,沒有像上市櫃交易市場那樣,有成交價(搓合價)。
所以當你要查詢明台產物保險股價(成交價)時,未上市網站都只會呈現買價(給賣方參考)跟賣價(買方參考)。
買價跟賣價是這樣解讀的:
買價是賣方(想賣股票的人)最低可賣到的價格(賣方不會賣到低於買價的價格除非被騙), 賣價是買方(想買股票的人)可以直接買到的價格(買方不會買到超過賣價的價格除非被騙)。
如果賣方開在賣價要賣,也只能等待買價到那價格,那不然不會成交;如果買方開在買價想買,除非賣價跌到買價,那不然也不會成交。
明台產物保險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交易明台產物保險股票可以利用這平台參考明台產物保險的股價,想要買的可以參考賣價,想要賣出的參考買價,直接把要買或要賣的股票填入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與版主聯繫,直接溝通。
明台產物保險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明台產物保險股票的投資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可以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提出想買明台產物保險的需求,版主將先報價然後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賣價 是讓想要買進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明台產物保險因為是未上市股票,因此,您不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買賣,也不能送存集保。 您只能自行尋找交易對象,或者透過網路上的未上市股票盤商協助撮合買賣。未上市股票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買賣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賣的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或直接來電,提出想賣出明台產物保險需求,以及要賣出的張數,版主將確認市場行情後報價,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約時間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買價 是讓想要賣出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明台產物保險股票如何買賣?
明台產物保險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至於找誰買賣,可以填寫網站的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好友或直接來電聯繫版主,這樣就可以實現你想買賣明台產物保險股票的需求。
在台灣,並未明文禁止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
而股票是有價證券,屬於個人財產,
但是根據證券交易法,只有已取得特許的證券業者,才可以針對不特定對象的社會大眾,進行未上市股票買賣
簡單說就是非券商不得經營證券買賣事務。
一般的投資顧問公司並不能從事未上市股票買賣,只能提供諮詢服務,否則就是違反證券交易法。
所以當一般人想要買賣明台產物保險股票,單純的個人買賣行為是合法的。
但是如果有涉及居間(仲介行為)、行紀之行為,那就有涉嫌違反證交法的疑慮。
因此明台產物保險股票的交易買賣都只能進行私人間的直接買賣,不能有委託交易的是情形發生。
在IPO贏家這邊,所有的交易都是直接與IPO贏家的投資人直接交易,雙方協議好張數價格,直接成交,沒有額外收取手續費用,沒有勸募、推銷之行為。
明台產物保險討論
>更多關於明台產物保險的討論- 明台產物保險 如果明台產物保險減資怎麼辦?明台產物保險股東必讀減資指南
- 明台產物保險 如何獲取明台產物保險公司的營運信息
- 明台產物保險 如果明台產物保險有要現金增資我該怎麼辦?
- 明台產物保險 明台產物保險員工認股投資攻略-機會與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