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鼎生物科技(興)公司新聞
獲利年增翻倍的藥華藥,上半年EPS達6.3元,法人看好全年有望賺 逾一股本,獲利再創新高。
藥華藥新藥Ropeg用於PV(真性紅血球增多症)適應症方面,已獲 近50國核准並上市;第二季取得阿根廷藥證,並送件申請越南、加拿 大藥證,今年更預計盡快取得墨西哥藥證,加速全球布局。
另外,日本和韓國也有機會在第三季取得健保藥價。而用於新適應 症ET(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的全球藥證申請,目標於2026年取得各 市場核准,成為營運的第二成長引擎。
雙美受惠膠原蛋白植入劑年產能30萬劑供不應求,已建置新廠,最 快2027年第一季投產。雙美近年也積極拓展東協市場,膠原蛋白植入 劑不同劑型,已取得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國產 品許可證,目前已於新加坡、菲律賓及馬來西亞上市銷售。
由鑽石投資的三鼎生技,聚焦3D生物列印與個人化再生醫療應用, 近年更積極投入日拋隱形眼鏡、人工淚液及專為癌症患者設計的舒美 歐蘿口腔保養系列產品。目前已完成動物試驗,預計於今年啟動人體 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產品效益、加速市場導入。該公司已承接總額 逾2億元的委託訂單,並積極推動心血管支架系統的國際授權合作。
台灣生醫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不過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今年以來,生醫公司的上市及上櫃掛牌動能顯著減弱。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至今無論是上市櫃或申請上市的公司數量都有所下降,這反映出整體生醫產業的投資動能不如去年強勁。 據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登記資料顯示,今年年初至今,生醫族群上市及上櫃掛牌的公司共有五家,其中三家為上市公司,兩家為上櫃公司。而目前提出上市櫃申請的生醫公司僅有三家。對比之下,2024年全年,國內上市櫃生醫族群掛牌公司達到15家,預計今年生醫族群上市櫃掛牌家數將大幅縮水。 今年已成功上市的生醫公司包括青松健康、永鴻生技和愛派司,分別代表長照產業、農業生技及醫材產業。此外,剛通過上市審議的禾榮科也將加入上市行列。在櫃買中心方面,今年已核准掛牌上櫃的公司有威力德生醫和浩宇生醫,而細胞治療業者台寶生醫及藥廠友霖生醫則仍在申請上櫃的過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台灣生醫族群上市櫃掛牌家數創下歷史新高,證交所統計顯示,當年成功上市的生技公司共有九家,櫃買中心核准上櫃掛牌的生技公司有六家,兩大市場掛牌的生技公司共計15家,遠高於2023年的七家。 在全球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2023年度全球IPO下滑近20%,但台灣資本市場逆勢成長,台灣生技股的成長表現超越美國、日本、韓國及香港等市場。這也吸引了日本大和投資公司積極尋求促成日本生技公司來台掛牌上市櫃。 目前,已知有漢達、訊聯智藥、三鼎生技、永笙-KY、圓祥生技、圓點奈米、向榮生技、普瑞博等公司計劃申請上市櫃,並在股東會中通過相關決議。這些公司將在爭取今年上市或上櫃的過程中展開競爭。
根據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登記資料顯示,今年年初至今生醫族群上市及上櫃掛牌的公司共有五家,其中包括三家上市及兩家上櫃,另外,當前提出上市櫃申請的生醫族群僅有三家;相較之下,2024年全年,國內上市櫃生醫族群掛牌公司達到15家,預期今年生醫族群上市櫃掛牌家數與去年比恐將大幅縮水。
證交所資料顯示,今年年初至今已成功上市的生醫族群,包括元月15日掛牌的青松健康(6931)、4月28日掛牌的永鴻生技、及6月10日掛牌的愛派司,三公司分別代表長照產業、農業生技及醫材產業。目前已申請上市掛牌的公司,則僅有7月3日剛通過上市審議的禾榮科。
在櫃買中心方面,資料顯示今年年初至今,已核准掛牌上櫃的公司僅有體外診斷試劑業者威力德生醫、及首家生醫資電(Bio-ICT)浩宇生醫兩家公司;仍在申請上櫃的生醫族群則有細胞治療業者台寶生醫、及藥廠友霖生醫兩家公司。
國內生醫族群2024年上市櫃掛牌家數達到歷史高峰,根據證交所統計,2024年成功上市的生技公司共有九家,櫃買中心核准上櫃掛牌的生技公司有六家,兩大市場掛牌的生技公司共計15家,遠高於2023年的七家。
根據PWC Global IPO Watch統計,全球首次公開募股(IPO)2023年度下滑了近20%,唯有台灣資本市場逆勢成長,尤其在生醫族群,台灣生技股過去幾年成長表現超越美國、日本、韓國及香港等市場,因此日本大和投資公司近年來積極想促成日本生技公司來台掛牌上市櫃。
法人分析,今年想申請上市櫃的生醫族群,目前已知包括漢達、訊聯智藥、三鼎生技、永笙-KY、圓祥生技、圓點奈米、向榮生技、普瑞博等公司,今年股東會都已通過將申請上市櫃、或辦理現金增資供初次上市櫃公開承銷,這些公司都將爭取今年上市或上櫃。
興櫃市場在2024年呈現驚人的成長,全年登錄的興櫃公司家數達到83家,創下了自2011年以來的最高紀錄。規模更是翻倍,超過了1.38兆元,其中兩家公司——印能科技與鴻勁——預計將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成立的資本市場服務團的推動下,迎接更加繁榮的2025年。
興櫃市場在2024年的一項重要變革是將戰略新板併入一般板,進而將興櫃整合為單一市場。截至去年底,興櫃市場共有347檔個股,雖然市場規模不大,卻孕育著許多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軍。
在眾多個股中,去年漲幅前十大公司中,高明鐵以478%的漲幅傲視群倫,其餘個股的股價也至少翻倍以上,市場題材性相當吸引投資者的關注。高明鐵主要生產微型滾珠螺桿、微型線性滑軌、聯軸器等自動化零組件,並切入矽光子技術,在製程設備中引入高精度定位滑台模組,確保光訊號的高效傳輸和降低損耗。儘管去年上半年仍處於虧損狀態,但全年有望轉虧為盈,其題材性前景讓股價率先飆漲。
從產業別來看,2024年新登錄的興櫃個股中,電子族群以20檔居首,次產業則以半導體業的6檔為主,生技醫療業以17檔緊追其後,綠能環保產業也有9檔公司登錄。隨著政府政策的推動,愈來愈多的綠能環保股開始掛牌,興櫃市場的登錄檔數呈現上升趨勢。
其中,三鼎生物科技作為生技醫療業的重要成員,以其領先技術和創新研發,在市場上展現了亮眼的表現。該公司不僅在產品開發上不斷突破,更在市場策略上顯示出高度的前瞻性,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
**生技股募資潮再起!三鼎等14家興櫃公司加入搶錢行列**
台灣生技產業近日再掀募資熱潮。根據統計,截至4月底,已有22家公司宣布籌資,預估吸金金額超過100億元。
眾多興櫃公司中,三鼎生物科技等14家業者加入募資行列。三鼎積極投資新藥研發,漢達則是為轉上櫃掛牌而增資。
值得注意的是,麗豐-KY(4177)在IPO後首次現增。麗豐董事長陳碧華表示,募資目的為投資擴張,不排除用於建立生產基地。
不僅本土企業,國際資金也流入生技產業。仁新子公司Belite獲得2,500萬美元(約新台幣8億元)投資,明基醫也計畫海外募資。
近年來,生技產業募資爆炸性成長。今年首度宣布募資的中裕,預計加速愛滋新藥開發。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因更換董座及執行長後募資超額認購,改寫台灣生技募資紀錄,吸引國際知名資金。
此外,景凱計畫募資1.5億元,台寶也將辦理私募3萬張進行擴張。生技產業募資潮持續湧現,預計將為產業注入更多資金,帶動產業發展。
除在本土募資外,仁新子公司Belite獲國際大型生技基金挹注資金 2,5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8億元);明基醫也規畫以普通股或發行海 外存託憑證方式,向海外吸金。
生技募資市場上就屬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在確任董事 長將由楊育民(美國韌力創辦人)出任、曾任羅氏製藥副總裁的張幼 翔擔任執行長後,TBMC原預計A輪募資45億∼60億元,結果是超額認 購數倍,改寫台灣生技募資紀錄,且吸引美、日、新加坡等海外資金 ,有助提升國際知名度。
就初步統計,今年生技業募資案,以興櫃股最積極,除漢達為了轉 上櫃掛牌現增外,圓祥、台寶、禾生技、永立榮、晶鑽、安特羅、華 上、三鼎、浩宇、新穎、路迦、普惠醫工、元樟和瀚醫等14家興櫃公 司都加入募資行列,吸金家數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尚未提出申請的景凱則規畫募資1.5億元;台寶為拓展營運版圖, 董事會已通過將辦理私募3萬張充實營運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生技業的吸金潮,也出現新面孔,中裕是自2 015年以來首度辨理現增,突顯公司將加速愛滋新藥開發和營運布局 ,且因經營階層也加碼增加持股宣示看好營運前景。
麗豐則是IPO後首次加入募資行列,董事長陳碧華說,「廣積糧」 備妥銀彈是為了投資做準備。法人認為,麗豐近年低調布局台灣市場 ,除入股普生和永立榮外,持股100%專攻直銷市場的「慷碩生醫」 ,已陸續推出天然鹼性水、普生具專利的P113+口腔護理系列和與永 立榮合作的 「原生肌秘」系列保養品,此次擬募資4.8億元,不排除 是建立生產基地。
本周漲幅第二至四名表現搶眼,漲幅在兩成以上,依序為生技族群的三鼎生技漲39.4%、可視卡廠商智慧光漲26.8%、文化創意股兔將漲26%。值得留意的是,智慧光因主辦及協辦的輔導推薦券商近期相繼辭任,智慧光將依規定於7月29日起終止興櫃一般板股票買賣。
本周興櫃漲幅第五至第十名漲幅在13%至17%間,依序為望隼漲17.3%、智微漲15.6%、視陽漲14.9%、天擎漲14.6%、睿生光電漲13.5%、旭德漲13.3%。
台北醫學大學牙體技術系沈永康教授兼主任有鑑於此,2019透過科 技部產學小聯盟計畫,成立「數位口腔產業聯盟平臺」。
平臺將數位與人工智慧結合,充分應用在臨床牙科、顱顏面、骨科 等醫療重建系統中,並培育相關專業人才加入產業運作。目前已有1 5家廠商(2020年)成為數位口腔產業聯盟平臺企業會員,聯盟平臺 服務項目包含:產/學/醫媒合、研發技術協助、法規諮詢輔導、製程 技術支援、產品檢測服務,對促進國內廠商於數位口腔技術交流有莫 大助益。
三鼎生技成立於2014年12月,為臺北醫學大學衍生新創公司,亦是 臺灣首家生物列印高科技公司,專注於高階醫療器材以及生物性3D列 印技術開發,並已獲得我國經濟部審定生技新藥公司,屬於新藥及高 階醫材開發並行之生物列印公司。
三鼎生技的核心技術為發展顱顏顎面重建之精準化高階醫療器材, 以口腔與顱顏重建為出發點,並搭配多元影像重建技術、生物墨水、 生物列印系統等三大核心技術,朝向人體組織與器官重建為目標。
臺北醫學大學牙體技術系沈永康教授兼主任與三鼎生技長期合作, 特別於生物墨水及生物列印系統的開發。數位口腔產業聯盟平臺成立 後與三鼎生技在透明矯正系統(即透明牙套或隱形牙套),以及骨科 /牙科用骨替代物聯合開發;聯盟平臺並於軟組織及器官重建產品開 發,包含「角膜重建」以及「毛囊幹細胞重建」與三鼎生技深切合作 。
沈永康教授暨數位口腔產業聯盟平臺與三鼎生技長期合作,最後促 成三鼎生技於2020年12月25日成功登錄興櫃交易(股票代碼:6808) ,此為數位口腔產業聯盟平臺成立後最大成就。
楊良友及其團隊協助美國成功教育家郭子綺董事長於2020年來台投資,設立台灣首家整合人工智能及醫學影像的「什麼什麼創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專注於腦神經外傷及脊椎整體復健醫療市場,其開發「什麼什麼醫學影像傳輸裝置」,以瞬間數位掃描艙結合影像醫學,對脊椎側彎患者提供低(無)輻射劑量之個人數位化矯正衣設計與製作。在科技部神經修復平台產學聯盟協助下,成功整合什麼什麼創新智能科技與國內首家興櫃掛牌之生物3D列印公司三鼎生物科技(6808)為其專屬醫療器材製造廠,並獲得衛福部醫療器材許可證(TFDA),目前亦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申請醫療器材許可證。
脊柱側彎病人及輕微腦中風病人需要進行復健,一般傳統醫療方式要經過X光、電腦斷層掃描或是核磁共振來取得病人脊柱側彎的角度及相關資訊,醫師再根據資訊替病人訂製復健衣或復健鐵架進行復健,其缺點是花費時間較長且進行上述檢測有暴露放射線輻射的風險。
什麼什麼創新智能科技董事長郭子綺在楊良友及其團隊的協助下開發出「什麼什麼醫學影像傳輸裝置」,適用於脊柱側彎病人及輕微腦中風病人,在醫師看診時即完成掃描並獲得脊柱側彎的角度及相關資訊,其優點為1、非常快速,在3∼5分鐘之內即可完成脊柱掃描。2、非常安全,使用此套儀器進行掃描病人並沒有暴露在放射線的任何風險。3、可以短時間之內重複使用,因為沒有放射線的風險,同時得到病人最即時的資訊,可以1∼2個月掃描一次。4、高準確度「什麼什麼醫學影像傳輸裝置」12台相機由12個不同角度同時掃描,再整合人體脊柱影像,可獲得非常準確的脊柱資訊。5、費用合理。
科技部神經修復平台產學聯盟在中國醫藥大學楊良友國際長領導之下,未來將持續協助「什麼什麼創新智能科技」開發塑身衣、壓力衣、矯正衣及壓力矯正衣,以造福更多脊柱側彎病人及輕微腦中風病人。郭子綺董事長在海外有諸多事業已在資本市場,郭董事長相信在台灣優良的醫療水平下,深信「什麼什麼創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未來亦會公開募資(IPO),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邁向國際化。
三鼎生技(6808)這家生技新藥公司,真的是我們臺灣的寶貝啊!它可是經濟部認定的生技新藥公司呢,核心技術來自於我們北醫的「生醫器材研發暨產品試製中心」哦。他們專注在顱顎面重建這個領域,就是要讓我們的口腔和頭頸部以上的重建醫療器材更精準、更先進。 三鼎生技有三大核心技術:多元影像重建、生物墨水、還有生物列印系統。他們用這些技術,目標就是要幫助人體組織和器官重建。他們有生物列印機台和生物墨水開發技術,還能將這些技術整合起來,為我們的開發產品增加更多價值。未來還要和幹細胞放大技術結合,開發更高階的新藥和醫療技術。 他們已經開發出生物列印的系統平台,還有幹細胞萃取、擴增等核心技術。他們利用這些技術,可以實現體外組織重建。還有,他們還建立了毛囊幹細胞技術服務整合平台,這對於醫療領域來說,可是個巨大的進步。 現在,三鼎生技還和北醫合作,進行幹細胞培養技術的研究。他們的計畫是在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進行,由李婉若主任帶領。他們還開發了OMNIHAIRR毛囊養護因子系列,這些產品將會成為新一代頭皮護理產品的開發基礎。 在眼科方面,三鼎生技的角膜緣幹細胞體外分離系統也將進行測試,並計劃進行人體臨床試驗。這可是要取代現行捐贈角膜移植的新療法,對公司來說,這可是個創收的好機會。 看來,三鼎生技真的是在為我們的醫療技術帶來新的希望和改變呢!我們為他們感到驕傲,也期待他們帶來更多驚喜。
三鼎生技具備生物列印機台開發技術以及生物墨水開發技術,藉由 技術整合以創造、增加此項開發產品的附加價值,未來搭配幹細胞放 大技術開發高階新藥暨新醫療技術開發。技術係以多功能性生物水膠 支架為產品,並作為生物列印墨水,輔助以三維列印方式進行組織重 建及再生醫療產品之開發做為長期目標,其中包含「角膜重建」以及 「毛囊幹細胞重建」項目。
三鼎生技目前已具備自行開發生物列印之系統平台,已開發出人類 幹細胞之萃取、擴增、等核心技術,利用結合生物列印系統平台結合 人類幹細胞培養技術以實現體外組織重建之技術開發,同時藉由人類 毛囊幹細胞之分離、培養、放大、品質鑑定、幹細胞儲存等步驟建立 技術服務整合平台。
目前已與臺北醫學大學進行產學合作臨床前試驗,委託臺北醫學大 學執行「幹細胞體外培養技術開發-毛囊與皮膚檢體採集研究計畫( 案號A-110-019)」,該計畫於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進行研究 ,由皮膚科李婉若主任擔任計畫主持人。同時開發OMNIHAIRR毛囊養 護因子系列作為衍生商品,其中包含客製化毛囊健檢服務以及非客製 化毛囊滋養因子原料作為開發新一代頭皮護理產品,以提供獲利持續 研發動能。
另於眼科應用方面,三鼎獨有的角膜緣幹細胞體外分離系統亦將導 入擴增製程測試,後續將藉由技術授權完成人體臨床試驗,作為取代 現行捐贈角膜移植的嶄新療法以創造公司營收及獲利之多元性。
台灣櫃買市場在2021年元月首周繼續熱鬧非凡,多家公司陸續掛牌,其中引人矚目的包括宏碁資訊服務、聯發國際餐飲以及長聖國際生技。這波掛牌熱潮讓櫃買市場的指數在2020年12月封關日收於184.10點,周K線及月K線均呈現連續兩紅的佳績,周漲幅達2.0%,月漲幅則為4.24%。 在這波掛牌潮中,宏碁資訊服務(6811)於1月6日率先在興櫃掛牌,參考價為72元,由台新證券主辦。宏碁資訊以提供雲端服務、智慧物聯網等為主要業務,2019年營收達47億6,370萬元,稅後盈餘1億650萬元,每股盈餘3.19元;2020年前11月營收則為47億4,423萬元,稅後盈餘1億9,498萬元,每股盈餘5.35元。 紧接着,聯發國際餐飲(2756)在1月7日掛牌興櫃,參考價為132元,由凱基證券主辦。該公司專注於連鎖餐飲品牌經營,2019年營收為9億8,815萬元,稅後盈餘1億1,911萬元,每股盈餘9.89元;2020年前11月營收則為5億8,069萬元,稅後盈餘1834萬元,每股盈餘1.40元。 而長聖國際生技(6712)則在1月8日以每股138元新上櫃掛牌,由元富證券主辦。長聖生技主要從事幹細胞產品、免疫細胞產品等研發與生產,2019年營收為1,081萬元,雖然當年虧損9,421萬元,但2020年前11月營收已回升至5,773萬元,前三季稅後虧損為8,047萬元,每股虧損1.44元。 此外,12月新掛牌上櫃及興櫃的家數分別達6家與10家,其中亞泰金屬、叡揚資訊、揚秦、達亞、上洋、智聯服務等公司新上櫃,而台灣精銳、明係、森崴能源、力積電、寶陞、世基生醫、三鼎生技、向榮生技、富動科技、路迦生醫等公司則新掛牌興櫃。 這波櫃買市場的活絡,不僅反映了市場對新興公司投資熱情的高漲,也顯示了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潛力。
台灣櫃買市場近期掛牌熱絡,元月首周就連續有新公司掛牌,其中不乏知名企業。6日,宏碁資訊服務(6811)在興櫃市場掛牌,7日,聯發國際餐飲(2756)也加入興櫃行列,而長聖國際生技(6712)則在8日新上櫃。這波掛牌熱潮讓櫃買市場的股價表現亮眼,指數周漲幅達2.0%,月漲幅則是4.24%。 在眾多新掛牌公司中,宏碁資訊服務以其強大的營收和盈利能力受到市場矚目。該公司2019年營收達47億6,370萬元,稅後盈餘1億650萬元,每股盈餘3.19元。2020年前11月,宏碁資訊服務的營收和稅後盈餘均有所上升,分別為47億4,423萬元和1億9,498萬元,每股盈餘達5.35元。 同樣在興櫃掛牌的聯發國際餐飲,則以其連鎖餐飲品牌為主要業務。2019年,該公司營收達9億8,815萬元,稅後盈餘1億1,911萬元,每股盈餘9.89元。至2020年前11月,聯發國際餐飲的營收和稅後盈餘雖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穩定,營收為5億8,069萬元,稅後盈餘為1834萬元,每股盈餘1.40元。 而長聖國際生技則以幹細胞產品和免疫細胞產品為主要業務。2019年,該公司營收為1,081萬元,但稅後虧損達9,421萬元,每股虧損1.68元。然而,2020年前11月,長聖國際生技的營收和稅後虧損均有所改善,營收為5,773萬元,前三季稅後虧損為8,047萬元,每股虧損為1.44元。 在這波掛牌熱潮中,三鼎生技也同樣受到關注。該公司以生技產業為主,提供多種生物科技產品和服務。三鼎生技的加入,為櫃買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和發展潛力。
櫃買市場2020年12月上櫃及興櫃密集掛牌,2021年元月首周持續新掛牌股熱潮,分別有宏碁資訊服務(6811)及聯發國際餐飲(2756)兩家,接連在6、7日掛牌興櫃買賣,興櫃參考價各為72元、132元;長聖國際生技(6712)則在8日以每股138元新上櫃掛牌。
櫃買指數2020年封關日收184.10點,周K線及月K線都是連兩紅,周漲幅2.0%以及月漲幅4.24%,12月的新掛牌上櫃及新掛牌興櫃家數各達6家、10家,新掛牌上櫃股依序有亞泰金屬、叡揚資訊、揚秦、達亞、上洋、智聯服務等,以2020年新掛牌上櫃總家數18家(不含轉投控掛牌),12月新上櫃股家數即佔
33%。
2020年12月新掛牌興櫃股依序有台灣精銳、明係、森崴能源、力積電、寶陞、世基生醫、三鼎生技、向榮生技、富動科技、路迦生醫等,2020年新掛牌興櫃總家數44家,12月新興櫃股家數也佔22.7%。
宏碁資訊率先1月6日興櫃掛牌,參考價72元,主辦券商台新證券;主要經營業務雲端服務、智慧物聯網、加值運用與開發及邊緣運算智慧載具平台即服務。宏碁資訊2019年營收47億6,370萬元,稅後盈餘1億650萬元,每股盈餘3.19元;自結2020前11月營收47億4,423萬元,稅後盈餘1億9,498萬,每股盈餘5.35元。
聯發國際接續在7日興櫃掛牌,參考價為132元,主辦券商為凱基證券;該公司主要經營業務是經營連鎖餐飲品牌。聯發國際2019年營收9億8,815萬元,稅後盈餘1億1,911萬元,每股盈餘9.89元;自結2020年前11月營收5億8,069萬元,稅後盈餘1834萬元,每股盈餘1.40元。
長聖生技在8日上櫃掛牌,也是2021年第一檔新上櫃股,每股掛牌價138元,主辦券商是元富證券;該公司主要經營業務是幹細胞產品、免疫細胞產品等。長聖生技2019年營收1,081萬元,稅後虧損9,421萬元,每股虧損1.68元;2020年前11月營收5,773萬元,前三季稅後虧損8,047萬元,每股虧損1.44元。
櫃買市場呈現轉強行情,櫃買指數收高180.49點站上180點整數關卡,周上揚0.65%且周線中止連兩黑翻紅。上櫃以及興櫃兩市場新股趕年終掛牌,尤以上洋產業及智聯服務同在25日新上櫃,也是今年壓軸上櫃股,呈現強漲行情,在12月一舉灌進6家上櫃新股下,累計109年新上櫃掛牌家數達家,幾乎追平108年的20家新掛牌上櫃家數。
興櫃市場方面,上周世基生醫、三鼎生技、向榮生技等三檔掛牌,而接續18日送件的富動科技後,上周有路迦生醫、宏碁資訊服務以及連發國際餐飲等3家送件申請登錄興櫃,富動科技及路迦生醫兩家公司都已敲定,分別在12月30、31日接連掛牌興櫃買賣,兩家主辦券商都是承銷界後起之秀-台中銀證券。
富動科技興櫃參考價為12.8元,產業別是電子工業;富動科技成立於民國98年5月間,為上市股票銘旺科技的轉投資事業,董事長為洪金柔,主要經營業務是觸控顯示器及其他週邊產品加工收入,送件時資本額為1億2,688萬元。108年營收1億1,930萬元,稅前虧損3,192萬元,每股虧損5.86元;自結109年前11月營收1億6,410萬元,稅後盈餘922萬元,每股盈餘0.73元。
路迦生醫興櫃參考價為25元,產業別是化學生技醫療業;路迦生醫成立於民國102年12月間,董事長兼總經理為唐稚超,主要經營業務是醫療儀器租賃買賣、生技美妝產品銷售、免疫細胞治療等,送件時資本額為3億2,874萬元。自結109年年11月營收1億6,795萬元,稅後虧損1,061萬元,每股虧損0.32元。
另宏碁資訊及聯發國際兩家興櫃案如進度順利,可望明年元月初掛牌興櫃;宏碁資訊成立於民國101年2月間,為宏碁關係企業,大股東是宏碁智聯網投資控股公司;宏碁資訊董事長為陳俊聖,主要經營業務是雲端服務、智慧物聯網、加值運用與開發及邊緣運算智慧載具平台即服務,送件時資本額為3億6,449萬元。108年營收47億6,370萬元,稅後盈餘1億650萬元,每股盈餘3.19元;109年前11月營收47億4,423萬元,上半年EPS為2.3元。
三鼎生技,這家來自台北醫學大學的創新新創公司,將在明日(25日)正式登錄興櫃交易,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這家以透明矯正系統和骨科/牙科用骨替代物為主要產品的企業,不僅在台灣市場上展現強大競爭力,更在全球市場上展開了廣闊的布局。 三鼎生技的透明矯正系統,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透明牙套或隱形牙套,已經通過了台灣GMP認證,並取得了食藥署(TFDA)的許可證。更令人矚目的是,它還是全國第一家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透明牙套許可證的公司。這樣的成就,讓三鼎生技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不僅如此,三鼎生技還與國際大廠合作,進行技術轉移和全球市場布局。目前,它已經與美國、中國、日本、東南亞等地區的市場建立了鏈結,展現了強大的國際化潛力。 三鼎生技於2014年12月成立,是台北醫學大學的衍生新創公司,也是臺灣首家生物列印高科技公司。該公司專注於高階醫療器材以及生物性3D列印技術的開發,並已獲得我國經濟部審定為生技新藥公司。這意味著三鼎生技不僅是生物列印公司,還是專注於新藥及高階醫材開發的企業。 三鼎生技的核心技術來自於台北醫學大學的「生醫器材研發暨產品試製中心」。該公司以口腔與顱顎重建為出發點,結合多元影像重建技術、生物墨水等三大核心技術,致力于人體組織與器官的重建。這樣的創新方向,讓三鼎生技在醫療器材領域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三鼎生技,這家位於臺北的創新企業,即將在明天的興櫃市場上亮相。這家由中天集團轉投資的生物科技新秀,以透明矯正系統和骨科/牙科用骨替代物為主打產品,正在全球醫材市場上大顯身手。這兩大產品都已經通過了台灣的GMP認證,並獲得了食藥署的許可證,特別的是,它還是全國第一家用透明牙套通過美國FDA許可的公司,這讓它在全球市場上具有相當的競爭力。 三鼎生技的成立可以追溯到2014年12月,它是台北醫學大學的衍生新創公司,也是臺灣首家生物列印高科技公司。該公司專注於高階醫療器材和生物性3D列印技術的開發,並已經獲得了經濟部認定的生技新藥公司資格。這意味著它不僅是生技新藥公司,也是新藥及高階醫材開發並行之生物列印公司。 該公司的核心技術來自於台北醫學大學的「生醫器材研發暨產品試製中心」,並聚焦於顱顏顎面重建的高階醫療器材開發。從口腔與顱顏重建出發,三鼎生技結合了多元影像重建技術、生物墨水等三大核心技術,旨在朝向人體組織與器官重建的目標前進。 與此同時,三鼎生技不僅與國際大廠合作,還將技術轉移並布局全球市場,已經與美國、中國、日本、東南亞等地區建立了鏈結。未來,隨著三鼎生技的興櫃登錄,這家台灣新創企業將更加廣泛地展現其創新力和發展潛力。
以上兩項產品皆已通過台灣GMP認證,並取得食藥署(TFDA)許可證,更是全國第一家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透明牙套許可證的公司。現與國際大廠合作、技轉並布局全球市場,已鏈結美國、中國、日本、東南亞等地區。
三鼎生技成立於2014年12月,為台北醫學大學衍生新創公司,亦是臺灣首家生物列印高科技公司,專注於高階醫療器材以及生物性3D列印技術開發,並已獲得我國經濟部審定生技新藥公司,屬於新藥及高階醫材開發並行之生物列印公司。
三鼎生技的核心技術技轉自臺北醫學大學「生醫器材研發暨產品試製中心」,發展顱顏顎面重建之精準化高階醫療器材,以口腔與顱顏重建為出發點,並搭配多元影像重建技術、生物墨水等三大核心技術,朝向人體組織與器官重建為目標。
台灣股市近期熱鬧非凡,櫃買市場交易活絡,發行面也熱鬧滾滾。繼上周揚秦(2755)、達亞(6762)兩家股票上櫃後,本周五再迎來兩家新上櫃公司,同時有三家生技公司登錄興櫃,其中就包括我們熟知的<三鼎生物科技>。 兩家新上櫃的公司,上洋產業(6728)和智聯服務(6751)都在25日掛牌。上洋產業的挂牌價為43元,由台新證券主辦,主要經營商品銷售及商用洗衣服務。今年前11月營收達12億2,932萬元,前三季稅後盈餘5,835萬元,EPS 2.95元。而智聯服務的挂牌價則是60元,由宏碁集團轉投資,福邦證券主辦,專注於軟硬體產品、設備及資訊系統的整合與維運,今年前11月營收8億6,404萬元,前三季稅後盈餘2,352萬元,EPS 2.11元。 至於興櫃新兵,世基生醫(7595)在22日以每股25.7元掛牌興櫃,由台中銀證券主辦,專注於藥物基因診斷產品製造及銷售、功能性醫學檢測服務等。今年前10月營收7,460萬元,稅後虧損1,124萬元,每股虧損0.35元。 而<三鼎生物科技>(6808)和向榮生技(6794)則在25日掛興櫃。三鼎生技每股掛牌價50元,由康和證券主辦,主要經營高階醫療器材銷售和生物性3D列印技術研究發展。今年前11月營收1,181萬元,稅後虧損4,604萬元,每股虧損0.85元。向榮生技則由宏遠證券主辦,專注於幹細胞新藥研發,今年前11月營收350萬元,稅後虧損1億134萬元,每股虧損2.70元。
兩家新上櫃生力軍上洋產業、智聯服務都在25日掛牌,上洋掛牌價43元,主辦券商是台新證券,主要經營業務是商品銷售及商用洗衣服務,今年前11月營收12億2,932萬元,前三季稅後盈餘5,835萬元,EPS 2.95元。
智聯服務掛牌價60元,為宏碁集團的轉投資事業,主辦券商福邦證券,主要經營業務是軟硬體產品或設備及資訊系統建置、整合、維運及IT專案服務。今年前11月營收8億6,404萬元,前三季稅後盈餘2,352萬元,EPS 2.11元。
三家興櫃新兵,產業別都是化學生技醫療業,世基生醫22日每股25.7元掛牌興櫃,主辦券商是台中銀證券。世基生醫主要經營業務是藥物基因診斷產品之製造及銷售、功能性醫學檢測服務、儀器及耗材等之代理銷售,自結今年前10月營收7,460萬元,稅後虧損1,124萬元,每股虧損0.35元。
三鼎生技及向榮生技都在25日掛興櫃,每股掛牌價各為50元、42元,三鼎生技主辦券商為康和證券,主要經營業務是高階醫療器材銷售、生物性之3D列印技術研究發展等,自結今年前11月營收1,181萬元,稅後虧損4,604萬元,每股虧損0.85元。
向榮生技主辦券商是宏遠證券,主要經營業務是幹細胞新藥研發、幹細胞分泌素培養銷售及細胞檢測服務等,108年營收1,573萬元,稅前虧損1億93萬元,每股虧損3.33元;自結今年前11月營收350萬元,稅後虧損1億134萬元,每股虧損2.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