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宇應用材料公司新聞
台灣氫能製造領軍企業「氫豐綠能」近日發表重大突破,成功利用500kW氫燃料電池系統,搭配光宇應材提供的低碳氫氣,進行了一項持續72小時的連續發電實驗,並通過了第三方驗證。這項創新技術的實施,不僅展現了廢棄物再利用的巨大價值,也標誌著全球氫能技術應用的新里程碑。
光宇應材運用其處理半導體業廢矽砂漿的先進製程技術,從中提取大量低碳工業副產氫,與氫豐綠能的合作,顯示了企業間技術整合與創新的力量。氫豐綠能的混氫燃料電池系統,具有多項優異特性,如能夠使用較低純度的淨化氫,並在短短一分鐘內快速啟動和停止,運作溫度穩定於攝氏60至80度,以及超過50%的高發電效率。
氫豐綠能董事長李鈞函強調,該技術與光宇的低碳氫氣來源完美搭配,透過氫燃料電池系統發電所產生的綠電,將可申請綠電憑證,進一步凸顯氫能在節能減碳與實現零碳排放上的實用價值。
此次發電實驗還得到了經濟部能源署的「定置型燃料電池發電系統設置補助」,這不僅提升了台灣在氫能技術發展中的競爭力,也再次證明了氫氣作為未來能源關鍵角色的地位。氫氣與氧氣結合產生電力,僅排放純水,實現了零碳排放,與傳統柴油發電相比,有效降低碳足跡,並避免有害廢氣的排放,為綠色能源應用樹立了典範。
李鈞函進一步表示,氫能以其高能量密度與靈活性,將成為未來潔淨能源的重要支柱。氫豐綠能將持續推動氫能在工業、家庭、交通及公共設施等多場景應用的普及化,致力於打造更永續的未來能源解決方案。
氫豐設置於光宇的混氫燃料電池系統具備多項特性,包括能使用較 低純度的淨化氫、在1分鐘內快速啟動和停止、操作室溫啟動、運轉 溫度穩定於攝氏60至80度以及超過50%的高發電效率等,氫豐董事長 李鈞函指出,此技術可完美搭配光宇的低碳氫氣來源,透過氫燃料電 池系統發電所產生的綠電將可申請綠電憑證,展現氫能在節能減碳與 實現零碳排放上的實用價值。
本次發電同時獲得經濟部能源署「定置型燃料電池發電系統設置補 助」的支持,進一步提升了台灣在氫能技術發展中的競爭力,透過此 次低碳氫發電應用,氫燃料電池技術以其清潔、高效、零污染的優勢 ,再次證明氫氣是未來能源的關鍵角色,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產 生電力,僅排放純水,完全實現零碳排放,與傳統柴油發電相比,不 僅有效降低碳足跡,也避免了有害廢氣的排放,為綠色能源應用樹立 典範。
李鈞函表示,氫能以其高能量密度與靈活性,將成為未來潔淨能源 的重要支柱,氫豐持續推動氫能在工業、家庭、交通及公共設施等多 場景應用的普及化,致力於打造更永續的未來能源解決方案。
台灣氫能製造領軍企業「氫豐綠能」近期再創佳績,成功與光宇應用材料合作,利用光宇提供的低碳氫氣,搭配其500kW氫燃料電池系統,進行72小時的連續發電,並通過第三方驗證。這項創新技術不僅展現了廢棄物再利用的價值,也標誌著全球氫能技術應用的新里程碑。
光宇應用材料運用其處理半導體業廢矽砂漿的製程技術,從中提取大量低碳工業副產氫,這種創新做法為廢棄物處理帶來新的思路。氫豐綠能董事長李鈞函強調,光宇的低碳氫氣與氫豐的燃料電池系統相得益彰,能夠在節能減碳與實現零碳排放上發揮實用價值。
該系統具有多項優異特性,如能夠使用較低純度的淨化氫,並在短短一分鐘內快速啟動和停止,運作溫度穩定在攝氏60至80度,發電效率超過50%。李鈞函表示,這項技術與光宇的低碳氫氣來源完美搭配,發電所產生的綠電還可以申請綠電憑證。
此次發電項目還獲得了經濟部能源署的「定置型燃料電池發電系統設置補助」,這不僅提升了台灣在氫能技術發展上的競爭力,也再次證明了氫氣作為未來能源關鍵角色的地位。與傳統柴油發電相比,氫燃料電池技術具有清潔、高效、零污染的優勢,有效降低碳足跡,避免有害廢氣排放,樹立了綠色能源應用的典範。
李鈞函還表示,氫能以其高能量密度與靈活性,將成為未來潔淨能源的重要支柱。氫豐綠能將持續推動氫能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從工業到家庭,從交通到公共設施,致力於打造更永續的未來能源解決方案。
氫豐設置於光宇的混氫燃料電池系統具備多項特性,包括能使用較 低純度的淨化氫、在1分鐘內快速啟動和停止、操作室溫啟動、運轉 溫度穩定於攝氏60至80度以及超過50%的高發電效率等,氫豐董事長 李鈞函指出,此技術可完美搭配光宇的低碳氫氣來源,透過氫燃料電 池系統發電所產生的綠電將可申請綠電憑證,展現氫能在節能減碳與 實現零碳排放上的實用價值。
本次發電同時獲得經濟部能源署「定置型燃料電池發電系統設置補 助」的支持,進一步提升了台灣在氫能技術發展中的競爭力,透過此 次低碳氫發電應用,氫燃料電池技術以其清潔、高效、零污染的優勢 ,再次證明氫氣是未來能源的關鍵角色,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產 生電力,僅排放純水,完全實現零碳排放,與傳統柴油發電相比,不 僅有效降低碳足跡,也避免了有害廢氣的排放,為綠色能源應用樹立 典範。
李鈞函表示,氫能以其高能量密度與靈活性,將成為未來潔淨能源 的重要支柱,氫豐持續推動氫能在工業、家庭、交通及公共設施等多 場景應用的普及化,致力於打造更永續的未來能源解決方案。
光宇回收處理半導體產生的含矽污泥與廢有機溶劑,在矽污泥處理過程中,得到產品二氧化矽及氫氣,為有效再利用,經過研發及試驗,順利以再生系統獨家技術純化氫氣,可依客戶需求提供燃料電池、內燃機發電及綠電憑證全面性解決方案,成為全球第一間利用半導體與太陽能廢砂漿轉化再生能源應用的企業。
光宇應材表示,這些回收再利用產出的二氧化矽已經與國內外品牌商合作,運用在建材(epoxy╱防水漆╱矽酸鈣板)、安全鞋、運動休閒鞋、籃球及瑜伽墊等,不僅提升產品品質,更提供給半導體廢矽砂漿的來料供應者,協助客戶提升ESG及CSR評比,讓半導體矽循環經濟的生態鏈更加完整。
光宇應材另一個發展重點是氫能應用,在將廢矽砂漿氧化還原過程中,光宇應材得到的不只是工業級二氧化矽,還有大量的綠氫,因產製過程不需要消耗電力與額外的能源,屬於最高等級的「綠氫」,純度達99.999%,可以回收再利用於發電,同時能利用氫容易結合碳的特性進行碳捕捉,減少既有的碳排量,已獲得台灣第一張以廢棄物發電的綠電憑證(氫能),也是全球第一張氫能發電的綠電憑證,為台灣創造新的綠能選項。
光宇應材目前正在專案進行一條600噸的矽循環再生系統,未來這個標準生產線一年約可產生320萬立方公尺的氫氣,換算下來能供應1,000輛氫能巴士一年所需的能量,若利用在發電,可以供應1,000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光宇應材的矽循環再生系統,不但解決半導體產業的環保問題,也產出100%綠氫,為台灣增添綠電新的選項。
在2050淨零排碳的目標下,先進國家積極發展綠色能源,繼風電與太陽能發電之後,氫能也被列為發展重點。國內為達到2030年綠電占20%的目標,政府宣示要設立氫能源專法,將氫能列為綠能項目,這讓光宇應材的子公司台灣綠氫公司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由於地球資源有限,為了達成永續生存,落實「循環經濟」是最佳的解方。光宇應材強調其目標是讓資源能100%再生利用,從城市採礦中將存在各個角落的廢棄物轉化為寶物,為地球永續發展持續努力。
光宇應用材料,一個在循環經濟大潮中崛起的品牌,近年來在半導體回收材料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家台灣公司推出的再生二氧化矽(Semisils),不僅是循環經濟理念的具體實踐,更是環保材料品質的保證。 Semisils的誕生,源自於光宇應用材料對半導體回收廢砂漿的獨家處理技術。這種技術將廢砂漿轉化為高品質的二氧化矽,不僅減少了廢棄物的排放,還為半導體產業提供了安全性能需求高的無塵鞋及安全鞋的製造材料。此外,光宇與南寶公司合作,開發了無塵室環保Epoxy地板塗料,並與消費品牌Ccilu及Mijily合作,推出含有Semisils的環保休閒鞋。這些產品不僅在市場上受到歡迎,也為環保做出了貢獻。 光宇應用材料正與知名運動品牌通路商進行洽談,希望共同開發對環境有利的半導體業回收材料運動用品。為確保產品品質,公司正準備UL 2809回收材料認證,未來所有添加光宇材料再生二氧化矽(Semisils)的產品都將獲得UL認證標誌。 商業周刊指出,ESG評比成為吸引投資者及獲得大廠訂單的重要標準,其中的E即代表環境。光宇應用材料鼓勵產業夥伴使用再生材料Semisils,不僅能提升產品回收材料組成比例,增加爭取國際大廠訂單的機會,還能讓全球看見台灣對半導體產業循環經濟的貢獻及成果。
光宇材料,這家專注於高科技廢棄物回收的台灣公司,近年來在環保領域可是大放異彩。根據環保署的統計,台灣每年產生的廢棄物總量驚人,其中工業廢棄物佔了大頭。光宇材料董事長何英志指出,過去處理這些廢棄物的傳統方法,如焚燒、掩埋等,難以真正達到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光宇材料擁有超過三成的碩博士研發人才,過去五年不斷提升技術能力,讓無用的廢棄物在廠內就能變身為寶貴資源。這家公司的「廠中廠」概念,不僅避免了環境的二次污染,更將廢棄物處理與再利用提升到了新高度。 109年1月13日,光宇材料在臺南市政府的指導下,成功取得環保局核發的「甲級廢棄物處理許可證」。這家公司在廢砂漿處理、半導體廢棄物回收、太陽能處理模組回收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就。他們開發的水熱沉澱系統、高階氧化還原處理系統等,都能將含有劇毒的廢砂漿回收、清洗、分離、改質,製成全球第一批由廢棄物再製的二氧化矽粉末。 這種再生二氧化矽粉末,不僅可以用於鞋材、輪胎、塗料、健身產業、電子等產業,還能夠連結半導體產業的循環經濟鏈,達到廢砂漿高值化循環再利用的最大效益。 光宇材料還與知名鞋廠合作,推廣使用全球首創的再生二氧化矽粉末Semisils。這種粉末不僅可以用於油漆、塗料、油墨、塑膠、橡膠業等,還能夠應用於低階至高階市場。近期,光宇材料與知名運動鞋廠合作,成功將二氧化矽粉末小批量投產測試,並已驗證成功。 光宇材料不僅是循環經濟的典範,更是環保高科技及品質保證的實踐家。他們正在準備UL2809回收材料的認證,未來只要商品中添加了光宇材料的再生二氧化矽Semisils,就會附有UL的認證標誌。
光宇材料的再生二氧化矽(Semisils)是在循環經濟概念下誕生的品牌,Semisils代表著由半導體回收的廢砂漿(Slurry)再經獨家處理技術製成二氧化矽(Silica)。推廣至今已成功開發出把再生二氧化矽(Semisils)添加在半導體產業安全性能需求高的無塵鞋及安全鞋,更與南寶公司合作開發無塵室環保Epoxy地板塗料,同時結合消費品牌如Ccilu及Mijily推出含有Semisils的環保休閒鞋,也與製造廠商共同開發出Semisils籃球、高爾夫球及瑜伽墊等各運動用品。
光宇材料與知名運動品牌通路商洽談中,希望能共同開發出對環境有利的半導體業回收材料的運動用品。為落實品質保證,光宇材料正著手準備UL 2809回收材料(Recycled Content)的認證,未來商品只要是有添加光宇材料的再生二氧化矽(Semisils)就會有UL的認證標誌。選擇光宇的Semisils可使產品更耐磨止滑,半導體回收材料的認證更是環保材料的品質保證。
商業周刊第1709期指出,ESG評比是吸引投資者及能否接到大廠訂單首要標準,而其中的E即代表環境,可見使用再生材料不僅是環保意識的明證,更是未來企業是否能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光宇鼓勵現有添加二氧化矽的產業夥伴使用再生材料Semisils,不僅能提升產品回收材料組成比例,增加爭取國際大廠訂單機會,更能因為整個產業鏈的支持及合作而讓全球看見台灣對半導體產業循環經濟的貢獻及成果。(劉靜君)
光宇材料有高達三成的碩博士研發人才,過去5年不斷強化技術能力,只要廢棄物進來都能變成有用的東西再送出去。同時,光宇材料能讓廠內沒有用的廢棄物不出廠,可以在廠內直接裂解還原,以廠中廠的技術概念,避免造成環境的二次污染。
擁先進技術
創廢砂漿最大效益
光宇材料在臺南市政府相關局室指導下,109年1月13日順利取得臺南市政府環保局核發的「甲級廢棄物處理許可證」,首創「半導體廢棄物處理技術」、「砂漿處理技術」、「太陽能處理模組回收處理技術」等,逐步發展出水熱沉澱系統、高階氧化還原處理系統、PV/MVR/多效蒸發系統、砂漿產線之矽循環多效再生系統(5R-Si→H2,SiO2,SiC,硫酸鈉,power)、處理廢有機溶劑高效重組能源運用系統(3R-Power→蒸汽、能源、廢熱)、處理架橋工藝之廣效分級過濾系統(Micro filter),採用完全環保方法,將含有劇毒的廢砂漿回收、清洗、分離、改質後,產製出全球第一批由廢棄物再製的二氧化矽粉末,能應用在鞋材、輪胎、塗料、健身產業、電子等產業,連結半導體產業循環經濟鏈,讓廢砂漿高值化循環再利用達到最大效益。
攜知名鞋廠
推環境有利產品
光宇材料致力推廣各產業使用全球首創的再生二氧化矽粉末Semisils,其代表著由半導體(Semi-conductor)回收的廢砂漿(Slurry),再經由光宇材料獨家處理技術而製成的二氧化矽(Silica),再生二氧化矽不僅可做為工業原材料,運用在油漆、塗料、油墨、塑膠、橡膠業等,更能將其應用於低階至高階市場,推廣至今已取得部分實績。部分化工原料製造商購買二氧化矽粉末投入生產,也有貿易商的客戶將二氧化矽粉末運用在UV塗料、油墨塗料的測試,最近更獲得知名運動鞋廠將二氧化矽粉末小批量投產測試,已驗證成功。
光宇材料也與知名運動品牌通路商洽談中,希望能共同開發出對環境有利的科技業回收材質的運動用品。為更落實品質保證,光宇材料也正如火如荼的著手準備UL2809回收材料(Recycled Content)的認證,未來商品只要是有添加光宇材料的再生二氧化矽Semisils就會附有UL的認證標誌。光宇不僅是循環經濟的典範,更是環保高科技及品質保證的實踐家。
光宇材料近年來在循環經濟的領域表現亮眼,不僅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廢棄物處理技術,更與政府政策相呼應,積極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去年8月29日,公司就與工業局攜手舉辦「循環經濟觀摩會」,與業界共同交流分享經驗。這不僅展現了光宇材料在循環經濟方面的努力,也體現了其對社會責任的承擔。
今年,光宇材料在臺南市政府的指導下,成功取得環保局核發的「甲級廢棄物處理許可證」,開始專注於半導體產業鏈的廢棄物處理。它利用獨特的製程技術,生產出全球第一批由廢棄物再製的二氧化矽粉末,不僅在鞋材、輪胎、塗料、電子等產業得到應用,還成功連結了半導體產業的循環經濟鏈,讓廢砂漿得以高值化循環再利用。
光宇材料的二氧化矽粉末作為工業原材料,已經成功打進油漆、塗料、油墨、塑膠、橡膠業等市場,並取得部分實績。其產品更被知名運動鞋廠採用,進行小批量投產測試,已證實成功。未來,光宇材料將致力于將二氧化矽粉末應用於積體電路板製程,進一步拓寬其應用領域。
光宇材料擁有6大核心技術,包括矽砂漿處理、過濾處理、高階氧化還原、熱裂解觸媒、電漿處理以及太陽能廢模組回收處理技術,能夠處理各種廢棄物,涵蓋半導體業、電子業、太陽能產業等多個行業。處理後的產品如碳化矽及二氧化矽粉末,再被運用於各產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光宇材料的碳化矽粉末具有高硬度、耐熱、耐腐蝕及抗氧化性,廣泛應用於磨料、耐火材料、電熱元件等。該公司已將其銷售給化學原料貿易商、絕緣材料製造商等,客戶的反饋都非常正面。面對即將來臨的5G時代,光宇材料也將持續提升產品規格和品質,成為半導體產業的新寵兒。
光宇材料董事長何英志秉持「當廢棄物仍有價值時就不應成為廢棄物」的理念,不僅是環境污染的終結者,更是循環經濟的實踐家。他期許未來能在循環經濟領域成為企業典範,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力。
光宇材料在臺南市政府相關局室指導下,今年1月13日順利取得臺南市政府環保局核發的「甲級廢棄物處理許可證」,開始投入半導體產業鏈的廢棄物處理,以獨特製程技術,生產出全球第一批由廢棄物再製的二氧化矽粉末,能應用在鞋材、輪胎、塗料、電子等產業,連結半導體產業循環經濟鏈,讓廢砂漿高值化循環再利用達到最大效益。
二氧化矽粉末可做為工業原材料,運用在油漆、塗料、油墨、塑膠、橡膠業等。光宇材料將其應用面由低階至高階市場,已取得部分實績。部分化工原料製造商購買二氧化矽粉末投入生產,也有貿易商的客戶將二氧化矽粉末運用在UV塗料、油墨塗料的測試,最近更獲得知名運動鞋廠將二氧化矽粉末小批量投產測試,已驗證成功。未來光宇材料將朝更高階的產品運用發展,希望能將二氧化矽粉末添加在積體電路板製程為既定目標。
光宇材料積極開發6大核心技術,包括:矽砂漿處理技術、過濾處理技術、高階氧化還原處理技術、熱裂解觸媒處理技術、電漿處理技術、太陽能廢模組回收處理技術等。可處理半導體廠╱太陽能廠廢砂漿、工業強酸╱強鹼廢水、有機廢水、氨氮廢水、廢有機溶劑,處理技術涵蓋半導體業、電子業、太陽能產業、固╱液╱氣危險廢棄物產業等,經處理後可生產出碳化矽及二氧化矽粉末,再運用到各產業。
碳化矽粉末因具有高硬度、耐熱、耐腐蝕及抗氧化性,適合做為磨料、耐火材料、電熱元件等原材料。光宇材料已將碳化矽粉末銷售給化學原料貿易商、絕緣材料製造商等,客戶將其運用在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及散熱材料的生產,成效極佳。未來因應5G時代來臨,碳化矽將成為半導體產業的新寵兒,光宇材料也會持續提升產品規格、品質,創造更具效益的新商品。
光宇材料秉持「當廢棄物仍有價值時就不應成為廢棄物」理念,落實推動循環經濟,該公司董事長何英志期許未來能成為「環境污染的終結者、循環經濟的實踐家」,在循環經濟領域成為企業典範。
光宇材料以發展高值化工序技術為目標,自創「半導體廢棄物處理技術」、「砂漿處理技術」、「太陽能模組回收處理技術」等,逐步發展出砂漿處理系統、水熱沉澱系統、高階氧化還原處理系統、PV/MVR/多效蒸發系統、高階熱裂解系統、架橋/膜濾結構系統等,採用完全環保的方法,將含有劇毒的廢砂漿回收、清洗、分離、改質後,產製出高純度的矽粉、碳化矽粉及二氧化矽,藉以轉化為紡織業、輪胎、製鞋業等民生用品的上游原材料。純化後的矽粉搭配光宇材料研發的奈米轉換技術(NTT),另外開發出可用於負極材料的改質矽粉、特殊結合劑等,透過不斷開發尖端綠能材料及其應用,提供更舒適的環境與改善生活的優質產品。
董事長何英志表示,因應政府「5+2產業創新計畫」的綠能科技方案,提升太陽能發電比例是產業趨勢,然而,太陽能模組的組成含有大量重金屬與有毒物質,因此,太陽能模組廢棄後的回收處理更形重要。2017年台灣太陽能光電廢棄物數量約3,000公噸,預估2023年達1萬公噸,2035年達10萬公噸,未來太陽能光電廢棄物的處理將成為重要的環保議題。光宇材料的「太陽能模組回收處理技術」能以最環保的方式,將太陽能模組拆解分離後,進行EVA熱裂解及其他有價金屬的採取及安全固化,達到環保與經濟效益雙贏的目標。
面對急速耗竭的地球資源,可再生利用的循環經濟,藉由重新設計材料、產品、製程及商業模式,可以讓資源使用效益極大化。光宇材料的各項高值化工序技術,不僅能縮短、優化製程,同時能降低高科技產業對環境的二次污染,為太陽能模組及半導體晶圓產業創造全新的城市礦源再生價值,成為台灣循環經濟的新典範。(劉靜君)
光宇材料董事長何英志表示,光宇材料以創新的廢砂漿高值化循環再利用等半導體廢棄物處理技術,可連結半導體產業循環經濟的需求,更可與「循環經濟整合推動計畫」推動的「電子業跨產業循環共生體系」相輔相成,藉由此次觀摩會與業界交流,進而在各行業內生根茁壯。
在過去5年的發展過程中,光宇材料秉持愛護地球及永續發展的經營理念,運用專業技術落實綠化事業,獲得中小企業處、經濟部工業局、工研院、中科院在製程、認證、技術上提供各種資源,也獲得臺中市政府、臺南市政府經發局、環保局及建管單位鼎力協助,讓光宇材料能持續在技術上獲得突破,不僅多次榮獲優質企業獎項,也獲得多項專利成就,是循環經濟的典範企業。
光宇材料致力於「以環保及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的核心目標。位於台南柳營的《循環經濟標準示範廠區》今年竣工,日前已投入試運轉。董事長何英志表示,廠房占地約2公頃,斥資14億元開發,未來將以獨家創新的科技廢棄物處理技術,發展高值化工序技術,持續開發尖端綠能材料與應用,將高科技產業廢棄物真正做到高值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循環再利用。
柳營廠房在設計之初即已構思好,設計成能將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氫氣,化為燃料用以供應廢熱能發電、蒸氣發電等廠內自主性發電系統,充分體現以新環保、新能源、新材料三大要素建構循環經濟模式。
光宇材料未來希望藉著台南是南部高科技產業發展重鎮的優勢,能與產業快速接軌,聚集專業人才,結合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與光宇材料的技術資源,帶動產業技術結盟,發揮循環經濟產業最大效益,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劉靜君)
經濟部工業局副組長陳良棟出席該觀摩會時表示,台灣企業未來將面臨國際客戶要求其生產過程需揭露使用綠能比例,而半導體、光電業、太陽能是台灣重要產業,因此,政府也正在盤點台灣本身綠電供應能量,可以想像太陽能發電的需求將陸續提高,光宇材料在太陽能板廢棄材料回收具領先技術,未來前景可期。
廢棄物不出門、不出廠廠中廠避免環境二次污染
何英志分析,過去高科技廢棄物回收通常採四大方法,即焚燒、掩埋、稀釋、中和,很難真正將這些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光宇材料在高達三成的碩博士研發人才,過去五年間不斷強化技術能力,只要廢棄物進來都能變成有用的東西出去。同時,光宇材料也能讓廠內沒有用的廢棄物不出門、不出廠,可在廠內直接裂解還原,以廠中廠技術,避免造成環境二次污染。
何英志進一步解釋,光宇材料以創新的廢砂漿高值化循環再利用等半導體廢棄物處理技術,可連結半導體產業循環經濟的需求,更可與「循環經濟整合推動計畫」推動的「電子業跨產業循環共生體系」相輔相成,藉由此次觀摩會與業界交流,進而在各行業內生根茁壯。
光宇材料致力於「以環保及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的核心目標,在過去五年的發展過程中,光宇材料秉持愛護地球及永續發展的經營理念,運用專業技術落實綠化事業,獲得中小企業處、經濟部工業局、工研院、中科院在製程、認證、技術上提供各種資源,也獲得臺中市政府、臺南市政府經發局、環保局及建管單位鼎力協助,讓光宇材料能持續在技術上獲得突破,不僅多次榮獲優質企業獎項,也獲得多項專利成就,是循環經濟的典範企業。
《循環經濟標準示範廠區》實現高值化工序技術
光宇材料《循環經濟標準示範廠區》廠房占地約2公頃,斥資14億元開發,未來將以獨家創新的科技廢棄物處理技術,發展高值化工序技術,持續開發尖端綠能材料與應用,將高科技產業廢棄物真正做到高值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循環再利用。
柳營廠房在設計之初即已構思好,設計成能將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氫氣,化為燃料用以供應廢熱能發電、蒸氣發電等廠內自主性發電系統,充分體現以新環保、新能源、新材料三大要素建構循環經濟模式。
光宇材料未來希望藉著台南是南部高科技產業發展重鎮的優勢,能與產業快速接軌,聚集專業人才,結合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與光宇材料的技術資源,帶動產業技術結盟,發揮循環經濟產業最大效益,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
光宇材料以發展高值化工序技術為目標,自創「半導體廢棄物處理技術」、「砂漿處理技術」、「太陽能模組回收處理技術」等,逐步發展出砂漿處理系統、水熱沉澱系統、高階氧化還原處理系統、PV/MVR/多效蒸發系統、高階熱裂解系統、架橋/膜濾結構系統等,採用完全環保的方法,將廢砂漿回收、清洗、分離、改質後,產製出高純度的矽粉、碳化矽粉及二氧化矽,藉以轉化為紡織業、輪胎、製鞋業等民生用品的上游原材料。純化後的矽粉搭配光宇材料研發的奈米轉換技術(NTT),另外開發出可用於負極材料的改質矽粉、特殊結合劑等,透過開發尖端綠能材料及其應用,提供更舒適的環境與改善生活的優質產品。
何英志董事長表示,因應政府「5+2產業創新計畫」的綠能科技方案,提升太陽能發電比例是產業趨勢,然而,太陽能模組的組成含有大量貴重金屬,因此,太陽能模組廢棄後的回收處理更形重要。2017年台灣太陽能光電廢棄物數量約3,000公噸,預估2023年達1萬公噸,2035年達10萬公噸,未來太陽能光電廢棄物的處理將成為重要的環保議題。光宇材料的「太陽能模組回收處理技術」能以最環保的方式,將太陽能模組拆解分離後,進行EVA熱裂解及其他有價金屬的採取及安全固化,達到環保與經濟效益雙贏的目標。
面對急速耗竭的地球資源,可再生利用的循環經濟,藉由重新設計材料、產品、製程及商業模式,可以讓資源使用效益極大化。光宇材料的各項高值化工序技術,不僅能縮短、優化製程,同時能降低高科技產業對環境的二次污染,為太陽能模組及半導體晶圓產業創造全新的城市礦源再生價值,成為台灣循環經濟的新典範。
信保基金助力
取得購料資金
光宇材料在成立初期,因自有營運資金尚不充裕,於104年即透過信保基金協助,向銀行融資做為購料周轉之用,之後逐步與銀行建立良好互動;今年初新成立全資子公司--光宇能源,同樣透過信保基金向銀行申請到週轉金額度,信保基金在協助光宇成長茁壯的過程中,著實扮演重要推手的角色。
金屬矽粉循環
再利用衍生品多
光宇材料營運長張文俊說,光宇材料在金屬矽粉循環再利用率99.98%,產製純矽粉、碳化矽及二氧化矽等工業材料,以及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添加劑,可增加鋰電池壽命與電容量達50%以上。另外,也聚合十幾種奈米級純無機礦物粉末,開發出具有恆溫、抗紫外線、釋放遠紅外線、抗菌、除臭等功能的陶瓷奈米機能纖維布料,去年台北世大運即推出13款運動服飾;甚至還能產出潔淨能源的氫氣,成為可透過燃料電池大規模發電的基礎材料;在新竹北埔成立無塵室等級的水處理工廠,生產水素水。光宇以多角化的型態愛護地球及追求永續發展為目標,持續開發尖端綠能材料與應用。
柳營示範區
今年10月完成
光宇材料投入8億元於今年1月23日在台南柳營興建「循環經濟標準示範區」,示範區占地2公頃,預計今年10月完成,未來示範區會以獨家創新的科技廢棄物處理技術,將半導體及太陽能等科技產業廢棄物轉換為高價值的高端材料,年產值預計超過新台幣30億元,還能創造300多個工作機會,帶動循環經濟產業發展。
光宇材料的「太陽能板回收再利用技術」、「半導體廢棄物處理技術」、「砂漿處理技術」與「高溫無氧觸媒處理技術」可縮短及優化製程,並降低高科技產業對環境的二次汙染,該廠區完工後,每月可處理9,000噸廢砂漿,能將廢砂漿轉換為高端材料;此外,所產出高純度氫氣,提供工業用及氫氣發電、廢熱能發電與廠內使用,二氧化矽可應用在橡膠製品,如輪胎、鞋業等。
光宇材料在5年的發展過程中,獲得臺中市政府、臺南市政府的經發局、環保局及建管單位的鼎力協助,也獲得中小企業處、經濟部工業局在製程、認證、技術上提供各種資源,讓光宇材料能持續在技術上獲得突破,成為國內循環經濟的典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