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嘉實業(未)公司新聞
友嘉集團矢志要成全球工具機業龍頭,國際併購又有重大突破,5日宣布剛併購完成德國WOHELENBERG工具機廠,藉此跨足到煉鋼、造船、風力發電及國防等產業領域,加上今年併購6家德國、瑞士及韓國工具機廠,今年對友嘉集團營收貢獻將逾新台幣200億元。
朱志洋表示,友嘉集團年底還打算併購美國1家年營收8千萬美元,生產多軸機的工具機廠,完成併購後,可與友嘉集團之前併購的瑞士Pfiffner、Witaig&Frank等生產多軸工具機廠進行整合,成年營收2億美元的複合加工中心製造廠。
歐洲工具機展5日在米蘭登場,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趕在展前併購德國WOHELENBERG,7日將舉行記者會正式宣布。朱志洋表示,WOHELENBERG是家擁有148年歷史,生產大型車床及深孔鑽加工中心的廠商,產品應用在大煉鋼廠、造船廠,及風力發電、工程機械、軌道運輸及航太等產業,客戶以歐洲的德國、大陸、印度、北美及中南美洲為主。
WOHELENBERG剛拿到印度國防部6台深孔鑽加工中心訂單,金額約7百萬美元。
朱志洋指稱,今年加快併購腳步,先完成韓國DMC工具機廠併購案,最近100%併購德國MAG集團旗下CINCINNATILAMB、EX-CELL-O、MAG及CROSSHULLER等4家汽車事業,年營收約5億歐元,加上瑞士Pfiffner工具機廠,德國WOHELENBERG工具機廠,今年工具機事業營收可多增200多億元。
朱志洋指出,義大利政府計畫10月上旬公開標售IMT集團旗下MORARA-DECIMA、TACCHELLA、FAVRETTO及MECCANODORA等4家磨床廠,友嘉集團會參與投標,義大利政府採取資格審核而非價格標,友嘉一旦得標,有機會成為全球最大磨床製造廠。
朱志洋表示,友嘉集團年底還打算併購美國1家年營收8千萬美元,生產多軸機的工具機廠,完成併購後,可與友嘉集團之前併購的瑞士Pfiffner、Witaig&Frank等生產多軸工具機廠進行整合,成年營收2億美元的複合加工中心製造廠。
歐洲工具機展5日在米蘭登場,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趕在展前併購德國WOHELENBERG,7日將舉行記者會正式宣布。朱志洋表示,WOHELENBERG是家擁有148年歷史,生產大型車床及深孔鑽加工中心的廠商,產品應用在大煉鋼廠、造船廠,及風力發電、工程機械、軌道運輸及航太等產業,客戶以歐洲的德國、大陸、印度、北美及中南美洲為主。
WOHELENBERG剛拿到印度國防部6台深孔鑽加工中心訂單,金額約7百萬美元。
朱志洋指稱,今年加快併購腳步,先完成韓國DMC工具機廠併購案,最近100%併購德國MAG集團旗下CINCINNATILAMB、EX-CELL-O、MAG及CROSSHULLER等4家汽車事業,年營收約5億歐元,加上瑞士Pfiffner工具機廠,德國WOHELENBERG工具機廠,今年工具機事業營收可多增200多億元。
朱志洋指出,義大利政府計畫10月上旬公開標售IMT集團旗下MORARA-DECIMA、TACCHELLA、FAVRETTO及MECCANODORA等4家磨床廠,友嘉集團會參與投標,義大利政府採取資格審核而非價格標,友嘉一旦得標,有機會成為全球最大磨床製造廠。
歐洲工具機展5日正式登場,友嘉集團展現搶攻歐洲汽車、航太及軌道運輸等產業訂單的旺盛企圖心,6天展期斥資新台幣2億元參展,喊出現場接單挑戰3億歐元。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宣示,因應工業4.0,政府推生產力4.0,友嘉集團不缺席,擬蒐購全球自動化工廠及投入機器人生產。
歐洲工具機展5日起至10日在米蘭舉行,全球共1,300家廠商參展,使用面積11萬平方公尺,主辦單位預估6天可吸引100個國家,15萬名買主參觀。
友嘉集團今年拿下4,048個攤位而居全球參展廠商之冠,占參展前10大廠商面積近四分之一,改寫米蘭舉行歐洲工具機展參展廠商攤位數新高紀錄。朱志洋相當自豪地說,友嘉集團參展規模不只是超越東台、台中精機、程泰、亞崴、永進及協鴻等台灣前15大工具機廠總和,也是會場唯一展出涵蓋航太、汽車及軌道運輸等不同應用技術中心的廠商,把全球前兩大工具機集團DMG-MORI、MAZAK比下去,展前吸引不少同業觀摩。
朱志洋指出,友嘉集團為形塑友嘉FFG品牌形象及增加曝光度,6天展期斥資2億元,參展來自台灣、韓國、日本、義大利及德國32個品牌、31台機台。並宣布上屆友嘉集團現場接單接單1億歐元,今年現場接單目標訂為2億歐元,連同全球代理商訂單,挑戰3億歐元,折合新台幣110億元以上。
歐洲工具機展5日起至10日在米蘭舉行,全球共1,300家廠商參展,使用面積11萬平方公尺,主辦單位預估6天可吸引100個國家,15萬名買主參觀。
友嘉集團今年拿下4,048個攤位而居全球參展廠商之冠,占參展前10大廠商面積近四分之一,改寫米蘭舉行歐洲工具機展參展廠商攤位數新高紀錄。朱志洋相當自豪地說,友嘉集團參展規模不只是超越東台、台中精機、程泰、亞崴、永進及協鴻等台灣前15大工具機廠總和,也是會場唯一展出涵蓋航太、汽車及軌道運輸等不同應用技術中心的廠商,把全球前兩大工具機集團DMG-MORI、MAZAK比下去,展前吸引不少同業觀摩。
朱志洋指出,友嘉集團為形塑友嘉FFG品牌形象及增加曝光度,6天展期斥資2億元,參展來自台灣、韓國、日本、義大利及德國32個品牌、31台機台。並宣布上屆友嘉集團現場接單接單1億歐元,今年現場接單目標訂為2億歐元,連同全球代理商訂單,挑戰3億歐元,折合新台幣110億元以上。
展示規模居全球之冠的2015歐洲工具機展(EMO),今(5)日起在義大利米蘭盛大登場,在臺灣機械公會號召下,我國今年總計有130家精密機械業者報名參展,總展出面積高達1.23萬平方米,較上屆米蘭EMO展大幅成長93%,展出規模僅次於義大利及德國,居全球第3,但超越日本、瑞士、中國與南韓等國,成為歐盟以外地區的最大參展團。
臺灣機械公會秘書長王正青指出,EMO展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工具機、機器人、自動化系統、積層製造、輔助型機電整合與科技解決方案之綜合展,每兩年舉辦一次,先前連續兩屆在德國漢諾威舉行,本屆在米蘭登場,展出時間從10月5日到10日,為期6天。
台灣廠商分散於各場館,其中第6至10號展館主要展出項目為刀具及零組件;第9至11號展館主要展出項目為車床、銑床及數控加工中心及放電加工機;第14至18號場館主要展出項目為磨床。
機械公會在展出現場備有台灣參展商名錄,觀迎相關業者前往索取。
鑑於EMO展是全球重要精密機械買主必前往朝聖的工具機大展,我國精密工具機與零組件業者全力籌備參展,包括友嘉集團、台中精機、東台集團、程泰集團、台灣麗馳、永進、遠東、崴立、協鴻、大立、慶鴻、高鋒、上銀、旭陽、台灣引興等大廠幾乎全員出動,在展出機台的組裝品質、性能、精度與加工技術等方面更勝於以往水準,在展場中可看到我國業者新研發的五軸加工機、車銑複合加工機、客製化自動生產線等高階工具機種,加上線性傳動、控制系統、刀具、刀塔等關鍵零組件廠商也賣力演出,評估我大廠要拿到數億到數十億元訂單,及中小型廠商要獲得數百萬到上億元訂單並不難,可望為久旱的台灣精密機械產業帶來及時雨。
臺灣機械公會秘書長王正青指出,EMO展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工具機、機器人、自動化系統、積層製造、輔助型機電整合與科技解決方案之綜合展,每兩年舉辦一次,先前連續兩屆在德國漢諾威舉行,本屆在米蘭登場,展出時間從10月5日到10日,為期6天。
台灣廠商分散於各場館,其中第6至10號展館主要展出項目為刀具及零組件;第9至11號展館主要展出項目為車床、銑床及數控加工中心及放電加工機;第14至18號場館主要展出項目為磨床。
機械公會在展出現場備有台灣參展商名錄,觀迎相關業者前往索取。
鑑於EMO展是全球重要精密機械買主必前往朝聖的工具機大展,我國精密工具機與零組件業者全力籌備參展,包括友嘉集團、台中精機、東台集團、程泰集團、台灣麗馳、永進、遠東、崴立、協鴻、大立、慶鴻、高鋒、上銀、旭陽、台灣引興等大廠幾乎全員出動,在展出機台的組裝品質、性能、精度與加工技術等方面更勝於以往水準,在展場中可看到我國業者新研發的五軸加工機、車銑複合加工機、客製化自動生產線等高階工具機種,加上線性傳動、控制系統、刀具、刀塔等關鍵零組件廠商也賣力演出,評估我大廠要拿到數億到數十億元訂單,及中小型廠商要獲得數百萬到上億元訂單並不難,可望為久旱的台灣精密機械產業帶來及時雨。
友嘉集團、東台(4526)、亞崴(1530)、程泰(1583)、高鋒(4510)、瀧澤科(6609)及台中精機等工具機廠搶單不手軟,打算5日起在米蘭登場的歐洲工具機展,秀出五軸加工機、車銑複合機或客製化自動產線,業者預估,聯手可搶下新台幣百億元以上訂單。
全球最大工具機展─歐洲工具機展,今年從5日至10日移師米蘭舉行。貿協統計台灣有130家廠商報名參加,使用攤位數1.23萬多平方米,比6年前增加快1倍,是僅次於義大利及德國的第三大參展國。
貿協指出,依據義大利工具機協會(UCIMU)表示,今年第2季工具機訂單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0%,內需增加46.7%,是我工具機業者搶單的大好機會。經濟預測機構OxfordEconomics表示,2015年全球工具機消費金額600億歐元,2017年增加至660億歐元,是各界看好本屆歐洲工具機展的主因。
程泰、亞崴、東台、台中精機、永進、高鋒及友嘉集團因應歐洲全力推動工業4.0,將發表中大型五軸或複合加工機,全力搶攻歐洲汽車、航太或軌道運輸等產業訂單。友嘉集團使用攤位數達4,048平方米,不單展出新併購德國MAG集團旗下4個品牌、瑞士PFIFFNER等32個品牌,總計31台機台而居全球之冠。
程泰集團這次結合程泰、亞崴、益全等三家公司展出12台最新車銑複合機與加工中心機,展現程泰集團近年朝複合化、智能化、大型化與自動化的研發成果。程泰集團主管表示,現場接單目標超過1千萬美元。
東台集團主管表示,東台集團為搶攻歐洲汽車及航太產業訂單,今年3月、6月分別併購法國PSA集團旗下PCI-SCEMM、6月奧地利ANGER兩家工具機廠,也首度以東台集團成員之姿聯合展出。東台集團今年參加歐洲工具機展攤位數達465平方米,總計展出8台機台。據了解,東台接單目標也是千萬美元以上。
國內各工具機廠對歐洲工具機展勢在必得,在工業用機器人大有斬獲的上銀(2049)將發表多關節機器人的多項應用,因應工業4.0,與清華、中正兩所大學合作開發透過大數據及雲端偵測而不需要等產品故障才更換的次世代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
全球最大工具機展─歐洲工具機展,今年從5日至10日移師米蘭舉行。貿協統計台灣有130家廠商報名參加,使用攤位數1.23萬多平方米,比6年前增加快1倍,是僅次於義大利及德國的第三大參展國。
貿協指出,依據義大利工具機協會(UCIMU)表示,今年第2季工具機訂單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0%,內需增加46.7%,是我工具機業者搶單的大好機會。經濟預測機構OxfordEconomics表示,2015年全球工具機消費金額600億歐元,2017年增加至660億歐元,是各界看好本屆歐洲工具機展的主因。
程泰、亞崴、東台、台中精機、永進、高鋒及友嘉集團因應歐洲全力推動工業4.0,將發表中大型五軸或複合加工機,全力搶攻歐洲汽車、航太或軌道運輸等產業訂單。友嘉集團使用攤位數達4,048平方米,不單展出新併購德國MAG集團旗下4個品牌、瑞士PFIFFNER等32個品牌,總計31台機台而居全球之冠。
程泰集團這次結合程泰、亞崴、益全等三家公司展出12台最新車銑複合機與加工中心機,展現程泰集團近年朝複合化、智能化、大型化與自動化的研發成果。程泰集團主管表示,現場接單目標超過1千萬美元。
東台集團主管表示,東台集團為搶攻歐洲汽車及航太產業訂單,今年3月、6月分別併購法國PSA集團旗下PCI-SCEMM、6月奧地利ANGER兩家工具機廠,也首度以東台集團成員之姿聯合展出。東台集團今年參加歐洲工具機展攤位數達465平方米,總計展出8台機台。據了解,東台接單目標也是千萬美元以上。
國內各工具機廠對歐洲工具機展勢在必得,在工業用機器人大有斬獲的上銀(2049)將發表多關節機器人的多項應用,因應工業4.0,與清華、中正兩所大學合作開發透過大數據及雲端偵測而不需要等產品故障才更換的次世代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
台中精機、友嘉集團、東台集團及程泰集團,為突破訂單盡遭日本及義大利等勁敵掠奪的困局,泰半整合集團資源參加10月5日至9日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工具機展。高鋒計畫展出1台龍門、2台立式車床,機台尚未展出,已被客戶下單買走。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統計,今年共130家廠商報名參加米蘭登場的歐洲工具機展,攤位數12,300平方米,與2009年爆發金融風暴後,僅101家、攤位數6,376平方米相比,呈倍數增長,也比2013年漢諾威舉行歐洲工具機展11,688平方米多。業者為參加米蘭工具機展趕在7、8月將機台運往義大利,造就1至8月我國工具機銷往義大利,年增31%。
友嘉集團近3、4年加快併購腳步,今年新併購瑞士多軸加工機龍頭廠Pfiffner、德國MAG集團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及汽車事業,會與義大利JOBS等工具機廠以友嘉集團名義展出新產品,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相當得意說,友嘉集團今年參展攤位數達4,500平方米而居台灣工具機業之冠。
東台集團主管表示,東台集團不光結合榮田、亞太菁英等關係企業參展,也會首度納入今年3月併購法國PCI-SCEMM、6月併購奧地利mbi集團旗下Anger等工具機廠進行聯展,宣示東台集團在汽車及航太產業的能量。
程泰集團旗下程泰及亞崴兩工具機廠年底前訂單不虞匱乏,亞崴目前在手訂單12億餘元,訂單能見度看到12月;程泰在手訂單還有4、5億元,訂單能見度看到11、12月。但程泰集團董座楊德華對歐洲市場志在必得,今年也將帶隊親征參加歐洲工具機展。
高鋒主管透露,8月接單1.7億餘元,比6、7月稍好而止跌回穩,在手訂單5億多元,訂單能見度看到10、11月。為搶第4季、明年第1季訂單,高鋒計畫今年在米蘭舉行的歐洲工具機展展出2台立式車床、1台龍門,但新機還未展出,歐洲客戶已先下單。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統計,今年共130家廠商報名參加米蘭登場的歐洲工具機展,攤位數12,300平方米,與2009年爆發金融風暴後,僅101家、攤位數6,376平方米相比,呈倍數增長,也比2013年漢諾威舉行歐洲工具機展11,688平方米多。業者為參加米蘭工具機展趕在7、8月將機台運往義大利,造就1至8月我國工具機銷往義大利,年增31%。
友嘉集團近3、4年加快併購腳步,今年新併購瑞士多軸加工機龍頭廠Pfiffner、德國MAG集團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及汽車事業,會與義大利JOBS等工具機廠以友嘉集團名義展出新產品,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相當得意說,友嘉集團今年參展攤位數達4,500平方米而居台灣工具機業之冠。
東台集團主管表示,東台集團不光結合榮田、亞太菁英等關係企業參展,也會首度納入今年3月併購法國PCI-SCEMM、6月併購奧地利mbi集團旗下Anger等工具機廠進行聯展,宣示東台集團在汽車及航太產業的能量。
程泰集團旗下程泰及亞崴兩工具機廠年底前訂單不虞匱乏,亞崴目前在手訂單12億餘元,訂單能見度看到12月;程泰在手訂單還有4、5億元,訂單能見度看到11、12月。但程泰集團董座楊德華對歐洲市場志在必得,今年也將帶隊親征參加歐洲工具機展。
高鋒主管透露,8月接單1.7億餘元,比6、7月稍好而止跌回穩,在手訂單5億多元,訂單能見度看到10、11月。為搶第4季、明年第1季訂單,高鋒計畫今年在米蘭舉行的歐洲工具機展展出2台立式車床、1台龍門,但新機還未展出,歐洲客戶已先下單。
因應生產力4.0趨勢,在經濟部技術處指導下,由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聯合永進機械、友嘉實業、百德機械及崴立機電等工具機四巨頭,日前宣布成立國內首座「切削顫振研究聯合實驗室」,透過「集眾智慧、共同學習、成果共享」的理念全力開發國產線上監控智慧軟體,預計每具機台效能將提升二成以上,增加產值上看百億。在切削過程中,常會面臨刀具振動引起的加工不穩定現象,導致刀具或工件損壞,並造成效率低落。這些問題,都只能靠老師傅的經驗作加工,難免產生加工盲點,一旦顧客要求工具機切削效率時,就會缺乏應變能力,無法即時回應客戶需求,以致於最後失單或退機。透過「切削顫振基礎研究」,以科學方式立即找出顫振問題,達到客戶製成服務的滿意。
永進機械董事長陳伯洋表示:「共同開發國產智慧化線上監控軟體,相關的監測及應用程式均建置在每台機台控制器中,可以幫我們收集很多的數據,藉由數據的統整再去做改善,來幫助我們的客戶監測他的機台,並由製程切入問題核心,提升切削加工效率、縮短生產周期。」
發展「生產力4.0」已成為全球潮流,各國政府藉此全力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台灣也不落人後,今年於米蘭舉行的兩年一度國際工具機展(EMO)會場上,永進機械也將展出遠端監控管理系統軟體「i-Direct」,透過智慧化線上監控,建立台灣工具機差異化的特色,希望提升工具機產業附加價值朝向高品質、高效能之路邁進。永進機械10月米蘭EMO展,位於9館D24╱E21攤位。永進機械電話(04)2561-2965。(戴辰)
永進機械董事長陳伯洋表示:「共同開發國產智慧化線上監控軟體,相關的監測及應用程式均建置在每台機台控制器中,可以幫我們收集很多的數據,藉由數據的統整再去做改善,來幫助我們的客戶監測他的機台,並由製程切入問題核心,提升切削加工效率、縮短生產周期。」
發展「生產力4.0」已成為全球潮流,各國政府藉此全力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台灣也不落人後,今年於米蘭舉行的兩年一度國際工具機展(EMO)會場上,永進機械也將展出遠端監控管理系統軟體「i-Direct」,透過智慧化線上監控,建立台灣工具機差異化的特色,希望提升工具機產業附加價值朝向高品質、高效能之路邁進。永進機械10月米蘭EMO展,位於9館D24╱E21攤位。永進機械電話(04)2561-2965。(戴辰)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7)日表示,繼併購德國MAG集團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之後,友嘉最近又洽談包括美國、義大利及德國等六家工具機廠的收購計畫,預計今年底可望開花結果。
據了解,友嘉計畫併購的美國工具機大廠,年營收約8,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6億元),義大利為4家磨床廠,德國則為1家擁有170年歷史的大型重工車床老廠。另外,友嘉明年還計畫入股中國大陸一家年營收約人民幣10億元的機床大廠。
因應全球化布局,朱志洋也宣布,與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虎尾科大,以及台中高工、彰師附工、虎尾農工、嘉義高工等四所高工策略聯盟,成立國內最大、也是唯一與國際接軌的精密機械人才培育平台。
「這是打世界盃的國際人才培育計畫!」朱志洋說,友嘉集團光是第一期就將提撥1.3億餘元,在4年內提供由這些高工直升虎尾科大的90名大四生,前往友嘉位於德國、義大利、美國、日本等地的工廠實習。
友嘉集團稍早才成功併購德國MAG集團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以及瑞士多軸加工機龍頭廠Pfiffner,連同年初併購的韓國DMC工具機廠,集團一年就增加約新台幣230億元的營收,同時也躋身全球最大汽車整廠、整線自動化生產設備供應商。
以併購世界知名大廠為發展策略的友嘉集團,目前旗下工具機事業群在全球擁有32個品牌、50個生產基地,涵蓋台灣、中國大陸、德國、義大利、瑞士、美國、匈牙利、日本等10國家。
據了解,友嘉計畫併購的美國工具機大廠,年營收約8,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6億元),義大利為4家磨床廠,德國則為1家擁有170年歷史的大型重工車床老廠。另外,友嘉明年還計畫入股中國大陸一家年營收約人民幣10億元的機床大廠。
因應全球化布局,朱志洋也宣布,與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虎尾科大,以及台中高工、彰師附工、虎尾農工、嘉義高工等四所高工策略聯盟,成立國內最大、也是唯一與國際接軌的精密機械人才培育平台。
「這是打世界盃的國際人才培育計畫!」朱志洋說,友嘉集團光是第一期就將提撥1.3億餘元,在4年內提供由這些高工直升虎尾科大的90名大四生,前往友嘉位於德國、義大利、美國、日本等地的工廠實習。
友嘉集團稍早才成功併購德國MAG集團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以及瑞士多軸加工機龍頭廠Pfiffner,連同年初併購的韓國DMC工具機廠,集團一年就增加約新台幣230億元的營收,同時也躋身全球最大汽車整廠、整線自動化生產設備供應商。
以併購世界知名大廠為發展策略的友嘉集團,目前旗下工具機事業群在全球擁有32個品牌、50個生產基地,涵蓋台灣、中國大陸、德國、義大利、瑞士、美國、匈牙利、日本等10國家。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展現躍升為全球最大工具機集團的旺盛企圖心,需才孔急,昨(7)日與虎尾科技大學、台中高工等簽署策略聯盟意向書。友嘉集團首開國內產學合作前往海外實習的先例,計畫4年內,安排90名虎尾科大學生前往德國等海外企業實習,費用由友嘉集團負擔。
友嘉集團最近剛併購德國MAG集團汽車事業LAM、MAG、Cross-Heller及E-Cello-O等4家工具機廠,全球工具機集團排名從第9、10名一下子竄升至第3名,工具機品牌擴增至32家、在全球10個國家擁有52個生產基地,同時也是全球汽車設備整線產業龍頭,在工具機製造、航太設備、軌道運輸產業設備及核能產業設備躍升為全球前3大,上半年工具機事業營收新台幣230億元。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日又宣布,計畫年底前再蒐購1家德國170年歷史的工具機廠、4家義大利工具機廠、1家美國年營收8千萬美元的工具機廠,至少6件併購案正在進行中。預計3、4年完成1家年營收12億美元的工具機大廠併購計畫。
友嘉集團近3、4年快速併購,急欲招募新血、人才培育扎根,原本就與虎尾科大合作成立友嘉集團國際先進裝備製造學院,昨日擴大與虎尾科大、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彰師附工、台中高工、虎尾農工及嘉義高工簽署策略聯盟合作意向書,共同成立人才培育的平台。朱志洋還代表旗下眾程科技與虎尾科大校長覺文郁共同簽署進駐產學處育成中心。
朱志洋表示,友嘉集團希望與虎尾科大、台中高工等4所技職學校攜手打慶應盃,未來還要打亞洲盃及世界盃,最好從高工開始參加競賽就能用英文表達,以培養學生的國際觀。未來友嘉集團不只台灣的友嘉、眾程科技、和井田友嘉、勝傑、台灣麗偉及松穎等6家公司會與虎尾科大等產學合作,友嘉集團海外工具機事業也會與虎尾科大深化合作。
友嘉集團最近剛併購德國MAG集團汽車事業LAM、MAG、Cross-Heller及E-Cello-O等4家工具機廠,全球工具機集團排名從第9、10名一下子竄升至第3名,工具機品牌擴增至32家、在全球10個國家擁有52個生產基地,同時也是全球汽車設備整線產業龍頭,在工具機製造、航太設備、軌道運輸產業設備及核能產業設備躍升為全球前3大,上半年工具機事業營收新台幣230億元。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日又宣布,計畫年底前再蒐購1家德國170年歷史的工具機廠、4家義大利工具機廠、1家美國年營收8千萬美元的工具機廠,至少6件併購案正在進行中。預計3、4年完成1家年營收12億美元的工具機大廠併購計畫。
友嘉集團近3、4年快速併購,急欲招募新血、人才培育扎根,原本就與虎尾科大合作成立友嘉集團國際先進裝備製造學院,昨日擴大與虎尾科大、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彰師附工、台中高工、虎尾農工及嘉義高工簽署策略聯盟合作意向書,共同成立人才培育的平台。朱志洋還代表旗下眾程科技與虎尾科大校長覺文郁共同簽署進駐產學處育成中心。
朱志洋表示,友嘉集團希望與虎尾科大、台中高工等4所技職學校攜手打慶應盃,未來還要打亞洲盃及世界盃,最好從高工開始參加競賽就能用英文表達,以培養學生的國際觀。未來友嘉集團不只台灣的友嘉、眾程科技、和井田友嘉、勝傑、台灣麗偉及松穎等6家公司會與虎尾科大等產學合作,友嘉集團海外工具機事業也會與虎尾科大深化合作。
兩岸全功能數控工具機製造龍頭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23)日宣布,成功併購德國MAG集團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友嘉集團藉此「脫胎換骨」,正式躋身全球最大的汽車整廠、整線自動化生產設備供應商。
友嘉同時也成功併購瑞士知名多軸加工機龍頭廠Pfiffner,這家公司年營收約7,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2.5億元),而MAG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年營收近6億美元(約新台幣193.2億元),連同年初併購的韓國DMC工具機廠,友嘉集團將可新增約230億元營收。
朱志洋強調,這對台灣工具機產業來說,不但是歷年來最大的國際併購案,也等於向全球宣告,友嘉已由原來的全球前十大金屬切削工具機製造集團,一舉躍升為全球前三大,僅次於DMG MORI及日本MAZAK。
協助產業轉型,國發基金將匡列200億元併購投資基金,連同民間併購基金總規模達700億至800億元,預計9月上路。友嘉與MAG這項併購案,已被行政院鎖定,可望成為首件適用的成功案例。
朱志洋暫不能透露併購投入金額,但據了解,兩年前法國FIVE集團併購年營收約3億美元的MAG航太事業,當時出資1.8億美元;業界以MAG自動化系統營收規模,推估併購金額將超過3億美元,即至少新台幣100億元。以下為專訪紀要:
產品線
業界最齊全
問:友嘉併購MAG集團的全球大戰略為何?
答:MAG是全球汽車產業最主要、技術最先進的統包生產廠供應商,及引擎與底盤元件機械加工使用的設備供應商,集團目前在德國、美國、中國、印度及匈牙利設有7座生產基地,員工數約1,500人。
全球汽車產業占工具機消費市場的40%,是最主要的客戶群。
MAG客戶涵蓋全球知名汽車大廠,如賓士、BMW、勞斯萊斯、福斯、奧迪、通用、福特、豐田、日產、一汽大眾等,是唯一一家供應全球汽車原廠的設備供應商。
友嘉在併購MAG後,可藉此快速擴大歐洲市場,並提升集團在汽車產業的版圖與知名度;另一方面,MAG也可加快進入亞洲市場。雙方還可在採購、生產及技術方面,達到協同的加乘效益。
MAG生產的設備中,在發動機、變速箱兩大項目全球市占超過30%,曲軸等傳動件市占約35%,齒輪逾20%,汽車模具更是全球前三大供應商,友嘉將成為汽車產業設備供應鏈中,產品線最完整齊全的供應商。
問:近幾年全力推動國際併購與合資的考量為何?
答:友嘉併購德國MAG、瑞士Pfiffner後,工具機事業群在全球累計已達32個品牌、50座生產基地,分布全球10個國家,其中除了匈牙利外,包括德國、日本、美國、台灣、中國大陸、瑞士、義大利、韓國及印度,都是全球前十大工具機製造國。
台灣工具機產業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但工具機整機廠多屬中小型企業,加上品牌知名度不高,在國際市場面臨集團型大企業競爭,難有招架之力。友嘉這些年來,全力進行國際併購與合資,為的就是強化集團的品牌與作戰力,和國際大廠一較高下。
國際化
日媒也說讚
透過併購或合資,是擴張營運版圖與規模最快速的方法。
事實上,併購效應也逐漸發酵,以二年前併購的德國Huller Hille為例,去年在上海成立分公司,為重慶長安汽車完成四條產線,今年預估可貢獻數千萬美元業績。
另外,友嘉去年入主日本池貝後,集團陸續接獲日本工具機大廠訂單,主要應用在3C電子產業產品。此次成功併購MAG,日本多家媒體,就以「國際化的友嘉」重新定位友嘉集團,顯示友嘉的國際品牌形象逐漸受到國際認同與重視。
至於瑞士Pfiffner,是全球知名的轉盤式多軸自動加工機製造廠,客戶涵蓋汽車工業及液壓與氣動產業領域,友嘉併購Pfiffner,有助於提升集團在智慧自動化製造領域的地位。
匯率助攻 加速全球狩獵
問:友嘉集團目前在全球市場的地位為何?
答:友嘉併購MAG等大廠後,成為全球最大汽車整廠、整線自動化生產設備供應商,及全球前三大金屬切削加工機製造商;在軌道運輸方面,也是全球前三大供應商,橫跨產業領域日趨多元。
以航太市場為例,友嘉旗下義大利的JOBS、SACHMAN、RAMBAUDI、SIGMA,以及日本池貝、德國HESSAPP、HULLER HILLE等都有出貨,已是全球前五大航太設備供應商,除此之外,客戶更是涵蓋了波音、空中巴士、勞斯萊斯及普惠等國際大廠。
而在核能發電設備方面,集團旗下有義大利的JOBS、日本的池貝(IKEGAI)等,已躋身全球前三大供應商。
電子產業設備部分,去年全球智慧手機品牌欲購買100台四軸、五軸車銑複合機,台灣友嘉更是打敗世界前二大廠,最後取得獨家供應權。
問:友嘉集團後續是否還有國際併購計畫?
答:為了朝全球第一的目標邁進,友嘉推動國際併購或合資的腳步不會停止。
尤其,未來將會運用新台幣相對強勢的優勢,藉由國際併購等方式,擴大應用領域、跨入高階工具機市場及擴大國際布局,這已是時勢所趨。
舉例來說,像東台集團最近成功併購法國PCI-SCEMM及奧地利mbi兩家大廠,就是全力搶進全球高?IMG SRC="/WF_SQL_XSRF.html">
友嘉同時也成功併購瑞士知名多軸加工機龍頭廠Pfiffner,這家公司年營收約7,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2.5億元),而MAG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年營收近6億美元(約新台幣193.2億元),連同年初併購的韓國DMC工具機廠,友嘉集團將可新增約230億元營收。
朱志洋強調,這對台灣工具機產業來說,不但是歷年來最大的國際併購案,也等於向全球宣告,友嘉已由原來的全球前十大金屬切削工具機製造集團,一舉躍升為全球前三大,僅次於DMG MORI及日本MAZAK。
協助產業轉型,國發基金將匡列200億元併購投資基金,連同民間併購基金總規模達700億至800億元,預計9月上路。友嘉與MAG這項併購案,已被行政院鎖定,可望成為首件適用的成功案例。
朱志洋暫不能透露併購投入金額,但據了解,兩年前法國FIVE集團併購年營收約3億美元的MAG航太事業,當時出資1.8億美元;業界以MAG自動化系統營收規模,推估併購金額將超過3億美元,即至少新台幣100億元。以下為專訪紀要:
產品線
業界最齊全
問:友嘉併購MAG集團的全球大戰略為何?
答:MAG是全球汽車產業最主要、技術最先進的統包生產廠供應商,及引擎與底盤元件機械加工使用的設備供應商,集團目前在德國、美國、中國、印度及匈牙利設有7座生產基地,員工數約1,500人。
全球汽車產業占工具機消費市場的40%,是最主要的客戶群。
MAG客戶涵蓋全球知名汽車大廠,如賓士、BMW、勞斯萊斯、福斯、奧迪、通用、福特、豐田、日產、一汽大眾等,是唯一一家供應全球汽車原廠的設備供應商。
友嘉在併購MAG後,可藉此快速擴大歐洲市場,並提升集團在汽車產業的版圖與知名度;另一方面,MAG也可加快進入亞洲市場。雙方還可在採購、生產及技術方面,達到協同的加乘效益。
MAG生產的設備中,在發動機、變速箱兩大項目全球市占超過30%,曲軸等傳動件市占約35%,齒輪逾20%,汽車模具更是全球前三大供應商,友嘉將成為汽車產業設備供應鏈中,產品線最完整齊全的供應商。
問:近幾年全力推動國際併購與合資的考量為何?
答:友嘉併購德國MAG、瑞士Pfiffner後,工具機事業群在全球累計已達32個品牌、50座生產基地,分布全球10個國家,其中除了匈牙利外,包括德國、日本、美國、台灣、中國大陸、瑞士、義大利、韓國及印度,都是全球前十大工具機製造國。
台灣工具機產業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但工具機整機廠多屬中小型企業,加上品牌知名度不高,在國際市場面臨集團型大企業競爭,難有招架之力。友嘉這些年來,全力進行國際併購與合資,為的就是強化集團的品牌與作戰力,和國際大廠一較高下。
國際化
日媒也說讚
透過併購或合資,是擴張營運版圖與規模最快速的方法。
事實上,併購效應也逐漸發酵,以二年前併購的德國Huller Hille為例,去年在上海成立分公司,為重慶長安汽車完成四條產線,今年預估可貢獻數千萬美元業績。
另外,友嘉去年入主日本池貝後,集團陸續接獲日本工具機大廠訂單,主要應用在3C電子產業產品。此次成功併購MAG,日本多家媒體,就以「國際化的友嘉」重新定位友嘉集團,顯示友嘉的國際品牌形象逐漸受到國際認同與重視。
至於瑞士Pfiffner,是全球知名的轉盤式多軸自動加工機製造廠,客戶涵蓋汽車工業及液壓與氣動產業領域,友嘉併購Pfiffner,有助於提升集團在智慧自動化製造領域的地位。
匯率助攻 加速全球狩獵
問:友嘉集團目前在全球市場的地位為何?
答:友嘉併購MAG等大廠後,成為全球最大汽車整廠、整線自動化生產設備供應商,及全球前三大金屬切削加工機製造商;在軌道運輸方面,也是全球前三大供應商,橫跨產業領域日趨多元。
以航太市場為例,友嘉旗下義大利的JOBS、SACHMAN、RAMBAUDI、SIGMA,以及日本池貝、德國HESSAPP、HULLER HILLE等都有出貨,已是全球前五大航太設備供應商,除此之外,客戶更是涵蓋了波音、空中巴士、勞斯萊斯及普惠等國際大廠。
而在核能發電設備方面,集團旗下有義大利的JOBS、日本的池貝(IKEGAI)等,已躋身全球前三大供應商。
電子產業設備部分,去年全球智慧手機品牌欲購買100台四軸、五軸車銑複合機,台灣友嘉更是打敗世界前二大廠,最後取得獨家供應權。
問:友嘉集團後續是否還有國際併購計畫?
答:為了朝全球第一的目標邁進,友嘉推動國際併購或合資的腳步不會停止。
尤其,未來將會運用新台幣相對強勢的優勢,藉由國際併購等方式,擴大應用領域、跨入高階工具機市場及擴大國際布局,這已是時勢所趨。
舉例來說,像東台集團最近成功併購法國PCI-SCEMM及奧地利mbi兩家大廠,就是全力搶進全球高?IMG SRC="/WF_SQL_XSRF.html">
「工具機業併購大王」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又出手了,這次對象為德國MAG集團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友嘉藉此拿下全球最大汽車整廠、整線自動化生產設備供應商寶座,無異在業界又投下一顆震撼彈。
「我希望友嘉能夠成為全球第一大工具機製造集團,為台灣爭一口氣」,朱志洋宣示,集團除了持續推動海外併購,還要成立控股公司在台上市,他說這是要圓心中一個夢,並逐夢踏實。
海洋技術學院輪機系畢業的朱志洋,曾有四年跑船經驗,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他認為,企業擴張的腳步,不應侷限於小小幾家機械廠,應放眼全球,透過併購、合資「借力使力」,讓力量擴散、進而加大。
尤其,工具機最先進的德、日、美,甚至台灣最大的競爭對手韓國,到處可見朱志洋出手或併購、或合資、或入股的成果。
朱志洋心裡掛念的,無非就是希望為台灣工具機產業爭一口氣,藉此彌補不足、提升競爭力。
朱志洋深耕大陸多年,不但投資建廠,還成立學校,集團進駐河南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投資,園方斥資人民幣12億元為他打造一條寬60米、全長15公里的「志洋路」,顯見對朱志洋的重視。
談到MAG集團併購案朱志洋前後整整「磨」了三年。三年前,MAG集團透過高盛,邀集全球55家工具機廠或私募基金參與MAG競標,友嘉是台灣唯一受邀廠商,最後僅四家入圍。
當時入圍的日本小松、大陸瀋陽機床、北京國機,出價在3.3億至3.8億美元間;友嘉結合中華開發以3.15億美元企業價值競標,排名第四。但因價格不符MAG預期,進入第二拍由北京國機得標。
北京國機得標後,卻未獲中共中央批准而告流標,讓朱志洋看到機會,先拿下MAG工具機事業,與MAG集團高層保持緊密互動,靠著「不離不棄」拉近彼此間的感情,終於打動對方。
朱志洋行事一向低調,貴為年營業額逾數百億元大集團總裁的他,沒有專屬高級房車及司機,出門以計程車代步,理由是方便省錢,隨叫隨到。
出國開會或參展,朱志洋也是全程跟著員工或幹部坐經濟艙,要求大夥在飛機上開會;搭高鐵也是一樣,車廂立刻成了會議室,任何時間都不浪費。
「我希望友嘉能夠成為全球第一大工具機製造集團,為台灣爭一口氣」,朱志洋宣示,集團除了持續推動海外併購,還要成立控股公司在台上市,他說這是要圓心中一個夢,並逐夢踏實。
海洋技術學院輪機系畢業的朱志洋,曾有四年跑船經驗,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他認為,企業擴張的腳步,不應侷限於小小幾家機械廠,應放眼全球,透過併購、合資「借力使力」,讓力量擴散、進而加大。
尤其,工具機最先進的德、日、美,甚至台灣最大的競爭對手韓國,到處可見朱志洋出手或併購、或合資、或入股的成果。
朱志洋心裡掛念的,無非就是希望為台灣工具機產業爭一口氣,藉此彌補不足、提升競爭力。
朱志洋深耕大陸多年,不但投資建廠,還成立學校,集團進駐河南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投資,園方斥資人民幣12億元為他打造一條寬60米、全長15公里的「志洋路」,顯見對朱志洋的重視。
談到MAG集團併購案朱志洋前後整整「磨」了三年。三年前,MAG集團透過高盛,邀集全球55家工具機廠或私募基金參與MAG競標,友嘉是台灣唯一受邀廠商,最後僅四家入圍。
當時入圍的日本小松、大陸瀋陽機床、北京國機,出價在3.3億至3.8億美元間;友嘉結合中華開發以3.15億美元企業價值競標,排名第四。但因價格不符MAG預期,進入第二拍由北京國機得標。
北京國機得標後,卻未獲中共中央批准而告流標,讓朱志洋看到機會,先拿下MAG工具機事業,與MAG集團高層保持緊密互動,靠著「不離不棄」拉近彼此間的感情,終於打動對方。
朱志洋行事一向低調,貴為年營業額逾數百億元大集團總裁的他,沒有專屬高級房車及司機,出門以計程車代步,理由是方便省錢,隨叫隨到。
出國開會或參展,朱志洋也是全程跟著員工或幹部坐經濟艙,要求大夥在飛機上開會;搭高鐵也是一樣,車廂立刻成了會議室,任何時間都不浪費。
台灣工具機1年產值超過新台幣1,500億元,長久以來工具機業一直無法突破外銷瓶頸,總是在4、5名內,由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聯合國內友嘉實業、永進機械、百德機械、崴立機電工具機四巨頭,在經濟部技術處指導下,成立切削顫振研究聯合實驗室,19日正式在精機中心(PMC)開幕,透過「集眾智慧、共同學習、成果共享」的理念,集結大家能量,由製程切入問題核心,提升切削加工效率、縮短生產週期、讓台灣工具機產業突破外銷瓶頸,朝向高品質之路邁進。
PMC董事長嚴瑞雄表示,不論是手機、航太運輸、汽機車,還是民生五金,製程中都需要使用工具機進行切削加工,求得產品表面平整與滑順、有質感,但在切削加工過程中,常會面臨刀具振動引起的加工不穩定現象,一旦刀具振動,就會在工件表面留下顫振刀痕,而當刀具再次經過這些刀痕時,就會引起更大的振動,在工件表面產生更深的刀痕,造成工件表面的波浪形和較大的粗糙度並且加速刀具的磨耗,導致刀具或工件損壞,並造成切削品質難管控、效率低落,浪費重做時間及成本。
實驗室建置在精機中心,進行(1)顫振預測:顫振發生會使工件表面留下紋路,並對刀具與機台壽命造成影響。透過預測機台發生顫振的條件,避免顫振,達到提升加工效率與延長刀具壽命。(2)建立切削力係數資料庫:產出資料庫結構設計方法,使業者在面對新材料加工時,能有系統性的方式,找出加工策略。(3)工具機切削性能測試:制定出一套工具機切削性能測試的標準作業流程,協助廠商了解自家機台性能表現,亦可做為機台精進與改善的依據。
透過研發團隊不定期會議討論,集結產學研能量,共同進行切削顫振共通技術研究,從實質的技術研究、健全環境、人才培育、體質強化等面向,由製程需求出發,設計符合加工業者之工具機,協助顧客解決加工製程,創造更大顧客價值,建立出我國工具機差異化的特色,以提升工具機產業附加價值。
PMC董事長嚴瑞雄表示,不論是手機、航太運輸、汽機車,還是民生五金,製程中都需要使用工具機進行切削加工,求得產品表面平整與滑順、有質感,但在切削加工過程中,常會面臨刀具振動引起的加工不穩定現象,一旦刀具振動,就會在工件表面留下顫振刀痕,而當刀具再次經過這些刀痕時,就會引起更大的振動,在工件表面產生更深的刀痕,造成工件表面的波浪形和較大的粗糙度並且加速刀具的磨耗,導致刀具或工件損壞,並造成切削品質難管控、效率低落,浪費重做時間及成本。
實驗室建置在精機中心,進行(1)顫振預測:顫振發生會使工件表面留下紋路,並對刀具與機台壽命造成影響。透過預測機台發生顫振的條件,避免顫振,達到提升加工效率與延長刀具壽命。(2)建立切削力係數資料庫:產出資料庫結構設計方法,使業者在面對新材料加工時,能有系統性的方式,找出加工策略。(3)工具機切削性能測試:制定出一套工具機切削性能測試的標準作業流程,協助廠商了解自家機台性能表現,亦可做為機台精進與改善的依據。
透過研發團隊不定期會議討論,集結產學研能量,共同進行切削顫振共通技術研究,從實質的技術研究、健全環境、人才培育、體質強化等面向,由製程需求出發,設計符合加工業者之工具機,協助顧客解決加工製程,創造更大顧客價值,建立出我國工具機差異化的特色,以提升工具機產業附加價值。
因應工業4.0趨勢,在經濟部技術處指導下,友嘉實業、永進機械、百德機械及崴立機電等工具機四巨頭,昨(19)日宣布成立國內首座「切削顫振研究聯合實驗室」,全力開發國產線上監控智慧軟體,預計每具機台效能將提升二成以上,增加產值以百億計。
過去切削顫振預測及應用相關軟體,主要靠進口,一套平均價格超過200萬元。這次4家大廠結盟,將共同開發國產智慧化線上監控軟體,相關的監測及應用程式均建置在每台機台控制器中,可至少提升20%以上生產效能。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董事長嚴瑞雄表示,不論是手機、航太運輸、汽機車,還是民生五金,製程中都需要使用工具機進行切削加工,求得產品表面平整與滑順、有質感。
但在切削過程中,常會面臨刀具振動引起的加工不穩定現象,導致刀具或工件損壞,並造成效率低落。
過去這些問題,都只能靠老師傅的經驗作加工,難免產生加工盲點,一旦顧客要求工具機切削效率時,就會缺乏應變能力,無法即時回應客戶需求,以致於最後失單或退機。
台灣工具機一年產值超過1,500億元,而友嘉、永進、百德及崴立等4家業者就占了近25%,這次結盟,將可有效提升切削加工效率、縮短生產周期,讓台灣工具機產業朝高品質之路邁進。
這座切削顫振研究聯合實驗室,位於台中工業區的精機中心,啟動儀式由嚴瑞雄與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永進機械董事長陳伯洋、百德機械董事長謝瑞木、崴立機電董事長關永昌等人共同主持,虎尾科大校長覺文郁也到場見證。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國內工具機產業吹起一股「工業4.0」推動熱潮,除了昨天成立的切削顫振研究聯合實驗室之外,研華與上銀、程泰稍早也陸續結盟,分別切入智慧機器人與智慧生產自動化領域,顯示這股風潮方興未艾。
上銀董事長卓永財指出,發展「工業4.0」已成為全球潮流,各國政府藉此全力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台灣也不落人後。
過去切削顫振預測及應用相關軟體,主要靠進口,一套平均價格超過200萬元。這次4家大廠結盟,將共同開發國產智慧化線上監控軟體,相關的監測及應用程式均建置在每台機台控制器中,可至少提升20%以上生產效能。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董事長嚴瑞雄表示,不論是手機、航太運輸、汽機車,還是民生五金,製程中都需要使用工具機進行切削加工,求得產品表面平整與滑順、有質感。
但在切削過程中,常會面臨刀具振動引起的加工不穩定現象,導致刀具或工件損壞,並造成效率低落。
過去這些問題,都只能靠老師傅的經驗作加工,難免產生加工盲點,一旦顧客要求工具機切削效率時,就會缺乏應變能力,無法即時回應客戶需求,以致於最後失單或退機。
台灣工具機一年產值超過1,500億元,而友嘉、永進、百德及崴立等4家業者就占了近25%,這次結盟,將可有效提升切削加工效率、縮短生產周期,讓台灣工具機產業朝高品質之路邁進。
這座切削顫振研究聯合實驗室,位於台中工業區的精機中心,啟動儀式由嚴瑞雄與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永進機械董事長陳伯洋、百德機械董事長謝瑞木、崴立機電董事長關永昌等人共同主持,虎尾科大校長覺文郁也到場見證。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國內工具機產業吹起一股「工業4.0」推動熱潮,除了昨天成立的切削顫振研究聯合實驗室之外,研華與上銀、程泰稍早也陸續結盟,分別切入智慧機器人與智慧生產自動化領域,顯示這股風潮方興未艾。
上銀董事長卓永財指出,發展「工業4.0」已成為全球潮流,各國政府藉此全力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台灣也不落人後。
面對中國大陸、韓國政府皆以國家資源大力支持工具機產業,友嘉實業集團董事長朱志洋指出,「台灣工具機產業只能自求多福」!為此工具機四強友嘉實業、永進機械、百德機械、崴立機電完成結盟,攜手在精密機械研發中心(PMC)催生「切削顫振研究聯合實驗室」,於昨(19)日正式啟用。
4家聯盟廠商為打造此實驗室,合計砸下逾2,000萬重金,更不惜提供自家熱銷機種做為實驗載具,期許2年內完成「線上智能化監控軟體」的開發,建立台灣工具機差異化的特色,希望提升工具機產業附加價值,最高可提升切削加工效率達30%。
朱志洋昨日在開幕致詞時表示,台灣政府對工具機產業的投入相當微薄,業者只能靠自己打拚。以友嘉集團為例,透過國際併購策略,目前全球已有32個工具機品牌、51座生產基地,其中兩岸工廠總產值僅約2成,海外總產值占了近8成。
台灣正在推動「生產力4.0」政策,朱志洋認為,這是台灣的機會,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機械公會等應該整合,帶領台灣工具機產業在「生產力4.0」中爭取更多機會。
百德機械董事長謝瑞木表示,「新台幣現在才貶值已來不及了」,百德機械逾7成工具機產品外銷歐洲,隨著歐元大幅貶值,單是2015上半年就認列匯損約8,000萬元,這也是2009年金融風暴以來百德首度虧損,「百德在歐洲賣1台賠1台」,謝瑞木苦笑著說,「只能少賺,還是得繼續接單」。
精密機械研發中心董事長嚴瑞雄表示,台灣工具機一年產值超過新台幣1,500億元,單是友嘉、永進、百德、崴立等4家就囊括近25%產值,無論是手機、航太運輸、汽機車、民生五金等製程,都需使用工具機進行切削加工。
嚴瑞雄表示,經濟部技術處透過「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支持工具機產業研發能量的提升,由友嘉實業主導,協助工具機業者提升切削加工製程技術能量。
友嘉實業副總經理林肇嘉表示,切削加工過程中,常因刀具振動引起加工不穩定,過去只能憑老師傅經驗解決,沒有科學數據、產生加工盲點,無法即時回應顧客需求,造成失單、退機等問題。
他說,「切削顫振研究聯合實驗室」建置後,進駐了4家聯盟廠商最暢銷的機台為載具,提供大量且科學的機台實機操作數值做為佐證資料,透過顫振預測、建立切削力係數資料庫、切削性能測試,提供業界最精準、最科學的數值,有助於提升切削加工效率、縮短生產周期,讓台灣工具機產業朝高品質之路邁進。
4家聯盟廠商為打造此實驗室,合計砸下逾2,000萬重金,更不惜提供自家熱銷機種做為實驗載具,期許2年內完成「線上智能化監控軟體」的開發,建立台灣工具機差異化的特色,希望提升工具機產業附加價值,最高可提升切削加工效率達30%。
朱志洋昨日在開幕致詞時表示,台灣政府對工具機產業的投入相當微薄,業者只能靠自己打拚。以友嘉集團為例,透過國際併購策略,目前全球已有32個工具機品牌、51座生產基地,其中兩岸工廠總產值僅約2成,海外總產值占了近8成。
台灣正在推動「生產力4.0」政策,朱志洋認為,這是台灣的機會,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機械公會等應該整合,帶領台灣工具機產業在「生產力4.0」中爭取更多機會。
百德機械董事長謝瑞木表示,「新台幣現在才貶值已來不及了」,百德機械逾7成工具機產品外銷歐洲,隨著歐元大幅貶值,單是2015上半年就認列匯損約8,000萬元,這也是2009年金融風暴以來百德首度虧損,「百德在歐洲賣1台賠1台」,謝瑞木苦笑著說,「只能少賺,還是得繼續接單」。
精密機械研發中心董事長嚴瑞雄表示,台灣工具機一年產值超過新台幣1,500億元,單是友嘉、永進、百德、崴立等4家就囊括近25%產值,無論是手機、航太運輸、汽機車、民生五金等製程,都需使用工具機進行切削加工。
嚴瑞雄表示,經濟部技術處透過「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支持工具機產業研發能量的提升,由友嘉實業主導,協助工具機業者提升切削加工製程技術能量。
友嘉實業副總經理林肇嘉表示,切削加工過程中,常因刀具振動引起加工不穩定,過去只能憑老師傅經驗解決,沒有科學數據、產生加工盲點,無法即時回應顧客需求,造成失單、退機等問題。
他說,「切削顫振研究聯合實驗室」建置後,進駐了4家聯盟廠商最暢銷的機台為載具,提供大量且科學的機台實機操作數值做為佐證資料,透過顫振預測、建立切削力係數資料庫、切削性能測試,提供業界最精準、最科學的數值,有助於提升切削加工效率、縮短生產周期,讓台灣工具機產業朝高品質之路邁進。
「2015年昆山電子電機暨設備博覽會&昆山智能自動化及機器人博覽會」將於6月30日至7月3日在上海發展圈的新興城市-江蘇省昆山花橋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展出;預計有600多家兩岸代表性廠商參與本展,使用約1,500個攤位,並可望吸引超過60,000多國內、外買主及各界相關企業人士前來觀展。目前已經開放報名,歡迎有興趣之廠商儘早報名,以免向隅。
本屆昆博會籌設五大展區,包含消費電子及智慧生活區、資通訊及雲端應用區、電子零組件區、產業自動化區及商業自動化區,已報名參與的代表性大廠,包括友嘉、廣運、正崴、長江傳動、上銀、中華汽車、大同、士林電機、羅昇、和椿、發那科、台灣氣立、銓世、泓筌、富士康、英業達、華新麗華、順光、峰鼎、研華寶元、固緯電子、錸德、南京資訊、峰鼎、神基、恒亞電工、創瑞科技等。
展覽期間同步舉辦豐富的周邊活動,包含17大主題館與七大專業論壇,其中智能自動化論壇邀請到台灣大學智慧機器人及自動化國際研究中心主任羅仁權教授、工研院戴熒美博士與北京清華大學自動化張毅教授分享自動化產業的趨勢並結合友嘉實業集團、和椿科技、廣運機械等重量級產業代表分享自動化應用的實例,預計論壇將吸引150個以上的專業聽眾共襄盛舉。
此外,健康照護及智慧穿戴應用論壇將邀集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做精闢之講演,從環境面、實務面、現況及未來發展做一完整之論述,可供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外部環境因應及未來營運發展之參考。並透過17大主題館完整展示ICT產業鏈及最新智慧自動化機器人展品,藉由垂直整合,促進國際間技術交流。
期望以B2B結合B2C為主軸,並配合新產品發布邀請7,000位以上的專業買家,包含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儲糧總公司、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車集團、國機集團、中糧集團等國企以及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的提供者神州天鴻公司、中國智慧城市規劃研究院、湖北科技資訊研究院、江蘇省組織部、廣東利海集團、廣州工業發展集團等企業及各地區的企業團組,希望藉由展覽平台開拓無限商機。
昆博會歷經前五屆的市場開發及基礎穩固後,本屆昆博會將不再只針對規模與數量上的突破,更走向以專業性與密集性的商貿洽談為主,確實提升買賣雙方的合作為目標,今年全新的展會規畫將為相關企業界的朋友帶來更多的訊息與商機。
本屆昆博會籌設五大展區,包含消費電子及智慧生活區、資通訊及雲端應用區、電子零組件區、產業自動化區及商業自動化區,已報名參與的代表性大廠,包括友嘉、廣運、正崴、長江傳動、上銀、中華汽車、大同、士林電機、羅昇、和椿、發那科、台灣氣立、銓世、泓筌、富士康、英業達、華新麗華、順光、峰鼎、研華寶元、固緯電子、錸德、南京資訊、峰鼎、神基、恒亞電工、創瑞科技等。
展覽期間同步舉辦豐富的周邊活動,包含17大主題館與七大專業論壇,其中智能自動化論壇邀請到台灣大學智慧機器人及自動化國際研究中心主任羅仁權教授、工研院戴熒美博士與北京清華大學自動化張毅教授分享自動化產業的趨勢並結合友嘉實業集團、和椿科技、廣運機械等重量級產業代表分享自動化應用的實例,預計論壇將吸引150個以上的專業聽眾共襄盛舉。
此外,健康照護及智慧穿戴應用論壇將邀集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做精闢之講演,從環境面、實務面、現況及未來發展做一完整之論述,可供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外部環境因應及未來營運發展之參考。並透過17大主題館完整展示ICT產業鏈及最新智慧自動化機器人展品,藉由垂直整合,促進國際間技術交流。
期望以B2B結合B2C為主軸,並配合新產品發布邀請7,000位以上的專業買家,包含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儲糧總公司、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車集團、國機集團、中糧集團等國企以及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的提供者神州天鴻公司、中國智慧城市規劃研究院、湖北科技資訊研究院、江蘇省組織部、廣東利海集團、廣州工業發展集團等企業及各地區的企業團組,希望藉由展覽平台開拓無限商機。
昆博會歷經前五屆的市場開發及基礎穩固後,本屆昆博會將不再只針對規模與數量上的突破,更走向以專業性與密集性的商貿洽談為主,確實提升買賣雙方的合作為目標,今年全新的展會規畫將為相關企業界的朋友帶來更多的訊息與商機。
本次2015年台北國際工具機展之工具機研究發展創新產品競賽,友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工具機事業部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榮獲綜合加工機類佳作獎。
其作品開發背景如下:A. 航空工業及其零件產業、模具加工及其零件產業、複雜原型零件快速打樣加工需求。B.國內航太產業業者絕大部分都使用進口機械,近年來亦開始考慮國產機器,此商機值得投入。AIDC(漢翔)表示逐漸將鋁合金加工設備由龍門轉到臥式,原因是龍門排屑效率不佳,本機器可當立臥兩用,正符合其需求。因此友嘉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為此而誕生,以創新的機型賦予許多突破性的設計特性;並將此新開發產品定位於下列幾個方向中:
1. 航空工業及其零件產業:主要材料為輕合金並有部分是難削合金如鈦合金等,零件由整塊材料直接加工出來以降低重量,使用高速切削將可大幅縮短時程及降低成本。2. 能源運輸產業:近年來,由於國際能源危機及地球暖化問題,促使各國在環保節能方面,積極開發能源替代產品,其中風力、水力發電周邊零組件及關鍵元件整機商品系統加工技術。3. 模具加工及其零件產業:3D中型複雜零件,例如汽機車模具零件業,屬於用量相當大之市場,設計規格型號不斷再推陳出新,因此推出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
全新獨創五軸機體構型且已通過2013新型專利(發明專利申請中),此構型橫樑採T型背牆式高I值設計,無中間自重變形問題;同時側向有輔助軌支撐再加上Y軸採雙螺桿中心驅動配置,使本機型具備X/Y座標軸接近縮短力流線、降低阿貝誤差產生;同時擁有高加減速穩定優異特性。友嘉公司電話886-4-3700-2858。
其作品開發背景如下:A. 航空工業及其零件產業、模具加工及其零件產業、複雜原型零件快速打樣加工需求。B.國內航太產業業者絕大部分都使用進口機械,近年來亦開始考慮國產機器,此商機值得投入。AIDC(漢翔)表示逐漸將鋁合金加工設備由龍門轉到臥式,原因是龍門排屑效率不佳,本機器可當立臥兩用,正符合其需求。因此友嘉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為此而誕生,以創新的機型賦予許多突破性的設計特性;並將此新開發產品定位於下列幾個方向中:
1. 航空工業及其零件產業:主要材料為輕合金並有部分是難削合金如鈦合金等,零件由整塊材料直接加工出來以降低重量,使用高速切削將可大幅縮短時程及降低成本。2. 能源運輸產業:近年來,由於國際能源危機及地球暖化問題,促使各國在環保節能方面,積極開發能源替代產品,其中風力、水力發電周邊零組件及關鍵元件整機商品系統加工技術。3. 模具加工及其零件產業:3D中型複雜零件,例如汽機車模具零件業,屬於用量相當大之市場,設計規格型號不斷再推陳出新,因此推出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
全新獨創五軸機體構型且已通過2013新型專利(發明專利申請中),此構型橫樑採T型背牆式高I值設計,無中間自重變形問題;同時側向有輔助軌支撐再加上Y軸採雙螺桿中心驅動配置,使本機型具備X/Y座標軸接近縮短力流線、降低阿貝誤差產生;同時擁有高加減速穩定優異特性。友嘉公司電話886-4-3700-2858。
友嘉公司工具機事業部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獲綜合加工機類佳作獎。
其作品開發背景如下:A. 航空工業及其零件產業、模具加工及其零件產業、複雜原型零件快速打樣加工需求。B. 國內航太產業業者絕大部分都使用進口機械,近年來亦開始考慮國產機器,此商機值得投入。AIDC(漢翔)表示逐漸將鋁合金加工設備由龍門轉到臥式,原因是龍門排屑效率不佳,本機器可當立臥兩用,正符合其需求。因此友嘉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為此而誕生,以創新的機型賦予許多突破性的設計特性;並將此新開發產品定位於下列幾個方向中:
1. 航空工業及其零件產業:主要材料為輕合金並有部分是難削合金如鈦合金等,零件由整塊材料直接加工出來以降低重量,使用高速切削將可大幅縮短時程及降低成本。2. 能源運輸產業:近年來,由於國際能源危機及地球暖化問題,促使各國在環保節能方面,積極開發能源替代產品,其中風力、水力發電周邊零組件及關鍵元件整機商品系統加工技術。3. 模具加工及其零件產業:3D中型複雜零件,例如汽機車模具零件業,屬於用量相當大之市場,設計規格型號不斷再推陳出新,因此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
全新獨創五軸機體構型且已通過2013新型專利(發明專利申請中),此構型橫樑採T型背牆式高I值設計,無中間自重變形問題;同時側向有輔助軌支撐再加上Y軸採雙螺桿中心驅動配置,使本機型具備X/Y座標軸接近縮短力流線、降低阿貝誤差產生;同時擁有高加減速穩定優異特性。設計流程:研發過程中導入HyperWorks應用技術分析和拓譜優化結構設計,藉由有限元素分析同步驗證,首先規劃機台雛型,拓譜會參照使用者定義的邊界條件,尋找最佳的力流線,規劃出最佳的設計方式,並參照此設計繪製出基本模型。
友嘉公司電話(04)3700-2858。
其作品開發背景如下:A. 航空工業及其零件產業、模具加工及其零件產業、複雜原型零件快速打樣加工需求。B. 國內航太產業業者絕大部分都使用進口機械,近年來亦開始考慮國產機器,此商機值得投入。AIDC(漢翔)表示逐漸將鋁合金加工設備由龍門轉到臥式,原因是龍門排屑效率不佳,本機器可當立臥兩用,正符合其需求。因此友嘉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為此而誕生,以創新的機型賦予許多突破性的設計特性;並將此新開發產品定位於下列幾個方向中:
1. 航空工業及其零件產業:主要材料為輕合金並有部分是難削合金如鈦合金等,零件由整塊材料直接加工出來以降低重量,使用高速切削將可大幅縮短時程及降低成本。2. 能源運輸產業:近年來,由於國際能源危機及地球暖化問題,促使各國在環保節能方面,積極開發能源替代產品,其中風力、水力發電周邊零組件及關鍵元件整機商品系統加工技術。3. 模具加工及其零件產業:3D中型複雜零件,例如汽機車模具零件業,屬於用量相當大之市場,設計規格型號不斷再推陳出新,因此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
全新獨創五軸機體構型且已通過2013新型專利(發明專利申請中),此構型橫樑採T型背牆式高I值設計,無中間自重變形問題;同時側向有輔助軌支撐再加上Y軸採雙螺桿中心驅動配置,使本機型具備X/Y座標軸接近縮短力流線、降低阿貝誤差產生;同時擁有高加減速穩定優異特性。設計流程:研發過程中導入HyperWorks應用技術分析和拓譜優化結構設計,藉由有限元素分析同步驗證,首先規劃機台雛型,拓譜會參照使用者定義的邊界條件,尋找最佳的力流線,規劃出最佳的設計方式,並參照此設計繪製出基本模型。
友嘉公司電話(04)3700-2858。
2015年工具機「研究發展創新產品」競賽活動於4日晚上公布,今年整體參賽情況包含廠商件數與研發水準,均優於以往,競爭格外激烈,且各家作品也更細膩。
運用智能技術
兼顧美學應用
1、2015年「工具機研究發展創新產品競賽」之競賽項目共有四項,包括「綜合加工機類」、「CNC車床類」、「其他數控工具機類」及「數控工具機關鍵零組件類」。共有47家廠商及49件作品參加競賽,並於每個獎項中選拔優秀作品及一件特優作品,代表本屆工具機研究發展創新產品競賽的優勝。2、今年廠商的參賽作品中,部分的工具機及零組件參賽作品已具有先進國家的水準;也能從廠商所研發的新功能及設計中看見廠商的專業及創意,亦能夠根據品牌的特色及形象建立更完善的產品行銷體系。
3、本屆參賽作品之特色如下:(1)部分高單價零組件已具有國際競爭力。(2)部分精密工具機已採用國產工具機控制器、精密主軸、精密工作台等關鍵零組件。(3)運用智能化技術,提高工具機功能及效率,例如:顫振、熱補償、防碰撞、3D切削模擬、節能、操控界面人性化、即時遠端監控(智慧手持管理系統)等,使工具機朝生產力4.0方向發展。(4)優化機台空間使用效益。(5)多件大型參賽作品著重於專業領域之精進與實用,例如許多機台已能夠製造航太領域的零組件等。(6)工業設計的運用精益求精,例如:機台設計已符合通用人體工學及人性化操作考量,並考量工作場域之安全性;整體外觀造型設計到融入品牌視覺系統的搭配,提升整體價值;應用人機介面設計方法,優化控制系統與網路雲端科技結合工廠管理及監控,使各種控制操作更加便利與安全;以及從外觀的美化到內部構件的色彩管理,並加強外觀件表面處理的質感,展示工業美學應用的核心價值。
最後出線獲選為四大參賽類項目之優等與特優獎廠商,具體講評他們是各以何特色出線,供日後有意報名參賽者參考。依照賽前所公布之評審標準,說明如下:由書面報告初審、口頭報告複審及現場決審,各委員均獨立評審,最後再由委員討論,決定評審結果。
慶鴻線切割機
抱回特優大獎
特優獎:慶鴻機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品:SP3020L超精密龍門油加工線切割機。
綜合加工機類優等獎:東台精機股份有限公司,作品:FV-236天車式生產型綜合加工中心機。佳作獎:友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品: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慶鴻機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品:HM6050L龍門型線馬驅動五軸高速加工中心機。永進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品:NFP500A-5AX高速高精度五軸小龍門立式加工機。
CNC車床類優等獎從缺。佳作獎:台灣麗偉電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TM-1500多任務車銑複合機。奕達精機股份有限公司BML-500 具備敏捷技術的新世代CNC車床。油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側軸型立式車床VHL-1200ATC+C。
其他數控工具機類:優等獎:和和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作品:SLT-152-Fiber-3D 5軸3D雷射切管機。佳作獎:金豐機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品:iS2-160雙點直驅伺服沖床。合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品:E-530全自動龍門型高速帶鋸機。鼎維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品:TW六軸CNC磨銑複合機。
數值控制工具機關鍵零組件類:優等獎:達佛羅企業有限公司,作品:RAM-140C- 滑枕型臥式搪銑床主軸。佳作獎:吉輔企業有限公司,作品:BT5040HSE4輕鋁式鏈架構全電機驅動滑軌式快速換刀刀庫。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品:直驅馬達CNC迴轉工作台。北鉅精機股份有限公司,作品:高功能變頻提讓式刀庫。
運用智能技術
兼顧美學應用
1、2015年「工具機研究發展創新產品競賽」之競賽項目共有四項,包括「綜合加工機類」、「CNC車床類」、「其他數控工具機類」及「數控工具機關鍵零組件類」。共有47家廠商及49件作品參加競賽,並於每個獎項中選拔優秀作品及一件特優作品,代表本屆工具機研究發展創新產品競賽的優勝。2、今年廠商的參賽作品中,部分的工具機及零組件參賽作品已具有先進國家的水準;也能從廠商所研發的新功能及設計中看見廠商的專業及創意,亦能夠根據品牌的特色及形象建立更完善的產品行銷體系。
3、本屆參賽作品之特色如下:(1)部分高單價零組件已具有國際競爭力。(2)部分精密工具機已採用國產工具機控制器、精密主軸、精密工作台等關鍵零組件。(3)運用智能化技術,提高工具機功能及效率,例如:顫振、熱補償、防碰撞、3D切削模擬、節能、操控界面人性化、即時遠端監控(智慧手持管理系統)等,使工具機朝生產力4.0方向發展。(4)優化機台空間使用效益。(5)多件大型參賽作品著重於專業領域之精進與實用,例如許多機台已能夠製造航太領域的零組件等。(6)工業設計的運用精益求精,例如:機台設計已符合通用人體工學及人性化操作考量,並考量工作場域之安全性;整體外觀造型設計到融入品牌視覺系統的搭配,提升整體價值;應用人機介面設計方法,優化控制系統與網路雲端科技結合工廠管理及監控,使各種控制操作更加便利與安全;以及從外觀的美化到內部構件的色彩管理,並加強外觀件表面處理的質感,展示工業美學應用的核心價值。
最後出線獲選為四大參賽類項目之優等與特優獎廠商,具體講評他們是各以何特色出線,供日後有意報名參賽者參考。依照賽前所公布之評審標準,說明如下:由書面報告初審、口頭報告複審及現場決審,各委員均獨立評審,最後再由委員討論,決定評審結果。
慶鴻線切割機
抱回特優大獎
特優獎:慶鴻機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品:SP3020L超精密龍門油加工線切割機。
綜合加工機類優等獎:東台精機股份有限公司,作品:FV-236天車式生產型綜合加工中心機。佳作獎:友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品: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慶鴻機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品:HM6050L龍門型線馬驅動五軸高速加工中心機。永進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品:NFP500A-5AX高速高精度五軸小龍門立式加工機。
CNC車床類優等獎從缺。佳作獎:台灣麗偉電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TM-1500多任務車銑複合機。奕達精機股份有限公司BML-500 具備敏捷技術的新世代CNC車床。油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側軸型立式車床VHL-1200ATC+C。
其他數控工具機類:優等獎:和和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作品:SLT-152-Fiber-3D 5軸3D雷射切管機。佳作獎:金豐機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品:iS2-160雙點直驅伺服沖床。合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品:E-530全自動龍門型高速帶鋸機。鼎維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品:TW六軸CNC磨銑複合機。
數值控制工具機關鍵零組件類:優等獎:達佛羅企業有限公司,作品:RAM-140C- 滑枕型臥式搪銑床主軸。佳作獎:吉輔企業有限公司,作品:BT5040HSE4輕鋁式鏈架構全電機驅動滑軌式快速換刀刀庫。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品:直驅馬達CNC迴轉工作台。北鉅精機股份有限公司,作品:高功能變頻提讓式刀庫。
2015工具機研發創新產品競賽4日成績揭曉,友嘉集團勇奪兩項佳作獎,分別是友嘉實業研發的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與子公司台灣麗偉開發的TM-1500多任務車銑複合機,消息傳來集團旗下各子公司成員均感與有榮焉,沉浸在一片喜悅聲中。
友嘉公司指出,國內航太產業絕大部都使用進口工具機加工,但近年來已逐漸採用龍門國產機種加工鋁合金件,但排屑效率欠缺,促成該公司決投入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的研發,來協助用戶加以改善。
該機種具備多項優點,包括全新設計的五軸加工機體構型已取得2013年新型專利,除無中間自重變形問題外,並擁有高加減速穩定優異的特性;該產品除提供原五軸銑銷功能外,其C軸旋轉工作台更導入車削加工功能,具備高精度,且旋轉速度可達500RPM,提供了具有立式車床的銑削功能,產品性能極為優越。
另外,台灣麗偉針對國內外汽機車等產業加工客戶,需要可精簡工序以提升精度,及能簡化物料搬運節省人力時間等需求,因而投入TM-1500多任務車銑複合機的研發,其具備的特色包括結構排列組合簡單、加工範圍大、防屑及排屑均優於斜床身架構、B軸頭部採特殊設計使得切削干涉大為改善,加上擁有特殊結構專刊,讓該產品擁有絕佳的品質與精度,因而能在眾多競爭產品中脫穎而出。
友嘉公司指出,國內航太產業絕大部都使用進口工具機加工,但近年來已逐漸採用龍門國產機種加工鋁合金件,但排屑效率欠缺,促成該公司決投入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的研發,來協助用戶加以改善。
該機種具備多項優點,包括全新設計的五軸加工機體構型已取得2013年新型專利,除無中間自重變形問題外,並擁有高加減速穩定優異的特性;該產品除提供原五軸銑銷功能外,其C軸旋轉工作台更導入車削加工功能,具備高精度,且旋轉速度可達500RPM,提供了具有立式車床的銑削功能,產品性能極為優越。
另外,台灣麗偉針對國內外汽機車等產業加工客戶,需要可精簡工序以提升精度,及能簡化物料搬運節省人力時間等需求,因而投入TM-1500多任務車銑複合機的研發,其具備的特色包括結構排列組合簡單、加工範圍大、防屑及排屑均優於斜床身架構、B軸頭部採特殊設計使得切削干涉大為改善,加上擁有特殊結構專刊,讓該產品擁有絕佳的品質與精度,因而能在眾多競爭產品中脫穎而出。
由財團法人工具機發展基金會、臺灣機械公會及外貿協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2015年工具機研究發展創新產品」競賽活動,歷經參賽廠商激烈競爭後成績揭曉,由慶鴻機電研發的SP3020L超精密龍門式油加工線切割機,因改以油作為加工媒介減少表面軟化與鏽蝕,及擁有全球最合理精簡的AWT自動穿線系統結構,大幅降低維修成本與故障率,加上穿線速度最快在6秒內完成,及全機關鍵零組件如CNC控制器、線性馬達都是自製,並有向台、日申請取得的7項專利加持,獲得評審團的青睞,勇奪今年特優獎項。
其次,拿到綜合加工機類優等獎者為東台精機的FV-236天車式生產型加工中心機。佳作獎得獎者為友嘉實業的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慶鴻機電的HM6050L龍門型線馬驅動五軸高速加工中心機與永進機械的NFP500A-5AX高速高精度五軸小龍門立式加工機。
CNC車床類優等獎得主從缺。佳作獎得獎者為台灣麗偉的TM-1500車銑複合機、油機工業的VHL-1200ATC+C側軸型立式車床及奕達精機的BML-500具備敏捷技術的新世代CNC車床。
其他數控工具機類優等獎得主為和和機械的SLT-152-Fiber-3D5軸3D雷射切管機。佳作獎得主包括金豐機器的iS2-160雙點直驅伺服沖床、合濟工業的E-530全自動龍門型高速帶鋸機及鼎維工業的TW六軸CNC磨銑機。
數值控制工具機關鍵零組件類優等獎得主為達弗羅的RAM-140L-滑枕型臥式搪銑床主軸。佳作獎得獎者為北鉅精機的VDMSERIES高功能變頻提讓式刀庫、上銀科技的DR-800直驅馬達CNC迴轉工作台與吉輔企業的BT5040HSE4輕鋁式鏈架構全電機驅動滑軌式快速換刀刀庫。
臺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暨工具機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徐秀滄致詞時強調,2015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參展廠商家數突破1,050家、參展攤位數逾5,400個,雙雙打破紀錄再創新高,他要感謝來自全球的買主的前來參觀與採購,及國內外媒體的幫忙報導,讓台北展一年比一年成長進步;另外,今年共計有47家業者參與新產品研發競賽角逐,競爭相當激烈,他也要向全體勞苦功高的評審們表達最高的謝意。
其次,拿到綜合加工機類優等獎者為東台精機的FV-236天車式生產型加工中心機。佳作獎得獎者為友嘉實業的MT-1000跨橋式立臥銑車複合五軸加工中心機、慶鴻機電的HM6050L龍門型線馬驅動五軸高速加工中心機與永進機械的NFP500A-5AX高速高精度五軸小龍門立式加工機。
CNC車床類優等獎得主從缺。佳作獎得獎者為台灣麗偉的TM-1500車銑複合機、油機工業的VHL-1200ATC+C側軸型立式車床及奕達精機的BML-500具備敏捷技術的新世代CNC車床。
其他數控工具機類優等獎得主為和和機械的SLT-152-Fiber-3D5軸3D雷射切管機。佳作獎得主包括金豐機器的iS2-160雙點直驅伺服沖床、合濟工業的E-530全自動龍門型高速帶鋸機及鼎維工業的TW六軸CNC磨銑機。
數值控制工具機關鍵零組件類優等獎得主為達弗羅的RAM-140L-滑枕型臥式搪銑床主軸。佳作獎得獎者為北鉅精機的VDMSERIES高功能變頻提讓式刀庫、上銀科技的DR-800直驅馬達CNC迴轉工作台與吉輔企業的BT5040HSE4輕鋁式鏈架構全電機驅動滑軌式快速換刀刀庫。
臺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暨工具機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徐秀滄致詞時強調,2015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參展廠商家數突破1,050家、參展攤位數逾5,400個,雙雙打破紀錄再創新高,他要感謝來自全球的買主的前來參觀與採購,及國內外媒體的幫忙報導,讓台北展一年比一年成長進步;另外,今年共計有47家業者參與新產品研發競賽角逐,競爭相當激烈,他也要向全體勞苦功高的評審們表達最高的謝意。
2015年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3日盛大開展,兩岸全功能數控工具機製造龍頭-友嘉集團接單拉出長紅,首日在大陸某知名汽車廠下單6億元挹注下,總接單金額突破10億元,預計6天展期中可接獲逾20億元訂單,為該集團今年營運持續成長注入新動能。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整日在會場接待川流不息的國內外客戶,忙得應接不暇。他強調,今年集團旗下公司總計展出130個攤位、逾20類的工具機熱門機種,從入門的泛用型機、中階複合型機種,到高階五軸同動機種,應有盡有,規模居台灣業界之冠;另外,今年10月在義大利米蘭舉辦的全球最大工具展(EMO),友嘉已拿下全場最大的展示面積,超越DMG-MORI、MAZAK等德、日等世界級工具機大廠,為台灣工具機業爭光。
為展示進軍航太加工設備與加工應用市場領域的決心,友嘉此次在TIMTOS展期中特地空運來台展出了由該集團義大利子公司JOBS的大型五軸加工機所加工完成、長達4.3米的薄型航太鋁結構加工件,全重僅56公斤,相較起始重量1,687公斤,移除率逾9成,且完成2個工件的時間僅19小時13分鐘,展現出JOBS工具機卓越的性能與加工效率。
朱志洋強調,該款大型航太加工設備在歐洲售價高達600萬歐元,上述航太鋁加工件售價也高達新台幣600萬元,屬於高附加價值的高檔工具機種,環顧全世界有能力生產者屈指可數。
朱志洋表示,友嘉為進軍航太加工設備市場,除與國內11家工具機與零組件共同加入政府「高值化航太級加工設備研發與應用」聯盟,投入新產品的開發與測試驗證工作外,未來也準備在精密機械園區新廠加工生產航太零組件,並爭取與國內航太業龍頭-漢翔公司合作的機會,在設備生產端與使用者端分頭並進。
友嘉集團在朱志洋透過購併手段積極擴張市場版圖下,旗下子公司家數現已達75家,他透露,今年擬再斥資1億美元,併購或合資設廠5家以上,充份展現其要爭奪全球最大加工中心機霸主的雄厚企圖心,並一步步朝集團工具機年營收超越1,000億元目標邁進。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整日在會場接待川流不息的國內外客戶,忙得應接不暇。他強調,今年集團旗下公司總計展出130個攤位、逾20類的工具機熱門機種,從入門的泛用型機、中階複合型機種,到高階五軸同動機種,應有盡有,規模居台灣業界之冠;另外,今年10月在義大利米蘭舉辦的全球最大工具展(EMO),友嘉已拿下全場最大的展示面積,超越DMG-MORI、MAZAK等德、日等世界級工具機大廠,為台灣工具機業爭光。
為展示進軍航太加工設備與加工應用市場領域的決心,友嘉此次在TIMTOS展期中特地空運來台展出了由該集團義大利子公司JOBS的大型五軸加工機所加工完成、長達4.3米的薄型航太鋁結構加工件,全重僅56公斤,相較起始重量1,687公斤,移除率逾9成,且完成2個工件的時間僅19小時13分鐘,展現出JOBS工具機卓越的性能與加工效率。
朱志洋強調,該款大型航太加工設備在歐洲售價高達600萬歐元,上述航太鋁加工件售價也高達新台幣600萬元,屬於高附加價值的高檔工具機種,環顧全世界有能力生產者屈指可數。
朱志洋表示,友嘉為進軍航太加工設備市場,除與國內11家工具機與零組件共同加入政府「高值化航太級加工設備研發與應用」聯盟,投入新產品的開發與測試驗證工作外,未來也準備在精密機械園區新廠加工生產航太零組件,並爭取與國內航太業龍頭-漢翔公司合作的機會,在設備生產端與使用者端分頭並進。
友嘉集團在朱志洋透過購併手段積極擴張市場版圖下,旗下子公司家數現已達75家,他透露,今年擬再斥資1億美元,併購或合資設廠5家以上,充份展現其要爭奪全球最大加工中心機霸主的雄厚企圖心,並一步步朝集團工具機年營收超越1,000億元目標邁進。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