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租迪和公司新聞
土地銀行统筹主办,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募集60亿元联贷案! 近日,土地銀行董事長黃伯川代表銀行團,與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鳳龍代表借款人,正式簽署了這項總金額達60億元的新臺幣聯合授信合約。這筆資金將用於支應中租迪和的借款償還以及營運周轉。 這次聯貸案,土地銀行擔任了統籌主辦銀行的角色,並與日本三井住友銀行、合作金庫、臺灣企銀、華南銀行、兆豐銀行、聯邦銀行、農業金庫等多家行庫共同參與。這些參與行庫對於中租控股長期以來的務實經營都給予了高度的認同與肯定。 中租控股作為台灣租賃業的龍頭,其業務範圍涵蓋金融周邊領域,提供設備租賃、分期付款等核心業務。近年來,公司更不斷擴展,推出車輛、漁業、微型企業、資產融資、小額辦公室設備租賃、汽車租賃、太陽能電廠投資等新產品。此外,公司透過「全民電廠」、「中租零卡分期」、「卡車幫」以及「中租移動生活」等平台,為廣大客戶提供服務,並積極在中國大陸以及東協等地區擴展企業業務,強化成長動能。 臺灣土地銀行近年來積極轉型,不僅擴大了不動產核心業務,還辦理企業授信、財富管理業務、JCB一卡通信用卡及海外台商等業務。銀行近年來持續推動各項融資業務,包括「5+2新創重點產業」、「新南向」、「都市更新」及「危老建物重建」等。為支持政府「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土地銀行還提供了1,000億元的「台商回家真優貸」融資專案。此外,為響應政府扶植中小企業政策,推出「小資企業輕鬆貸」專案融資,並積極參與政府推出的「抗疫興家園、土銀心相挺」行動方案,協助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和個人解決資金調度難題。
該聯貸案資金用途為支應中租迪和償還金融機構借款暨營運周轉所需資金,募集3年期總金額新臺幣60億元聯貸案,由土地銀行擔任統籌主辦銀行,並由日本三井住友銀行、合作金庫、臺灣企銀、華南銀行、兆豐銀行、聯邦銀行、農業金庫等行庫共同參與,各參貸行對於中租控股長期務實經營均予認同與肯定。
中租控股為台灣租賃業龍頭,業務涵蓋金融周邊領域,以提供設備租賃、分期付款業務為主要核心業務,近年更成功發展導入車輛、漁業、微型企業、資產融資、小額辦公室設備租賃、汽車租賃、與投資太陽能電廠等新產品。另為廣泛服務客戶,透過建置「全民電廠」、「中租零卡分期」、「卡車幫」以及「中租移動生活」等平台,以開啟新市場。目前更積極於中國大陸以及東協等地區擴展企業板塊,強化成長動能。
臺灣土地銀行近年積極轉型,除原有之不動產核心業務外,擴大辦理企業授信、財富管理業務、JCB一卡通信用卡及海外台商等業務;近年持續推動「5+2新創重點產業」、「新南向」、「都市更新」及「危老建物重建」等融資業務;為支持政府「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提供1,000億元之「台商回家真優貸」融資專案額度,全方位服務台商回台投資需求;為響應政府扶植中小企業政策,提供「小資企業輕鬆貸」專案融資,力挺頭家共創經濟新動能;另為支持企業與民眾共同對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積極配合政府各項紓困措施,推出「抗疫興家園、土銀心相挺」具體行動方案,協助受疫情影響之企業廠商及個人紓緩資金調度困境。
中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近期發表重大新聞,公司繼續強化其財務結構,並積極擴張業務版圖。根據最新消息,中租控股發行特別股成功籌集150億元,而旗下子公司中租迪和則於9月15日完成了60億元三年期聯貸案。這筆資金將用於償還金融機構借款,並支應公司營運周轉之需。 該聯貸案由土地銀行擔任統籌主辦銀行,並有日本三井住友銀行、合作金庫、臺灣企銀、華南銀行、兆豐銀行、聯邦銀行、農業金庫等多家銀行共同參與。這次聯貸案的成功籌集,充分體現了市場對中租控股長期務實經營的認同與肯定。 在簽訂聯合授信合約的儀式上,中租控股兼中租迪和董事長陳鳳龍與土地銀行董事長黃伯川共同出席,展現了雙方對此合作的重视。中租控股近年來不斷擴大事業版圖,除了在國際市場如大陸、東協國家設立據點外,在台灣也推出了多項創新平台,如「全民電廠」、「中租零卡分期」、「卡車幫」等,將業務範圍擴展至各個領域。 為滿足營運需求,中租控股於日前進行了現金增資發行甲種特別股,並於9月10日正式掛牌上市,籌集到150億元資金。這筆資金將用於充實營運資金、強化財務結構,並為未來成長預作準備。此次聯貸案的成功籌集,將為中租迪和帶來更多的營運資金,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 根據中租控股2020年累積至8月的數據,公司合併營收達新台幣383.6億元,年成長2%;稅後獲利達新台幣93.5億元,年成長5%;每股稅後盈餘為6.77元。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中租控股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穩健的經營狀況。 土地銀行作為此次聯貸案的主辦銀行,近年來積極轉型,除了不動產核心業務外,還擴大了企業授信、財富管理、信用卡業務以及海外台商等業務範圍。土銀近年來持續推動「5+2新創重點產業」、「新南向」、「都市更新」及「危老建物重建」等多種融資業務,顯示了其在金融市場上的活躍與創新。
該聯貸案資金用途主要為支應中租迪和公司償還金融機構借款暨營運周轉所需資金,由土地銀行擔任統籌主辦銀行,並由日本三井住友銀行、合作金庫、臺灣企銀、華南銀行、兆豐銀行、聯邦銀行、農業金庫等行庫共同參與,各參貸行對於中租控股長期務實經營均予認同與肯定。
15日由中租控股兼中租迪和董事長陳鳳龍與土地銀行董事長黃伯川,代表銀行團簽訂聯合授信合約。
中租控股近年積極擴大事業版圖,除了向大陸、東協各國廣設據點之外,在台灣也建置「全民電廠」、「中租零卡分期」、「卡車幫」等創新平台,將事業觸角延伸至各領域。中租控股表示,繼2019年推出的「中租移動生活平台」,串聯用車客戶,提供App繳款、車貸、保險、維修、加油等全方位用車服務之後,今年推出的「中租支票通-應收帳款平台」,是業界首創採用會員制,經完成會員註冊,透過線上填寫資料、送件、審核,即可快速撥款,提供中小企業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的一條龍服務。
為充實營運需求,中租控股在日前第一次以現金增資發行甲種特別股,已於9月10日正式掛牌上市,籌資新台幣150億元,以充實營運資金、強化財務結構,並為未來成長預作準備,此次聯貸案將為中租迪和再增加更多的營運資金。
中租控股2020年累積至8月自結合併營收新台幣383.6億元,年成長2%;截至7月稅後獲利新台幣93.5億元,年成長5%;每股稅後盈餘6.77元。
該聯貸案的主辦銀行土地銀行近年積極轉型,土銀表示,除原有之不動產核心業務外,更擴大辦理企業授信、財富管理業務、JCB一卡通信用卡及海外台商等業務;近年持續推動「5+2新創重點產業」、「新南向」、「都市更新」及「危老建物重建」等多種融資業務。
在中美貿易戰的高潮迭起之際,整個國際供應鏈的生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國企業紛紛尋找新的生產據點,希望能夠順利接軌歐美市場的訂單。而這其中,以東協地區為主的南向國家,因為其高經濟成長率和龐大的人口,成為了全球最受矚目的新市場。
台商們在這股東協投資熱潮中,自然也不甘示弱。為了幫助台商更好地了解東協市場,工商時報與中華徵信所聯手舉辦了「壯闊東協台商雄起」系列論壇,首場論壇就聚焦產業面問題,總編輯梁寶華主持,與會來賓包括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商研院所長曾志成,以及印尼駐台經濟貿易辦事處投資部主任斐道斯等人,共同探討東協國家未來的發展趨勢及產業願景。
論壇上,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指出,電子業在這一波東協投資熱潮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他提到,電子零組件銷售及電腦機器周邊軟體產業,已是目前東協台商投資規模的前兩大產業。而台商電子業在東協的發展相當早,早在1988年即開始布局,代表性業者如神達電腦,已引入一條龍式的電子生產工廠。
中租迪和策略長廖英智則從金融服務業的角度分享了他的觀點。他指出,中租很早就在泰國、越南等地經營,並且利用低廉的勞工和土地吸引製造業來此設廠。但決勝關鍵在於「本土化」的深度,他強調,台商前進東協,必須在當地合作夥伴的協助下,加速服務的微調、產品的差異,才能順利發展。
廖英智還提到,南向國家雖然信奉回教,但經營環境仍有很大不同。例如馬來西亞和印尼,一個保守一個開放,台商投資時不能憑著想像就進去。他強調,台商必須在當地合作夥伴的幫助下,才能順利發展。
印尼駐台經濟貿易辦事處投資部主任斐道斯也提到,印尼擁有龐大的人力資源和低廉的工資,適合勞力密集型企業發展。他指出,在貿易大戰的影響下,印尼的環境穩定,地理位置優越,是台商投資的佳選。
商業研究院所長曾志成則認為,肺炎疫情和貿易戰改變了產業鏈的生態,中國大陸廠商也紛紛進駐東協。他建議台商不應只滿足於產品加工外銷,應該思考產業升級與市場的結合,把握伊斯蘭世界的人口紅利市場。
中租迪和,作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租賃公司,近年來在兩岸三地、亞洲各國的市場上展開了廣泛的投資布局。特別是在東協國家,中租迪和的業務更是如魚得水,遍地開花。這家公司在資金融通領域的強大後盾作用,不僅幫助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穩定發展,更在東協市場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租迪和策略長廖英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面對東協市場,公司採取了靈活多變的策略。他指出,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許多廠商都在尋找新的市場立足點或備援生產基地,而中租迪和早已洞察先機,於1980年開始在東南亞進行超前布局。 在短短幾年間,中租迪和在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的租賃業務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尤其在越南,公司已經成為當地最大的租賃公司。這一成就是基於公司對當地市場的深入了解和穩扎穩打的經營策略。 廖英智強調,作為一個外國企業,想要在當地市場取得成功,本土化是關鍵。因此,中租迪和對投資所在國的市場、產業、客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提供即時有效的融資服務,同時控制風險。公司還選擇與當地具有聲譽的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市場,這種策略使得中租迪和在各地的擴張和招募工作上取得了顯著成效。
前進東協的浪潮正在蔓延,嗅覺敏銳的台商當然不會也不能缺席。為此,工商時報與中華徵信所聯手舉辦「壯闊東協台商雄起」系列論壇,首場就產業面的問題進行討論。由總編輯梁寶華主持,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商研院所長曾志成,以及印尼駐台經濟貿易辦事處投資部主任斐道斯等人共同參與,分享東協國家未來的發展趨勢及產業願景。以下是座談會的紀要:
這一波的東協投資熱,電子業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表示,電子零組件銷售及電腦機器周邊軟體產業,已是目前東協台商投資規模的前兩大產業。他強調,台商電子業在東協的發展相當早,1988年即開始布局,代表性業者為神達電腦,並引入了一條龍式的電子生產工廠。而電子業者加速布局的腳步,與貿易戰爆發以來,廠商重新調整據點策略有很大的關係。
中租迪和策略長廖英智則認為,以金融服務業來說,最早當然是跟著台商的一起走,中租很早就在泰國、越南經營,而低廉的勞工、土地容易吸引製造業來此設廠,將商品外銷到各國,當地的製造業也會跟著一起發展。
經過一段時間,決勝的關鍵還在於「本土化」的深度,不只是任用當地的幹部和與當地企業往來,連公司的進一步擴張,都要思考與當地具有規模的企業集團合作,一起開發市場。
廖英智強調,南向國家即使都是信奉回教,經營者的角度來看仍有很大的不同。例如馬來西亞跟印尼,一個極為保守一個卻相對開放,地理環境雖然接近,投資人不能憑著想像就進去。台商前進東協,必須在當地合作夥伴協助下,加速服務的微調、產品的差異,企業才能順利發展。
印尼駐台經濟貿易辦事處投資部主任斐道斯也說,由於印尼擁有龐大的人力資源,工資也低廉,適合勞力密集型企業發展,當貿易大戰讓整個國際社會出現動盪時,印尼還擁有穩定的環境,地理位置可輻射到世界上主要的地區,可做為台商選擇投資的參考。
商業研究院所長曾志成認為,肺炎、貿易戰改變了產業鏈的生態,現在連中國大陸的廠商,都搶著進駐東協,原本佇立於南向國家的台商們,不應只把產品做好加工外銷而感到滿足,應該要思考產業升級與市場的結合,把握伊斯蘭世界的人口紅利市場。
對於經略東協的做法,中租迪和策略長廖英智表示:「在東協市場,不同時期必須有不同的策略。」
廖英智介紹說,在中美貿易戰的催化之下,往南向國家尋找新的立足點或備援生產基地,已是每個廠商都要做的功課,而中租則是更早嗅到了南向的商機,於1980年開始超前布局,在東南亞深耕。
靠著穩扎穩打的步伐,短短幾年內,已經成為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排名相當前面的租賃公司,尤其在越南,中租已是當地最大的租賃公司。
中租最早進駐東南亞時,是以服務前往當地投資的台商為主,慢慢的,站穩了腳步後,也對當地市場的情況有了解,就會切入當地的企業客戶商機。
廖英智強調,做為一家外國的企業,想要攻入當地並長久發展,「本土化」是必然的趨勢。因此,不僅對投資所在國的市場、產業、客戶,要有深入了解,即時有效的提供融資服務並控制風險,一項很重要的策略是,中租會設定好目標,尋找當地具有聲譽的企業,一起打拚、開發市場,這種做法,使中租在每個地方的擴充、招募上,都產生相當大的幫助,顯示策略有效。
台灣中租控股旗下子公司中租迪和,近期在屏東佳冬鄉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動工典禮,標誌著該公司對於活化地層下陷與閒置土地政策的積極響應。這場典禮的舉行,讓屏東縣有望成為全台裝置量第一的綠能城市。 中租迪和總經理侯明欽在典禮上表示,這次啟用的屏東縣佳冬鄉新埔段案場,是屏東縣政府於2019年規畫的縣級光電專區,該計畫涵蓋了屏東東港、林邊、佳冬及枋寮等四鄉鎮,這些地區都受到地層下陷的影響,同時也是不適宜農業生產的土地。這個案場已經通過了經濟部能源局與屏東縣政府的各項審查,並完成了土地變更作業,獲得核發籌設與施工許可,預計7月全面動工,並計畫完成99MW的太陽能發電設施,將成為當地的指標性太陽能案場。 不僅如此,中租控股也在南台灣積極發展太陽能廠,並推動全民參與綠能的全民電廠平台。6月中旬在嘉義中埔推出的014號電廠,總共648片太陽能板,上架後兩天內就熱銷一空。截至目前,全民電廠平台已經完售14案,集资額達1.5億元,太陽能板的銷售片數達8,729片。 侯明欽還透露,中租控股旗下擁有近2千座太陽能電廠,總裝置容量達560MW,位居產業龍頭。未來,中租控股將持續在區域性擴張,除了中南部,也將擴大至北部、東部與離島等地理範圍,並推動方案多元化,從發展成熟的屋頂型案場,跨入大小型地面型與水面型。今年,公司將積極朝向持有2億瓦(GW)電廠容量,電廠資產規模達新台幣1千億元的目標前進。
中租迪和總經理侯明欽表示,23日啟用的屏東縣佳冬鄉新埔段案場 ,是屏東縣政府2019年規畫之縣級光電專區,該計畫納入屏東東港、 林邊、佳冬及枋寮等四鄉鎮,嚴重地層下陷的地區,以及不適宜農業 生產的土地。
佳冬案場已經通過經濟部能源局與屏東縣政府各項相關審查,並完 成土地變更作業,且獲得核發籌設與施工許可,將於7月全面動工, 預計完成99MW太陽能發電設施,可望成為當地指標性的太陽能案場 。
中租控股除了在南台灣積極發展太陽能廠外,為了讓全民參與綠能 ,更發展全民電廠平台。6月中旬在嘉義中埔推014號電廠,總共648 片太陽能板,上架後兩天內熱銷一空。
據中租控股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全民電廠平台已經完售14案,集 資金額達1.5億元,太陽能板的銷售片數達8,729片。
侯明欽表示,中租旗下擁有近2千座太陽能電廠,總裝置容量達56 0MW,位居產業龍頭。無論是自建或是策略合作,未來都將持續區域 性擴張,除了中南部,未來也將擴大至北部、東部與離島等地理範圍 ,並推動方案多元化,從發展成熟的屋頂型案場,跨入大小型地面型 與水面型,今年將積極朝向持有2億瓦(GW)電廠容量,電廠資產規 模新台幣1千億元目標前進。
陳鳳龍指出,中租數位轉型,運用數位科技朝「數位優化」、「數據科學運用」與「數位產品」三方向進展。中租「數位產品」平台,因應不同客群、市場定位,除將現有產品做得更好,創造出新產品平台與業務服務機會,串聯更完整的企、消金產品,精進另類徵信的成效,也會將適合的數位平台及產品複製至海外市場。
中租自2017年起陸續推出的數位企金進件平台、5871中租設備網與應收帳款融資平台-支票通,是針對中小企業主、二手設備商等,提供設備租賃分期、應收帳款等服務,從申請、徵信到簽約等業務流程數位化,並協助客戶在短時間內獲得資金需求。
2019年另一亮點是推出「卡車幫」平台,針對卡車司機提供車貸、油價優惠的產品,並增加順道載貨運送的媒合服務、輪胎買賣及融資等服務,擴大連結卡車司機、車主及中小企業主,進而成為一生態系的概念。
中租迪和-企業融資進件平台:https://www.bizloan-chailease.com.tw/。(金萊萊)
台灣金融市場近期再掀一波合作熱潮,中租控股(中租-KY,5871)旗下的中租迪和,近日與10家銀行攜手,成功簽署了一筆總額達新臺幣60億元的3年期聯合授信案,這筆資金將用於強化公司中期營運的流動資金。這次的聯合授信案由臺灣銀行主辦,董事長陳鳳龍與臺灣銀行總經理邱月琴共同主持簽約儀式,其他參與的銀行包括臺灣土地銀行、合作金庫商業銀行等10家重量級銀行。 這次的聯貸案原計畫籌資新臺幣50億元,但在金融同業的熱烈參與下,超額認購達166%,總額攀升至新臺幣83億元,最終決定以60億元結案。這次的成功籌資,充分顯示了市場對中租迪和的信心,也反映了金融市場對公司未來發展的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中租迪和去年9月及12月已分別完成兩筆聯合授信案,總額達新臺幣78億元,分別用於營運資金充實和太陽能電廠投資。今年再成功籌得60億元,不僅證明了公司運營的穩定性,也顯示了金融市場對公司未來發展的高度認可。 作為中租控股的旗艦公司,中租迪和專注於融資性租賃和分期付款買賣,不斷創新產品,擴大業務範圍。隨著台商企業海外投資的加溫,中租控股也積極進軍中國大陸和東協市場,並在太陽能發電領域發展。今年第一季,中租控股累計營收達新臺幣129億元,年增長12%,合併稅後純益35.8億元,年增長18%,整體營運表現亮眼,穩居產業領先地位。
聯合授信案是由臺灣銀行統籌主辦,中租控股暨中租迪和董事長陳鳳龍及臺灣銀行總經理邱月琴共同主持,包括臺灣土地銀行、合作金庫商業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安泰商業銀行、聯邦商業銀行等10家銀行代表參加。該聯貸案原計畫籌組新臺幣50億元,在金融同業踴躍參貸下,超額認購166%,達新臺幣83億元,最終決定以新臺幣60億元結案。
中租迪和於去年9月完成3年期新臺幣48億元聯合授信案,用於充實中期營運周轉金;於12月底完成8年期新臺幣30億元聯貸案,專注於投資太陽能電廠;今年順利再籌組新臺幣60億元,充分顯示金融同業對中租迪和的營運與未來發展給予高度肯定與支持。
中租迪和為中租控股的旗艦公司,以融資性租賃事業、分期付款買賣為核心事業,不斷創新產品、拓展事業範疇。中租控股隨著台商企業海外投資的腳步,積極跨足中國大陸、東協市場,並跨入太陽能發電領域。中租控股今年第1季累計營收為新台幣129億元,年增12%;合併稅後純益為新台幣35.8億元,年增18%,營運績效表現亮眼,穩居產業領先地位。
臺灣銀行主辦的聯合授信大案,4月29日終於圓滿簽約了!這次的聯合授信案是由中租迪和主導,總金額高達60億元新臺幣,真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原來計畫的50億元,在金融同業的熱烈參與下,結果超額認購到166%,也就是說,最終金額跳到了83億元,這個數字可真是驚人啊! 中租迪和,這家我們都知道是中租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它可是台灣租賃業的領頭羊,不僅業務範圍廣泛,還有強大的風險管理能力。從租賃、分期付款,到應收帳款受讓,再到貸款型融資和太陽能發電,它幾乎是無所不能。這次能夠籌到這麼多的資金,顯見金融同業對中租迪和的信心十足,對它的未來發展也是給予了大力支持。 中租控股在中小企業融資市場深耕了40年,對產業特性和客戶需求了如指掌,提供的金融商品也是多樣化,專業經營更是不用說。這次的聯貸案成功籌組,對中租控股來說,絕對是個大加分,不僅能夠提升市場競爭力,還能夠讓它的事業布局更加廣闊。
此聯貸案原擬籌組新臺幣50億元,在金融同業踴躍參貸下,此案不僅順利籌組完成,且超額認購166%達新臺幣83億元,最終以新臺幣60億元結案,充分顯示金融同業對中租迪和之營運與未來發展給予高度肯定與支持。
中租迪和係中租控股公司之全資子公司,主要業務包括租賃、分期付款融資、應收帳款受讓業務、貸款型融資及太陽能發電等。該公司具備完整產品架構與先進的風險管理制度,擁有獨特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及核心競爭力,長期居於臺灣租賃業之領先地位,亦為企業重要獲利引擎。中租控股深耕中小企業融資市場40年,不僅瞭解產業特性與客戶需求,提供多元性的金融商品,並以全方位專業化經營,達成客戶營運財務需求。本次聯貸案順利籌組完成,將有助於中租控股提升市場競爭力並擴大事業布局。
金管會昨日公布了一則重大新聞,針對公開發行公司的資金貸與規定進行了修正,這對台灣的租賃業來說是一大利好消息。為了幫助中小企業獲得更多融資,金管會放寬了租賃業從事短期資金融通的限額,預計將增加338億元的短期資金融通空間,對四家受惠的租賃業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這次的修正規定,主要針對那些實收資本額達十億元以上,已加入租賃商業同業公會並遵循自律規範,同時已訂定風險管理機制的租賃業。這些公司將不受淨值40%的限制,但貸與額度也不得超過淨值100%。從去年底資料來看,這項放寬將為租賃業帶來約338億元的短期資金融通空間,其中受惠的租賃業包括中租迪和、裕融、合迪及和潤。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表示,這項修正旨在增進中小企業的融資管道,並增加集團企業資金調度的彈性。不僅如此,還有其他幾項重要修正,例如增加集團企業內部資金調度運用的彈性,放寬公發公司對國外公司從事資金貸與的限制,以及明定設有審計委員會和獨立董事的公發公司在資金貸與和背書保證方面的作業程序。 這一系列的修正,無疑將為台灣的租賃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對於像中租迪和這樣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未來,我們可以期待看到更多中小企業因為這項政策而獲得更好的發展環境。
【台灣金融新聞】 金管會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政策,將對公開發行公司實收資本額達10億元以上,並加入租賃公會的公司,放寬短期資金融通限額。這項新規定預計在2月底正式生效,對於台灣的租賃業界,特別是中租迪和等四大租賃公司來說,將帶來巨大的資金動能。
根據金管會的公告,此次放寬的資金限制將從原先的淨值40%提升至淨值一倍,這將為受惠的租賃公司帶來額外338億元的融資能力。其中,中租迪和、合迪、裕融及和潤這四家租賃公司將是主要受益者。
值得注意的是,金管會也提出了一項建議,即對於金控或銀行100%持股的租賃公司,若其加入租賃公會,也應該比照此開放措施,將短期融資額度擴大到淨值100%,預計可增加225億元的放款能量。
然而,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也指出,這次放寬的規定並不適用於金控或銀行的租賃公司,因為這些公司大多是非公開發行,並不受銀行法規範,因此只能按照公司法進行規範,仍然受到淨值40%的限制。
對於這項新政策,金管會預計將大幅提升大型租賃公司的企業融資業務。以中租迪和、合迪、裕融及和潤四家租賃公司為例,若淨值增加60%,則其短期企業融資業務可增加338億元的額度。目前這些公司大多已接近40%的上限,這次放寬將有助於其資金及業務動能的提升,並對中小企業取得融資有所幫助。
這次放寬的規定主要針對的是直接借出資金,與銀行的放款相似,且主要是針對企業融資,期間為一年或公司營業周期為限。這項政策的實施,將為台灣的租賃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表示,為增進中小企業融資管道,及增加集團企業資金調度運用的彈性,在審酌外界建議與實務運作等需求後,金管會修正「公開發行公司資金貸與及背書保證處理準則」,放寬相關規定,新規定2月底上路。
這次修正重點,包括第一,放寬符合金管會所訂條件的租賃業,從事短期資金融通的限額,並加強風險管理。
考量租賃事業是國內中小企業資金融通的重要管道,且辦理企業融資也是其主要營業項目,因此針對公發公司實收資本額達十億元以上,且已加入租賃商業同業公會及聲明遵循自律規範,並已訂定風險管理機制者,放寬其短期資金融通的貸與限額,不受淨值40%限制,但不得超過淨值100% 。
若以去年底資料來看,這次放寬後,租賃業可增加短期資金融通空間約338億元,符合條件的租賃業,主要有四家,包括中租迪和、裕融、合迪及和潤。
金管會官員表示,目前這幾家租賃業辦理的短期資金融通餘額,都已接近淨值40%,所以才會提出需求,希望放寬規定。
第二,增加集團企業內部資金調度運用的彈性,放寬公發公司直接及間接持有表決權股份100%的國外公司(子公司),對該公開發行公司(母公司)從事資金貸與,不受淨值40%及一年期限的限制。
第三,明定已設置審計委員會的公開發行公司,訂定或修正資金貸與他人及背書保證作業程序,應經審計委員會通過。
第四,明定已設置獨董的公發公司,對於資金貸與或背書保證重大違規事項,除應書面通知監察人,也應以書面通知獨董,相關改善計畫應一併送獨董。
先前租賃公會亦協助爭取金控或銀行100%持股的租賃公司,若加入租賃公會,也建議比照此開放措施,讓這些金控或銀行轉投資的租賃公司的短期融資也能擴大額度到淨值100%,即可再多出225億元的放款能量。
但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表示,這次放寬的是「公開發行公司資金貸與及背書保證處理準則」,金控或銀行的租賃公司大多是非公開發行,又不受銀行法規範,因此只能回歸公司法,受淨值40%的限制,無法比照這次的開放措施。
這項開放將有助大型租賃公司擴大企業融資業務,金管會初估,若以2017年底財報計算,中租迪和、合迪、裕融及和潤4家租賃公司的淨值共564億元,若增加60%,則其短期企業融資業務可增加338億元的額度,目前這些租賃公司大多已用到40%的上限,這次開放即可增加其資金及業務動能,也有助中小企業取得融資。
租賃業不得吸收存款,但主要業務跟銀行授信相似,有實物租賃業務及直接資金借貸,這次放寬的部分是直接借出資金,與銀行的放款相似,且主要是針對企業融資,期間是一年期或公司營業周期為限,原本融資金額比照公司,就是不得逾淨值40%,考量短期融通也是租賃業的主要業務,因此決定附條件放寬。
主要受惠者則是四大租賃公司,其中兩家屬於中租集團,包括中租迪和以及合迪,另外就是裕融與和潤租賃,新額度預計於2月底前上路。
中租控股旗下的中租迪和最近可是大动作连连,與竹科管理局、台電新竹區營運處攜手合作,成功啟用了一個超級酷的竹科園區矽導立體停車場屋頂型太陽能電廠!這個電廠位在力行二路停車場的3樓,擺滿了3,858片太陽能板,裝置容量高達1,196.98KW,占地6,276.5平方公尺,真的是超級大氣的。 中租迪和這家公司在太陽能電廠的領域可是越做越大,年增率竟然有66%,擁有了1,095座太陽能電廠,發電量也達到了4.08億度。他們不僅如此,還有著新台幣1,000億元的電廠資產規模目標,看來是要一往無前了! 這個停車場屋頂型太陽能電廠只是他們的一小步,中租迪和近年來逐步從融資進入電廠投資,建立了完整的太陽能電廠產業鏈與價值鏈。2015年還成立了中租能源公司,幫助客戶導入節能與創能計畫,未來還要朝著裝置容量2GW、電廠資產規模新台幣1,000億元的宏大目標邁進。 2017年,中租迪和利用他們豐富的太陽能電廠開發與管理經驗,找到了合適的太陽能案場,並與台電簽署了20年的售電合約。他們還結合了共享經濟與金融科技,推出了「全民電廠.太陽光電」平台,讓一般民眾也能參與太陽能電廠的投資。2018年3月首次開放給民眾參與,預估內部報酬率(IRR)達4.25%,兼具長期穩定的收益報酬和政府保證收購電力的低風險優點,結果是超級火熱,認購速度超快! 現在,他們的「全民電廠.太陽光電」平台又開放了一個新的太陽能電廠給大家認購,這次是屏東鹽埔的005號太陽能電廠。想了解更多資訊,就請上他們的網站:https://www.finmart.com.tw,但記得要滿20歲以上的個人才能參與哦!(金萊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