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穎科技(興)公司新聞
來穎科技,錸德集團旗下的儲能系統暨電池模組廠,近期表現亮眼。隨著储能案場進入建置期,公司今年前五月累計營收大增56.58%,顯示出強勁的成長動能。第三季將繼續保持案場認列高峰,加上電池模組遞延出貨的訂單恢復出貨,公司運營表現預期將持續上升。
來穎科技與錸寶及台普威合作的储能案場於3月起營收跳升,連續三個月維持在3億元以上的高檔。今年前五月合併營收達12.74億元,年增率達56.58%。公司預計,隨著營收規模的擴大,獲利表現也將隨之提升。
美國市場方面,來穎科技先前因美國對等關稅因素暫緩拉貨,但客戶訂單未減,6月已恢復正常出貨。下半年將完成先前遞延的訂單,電池模組相關業績預期穩定成長。
雖然第二季新台幣大幅升值,對獲利造成影響,但來穎科技表示,案場建置不受匯率影響,且材料進口成本下降,有助於毛利率提升。電池模組出口業務以美元計價,與案場建置業務相互抵銷匯率影響。
來穎科技持續研發核心技術,包括鋰電池模組的BMS模組化設計、模組化储能櫃體整合開發,以及雲端智能監控系統建置。同時,公司積極拓展全球市場,開發多元储能場景,並與策略夥伴合作擴大出海布局。目前與夥伴在日本取得案場,預計第四季開始出貨,台灣也有新案場正在洽談中。
在UPS產品方面,來穎科技原有半導體與通訊產業客戶穩定出貨,交通號誌應用的UPS出貨也逐年成長。公司已成功將多項储能產品導入電動車充電站、光儲整合場域與新型貨櫃储能系統,預計明年營運將保持穩健。
由於錸寶與台普威合作的儲能案場進入建置期,帶動3月起營收跳 升,連續三個月營收維持在3億元以上的高檔,累計今年前五月合併 營收12.74億元,年增56.58%。來穎表示,該儲能案場建置期大約半 年的時間,第二季和第三季進入營收認列高峰,營收成長可期,隨著 營收規模放大,獲利表現也將持續提升。
此外,出貨到美國的電池模組先前因為美國對等關稅因素,客戶暫 緩拉貨,造成4、5月出貨減少。來穎表示,客戶沒有下修訂單,並且 已經在6月恢復正常出貨,下半年會把先前遞延的訂單出完,今年電 池模組相關業績穩定成長。
不過第二季新台幣大幅升值,雖然案場建置不受匯率影響,而且有 材料進口,材料成本下降,有助於毛利率提升。不過達勝的電池模組 是出口業務,以美元計價,兩大業務一來一回可以抵銷一些新台幣升 值的衝擊,不過對於獲利還是會有影響。
來穎表示,公司持續研發核心技術,包括鋰電池模組的BMS(電池 管理系統)模組化設計、模組化儲能櫃體(Cube)整合開發,以及雲 端智能監控系統建置,推升技術能量。也持續拓展全球性品牌與通路 ,積極開發電力服務、通訊備援系統、充電站應用等多元儲能場景, 結合策略夥伴資源擴大出海布局。目前攜手合作夥伴取得日本案場, 期望最快第四季開始出貨,另外台灣也有其他新案場正在洽談,均可 望挹注明年的營運成長動能。
來穎表示,UPS產品方面,原有半導體與通訊產業客戶穩定出貨, 而交通號誌應用的UPS出貨更是逐年成長,在六都都有出貨實績,明 年營運穩健。並且已成功導入多項儲能產品至電動車充電站、光儲整 合場域與新型貨櫃儲能系統。
來穎科技(7816)昨(15)日盛大登錄興櫃市場,以每股參考價75元開盤,盤中最高見122元,終場以每股100.5元作收,較前一日漲幅達25.5元,漲幅超過三成,啟動了新股掛牌的蜜月行情。這家創新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來,專注於中大型儲能市場的開發,不僅取得了半導體用UPS電池模組的訂單,還跨足小功率電池模組的業務,並於2023年開始出貨儲能貨櫃,與儲能產業同步進入高速成長期。
來穎科技在市場上的表現引人注目,其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能力得到了廣泛認可。隨著全球對綠色能源和節能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來穎科技在儲能領域的發展前景被普遍看好。公司不僅在技術上不斷突破,還在市場拓展上展現出強大的動力。
在另一則新聞中,毫米波跨界創新解決方案商稜研科技(7812)也於昨日以每股60元登錄興櫃市場,終場參考價小漲0.9元,收於每股69.9元。稜研科技目前資本額達15億元,擁有94項全球專利,並以自有品牌「TMYTEK」在全球市場上銷售產品。其大股東包括代工大廠英業達、光通訊廠光聖、以及自動化設備供應商廣運等知名企業。
稜研科技在2024年的營收達到了1.43億元,年增長率達38.8%,這一成績顯示了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稜研科技的成功登錄興櫃,不僅是公司自身發展的里程碑,也對於興櫃市場的多元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來穎成立於2019年,專注中大型儲能市場開發,取得半導體用UPS電池模組訂單,同時跨入小功率電池模組業務,並於2023年開始出貨儲能貨櫃,伴隨儲能產業一起進入高速成長期。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毫米波跨界創新解決方案商稜研科技(7812)昨(15)日以每股60元登錄興櫃,終場參考價小漲0.9元、收69.9元。
稜研目前資本額15億元,已擁逾94項全球專利,以自有品牌「TMYTEK」行銷全球,大股東都來頭不小,代工大廠英業達、光通訊廠光聖、自動化設備供應商廣運都是股東之一。稜研2024年營收1.43億元,年增38.8%。
熙特爾去年以每股參考價77元登錄興櫃,股價最高突破200元大關 ,也讓市場注意到儲能商機。來穎以每股參考價75元掛牌,比價效應 可期。
錸寶子公司來穎,是錸德集團第一家以IPO的能源公司,執行長葉 丞恩表示,集團從太陽能開始,最後一哩路就是儲能,儲能、電動車 、消費性產品都需要電池,這絕對是是未來方向。但是電池產業很講 求供應鏈和財務資源,集團多年來在技術、零組件、資金都有資源可 以支援。後來創立來穎,透過投資不同電池公司,讓產品線跨多元領 域。公司在2019年成立,2020年開始交貨,過去幾年穩定成長。
來穎三大產品線包括電池模組、櫃體組裝、儲能系統服務,2024年 儲能及不斷電系統UPS營收占比各約15%,消費性電子等應用電池模 組合計占比約70%。展望2025年,葉丞恩表示,儲能價格甜蜜點到了 、伴隨再生能源裝置增加,成長爆發力最強。儲能和UPS業務將引領 2025年營收成長,預期儲能及UPS的營收占比將達7成,儲能系統包含 電池設計、案場建置、後續維運等,儲能案場維運很重要,電池健康 度、冷氣檢查、消防檢查都要很完善,這些都屬於跨領域的系統整合 服務,因此毛利率較高,將帶動來穎的毛利率進一步提升。
葉丞恩成長過程融合了東西文化,家中管教是日本的嚴謹文化,1 1歲赴美唸書後,吸收美國大熔爐文化,學習到如何尊重每個人不同 的背景和文化,做生意的方式更有彈性。葉丞恩翻開同業比較表時指 出,來穎垂直整合程度高,對公司來說同業不是競爭對手,比較表讓 我們看到合作點,可以彈性服務、攜手合作,做到雙贏、甚至是多贏 。
葉丞恩直言,公司最大的競爭優勢還是回到集團資源,把電池拆解 開來,集團的化學部門可以提供導熱膠、防水膠,電路板製造、打件 也是集團核心資源,鋼板也是既有事業,支架和外殼會用到集團射出 的技術,其他還有顯示器、保護板等等,有很強的垂直整合能力。
電池產業經營還有一個關鍵,就是跟電芯廠緊密的合作關係,檯面 上大型日、韓、中電芯廠當中,很多家也橫跨了很多事業,像是松下 、東芝等等過去也都是錸德碟片事業的夥伴,可以延續合作關係。
本周台灣證券市場再迎新血,櫃買市場家族正式擴大,新增七家新軍加入競爭。其中,裕山、新應材將於15日上櫃掛牌,而稜研科技*、來穎、新特則將於15日登錄興櫃。此外,宇辰系統也將於16日登錄興櫃,預計今年興櫃公司將達十家之數。
創泓科技作為新兵之一,主要代理銷售網路資安軟硬體產品,提供企業整合性資訊安全解決方案。該公司2023年度合併營收達11.31億元,稅後淨利為9,212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5.75元。202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8.30億元,稅後淨利為5,008萬元,EPS為2.67元。創泓科技的承銷價定於86.06元。
裕山則專注於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調查與整治及廢棄物處理。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14.61億元,稅後淨利為9,554萬元,EPS為3.31元。去年前三季合併營收12.33億元,稅後淨利為1.00億元,EPS為3.4元。裕山的承銷價為39.6元。
新應材則專業於特用化學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23.64億元,稅後淨利為3.18億元,EPS為3.86元。202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24.06億元,稅後淨利為5.24億元,EPS為6.39元。新應材的承銷價定於480元。
興櫃市場方面,稜研科技*將於15日登錄,主要產品涵蓋毫米波開發、教學、量測與模擬套件,專為推動毫米波技術創新而設計。興櫃認購價為60元。來穎也將於15日登錄,從事電池模組及儲能櫃、储能系統產品研發、製造及銷售。興櫃認購價為75元。新特則專注於驅動晶片探針介面卡、模組及技術服務,興櫃認購價為150元。
宇辰系統則將於16日登錄興櫃,主要業務為承攬高科技產業之廠務自動化系統及電力工程之服務,提供客戶一條龍完整解決方案。興櫃認購價為70元。
創泓科技主要是代理銷售網路資安軟硬體產品,提供企業整合性資訊安全解決方案,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11.3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為9,212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5.75元。202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8.30億元,稅後淨利為5,008萬元,EPS為2.67元。承銷價為86.06元。
裕山從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調查與整治及廢棄物處理,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14.61億元,稅後淨利為9,554萬元,EPS為3.31元。去年前三季合併營收12.33億元,稅後淨利為1.00億元,EPS為3.4元。承銷價為39.6元。
新應材主要從事特用化學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23.64億元,稅後淨利為3.18億元,EPS為3.86元。202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24.0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5.24億元,EPS為6.39元。承銷價為480元。
興櫃方面,稜研科技*將於15日登錄興櫃,主要產品涵蓋毫米波開發、教學、量測與模擬套件,專為推動毫米波技術創新而設計,提供涵蓋波束成形、上下變頻及教學實驗的解決方案。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台新、元大,興櫃認購價為60元。
來穎將於15日登錄興櫃,主要從事電池模組及儲能櫃、儲能系統產品研發、製造及銷售。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凱基、康和、台中銀,興櫃認購價為75元。
新特將於15日登錄興櫃,主要業務為驅動晶片探針介面卡、模組及技術服務之研發、設計、生產、銷售, 為半導體產業下游之專業半導體測試介面廠。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兆豐、中國信託,興櫃認購價為150元。
宇辰系統16日將登錄興櫃,主要業務為承攬高科技產業之廠務自動化系統及電力工程之服務,從設計、規劃、施作及後續維護,提供客戶一條龍完整解決方案。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元大、群益金鼎,興櫃認購價為70元。
錸德集團旗下的來穎科技(7816)昨日舉行興櫃前業績說明會,預計將於元月15日登錄興櫃交易。該公司近年來在能源產業的轉型中表現亮眼,2024年上半年每股純益達到1.3元,預計下半年業績將更佳,2025年每股純益目標則是挑戰成長雙位數百分比。
來穎科技自成立以來,從小功率電池模組起步,逐步拓展至大型儲能貨櫃的組裝及後續運營維護,與储能產業一同進入高速成長期。公司營運動能將呈現爆發力,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
來穎科技財務長周雨蕾在會上提到,根據公開說明書,目標參考價為75元,但市場上類似同業的每股價格普遍落在200元左右。這也反映了市場對來穎科技未來發展的期待。
來穎科技近年營收及營運狀況均呈正向發展,根據接單狀況,預估今年出貨量有望翻倍。周雨蕾進一步指出,2025年消費型電子產品預期將持平,但储能出貨量則估計翻倍成長,這將對公司營收帶來顯著的提升。根據預測,2025年營收將比2024年成長15%至20%。
來穎科技執行長葉承恩表示,去年營收中,储能與UPS(不斷電系統)各占15%,而工控、醫療、轻型載具、消費性電子等產品合計占70%。今年預期储能及UPS的合計收入可能超越其他產品。
葉承恩還提到,來穎科技自2019年成立以來,專注於中大型储能市場的開發,並成功取得半導體用UPS電池模組訂單。同時,公司也跨入了小功率電池模組業務,並在2023年開始出貨储能貨櫃。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錸德集團近20年在能源市場的深厚經驗。
錸德集團自薄膜太陽能模組研發到矽太陽能模組製造與系統安裝,不斷擴展其產業版圖。至今,錸德集團已投資厚聚能源,並成功運營70MW的太陽能電廠,顯示其在能源產業的領先地位。
錸寶集團旗下子公司來穎科技近期舉行興櫃前業績說明會,公布自成立以來營收與獲利均呈逐年成長,尤其是獲利目標,更是挑戰5年內成長5倍。來穎科技預計將於15日登錄興櫃市場,未來發展前景看好。
來穎科技看好儲能貨櫃相關收入將大幅成長,預計將佔營收的6成以上,成為公司運營成長的主力。在半導體、伺服器及交通應用等領域,來穎科技已成功打入半導體大廠的供應鏈,並通過多項國際認證,期望能搭上BBU(電池備援電力模組)的商機。
錸德集團董事長葉垂景強調,集團在能源市場的深耕已近20年,從薄膜太陽能模組研發到矽太陽能模組製造與系統安裝,以及投資厚聚能源,至今已有70MW的太陽能電廠投入運營。這些歷史積累的經驗,為錸德在能源領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讓集團深刻認識到「儲能」對於實現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性。
來穎科技於2019年成立,專注於中大型儲能市場的開發,並已取得半導體用UPS電池模組訂單。公司同時跨足小功率電池模組業務,並於2023年開始出貨储能貨櫃。來穎科技打造了綜合性能源解決方案的生態系統,聚焦於模組製造、櫃體組裝與系統服務等三大業務。
來穎科技2024年合併營收達17.17億元,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為1.29元。公司執行長葉丞恩表示,產品組合中,储能及不斷電系統UPS各佔15%,工控、醫療、轻型載具、消費性電子等應用產品合計佔70%。展望2025年,消費性電子市場預期將持平,而储能產品出貨量將翻倍,整體營收預期將有兩位數的年增。
2025年,來穎科技預計產品結構將發生變化,储能及UPS的占比將超過6成。储能系統涵蓋電池設計、建置、維運等,屬於跨領域的系統整合服務,毛利率較高,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
來穎科技於2024年完成擴建,新增了配備大型天車設施的储能工廠,成為台灣少數具有一條龍大量貨櫃組裝能力的業者,強化了超充站储能櫃與大型储能案場的建置接案實力。
隨著AI和BBU應用的興起,來穎科技積極拓展在UPS和储能系統領域的技術與市場經驗。葉丞恩強調,BBU作為小型UPS,對電芯有特殊要求,安全性和穩定性標準更高。來穎科技憑藉製造能力,成功通過多項國際認證,這將成為公司另一個重要的成長動能。
錸德集團董事長葉垂景表示,集團進入能源市場已近20年,從薄膜 太陽能模組研發到矽太陽能模組製造與系統安裝,並投資厚聚能源, 至今已有70MW的太陽能電廠營運中。這些歷程為錸德在能源領域奠定 了深厚基礎,也讓集團意識到「儲能」是實現新能源的關鍵拼圖。
來穎成立於2019年,專注中大型儲能市場開發,取得半導體用UPS 電池模組訂單,同時跨入小功率電池模組業務,並於2023年開始出貨 儲能貨櫃。來穎打造了綜合性能源解決方案的生態系統,鎖定模組製 造、櫃體組裝與系統服務等三大業務。
來穎2024年合併營收17.17億元,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1.29元。執 行長葉丞恩表示,產品組合來看,儲能及不斷電系統UPS各占15%, 工控/醫療/輕型載具/消費性電子等應用產品合計占70%。展望2 025年,預期消費性電子持平,儲能產品出貨翻倍,整體預估,儲能 和UPS業務引領2025年營收成長,預期營收有兩位數年增。
2025年產品結構也會翻轉,期待儲能及UPS占比將會超過6成,儲能 系統包含電池設計、建置、維運等,屬於跨領域的系統整合服務,因 此毛利率較高,來穎的整體盈利能力也有望進一步增強。
來穎在2024年完成配備大型天車設施的儲能工廠擴線,成為台灣少 數,具有一條龍大量貨櫃組裝能力的業者,強化了超充站儲能櫃與大 型儲能案場的建置接案實力。
隨AI和BBU應用興起,來穎積極拓展其在UPS和儲能系統領域技術與 市場經驗。BBU作為小型UPS,整合於伺服器機櫃內,對電芯有特殊要 求,安全性和穩定性標準更高。葉丞恩強調,在半導體、伺服器及交 通應用等領域技術難度更高,而來穎憑藉製造能力,成功通過多項國 際認證,這將是另一個成長動能。
來穎成立五年,從小功率電池模組起步,拓展至大型儲能貨櫃組裝及後續運營維護,伴隨儲能產業一起進入高速成長期,營運動能將呈現爆發力。
來穎財務長周雨蕾表示,根據公開說明書目標參考價為75元,但市場上類似同業每股價格落在200元左右。來穎近年營收及營運狀況均呈正向發展,根據接單狀況,估今年出貨量有望翻倍。
周雨蕾指出,2025年消費型電子產品估持平表現,儲能出貨量估翻倍成長。據此預估2025年營收相較2024年成長15%至20%。
來穎執行長葉承恩表示,去年營收占比儲能與UPS(不斷電系統)各占15%,工控/醫療/輕型載具/消費性電子等合計占70%。今年預期儲能及UPS合計可能超越其他產品。他指出,來穎2019年成立,專注中大型儲能市場開發,取得半導體用UPS電池模組訂單,同時跨入小功率電池模組業務,並於2023年出貨儲能貨櫃。
錸德集團進入能源市場近20年,從薄膜太陽能模組研發到矽太陽能模組製造與系統安裝,並投資厚聚能源,至今已有70MW(百萬瓦)的太陽能電廠營運中。
錸德集團錸寶科技原為PMOLED領域的龍頭廠商,面對顯示器產業嚴峻挑戰,積極透過多元化投資,重拾獲利成長動能,能源事業為轉投資事業之一。
錸寶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轉投資子公司來穎科技將於12月送件,預計明年初登錄興櫃,將為錸寶的轉型效益助攻。
錸寶說明,近年來積極投入儲能與電池領域,子公司來穎科技自2020年起進軍能源領域,專注開發應用於儲能系統的高效鋰鐵電池模組,主要產品涵蓋儲能櫃、不斷電系統電池模組及動力電池模組。
錸寶指出,至2023年底,僅3年耕耘,能源事業營收從零起步逐年成長,並成功達到接近新台幣20億元。
錸寶指出,集團第3季合併營收達17.5億元,其中能源事業貢獻60%至70%。在本業顯示器業務方面,儘管過去多年面臨產業供過於求與庫存調整的挑戰,錸寶透過技術革新與去瓶頸提升競爭力,並在原有利基產品外擴展產品組合,更拓展至準系統及車用產品領域,在2024年穩定毛利。
除了能源事業,錸寶說明,在生技領域的發展也步入收成階段,其中應用於醫用電漿傷口治療設備已獲台灣醫材藥證,逐步完成亞洲市場的證照布局;錸寶強調,積極落實資產活化,至2024年資產活化帶來營收貢獻,已較去年整年度成長近3倍。(編輯:張均懋)1131209
錸寶原是為PMOLED領域的龍頭廠商,然面對顯示器產業嚴峻挑戰,致本業轉虧損。近年積極投入儲能與電池領域拓展,子公司來穎科技自2020年起進軍能源領域,專注於開發應用於儲能系統的高效鋰鐵電池模組,主要產品涵蓋儲能櫃、不斷電系統電池模組及動力電池模組。
截至2023年底,僅3年耕耘能源事業營收已從零起步逐年增長到接近20億元,顯示出該領域的強勁增長潛力,期望藉由明年初正式掛牌,更多資源挹注呈現更爆發性的成長動能。
錸寶集團今年第3季的合併營收17.5億元,其中能源事業貢獻了60%至70%的營收, 驗證投資能源產業的重要性與迅速發展。
在本業顯示器業務方面,儘管過去多年面臨產業供過於求與庫存調整的挑戰, 錸寶在透過技術革新與去瓶頸提升競爭力,並在原有之利基產品外,也擴展產品組合,更拓展至準系統及車用產品領域,進一步深化其市場價值並帶動營收穩定成長,讓錸寶今年穩定毛利。本業回神加上轉投資的挹注,成為錸寶2024年成功轉虧為盈的動能。
此外,錸寶在生技領域的發展亦步入收成階段,其中應用於醫用電漿傷口治療設備已成功獲得台灣醫材藥證,將逐步完成亞洲市場的證照佈局,為未來立足台灣方眼東亞的醫療市場拓展打下堅實基礎。
錸寶也積極落實資產活化的執行,今年資產活化帶來的營收貢獻,已較去年整年度增長近三倍,顯示資產活化已初具成效,配合新事業擴展,該業務亦將穩定成長。
錸寶昨(9)日舉行法說會,錸寶原是PMOLED領域龍頭廠商,面對顯示器產業嚴峻挑戰,致本業轉虧損,近年積極投入儲能與電池領域拓展。子公司來穎科技2020年起進軍能源領域,專注開發應用於儲能系統的高效鋰鐵電池模組,主要產品涵蓋儲能櫃、不斷電系統電池模組及動力電池模組。
截至2023年底,能源事業營收逐年增長至近20億元,顯示出該領域的強勁增長潛力,期望來穎明年初興櫃掛牌後,爭取更多資源挹注成長動能。錸寶集團今年第3季合併營收17.5億元,其中能源事業貢獻60%至70%。
錸寶在生技領域發展亦步入收成階段,其中應用於醫用電漿傷口治療設備已獲得台灣醫材藥證。
【專欄報導】 在台灣科技產業不斷前進的脈絡中,錸寶集團近期展開了一項重大轉型,將目光聚焦於能源事業,並積極整合旗下子公司,以創造更大的市場價值。這次的主角,當然就是來穎科技。 錸寶集團自2020年起,透過投資統振旗下的消費性電池模組廠達振,逐步擴大持股比例,如今已成為達振的最大法人股東。近期,錸寶集團決定收購統振手上約3成的達振持股,並計劃將達振與來穎科技進行整併,共同發展能源事業,並目標上市櫃。 來穎科技,這家專注於UPS不斷電系統和儲能業務的公司,在錸寶集團的加持下,表現亮眼。今年前八個月,錸寶集團合併營收約17.39億元,其中能源事業營收占比高達7成,規模約12億元,且兩家子公司達振和來穎都表現出良好的獲利能力。 來穎科技在UPS不斷電系統和儲能市場上不斷擴展,與客戶供應半導體大廠的储能櫃,已見到實際的出貨實績,接單情況也相當不錯。目前訂單能見度可見到明年上半年,預計今年储能櫃相關的營業額將有20%~30%的成長。 達振方面,今年營業額預計將有10%~20%的成長,並成功獲得歐洲家電品牌的訂單,新產品也將於明年上市。未來,小功率電池相關營收預計還將有約20%的高成長。 錸寶集團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約13.0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成長14.17%。其中,第一季合併營收約6.51億元,年成長81.69%,毛利率約15.26%,營業利益約1,177萬元,稅後純益約1,024萬元,每股純益約0.14元,成功轉虧為盈。 在這場能源事業的奮進中,錸寶集團與來穎科技將繼續發揮其創新與實力,為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