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嘉實業(未)公司新聞
全力搶攻航太複合材產業商機,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8)日宣布,友嘉將與國內航太龍頭漢翔合作,共同投入飛機複合材料的開發與生產,友嘉初期將投入10億元建廠,預計明年初投產。
朱志洋表示,與漢翔已達成合作共識,友嘉將利用台中現有的廠房與土地進行改建,另外將向集團旗下的義大利JOBS等大廠購買機器設備,全案預計第1季啟動,今年底即可完成建廠。
全球航太產業景氣升溫,漢翔去年合併營收可望突破240億元,目前在手訂單更超過1,000億元,幾乎五年內已經滿單。配合訂單持續成長,漢翔今年資本支出預估約24億元,將陸續進行台中及岡山廠的擴建廠。
朱志洋強調,友嘉是國內第一家與漢翔合作,共同開發航太複合材料的業者。此外,友嘉將提供漢翔衛星體系相關生產設備,配合這項計畫,友嘉將陸續把旗下德國、義大利子公司的高階五軸加工機等技術移轉回台。
另外,友嘉也將全力發展航太產業所需高階工具機設備的零組件加工,今年將投資8億元在台中設廠。朱志洋強調,友嘉旗下在德國及義大利的子公司,多數具備航太加工設備生產能量,並早已供貨給全球航太廠商,這是友嘉搶進航太產業的最大優勢。
友嘉集團旗下有工具機、印刷電路板、產業設備及部品與綠能等四大事業群。配合進軍航太複材、生產設備及零組件產業,集團已計畫將新增航太產業事業群,搶攻每年數百億元商機。
友嘉2013年集團總營收720億元,其中工具機占410億元,去年工具機營收成長至450億元,今年可望進一步挑戰500億元新高。
另外,友嘉海外併購又有新進展,最近剛併購韓國DMC工具廠,投入2,000餘萬美元取得80%股權,全案預計1月20日簽約定案,DMC是韓國前六大工具機廠。此外,友嘉也已成功併購德國一家超過150年歷史的老牌工具機廠,近期可望獲歐盟通過。
朱志洋透露,友嘉今年還計畫併購中國大陸一家年營業額數百億元的超大型工具機製造集團,及一家年營收約60億元的中型工具機廠。
朱志洋表示,與漢翔已達成合作共識,友嘉將利用台中現有的廠房與土地進行改建,另外將向集團旗下的義大利JOBS等大廠購買機器設備,全案預計第1季啟動,今年底即可完成建廠。
全球航太產業景氣升溫,漢翔去年合併營收可望突破240億元,目前在手訂單更超過1,000億元,幾乎五年內已經滿單。配合訂單持續成長,漢翔今年資本支出預估約24億元,將陸續進行台中及岡山廠的擴建廠。
朱志洋強調,友嘉是國內第一家與漢翔合作,共同開發航太複合材料的業者。此外,友嘉將提供漢翔衛星體系相關生產設備,配合這項計畫,友嘉將陸續把旗下德國、義大利子公司的高階五軸加工機等技術移轉回台。
另外,友嘉也將全力發展航太產業所需高階工具機設備的零組件加工,今年將投資8億元在台中設廠。朱志洋強調,友嘉旗下在德國及義大利的子公司,多數具備航太加工設備生產能量,並早已供貨給全球航太廠商,這是友嘉搶進航太產業的最大優勢。
友嘉集團旗下有工具機、印刷電路板、產業設備及部品與綠能等四大事業群。配合進軍航太複材、生產設備及零組件產業,集團已計畫將新增航太產業事業群,搶攻每年數百億元商機。
友嘉2013年集團總營收720億元,其中工具機占410億元,去年工具機營收成長至450億元,今年可望進一步挑戰500億元新高。
另外,友嘉海外併購又有新進展,最近剛併購韓國DMC工具廠,投入2,000餘萬美元取得80%股權,全案預計1月20日簽約定案,DMC是韓國前六大工具機廠。此外,友嘉也已成功併購德國一家超過150年歷史的老牌工具機廠,近期可望獲歐盟通過。
朱志洋透露,友嘉今年還計畫併購中國大陸一家年營業額數百億元的超大型工具機製造集團,及一家年營收約60億元的中型工具機廠。
兩岸全功能數控工具機製造龍頭友嘉實業集團,昨(8)日與中原大學簽訂產學合作,友嘉將投入4億元展開12年長期合作,共同推動智慧型自動化(含機器人)、薄膜科技及人才培育等計畫。
這項產學結盟的簽約儀式,由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與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等人主持。這也是繼去年底雙方簽訂就業學程之後,再度擴大合作範圍。
朱志洋昨天同時獲中原大學頒授工學與管理學雙名譽博士學位,以表彰朱志洋在專業領域與管理,對社會的貢獻。
朱志洋白手起家,一步步建立起友嘉集團,目前在全球擁有77家公司,穩坐全球工具機產能冠軍企業寶座,並成為全球第一大立式加工中心機床集團。
友嘉集團去年底與凱基證券簽約,正式啟動回台上市作業,友嘉實業已訂2016年下半年登錄興櫃、2017年中掛牌上市。朱志洋並宣布,啟動多項加碼投資台灣計畫,累計總投資金逾1億美元(約新台幣32億元)。
其中,斥資15億元在台中市精密機械二期園區規劃的新廠,預計2月投產,主要生產高階五軸加工中心機及大型臥式加工機等產品,規劃年產值可達30億元。
為發展航太加工設備產業,朱志洋稍早拜會國內航空產業龍頭漢翔公司,爭取合作機會,目前已確定將成為漢翔的協力廠體系。另外,友嘉也將在台中建立機器人製造基地。昨與中原大學簽約產學合作,就是為發展機器人產業作準備。
這項產學結盟的簽約儀式,由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與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等人主持。這也是繼去年底雙方簽訂就業學程之後,再度擴大合作範圍。
朱志洋昨天同時獲中原大學頒授工學與管理學雙名譽博士學位,以表彰朱志洋在專業領域與管理,對社會的貢獻。
朱志洋白手起家,一步步建立起友嘉集團,目前在全球擁有77家公司,穩坐全球工具機產能冠軍企業寶座,並成為全球第一大立式加工中心機床集團。
友嘉集團去年底與凱基證券簽約,正式啟動回台上市作業,友嘉實業已訂2016年下半年登錄興櫃、2017年中掛牌上市。朱志洋並宣布,啟動多項加碼投資台灣計畫,累計總投資金逾1億美元(約新台幣32億元)。
其中,斥資15億元在台中市精密機械二期園區規劃的新廠,預計2月投產,主要生產高階五軸加工中心機及大型臥式加工機等產品,規劃年產值可達30億元。
為發展航太加工設備產業,朱志洋稍早拜會國內航空產業龍頭漢翔公司,爭取合作機會,目前已確定將成為漢翔的協力廠體系。另外,友嘉也將在台中建立機器人製造基地。昨與中原大學簽約產學合作,就是為發展機器人產業作準備。
剛獲頒2014台灣併購金鑫獎卓越成就獎的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表示 ,友嘉集團剛斥資200億韓元併購韓國DMC,年底前併購1家德國工具 廠、與印度COSMOS合資1,000萬美元設廠,還計畫明年斥資逾1億美元 ,併購或合資設廠至少5家,事業版圖將跨足行動裝置機殼生產領域 。
有併購大王之稱的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去年斥資約1億歐元約新台 幣40億元,買下德國MAG集團旗下6家公司100%股權,讓友嘉實業昨 (8)日拿下2014年台灣併購金鑫獎的年度最具代表性併購獎及最具 影響力獎兩獎項,朱志洋也接下卓越成就獎。
昨專程從上海飛回台灣領獎的朱志洋表示,他接獲韓國通知,韓國 公平會已核准友嘉出資200億韓元,取得韓國DMC工具機廠80%股權, DMC明年即將邁入第70個年頭,生產加工中心、車床、銑床及鑽孔中 心為主;年底前還打算併購德國1家擁有180年歷史,專門生產大型車 床的工具機廠。與印度COSMOS合資1,000萬美元,雙方持股各半,在 印度成立FEELER COSMOS公司,未來會以FEELER COSMOS作為主體,至 少併購印度1家工具機廠。
朱志洋表示,友嘉集團計畫明年至少斥資1億美元,併購或合資設 廠家數5家以上。正與大陸與友嘉集團有業務往來的大型企業集團洽 談,買下這家集團旗下年營業額人民幣15億元、0負債、銀行存款5億 元的上市工具機廠,希望持股51%;並對1家年營收人民幣20億元工 具機廠感興趣正洽談併購。
朱志洋指出,友嘉集團也正與俄羅斯一家大型機械集團洽談合資設 廠案;巴西則會找併購對象,若不成則會在當地合資設廠。土耳其也 是採取合資設廠或併購策略,瑞士則要收購1家上市公司,持股都希 望達51%。友嘉集團透過國際合資設廠或併購,2015年工具機事業營 收從今年的450億元攀升至500億元以上。
有併購大王之稱的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去年斥資約1億歐元約新台 幣40億元,買下德國MAG集團旗下6家公司100%股權,讓友嘉實業昨 (8)日拿下2014年台灣併購金鑫獎的年度最具代表性併購獎及最具 影響力獎兩獎項,朱志洋也接下卓越成就獎。
昨專程從上海飛回台灣領獎的朱志洋表示,他接獲韓國通知,韓國 公平會已核准友嘉出資200億韓元,取得韓國DMC工具機廠80%股權, DMC明年即將邁入第70個年頭,生產加工中心、車床、銑床及鑽孔中 心為主;年底前還打算併購德國1家擁有180年歷史,專門生產大型車 床的工具機廠。與印度COSMOS合資1,000萬美元,雙方持股各半,在 印度成立FEELER COSMOS公司,未來會以FEELER COSMOS作為主體,至 少併購印度1家工具機廠。
朱志洋表示,友嘉集團計畫明年至少斥資1億美元,併購或合資設 廠家數5家以上。正與大陸與友嘉集團有業務往來的大型企業集團洽 談,買下這家集團旗下年營業額人民幣15億元、0負債、銀行存款5億 元的上市工具機廠,希望持股51%;並對1家年營收人民幣20億元工 具機廠感興趣正洽談併購。
朱志洋指出,友嘉集團也正與俄羅斯一家大型機械集團洽談合資設 廠案;巴西則會找併購對象,若不成則會在當地合資設廠。土耳其也 是採取合資設廠或併購策略,瑞士則要收購1家上市公司,持股都希 望達51%。友嘉集團透過國際合資設廠或併購,2015年工具機事業營 收從今年的450億元攀升至500億元以上。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18)日宣布,友嘉全球併購再下一城,為拓展印度市場,友嘉已和印度代理商合資成立新公司,並在當地生產加工中心機,預計2020年印度營收可達50億元。
這也是友嘉集團今年在全球新增的第三家公司。友嘉5月剛入主全球超大型車床製造龍頭池貝;另併購韓國DMC工具機廠,投入2,000餘萬美元取得80%股權。
朱志洋表示,印度工具機市場快速成長,友嘉在印度的代理商,三年前收購一家德國磨床廠,去年再切入加工中心機;友嘉這次取得50%股權,雙方合資成立「FEELER COSMOS」公司,搶進印度工具機市場。
朱志洋說,目前「FEELER COSMOS」月產15至20台加工中心機,明年月產能將倍增至40台以上,預計2020年的年產能可達2,000台目標。
友嘉集團、百德機械、資策會與中興大學,昨天簽約進駐經濟部位於中興新村的中創園區,成立「先進五軸工具機線上量測技術聯合研發中心」。
這也是友嘉集團今年在全球新增的第三家公司。友嘉5月剛入主全球超大型車床製造龍頭池貝;另併購韓國DMC工具機廠,投入2,000餘萬美元取得80%股權。
朱志洋表示,印度工具機市場快速成長,友嘉在印度的代理商,三年前收購一家德國磨床廠,去年再切入加工中心機;友嘉這次取得50%股權,雙方合資成立「FEELER COSMOS」公司,搶進印度工具機市場。
朱志洋說,目前「FEELER COSMOS」月產15至20台加工中心機,明年月產能將倍增至40台以上,預計2020年的年產能可達2,000台目標。
友嘉集團、百德機械、資策會與中興大學,昨天簽約進駐經濟部位於中興新村的中創園區,成立「先進五軸工具機線上量測技術聯合研發中心」。
友嘉實業集團將再揮軍併購德國工具機廠。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 (18)日透露,下月底,集團將完成收購有180年歷史的德國某家工 具機廠,擁有100%股權,成為旗下第7家德國工具機廠,屆時可讓集 團順勢進入大型CNC車床領域。
這是友嘉繼宣布今年底併購有70年歷史的韓國前六大工具機廠DMC 後,又一宗重大海外併購案;另外,友嘉今年已與印度業者Cosmos合 資成立Feeler Cosmos公司,讓集團今年底旗下公司家數可達76家。
朱志洋表示,即將併購的德國工具機廠,30年前員工數高達1萬人 ,且在全球核能電廠使用的中大型CNC車床排名屬一屬二;不過近年 來營運規模縮小且出現虧損,才迫被出售。
朱志洋說,這家德國公司原銷售區域以德國與法國等歐盟市場為主 ,產品運用面包括航太、核電廠、軌道工程及風力發電廠等;友嘉完 成併購後,將增加亞洲包括大陸、新加坡、日本及泰國等地銷售,期 許併購後明年營運可望轉虧為盈。
至於印度合資廠Feeler Cosmos,朱志洋指出,Cosmos原本是友嘉 的印度代理商,但對方後來買下德國某家磨床廠,跨足機械製造業, 友嘉為搶攻印度市場,與Cosmos合資成立Feeler Cosmos,雙方持股 占比各半,主力生產一般機種的CNC車床及加工中心機,今年月產能 達可15∼20台。
這是友嘉繼宣布今年底併購有70年歷史的韓國前六大工具機廠DMC 後,又一宗重大海外併購案;另外,友嘉今年已與印度業者Cosmos合 資成立Feeler Cosmos公司,讓集團今年底旗下公司家數可達76家。
朱志洋表示,即將併購的德國工具機廠,30年前員工數高達1萬人 ,且在全球核能電廠使用的中大型CNC車床排名屬一屬二;不過近年 來營運規模縮小且出現虧損,才迫被出售。
朱志洋說,這家德國公司原銷售區域以德國與法國等歐盟市場為主 ,產品運用面包括航太、核電廠、軌道工程及風力發電廠等;友嘉完 成併購後,將增加亞洲包括大陸、新加坡、日本及泰國等地銷售,期 許併購後明年營運可望轉虧為盈。
至於印度合資廠Feeler Cosmos,朱志洋指出,Cosmos原本是友嘉 的印度代理商,但對方後來買下德國某家磨床廠,跨足機械製造業, 友嘉為搶攻印度市場,與Cosmos合資成立Feeler Cosmos,雙方持股 占比各半,主力生產一般機種的CNC車床及加工中心機,今年月產能 達可15∼20台。
兩岸全功能數控工具機製造龍頭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6)日表示,將以「友嘉實業控股公司」正式啟動股票在台上市作業,為此友嘉啟動多項加碼投資台灣的計畫,累計總投資金額將超過1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
其中,斥資10億元在台中市精密機械二期園區規劃的新廠,預計明年初投產,主要生產高階五軸加工中心機及大型臥式加工機等產品,規劃年產值可達30億元。
為發展航太加工設備產業,朱志洋稍早拜會國內航空產業龍頭漢翔公司,爭取合作機會,目前已確定將成為漢翔的協力廠體系。另外,友嘉也將在台中建立機器人製造基地。
友嘉昨天選在友嘉位於台灣國際工具機展的會場攤位舉行,由朱志洋與凱基證券董事長許道義舉行上市輔導簽約,預訂2016年下半年登錄興櫃、2017年中掛牌上市。
朱志洋表示,今年底將完成集團旗下各子公司重組,隨後成立友嘉實業控股公司,並以「兩岸最大自動化系統業者」身分回台上市。
友嘉工具機事業群旗下26個品牌,過去是虛擬控股,包括聯合採購、協同開發新產品;現在則要透過全球控股,讓員工及主管配股、分紅,打破集團各子公司本位主義,進一步整合技術資源。
朱志洋說,友嘉集團目前60%的業務均屬自動化領域,包括機器人、整廠自動化、自動倉儲及搬運系統、航太等,屆時回台上市公司營業規模至少超過500億元。
友嘉最近剛併購韓國DMC工具廠,友嘉投入2,000餘萬美元取得80% 股權,全案已送韓國公平會審核,預計年底定案,DMC是韓國前六大工具機廠。今年底,友嘉還計畫併購德國一家超過150年歷史的老牌工具機廠。
朱志洋也透露,友嘉明年擬併購中國大陸一家年營業額數百億元的超大型工具機製造集團,以及一家年營收約60億元的中型工具機廠。
創立於1979年的友嘉集團,旗下有工具機、印刷電路板、產業設備及部品與綠能等四大事業群。2013年集團總營收720億元,其中工具機占410億元,今年隨景氣升溫,加上入主日本池貝等挹注,預估工具機營收可成長至450億元。
其中,斥資10億元在台中市精密機械二期園區規劃的新廠,預計明年初投產,主要生產高階五軸加工中心機及大型臥式加工機等產品,規劃年產值可達30億元。
為發展航太加工設備產業,朱志洋稍早拜會國內航空產業龍頭漢翔公司,爭取合作機會,目前已確定將成為漢翔的協力廠體系。另外,友嘉也將在台中建立機器人製造基地。
友嘉昨天選在友嘉位於台灣國際工具機展的會場攤位舉行,由朱志洋與凱基證券董事長許道義舉行上市輔導簽約,預訂2016年下半年登錄興櫃、2017年中掛牌上市。
朱志洋表示,今年底將完成集團旗下各子公司重組,隨後成立友嘉實業控股公司,並以「兩岸最大自動化系統業者」身分回台上市。
友嘉工具機事業群旗下26個品牌,過去是虛擬控股,包括聯合採購、協同開發新產品;現在則要透過全球控股,讓員工及主管配股、分紅,打破集團各子公司本位主義,進一步整合技術資源。
朱志洋說,友嘉集團目前60%的業務均屬自動化領域,包括機器人、整廠自動化、自動倉儲及搬運系統、航太等,屆時回台上市公司營業規模至少超過500億元。
友嘉最近剛併購韓國DMC工具廠,友嘉投入2,000餘萬美元取得80% 股權,全案已送韓國公平會審核,預計年底定案,DMC是韓國前六大工具機廠。今年底,友嘉還計畫併購德國一家超過150年歷史的老牌工具機廠。
朱志洋也透露,友嘉明年擬併購中國大陸一家年營業額數百億元的超大型工具機製造集團,以及一家年營收約60億元的中型工具機廠。
創立於1979年的友嘉集團,旗下有工具機、印刷電路板、產業設備及部品與綠能等四大事業群。2013年集團總營收720億元,其中工具機占410億元,今年隨景氣升溫,加上入主日本池貝等挹注,預估工具機營收可成長至450億元。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最近很開心,除了昨(6)日啟動股票上市作業,由於集團進駐河南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投資,園區管理單位竟斥資人民幣12億元(約新台幣60億元),為他打造了一條「志洋路」。
這條「志洋路」為園區東西向主要幹道,規劃為路寬60公尺的雙向八線道,全長15公里,兩旁還有各50公尺的生態廊道。道路已於日前動工,預計2015年6月通車。這也是中國大陸第一條以台商名字命名的交通主幹道。
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位於河南鄭州,友嘉已取得3,000畝(約60萬坪)土地,計畫投資約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分三期建廠。其中第一期700畝新廠已於日前舉行動土典禮,預計2016年底投產,主要生產工具機、自動化及手機機殼等產品。
朱志洋說,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三期新廠,預計2024年全部完成建廠,屆時新廠規劃年產值可達人民幣150億元(約新台幣750億元)。
占地415平方公里的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是大陸第一個國家級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主要定位為國際物流中心,招商則選定航空物流、高端製造及現代服務作為三大產業。
這條「志洋路」為園區東西向主要幹道,規劃為路寬60公尺的雙向八線道,全長15公里,兩旁還有各50公尺的生態廊道。道路已於日前動工,預計2015年6月通車。這也是中國大陸第一條以台商名字命名的交通主幹道。
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位於河南鄭州,友嘉已取得3,000畝(約60萬坪)土地,計畫投資約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分三期建廠。其中第一期700畝新廠已於日前舉行動土典禮,預計2016年底投產,主要生產工具機、自動化及手機機殼等產品。
朱志洋說,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三期新廠,預計2024年全部完成建廠,屆時新廠規劃年產值可達人民幣150億元(約新台幣750億元)。
占地415平方公里的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是大陸第一個國家級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主要定位為國際物流中心,招商則選定航空物流、高端製造及現代服務作為三大產業。
喊出2020年工具機事業力拚千億營收規模的友嘉集團,將啟動國內 工具機業首見的超級上市案,友嘉總裁朱志洋昨(6)日與凱基證券 董事長許道義簽訂輔導契約,預計2016年下半年登錄興櫃,2017年掛 牌上市,估計規模及市值將超過現有上市櫃工具機廠總和。
朱志洋勾勒2020年集團整體營收規模至少2,000億元、其中工具機 事業1,000億元的發展藍圖;並規劃友嘉集團在2017年,能以兩岸最 大自動化系統公司之姿在台上市。友嘉原規劃成立友嘉控股進行整合 ,涵蓋旗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義大利、印度、大陸及台灣等 地的工具機品牌,但凱基證券認為,以海外控股公司返台上市曠日廢 時,雙方經過多次協商,決議改以友嘉實業為主體推動上市。
朱志洋表示,友嘉將是首家整合海外工具機品牌,從研發、設計、 製造及行銷都整合在一起的工具機廠,上市規模將超過亞崴、程泰、 喬福、東台、高鋒、福裕、協易機械及台灣瀧澤科技等八家上市櫃工 具機公司。
朱志洋指出,友嘉基於市場考量,今年併購韓國DMC工具機廠、剛 與COSMOS合資雙方持股5成在印度成立FELLER COSMOS,明年開始生產 磨床、加工中心及車床,預計每月生產40台。明後年也會在土耳其、 俄羅斯及巴西等地設廠。友嘉集團去年併購德國MAG集團旗下6家工具 機廠成功改造後,明年德國預計成長30%,義大利成長25%,美國景 氣還不錯,美國SMC明年業績成長15%;台灣明年業績會大爆發,至 少成長30%,明年大陸業績成長5成、日本成長2倍,2015年友嘉集團 全球工具機事業營收會從今年450億元攀升至500億元以上。
朱志洋勾勒2020年集團整體營收規模至少2,000億元、其中工具機 事業1,000億元的發展藍圖;並規劃友嘉集團在2017年,能以兩岸最 大自動化系統公司之姿在台上市。友嘉原規劃成立友嘉控股進行整合 ,涵蓋旗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義大利、印度、大陸及台灣等 地的工具機品牌,但凱基證券認為,以海外控股公司返台上市曠日廢 時,雙方經過多次協商,決議改以友嘉實業為主體推動上市。
朱志洋表示,友嘉將是首家整合海外工具機品牌,從研發、設計、 製造及行銷都整合在一起的工具機廠,上市規模將超過亞崴、程泰、 喬福、東台、高鋒、福裕、協易機械及台灣瀧澤科技等八家上市櫃工 具機公司。
朱志洋指出,友嘉基於市場考量,今年併購韓國DMC工具機廠、剛 與COSMOS合資雙方持股5成在印度成立FELLER COSMOS,明年開始生產 磨床、加工中心及車床,預計每月生產40台。明後年也會在土耳其、 俄羅斯及巴西等地設廠。友嘉集團去年併購德國MAG集團旗下6家工具 機廠成功改造後,明年德國預計成長30%,義大利成長25%,美國景 氣還不錯,美國SMC明年業績成長15%;台灣明年業績會大爆發,至 少成長30%,明年大陸業績成長5成、日本成長2倍,2015年友嘉集團 全球工具機事業營收會從今年450億元攀升至500億元以上。
東台、台中精機、友嘉、上銀及程泰等集團,為搶攻明年第1、2季 訂單,在台灣國際工具機展競相推出展現研發實力的新產品,可說是 精銳盡出,接單及詢問度優於預期。其中,東台集團不單瞄準全球汽 機車市場,也忙著在航太產業布局卡位,力拚明年營收突破百億大關 。
上述工具機集團與永進、亞崴、瀧澤科技等工具機大廠,接單能見 度都看到明年1、2月,為進一步爭取訂單,競相在工具機展上大秀智 慧自動化新產品;此外,工會此次刻意選在日本國際工具機展落幕隔 天舉行台灣國際工具機展,策略奏效,吸引不少大陸及北美等國外客 戶專程來台,詢問度及下單都比業者預期好。
台中精機表示,這次展出立式綜合加工中心機、多軸車床及經濟型 CNC車床機型,國內客戶對於高階自動化機型特別感興趣;友嘉集團 主管指出,這次展出三軸到五軸加工機、大型臥銑等機型,詢問度及 參觀人數都比往年高。
東台集團董事長嚴瑞雄認為這波日圓快速貶值,包括東台在內的台 灣工具機廠應該避開與日本強項的標準機台正面交手,布局日本較弱 的其他市場,要做客製化高效率加工機且搭配TOTAL SOLUTION服務; 因此東台另闢戰場,主力放在高效率加工機。
東台今年展出小型臥式車床搭配機械手、櫛式車床搭配機械手、多 刀塔車銑床複合機搭配門型機械手及立式加工中心搭配六軸多關節機 械手等四款機台,鎖定汽車零組件為主要客戶。東台總經理王崑崇表 示,昨日有北美客戶上門洽談採購臥式加工機。
嚴瑞雄表示,旗下亞太菁英斥資1億元購地、2億元興建新廠,生產 加工中心、大型天車五軸高速高精度加工機,主攻航太及大型模具業 ,亞太菁英早已供應機台給漢翔,還打算擴大航太產業訂單,但受限 機台太大而無法搬到會場,今(7)日慶祝新廠啟用滿1周年,邀請近 200位客戶參觀,希望此後每年業績都成長,2020年營收會從今年3億 元倍數增加至10億元,俾助東台集團2020年躋身全球前20大工具機集團。
上述工具機集團與永進、亞崴、瀧澤科技等工具機大廠,接單能見 度都看到明年1、2月,為進一步爭取訂單,競相在工具機展上大秀智 慧自動化新產品;此外,工會此次刻意選在日本國際工具機展落幕隔 天舉行台灣國際工具機展,策略奏效,吸引不少大陸及北美等國外客 戶專程來台,詢問度及下單都比業者預期好。
台中精機表示,這次展出立式綜合加工中心機、多軸車床及經濟型 CNC車床機型,國內客戶對於高階自動化機型特別感興趣;友嘉集團 主管指出,這次展出三軸到五軸加工機、大型臥銑等機型,詢問度及 參觀人數都比往年高。
東台集團董事長嚴瑞雄認為這波日圓快速貶值,包括東台在內的台 灣工具機廠應該避開與日本強項的標準機台正面交手,布局日本較弱 的其他市場,要做客製化高效率加工機且搭配TOTAL SOLUTION服務; 因此東台另闢戰場,主力放在高效率加工機。
東台今年展出小型臥式車床搭配機械手、櫛式車床搭配機械手、多 刀塔車銑床複合機搭配門型機械手及立式加工中心搭配六軸多關節機 械手等四款機台,鎖定汽車零組件為主要客戶。東台總經理王崑崇表 示,昨日有北美客戶上門洽談採購臥式加工機。
嚴瑞雄表示,旗下亞太菁英斥資1億元購地、2億元興建新廠,生產 加工中心、大型天車五軸高速高精度加工機,主攻航太及大型模具業 ,亞太菁英早已供應機台給漢翔,還打算擴大航太產業訂單,但受限 機台太大而無法搬到會場,今(7)日慶祝新廠啟用滿1周年,邀請近 200位客戶參觀,希望此後每年業績都成長,2020年營收會從今年3億 元倍數增加至10億元,俾助東台集團2020年躋身全球前20大工具機集團。
TMTS台灣國際工具機展,FFG友嘉實業集團展出247個攤位,合計2,223平方米,超過20種強勢機種,從入門的泛用型機種,中階複合型機種,到高階五軸同動機種以滿足不同需求的使用者。除了友嘉、麗偉、松穎、眾程、勝傑等知名本土品牌外,更有合資品牌友嘉高松、和井田友嘉以及友嘉萬客隆,呈現集團企業的策略布局與多角化發展。
展區規畫為幾大主題區:一,力邀德國BMW現場展示最新款的跑車,其零組件皆由集團義大利之子公司JOBS提供各型的加工機械與汽車模具,另包含勞斯來斯與賓士汽車也都採用友嘉集團之各式加工機械製成。二、除了台灣品牌與展品外,更針對友嘉集團目前的全球品牌,如北美及中美洲、歐洲、亞洲與韓國各地區最悠久工具機品牌:SMS、Honsberg、IKEGAI、DMC等,規劃集團海外企業專區,介紹大中華市場外的海外工具機事業群。三、產學合作的部分,其專區則針對集團人才扎根的成果,特別將杭州友嘉機電學院近年來的人才培育實績,與虎科大合作之「友嘉集團國際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學院」,勤益科技大學共同籌辦的「精英人才培訓計畫」,及近期與中原大學積極合作的「切削顫振偵測與抑制方法」、「LED瑕疵檢測、觸覺感測工件外觀輪廓檢測」、「磁浮軸承」、「全校自動化、智慧加工技術」等研究從研發面及實務面,學界與產業無縫接軌,展現出集團對於人才培育的重視,更呈現集團未來的人才養成規劃。
友嘉集團針對2020年工具機事業群1,000億營收與全球第一大工具機製造集團等目標,除了將於2017年以「兩岸最大自動化系統公司」之姿回台上市,透過友嘉實業控股公司再次整合集團資金動能外,結合目前全球38個生產基地、中台灣創新園區設立的全球研發中心、中國鄭州航空港區的精密機械生產基地與台中全球營運總部暨生產基地,也已經將發予生產能量規劃到位。
展區規畫為幾大主題區:一,力邀德國BMW現場展示最新款的跑車,其零組件皆由集團義大利之子公司JOBS提供各型的加工機械與汽車模具,另包含勞斯來斯與賓士汽車也都採用友嘉集團之各式加工機械製成。二、除了台灣品牌與展品外,更針對友嘉集團目前的全球品牌,如北美及中美洲、歐洲、亞洲與韓國各地區最悠久工具機品牌:SMS、Honsberg、IKEGAI、DMC等,規劃集團海外企業專區,介紹大中華市場外的海外工具機事業群。三、產學合作的部分,其專區則針對集團人才扎根的成果,特別將杭州友嘉機電學院近年來的人才培育實績,與虎科大合作之「友嘉集團國際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學院」,勤益科技大學共同籌辦的「精英人才培訓計畫」,及近期與中原大學積極合作的「切削顫振偵測與抑制方法」、「LED瑕疵檢測、觸覺感測工件外觀輪廓檢測」、「磁浮軸承」、「全校自動化、智慧加工技術」等研究從研發面及實務面,學界與產業無縫接軌,展現出集團對於人才培育的重視,更呈現集團未來的人才養成規劃。
友嘉集團針對2020年工具機事業群1,000億營收與全球第一大工具機製造集團等目標,除了將於2017年以「兩岸最大自動化系統公司」之姿回台上市,透過友嘉實業控股公司再次整合集團資金動能外,結合目前全球38個生產基地、中台灣創新園區設立的全球研發中心、中國鄭州航空港區的精密機械生產基地與台中全球營運總部暨生產基地,也已經將發予生產能量規劃到位。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主辦2014台灣國際工具機展昨(5)日 起登場,國外買主比預期踴躍,公會理事長卓永財預估今年接單可望 破60億元。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東台集團 董事長嚴瑞雄對明年工具機產業景氣審慎樂觀,訂出比今年成長的營 運目標。
2014年台灣國際工具機展昨日起一連5天在台中舉行,今年參展廠 商家數及攤位數規模均創歷史新高。台中精機、上銀、東台、程泰等 大廠競相展出與智慧自動化結合的工具機或零組件,友嘉集團拿下2 50個攤位,是今年參展規模最大的廠商。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卓永財指出,今年開展首日湧現 國外買主人潮優於預期,現場接單有機會突破60億元。
台灣工具機產業目前雖處於腹背受敵狀態,但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 、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及東台集團董事長嚴瑞雄對於明年工具機產 業景氣看法都持審慎樂觀。
黃明和坦言,他對景氣持保守態度,台灣工具機業下半年受大陸景 氣影響,尤其大陸嚴格控管資金只放給微型企業,造成台灣工具機上 半年接到訂單,第3、4季應出貨卻因資金卡住而出不了貨,可能要中 共四中全會、APEC會議之後,資金才會開始寬鬆。他預估大陸要等農 曆年後,明年第2季起逐漸好轉,大陸凍結3季沒有採購的汰換機潮會 爆發。如果說今年景氣是開高走低,明年就是開低走高。台中精機會 加大國內市場經營力道,明年內銷比重從今年4成提高至5成,集團營 收規模有機會從今年85億元攀升至90億元。
嚴瑞雄指出,這波日圓匯率不知道要貶多久,他對明年景氣審慎樂 觀,台灣工具機業者只能避開日本工具機業的強項,發展客製化、提 供TOTAL SOLUTION服務。東台認為雖然經濟起起伏伏,但全球整體汽 車市場還是成長,決定另闢戰場,主力放在高效率的加工機,搶攻汽 車零組件相關產業,惟大陸汽車市場成長趨緩,東台積極拓展北美、 東南亞的印尼、泰國及印度等市場,明年營運一定要比今年成長。
朱志洋表示,他預期明年大陸景氣比今年稍好,友嘉計畫明年在大 陸蒐購1家工具機廠,業績成長5成以上;收購日本池貝後,日本業績 成長2倍以上,去年併購德國MAG集團旗下6家公司,今年還會再併購 1家180年歷史的大型車床廠。
2014年台灣國際工具機展昨日起一連5天在台中舉行,今年參展廠 商家數及攤位數規模均創歷史新高。台中精機、上銀、東台、程泰等 大廠競相展出與智慧自動化結合的工具機或零組件,友嘉集團拿下2 50個攤位,是今年參展規模最大的廠商。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卓永財指出,今年開展首日湧現 國外買主人潮優於預期,現場接單有機會突破60億元。
台灣工具機產業目前雖處於腹背受敵狀態,但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 、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及東台集團董事長嚴瑞雄對於明年工具機產 業景氣看法都持審慎樂觀。
黃明和坦言,他對景氣持保守態度,台灣工具機業下半年受大陸景 氣影響,尤其大陸嚴格控管資金只放給微型企業,造成台灣工具機上 半年接到訂單,第3、4季應出貨卻因資金卡住而出不了貨,可能要中 共四中全會、APEC會議之後,資金才會開始寬鬆。他預估大陸要等農 曆年後,明年第2季起逐漸好轉,大陸凍結3季沒有採購的汰換機潮會 爆發。如果說今年景氣是開高走低,明年就是開低走高。台中精機會 加大國內市場經營力道,明年內銷比重從今年4成提高至5成,集團營 收規模有機會從今年85億元攀升至90億元。
嚴瑞雄指出,這波日圓匯率不知道要貶多久,他對明年景氣審慎樂 觀,台灣工具機業者只能避開日本工具機業的強項,發展客製化、提 供TOTAL SOLUTION服務。東台認為雖然經濟起起伏伏,但全球整體汽 車市場還是成長,決定另闢戰場,主力放在高效率的加工機,搶攻汽 車零組件相關產業,惟大陸汽車市場成長趨緩,東台積極拓展北美、 東南亞的印尼、泰國及印度等市場,明年營運一定要比今年成長。
朱志洋表示,他預期明年大陸景氣比今年稍好,友嘉計畫明年在大 陸蒐購1家工具機廠,業績成長5成以上;收購日本池貝後,日本業績 成長2倍以上,去年併購德國MAG集團旗下6家公司,今年還會再併購 1家180年歷史的大型車床廠。
此次TMTS台灣國際工具機展FFG友嘉實業集團展出247個攤位,超過20種強勢機種,從入門的泛用型機種,中階複合型機種,到高階五軸同動機種,讓不同需求的使用者,都能夠獲得全方位滿足。除了友嘉、麗偉、松穎、眾程、勝傑等知名本土品牌外,更有合資品牌友嘉高松、和井田友嘉以及友嘉萬客隆,呈現集團企業的策略布局與多角化發展。
展區規劃:除了台灣品牌與展品外,更針對友嘉集團目前的全球品牌,如目前北美及中美洲、歐洲、亞洲與韓國各地區最悠久工具機品牌:SMS、Honsberg、IKEGAI、DMC等,規劃集團海外企業專區,介紹大中華市場外的海外工具機事業群,除了讓使用者能夠更清楚瞭解集團的全球發展,更表現出集團的品牌歷史與現況。
人才育成:產學合作專區則針對集團人才扎根的成果,特別將杭州友嘉機電學院近年來的人才培育實績,與虎科大合作的「友嘉集團國際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學院」,勤益科技大學共同籌辦的「精英人才培訓計畫」,及近期與中原大學積極合作的「切削顫振偵測與抑制方法」、「LED瑕疵檢測、觸覺感測工件外觀輪廓檢測」、「磁浮軸承」、「全校自動化、智慧加工技術」等研究從研發面及實務面,學界與產業無縫接軌,展現出集團對於人才培育的重視,更呈現集團未來的人才養成規劃。
生產能量:友嘉集團針對2020年工具機事業群1,000億營收與全球第一大工具機製造集團等目標,除了將於2017年以「兩岸最大自動化系統公司」之姿回台上市,透過友嘉實業控股公司再次整合集團資金動能外,結合目前全球38個生產基地、中台灣創新園區設立的全球研發中心、中國鄭州航空港區的精密機械生產基地與台中全球營運總部暨生產基地,也已經將發予生產能量規劃到位。十足展現全球最大加工中心機製造商的企圖心,並一步步朝集團發展目標邁進,具體實現跨國品牌、全球技術、世界友嘉的集團策略。
集團布局:面對未來全球工具機產業的發展,台灣供應鏈的外移,友嘉實業集團卻立足台灣,布局全球、放眼世界,從根本的人才養成,全球研發能量的整合、生產能力的佈建,到集團營運資源整合。將生產、行銷、研發、人力資源、財務一一建構完成,未來的友嘉集團將成為第一個控股公司營運模式的台灣精密機械專業製造商外,更將成為躋身全球大型專業金屬加工設備的一級跨國集團。
展區規劃:除了台灣品牌與展品外,更針對友嘉集團目前的全球品牌,如目前北美及中美洲、歐洲、亞洲與韓國各地區最悠久工具機品牌:SMS、Honsberg、IKEGAI、DMC等,規劃集團海外企業專區,介紹大中華市場外的海外工具機事業群,除了讓使用者能夠更清楚瞭解集團的全球發展,更表現出集團的品牌歷史與現況。
人才育成:產學合作專區則針對集團人才扎根的成果,特別將杭州友嘉機電學院近年來的人才培育實績,與虎科大合作的「友嘉集團國際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學院」,勤益科技大學共同籌辦的「精英人才培訓計畫」,及近期與中原大學積極合作的「切削顫振偵測與抑制方法」、「LED瑕疵檢測、觸覺感測工件外觀輪廓檢測」、「磁浮軸承」、「全校自動化、智慧加工技術」等研究從研發面及實務面,學界與產業無縫接軌,展現出集團對於人才培育的重視,更呈現集團未來的人才養成規劃。
生產能量:友嘉集團針對2020年工具機事業群1,000億營收與全球第一大工具機製造集團等目標,除了將於2017年以「兩岸最大自動化系統公司」之姿回台上市,透過友嘉實業控股公司再次整合集團資金動能外,結合目前全球38個生產基地、中台灣創新園區設立的全球研發中心、中國鄭州航空港區的精密機械生產基地與台中全球營運總部暨生產基地,也已經將發予生產能量規劃到位。十足展現全球最大加工中心機製造商的企圖心,並一步步朝集團發展目標邁進,具體實現跨國品牌、全球技術、世界友嘉的集團策略。
集團布局:面對未來全球工具機產業的發展,台灣供應鏈的外移,友嘉實業集團卻立足台灣,布局全球、放眼世界,從根本的人才養成,全球研發能量的整合、生產能力的佈建,到集團營運資源整合。將生產、行銷、研發、人力資源、財務一一建構完成,未來的友嘉集團將成為第一個控股公司營運模式的台灣精密機械專業製造商外,更將成為躋身全球大型專業金屬加工設備的一級跨國集團。
日圓匯率貶破113兌1美元大關,大幅拉近台、日工具機業者間價差 。台灣區機械公會理事長徐秀滄坦言,央行匯率政策力守不貶破31元 ,向總統馬英九訴苦也沒用,業者是「哀莫大於心死」,只能自求多 福。
為求生存,國內機械業正加快收購或投資入股日本企業的腳步。
日圓急貶使得台灣生產中低價工具機廠商與日本業者價差,從原先 30%至40%拉近至10%以內,韓國斗山集團為了對抗日圓貶值所帶來 的衝擊,最近全面調降工具機售價3千至1萬美元,台灣工具機業者可 說是腹背受敵。
業者一度希望透過台灣區機械公會理事長徐秀滄、台灣區工具機暨 零組件公會理事長卓永財,邀請總統馬英九參加週三(5日)在台中 舉行台灣國際工具機展開幕式,代表業界當面向馬總統陳請,反映業 界心聲,但兩人都認為央行態度強硬,即使反映,說了等於沒說。
徐秀滄指出,上周他參加日本國際工具機展時曾拜會日本機械振興 會,日方說明日工具機業連續12個月接單破千億日圓,甚至連韓國總 統卜瑾惠也發出警訊,要韓國產業界正視韓國景氣沒有持續成長、日 圓貶值兩大議題。
徐秀滄直言不諱,他曾代表業界在工總與央行副總裁就匯率政策進 行辯論,但央行匯率政策鐵板一塊,態度明確就是台幣不會貶至31元 ,就算他當面向總統馬英九訴苦也沒用,業者對政府匯率政策可說哀 莫大於心死,只能自求多福。
業者指出,機械業者對政府匯率政策失望下,當前日本工具機業景 氣正逐漸好轉,有利於台灣機械或工具機廠蒐購或投資入股一些資金 吃緊的日本廠商,甚至是洽談雙方技術合作。
友嘉集團今年蒐購日本擁有百年歷史的池貝工具機廠67%股權外, 上銀也打算併購日本企業,進行互補。上銀董事長卓永財指出,安倍 晉三上台後,敦促日圓大幅貶值政策是對的,但日圓兌美元匯率貶破 百元大關不可能是長期,等投資信心恢復後就會升破百元。企業投資 決策要看長期,上銀不會因匯率短期波動就併購企業,上銀早在4年 多前就與這家日本企業洽談併購案而進行互補,上銀希望持股超過5 0%但沒有時間表。
為求生存,國內機械業正加快收購或投資入股日本企業的腳步。
日圓急貶使得台灣生產中低價工具機廠商與日本業者價差,從原先 30%至40%拉近至10%以內,韓國斗山集團為了對抗日圓貶值所帶來 的衝擊,最近全面調降工具機售價3千至1萬美元,台灣工具機業者可 說是腹背受敵。
業者一度希望透過台灣區機械公會理事長徐秀滄、台灣區工具機暨 零組件公會理事長卓永財,邀請總統馬英九參加週三(5日)在台中 舉行台灣國際工具機展開幕式,代表業界當面向馬總統陳請,反映業 界心聲,但兩人都認為央行態度強硬,即使反映,說了等於沒說。
徐秀滄指出,上周他參加日本國際工具機展時曾拜會日本機械振興 會,日方說明日工具機業連續12個月接單破千億日圓,甚至連韓國總 統卜瑾惠也發出警訊,要韓國產業界正視韓國景氣沒有持續成長、日 圓貶值兩大議題。
徐秀滄直言不諱,他曾代表業界在工總與央行副總裁就匯率政策進 行辯論,但央行匯率政策鐵板一塊,態度明確就是台幣不會貶至31元 ,就算他當面向總統馬英九訴苦也沒用,業者對政府匯率政策可說哀 莫大於心死,只能自求多福。
業者指出,機械業者對政府匯率政策失望下,當前日本工具機業景 氣正逐漸好轉,有利於台灣機械或工具機廠蒐購或投資入股一些資金 吃緊的日本廠商,甚至是洽談雙方技術合作。
友嘉集團今年蒐購日本擁有百年歷史的池貝工具機廠67%股權外, 上銀也打算併購日本企業,進行互補。上銀董事長卓永財指出,安倍 晉三上台後,敦促日圓大幅貶值政策是對的,但日圓兌美元匯率貶破 百元大關不可能是長期,等投資信心恢復後就會升破百元。企業投資 決策要看長期,上銀不會因匯率短期波動就併購企業,上銀早在4年 多前就與這家日本企業洽談併購案而進行互補,上銀希望持股超過5 0%但沒有時間表。
由工研院輔導推動「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包括程泰、友嘉 及台中精機等11家工具機大廠組成聯盟,再結合「設備主軸廠」的羅 翌科技,以及航太認證輔導的漢翔航空工業,共同推動,成為台灣第 一個「高值化航太級加工設備」聯盟。
該聯盟由主導廠商程泰機械代表申請「高值化航太級加工設備與應 用整合性計畫」,上周五在經濟部技術處進行複審。經濟部技術處長 林全能昨(27)日表示,全案的主審及委員,都表達正面的看法,只 要聯盟再補送計畫書修正內容後,即可通過,若一切順利,最快12月 開始執行,也不無可能。
因航太產業很夯,已帶動機械業大舉投入研發航太級機器設備。對 此,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陳來勝透露,由工研院輔導推動「A+企業創 新研發淬鍊計畫」聯盟廠商,除了程泰機械及關係企業─亞崴機電外 ,還包括台中精機、友嘉實業、協鴻工業、中興電工、喬崴進科技、 高鋒工業、福裕事業、大立機器,及協銳精密等業者,再搭配「設備 主軸廠」─羅翌科技,共同開發航太級設備產品,準備搶市。
陳來勝說,工研院負責航太產業設備的軟體分析;另聯盟業者進行 設備硬體承製,並由漢翔輔導廠商取得航太品質管理系統AS9100認證 ,希望能協助機械業搶攻航太業的發動機葉片、機身,及起落架等結 構件的鋁合金,及鈦鎳基合金加工或設備採購商機。
工研院中分院智慧化工具機技術中心副主任羅佐良也表示,「A+企 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為期3年,總經費7.85億元,預估3年後產業 效益高達250億元,可為台灣航太與機械產業增加新的協力廠或設備 能量。
該聯盟由主導廠商程泰機械代表申請「高值化航太級加工設備與應 用整合性計畫」,上周五在經濟部技術處進行複審。經濟部技術處長 林全能昨(27)日表示,全案的主審及委員,都表達正面的看法,只 要聯盟再補送計畫書修正內容後,即可通過,若一切順利,最快12月 開始執行,也不無可能。
因航太產業很夯,已帶動機械業大舉投入研發航太級機器設備。對 此,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陳來勝透露,由工研院輔導推動「A+企業創 新研發淬鍊計畫」聯盟廠商,除了程泰機械及關係企業─亞崴機電外 ,還包括台中精機、友嘉實業、協鴻工業、中興電工、喬崴進科技、 高鋒工業、福裕事業、大立機器,及協銳精密等業者,再搭配「設備 主軸廠」─羅翌科技,共同開發航太級設備產品,準備搶市。
陳來勝說,工研院負責航太產業設備的軟體分析;另聯盟業者進行 設備硬體承製,並由漢翔輔導廠商取得航太品質管理系統AS9100認證 ,希望能協助機械業搶攻航太業的發動機葉片、機身,及起落架等結 構件的鋁合金,及鈦鎳基合金加工或設備採購商機。
工研院中分院智慧化工具機技術中心副主任羅佐良也表示,「A+企 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為期3年,總經費7.85億元,預估3年後產業 效益高達250億元,可為台灣航太與機械產業增加新的協力廠或設備 能量。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加快大陸工具機事業版圖布局,規畫斥資5,0 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5億元)以上,將占地85畝的杭州蕭山廠打造 為杭州營運總部及研發中心,預計2015年底前正式動工興建,蕭山廠 將移往江東工業區,係繼裕隆集團之後,第二家在杭州打造營運總部 的台商。
據指出,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正計畫將杭州錢江世紀城60多 畝土地,打造具有商貿綜合功能和地標的企業總部,做為「以臺引臺 」基地,引進企業不再侷限台資汽車零件廠,剛與裕隆汽車簽約的誠 品及威秀影城都派員參加10月中旬在杭州舉行的2014杭州海峽兩岸產 業發展推進會。東風裕隆總經理吳新發還在會上表示,「我們要做的 不是純粹的製造業,而是包括文化創意、飲食、生物科技在內的一個 小台灣」。
比裕隆集團更早前進杭州蕭山設廠的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表示,友 嘉集團在大陸杭州蕭山、江東及下沙三地工業區設廠,其中蕭山廠位 於杭州地鐵站出口,不適合繼續從事生產製造,目前規畫斥資5,000 萬美元以上,要將蕭山廠搬遷至江東區,蕭山廠85畝土地打算興建為 杭州營運總部及研發中心,預計2015年底之前動工。
友嘉集團主管透露,友嘉集團蕭山廠以杭州友佳為主,生產車床、 立式及臥式加工中心,售價從人民幣40萬至230萬元不等,今年機台 平均售價為52萬至56萬元間,其中車床占比30%、立式加工中心及臥 式加工中心占比為70%。2011稅後年產值曾攀升至18億元,目前每年 產值約12、13億元。
友嘉集團下沙廠占地303畝約6萬多坪,有杭州友高及杭州友華等公 司進駐,杭州友高生產堆高機,年產能5千台,友華以大型及中型CN C車床為主;江東區占地360畝已開發160畝,現有杭州友嘉高松去年 5月遷入江東區,生產CNC數控車床為主;岩田友佳專注生產空壓機, 生產工具機的友嘉萬客隆未來也會進駐,目前還有200畝土地打算分 5年開發。
據指出,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正計畫將杭州錢江世紀城60多 畝土地,打造具有商貿綜合功能和地標的企業總部,做為「以臺引臺 」基地,引進企業不再侷限台資汽車零件廠,剛與裕隆汽車簽約的誠 品及威秀影城都派員參加10月中旬在杭州舉行的2014杭州海峽兩岸產 業發展推進會。東風裕隆總經理吳新發還在會上表示,「我們要做的 不是純粹的製造業,而是包括文化創意、飲食、生物科技在內的一個 小台灣」。
比裕隆集團更早前進杭州蕭山設廠的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表示,友 嘉集團在大陸杭州蕭山、江東及下沙三地工業區設廠,其中蕭山廠位 於杭州地鐵站出口,不適合繼續從事生產製造,目前規畫斥資5,000 萬美元以上,要將蕭山廠搬遷至江東區,蕭山廠85畝土地打算興建為 杭州營運總部及研發中心,預計2015年底之前動工。
友嘉集團主管透露,友嘉集團蕭山廠以杭州友佳為主,生產車床、 立式及臥式加工中心,售價從人民幣40萬至230萬元不等,今年機台 平均售價為52萬至56萬元間,其中車床占比30%、立式加工中心及臥 式加工中心占比為70%。2011稅後年產值曾攀升至18億元,目前每年 產值約12、13億元。
友嘉集團下沙廠占地303畝約6萬多坪,有杭州友高及杭州友華等公 司進駐,杭州友高生產堆高機,年產能5千台,友華以大型及中型CN C車床為主;江東區占地360畝已開發160畝,現有杭州友嘉高松去年 5月遷入江東區,生產CNC數控車床為主;岩田友佳專注生產空壓機, 生產工具機的友嘉萬客隆未來也會進駐,目前還有200畝土地打算分 5年開發。
由程泰(1583)主導、邀集亞崴、高鋒、福裕、友嘉及中興電等十餘家工具機暨零組件廠所組成的「高值化航太級加工設備研發聯盟」,將於今年底正式成立,搶食每年上百億元航太加工設備商機。
漢翔民營化後,積極擴大外包業務,為國內航太供應鏈及工具機產業捎來利多,業界初估,未來二年至少可帶動300億元以上市場需求。漢翔也允諾,將優先採購國產的航太加工設備。
這項名為「高值化航太級加工設備與應用整合性計畫」,由程泰集團主導,並已向經濟部技術處提出申請,23日將作最後簡報,預計今年底前啟動,計劃為期三年,所研發的產品,未來將提供給漢翔及協力廠商使用。
目前已知,加入聯盟廠商,除主導的程泰之外,還包括亞崴、友嘉、高鋒、福裕、中興電工、台中精機、大立、協鴻、喬崴進及羅翌等11家業者,為工具機業界首件整合產學研與驗證端資源的重量級研發聯盟。
程泰董事長楊德華表示,聯盟將與工研院及漢翔合作,投入航太級立式五軸、龍門五軸、立式車銑、天車式龍門及臥式五軸工具機的研發,並由客戶端進行驗證,預期可開啟航太代工產業每年上百億元商機。程泰昨日收盤72.6元,上漲4.4元。
高鋒董事長沈國榮指出,高鋒過去在航太設備這塊領域較少投入,此次加入聯盟,希望藉此跨入航太級加工設備供應領域,同時也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至於產品研發主力,則鎖定龍門五軸加工中心機。
沈國榮說,漢翔民營化後,商機陸續釋出,過去漢翔與國內工具機廠互動較少,但未來往客機製造方向發展,就必須與在地的加工設備協力廠加強互動,進一步建立我國的航太加工設備協力體系。
漢翔指出,航空工業是全球成長率高的主要產業之一,目前國內總體年產值,從2000年252億元成長至2012年783億元。此外,全球航空旅運量在未來20年,將以每年4.7%速度增長,預估未來將有2.6萬架飛機的產能需求。
為降低管銷成本,提高生產利潤,歐美航空大廠紛紛尋求海外技術與價格有潛力的廠商合作。
漢翔民營化後,積極擴大外包業務,為國內航太供應鏈及工具機產業捎來利多,業界初估,未來二年至少可帶動300億元以上市場需求。漢翔也允諾,將優先採購國產的航太加工設備。
這項名為「高值化航太級加工設備與應用整合性計畫」,由程泰集團主導,並已向經濟部技術處提出申請,23日將作最後簡報,預計今年底前啟動,計劃為期三年,所研發的產品,未來將提供給漢翔及協力廠商使用。
目前已知,加入聯盟廠商,除主導的程泰之外,還包括亞崴、友嘉、高鋒、福裕、中興電工、台中精機、大立、協鴻、喬崴進及羅翌等11家業者,為工具機業界首件整合產學研與驗證端資源的重量級研發聯盟。
程泰董事長楊德華表示,聯盟將與工研院及漢翔合作,投入航太級立式五軸、龍門五軸、立式車銑、天車式龍門及臥式五軸工具機的研發,並由客戶端進行驗證,預期可開啟航太代工產業每年上百億元商機。程泰昨日收盤72.6元,上漲4.4元。
高鋒董事長沈國榮指出,高鋒過去在航太設備這塊領域較少投入,此次加入聯盟,希望藉此跨入航太級加工設備供應領域,同時也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至於產品研發主力,則鎖定龍門五軸加工中心機。
沈國榮說,漢翔民營化後,商機陸續釋出,過去漢翔與國內工具機廠互動較少,但未來往客機製造方向發展,就必須與在地的加工設備協力廠加強互動,進一步建立我國的航太加工設備協力體系。
漢翔指出,航空工業是全球成長率高的主要產業之一,目前國內總體年產值,從2000年252億元成長至2012年783億元。此外,全球航空旅運量在未來20年,將以每年4.7%速度增長,預估未來將有2.6萬架飛機的產能需求。
為降低管銷成本,提高生產利潤,歐美航空大廠紛紛尋求海外技術與價格有潛力的廠商合作。
友嘉集團為擴張工具機市場版圖,今(17)日與鄭州日產、鄭州海 南馬自達汽車等9家陸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簽約企業承諾優先向 友嘉集團採購,友嘉大陸工具機事業今年營收可望從去年新台幣140 億,衝上180億。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率隊拜會河南省長謝伏瞻,謝伏瞻對友嘉繼 鴻海旗下富士康進駐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後,首家投資進駐的 精密機械業者,表達歡迎之意。友嘉集團副總裁兼杭州友嘉總經理陳 向榮指出,河南附近有東風日產、鄭州日產、宇通、鄭州海南馬自達 及長城五大汽車廠,友嘉集團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設廠,可 就近供貨以節省運輸、服務費用,也可提供永久性維護及解決客戶需 求。
朱志洋今除主持2014鄭州國際精密裝備產業論壇外,也將代表友嘉 集團與9家陸企簽約。其中,鄭州日產汽車今年初與友嘉集團簽採購 合作,購入工具機設備人民幣2.6億,今還深化為戰略合作夥伴,未 來會優先採購友嘉集團的工具機。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率隊拜會河南省長謝伏瞻,謝伏瞻對友嘉繼 鴻海旗下富士康進駐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後,首家投資進駐的 精密機械業者,表達歡迎之意。友嘉集團副總裁兼杭州友嘉總經理陳 向榮指出,河南附近有東風日產、鄭州日產、宇通、鄭州海南馬自達 及長城五大汽車廠,友嘉集團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設廠,可 就近供貨以節省運輸、服務費用,也可提供永久性維護及解決客戶需 求。
朱志洋今除主持2014鄭州國際精密裝備產業論壇外,也將代表友嘉 集團與9家陸企簽約。其中,鄭州日產汽車今年初與友嘉集團簽採購 合作,購入工具機設備人民幣2.6億,今還深化為戰略合作夥伴,未 來會優先採購友嘉集團的工具機。
「我希望友嘉能夠成為全球第一大工具機製造集團,為台灣爭一口氣!」友嘉總裁朱志洋宣布,集團除了持續推動海外併購之外,還要成立控股公司回台上市,他說這是要圓心中一個夢,並逐夢踏實。
台灣是全球第五大工具機製造國、第四大出口國;然而,近幾年在韓國急起直追之下,地位岌岌可危。朱志洋始終認為,台灣工具機欠缺大型旗艦級企業,足以帶領整體產業在全球市場衝鋒陷陣。
吸納全球人才
規模茁壯
朱志洋表示,要實現成為「全球第一」的夢,必須加速海外布局,同時吸納全球人才。而逐夢踏實的關鍵,就在於推動控股上市。友嘉集團旗下友佳國際,早在4年前即回台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上市。志洋指出,友嘉董事會已作成決議,今年底將完成集團旗下各子公司重組,隨後成立「友嘉實業控股公司」,並訂2017年初回台上市。
朱志洋強調,友嘉將以「兩岸最大自動化系統公司」回台上市,因為集團目前60%的業務均屬自動化這塊領域,包括機器人、整廠自動化、自動倉儲及搬運系統、航太等,屆時營業規模至少超過500億元。朱志洋強調,友嘉集團跟台灣工具機廠不一樣,以工具機事業群為例,目前擁有26個品牌、40個生產基地,遍布全球九大機械製造國。
國內大部分同業都沒有海外這一塊,友嘉海外併購或合資的20幾家企業,一年就為集團貢獻近200億元營收,友嘉大陸一年也為挹注160餘億元。友嘉工具機事業群旗下26個品牌,過去是虛擬控股,包括聯合採購、協同開發新產品;現在則要透過全球控股,讓員工及主管配股、分紅,打破集團各子公司本位主義,進一步整合技術資源。
智能生產基地
落腳台中
在朱志洋的規劃藍圖中,友嘉不只要成為世界第一,他還希望在台灣打造一個具備最現代化、智能化的生產基地,這座全球營運及生產總部未來將落腳台中,投資金額超過百億元。朱志洋也不諱言,友嘉以大型自動化公司上市,可大幅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進一步吸引更多國際化人才的目光。
事實上,因應集團持續擴充,友嘉稍早才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合作,成立「友嘉集團國際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學院」,全面啟動人才培育計畫。這也是友嘉繼大陸杭州「友嘉機電學院」之後,第二個人才培育基地,充分展現加碼投資台灣的決心。友嘉在大陸,主要與杭州下沙經濟開發區的浙江職業技術學院合作,以該校機械設計製造、模具設計與製造等七個科系為基礎,合併成立友嘉機電學院,累計畢業生已逾4,000人,友嘉則在其中擇優聘用。
友嘉與虎尾科大的產學合作計畫,今年初期有2班共80名學生,除修習學院學程,還需修讀英文、日文、德文、韓文等第二外語,未來也將朝向自動化、機器人、3D列印等領域,共同研發新產品。朱志洋說,學生自產業學院畢業後,集團將優先留用,提供國際發展平台讓學生有機會發揮,也不限在國內服務,且學生可派駐如美國、德國、義大利、韓國、日本、中國、俄羅斯等海外投資子公司上班。
另在產品研發上,位於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規劃的「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日前落成啟用,友嘉已率先表態將進駐設立全球研發中心,在此從事航太、汽車、軌道及智慧機器人等相關設備產品的研發。
台灣是全球第五大工具機製造國、第四大出口國;然而,近幾年在韓國急起直追之下,地位岌岌可危。朱志洋始終認為,台灣工具機欠缺大型旗艦級企業,足以帶領整體產業在全球市場衝鋒陷陣。
吸納全球人才
規模茁壯
朱志洋表示,要實現成為「全球第一」的夢,必須加速海外布局,同時吸納全球人才。而逐夢踏實的關鍵,就在於推動控股上市。友嘉集團旗下友佳國際,早在4年前即回台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上市。志洋指出,友嘉董事會已作成決議,今年底將完成集團旗下各子公司重組,隨後成立「友嘉實業控股公司」,並訂2017年初回台上市。
朱志洋強調,友嘉將以「兩岸最大自動化系統公司」回台上市,因為集團目前60%的業務均屬自動化這塊領域,包括機器人、整廠自動化、自動倉儲及搬運系統、航太等,屆時營業規模至少超過500億元。朱志洋強調,友嘉集團跟台灣工具機廠不一樣,以工具機事業群為例,目前擁有26個品牌、40個生產基地,遍布全球九大機械製造國。
國內大部分同業都沒有海外這一塊,友嘉海外併購或合資的20幾家企業,一年就為集團貢獻近200億元營收,友嘉大陸一年也為挹注160餘億元。友嘉工具機事業群旗下26個品牌,過去是虛擬控股,包括聯合採購、協同開發新產品;現在則要透過全球控股,讓員工及主管配股、分紅,打破集團各子公司本位主義,進一步整合技術資源。
智能生產基地
落腳台中
在朱志洋的規劃藍圖中,友嘉不只要成為世界第一,他還希望在台灣打造一個具備最現代化、智能化的生產基地,這座全球營運及生產總部未來將落腳台中,投資金額超過百億元。朱志洋也不諱言,友嘉以大型自動化公司上市,可大幅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進一步吸引更多國際化人才的目光。
事實上,因應集團持續擴充,友嘉稍早才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合作,成立「友嘉集團國際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學院」,全面啟動人才培育計畫。這也是友嘉繼大陸杭州「友嘉機電學院」之後,第二個人才培育基地,充分展現加碼投資台灣的決心。友嘉在大陸,主要與杭州下沙經濟開發區的浙江職業技術學院合作,以該校機械設計製造、模具設計與製造等七個科系為基礎,合併成立友嘉機電學院,累計畢業生已逾4,000人,友嘉則在其中擇優聘用。
友嘉與虎尾科大的產學合作計畫,今年初期有2班共80名學生,除修習學院學程,還需修讀英文、日文、德文、韓文等第二外語,未來也將朝向自動化、機器人、3D列印等領域,共同研發新產品。朱志洋說,學生自產業學院畢業後,集團將優先留用,提供國際發展平台讓學生有機會發揮,也不限在國內服務,且學生可派駐如美國、德國、義大利、韓國、日本、中國、俄羅斯等海外投資子公司上班。
另在產品研發上,位於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規劃的「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日前落成啟用,友嘉已率先表態將進駐設立全球研發中心,在此從事航太、汽車、軌道及智慧機器人等相關設備產品的研發。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宣示,他將於友嘉集團登頂成為全球最大工具 機集團之後的隔年退休,至於集團接班將採傳賢不傳子,並循台塑集 團的7人小組決策模式、培養接班團隊。
朱志洋長子朱維昱擔任友嘉實業及松穎兩公司董事長、女兒朱佩穎 也出任副理多年。不過談到接班問題,朱志洋明確表示「我的子女不 會接班,家族成員未來扮演角色就是股東」;他強調,集團股票上市 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藉此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因此上市後,他會積 極尋找、培養接班團隊。
朱志洋表示,未來股票上市後,友嘉就會從家族企業變成公共企業 。而他觀察台塑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兄弟成立7人小組的作法,覺 得是很好的模式,藉由決策委員會集思廣益,順利完成接班;不過對 於接班人選,他希望能找到對的、有自己風格的人,而非複製另一個 朱志洋。
朱志洋坦言,他也很想享受人生,但友嘉最大問題不是資金而是人 才,這也是所有工具機業老闆心中最大的痛;老一輩想退休,中間一 輩卻無法銜接上來,年輕一輩更不願意進來,人才出現嚴重斷層。
也因此,他深切體認友嘉集團必須上市,才能發放股票、延攬人才 ;不過朱志洋表示,未來友嘉是要從科技業搶人才,而不是從工具機 同業挖角,除了不要損害同業,更重要的是,科技業人才不論語言、 國際視野及企圖心都比較強,是友嘉未來進一步國際化、力拚全球第 一的重要資產。
朱志洋長子朱維昱擔任友嘉實業及松穎兩公司董事長、女兒朱佩穎 也出任副理多年。不過談到接班問題,朱志洋明確表示「我的子女不 會接班,家族成員未來扮演角色就是股東」;他強調,集團股票上市 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藉此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因此上市後,他會積 極尋找、培養接班團隊。
朱志洋表示,未來股票上市後,友嘉就會從家族企業變成公共企業 。而他觀察台塑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兄弟成立7人小組的作法,覺 得是很好的模式,藉由決策委員會集思廣益,順利完成接班;不過對 於接班人選,他希望能找到對的、有自己風格的人,而非複製另一個 朱志洋。
朱志洋坦言,他也很想享受人生,但友嘉最大問題不是資金而是人 才,這也是所有工具機業老闆心中最大的痛;老一輩想退休,中間一 輩卻無法銜接上來,年輕一輩更不願意進來,人才出現嚴重斷層。
也因此,他深切體認友嘉集團必須上市,才能發放股票、延攬人才 ;不過朱志洋表示,未來友嘉是要從科技業搶人才,而不是從工具機 同業挖角,除了不要損害同業,更重要的是,科技業人才不論語言、 國際視野及企圖心都比較強,是友嘉未來進一步國際化、力拚全球第 一的重要資產。
全球併購案高達90%以失敗收場,但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卻憑藉併 購不斷擴張版圖,他自豪地說,友嘉不向銀行借錢做併購,且併購後 他不參與公司實際經營、充分授權原有專業經理人,但接手後卻能迅 速轉虧為盈;朱志洋這套連大陸國企都前來取經的獨門know-how,讓 他贏得併購大王的美名。
民國78年,朱志洋成立友嘉實業時,是一家年營業額僅1百萬元的 小工具機廠,但短短25年時間,朱志洋透過併購美、日、義、德等工 具機大廠,讓友嘉集團躍升全球最大的立式加工機廠。朱志洋不諱言 他併購的工具機廠多是財務或經營有問題的公司,但他藝高人膽大, 全球買透透,一步步建立起工具機王國。
朱志洋分享他多年摸索出來的併購心法,他指出,併購要成功,除 了克服語言、文化、法令等等歧異外,最重要的是讓員工願意跟你站 在一起,而且能看到希望,因此併購後他只管政策及目標管理,然後 授權給專業經理人。
不過,要讓併購企業脫胎換骨,當然要設好框框,讓一切在軌道內 運行,而他訂定的標準包括:每年營收至少成長15%、每年獲利成長 20%以上、每年研發費用占比要達4%、行銷費用與品牌經營要花2% 、每年至少開發2到3款新機型、3年內新產品佔營收比重20%、不斷 開發新客戶需占營收三分之一。
此外,接手後他會加快存貨出貨並催收應收帳款,轉換成現金,之 後透過友嘉善於掌握市場的強項,快速衝刺營收,但同時嚴控管銷成 本,短短時間內就達到轉虧為盈。透過這樣的授權與目標管理,朱志 洋在併購路上幾乎無往不利。
以去年併購德國MAG集團旗下6各家公司為例,當時未向銀行增貸而 是向母公司借款5、6億元,之後在手訂單由20多億元翻倍至40多億元 ,營收倍數增加但費用未增加,短短時間讓銀行借款從27.8億元變成 零負債,銀行存款則從1,400萬元變成2.5億元,樂觀估計明年要賺8 .2億元,後年更要賺13.6億元。
大陸國營工具機廠包括大連機床、瀋陽機床及上海電氣集團等,近 年來進行海外併購都吞到苦果,對於朱志洋的游刃有餘非常好奇,更 特地前來取經。其中,瀋陽機床更因此決定和友嘉集團合作,目前雙 方正洽談相關細節。
民國78年,朱志洋成立友嘉實業時,是一家年營業額僅1百萬元的 小工具機廠,但短短25年時間,朱志洋透過併購美、日、義、德等工 具機大廠,讓友嘉集團躍升全球最大的立式加工機廠。朱志洋不諱言 他併購的工具機廠多是財務或經營有問題的公司,但他藝高人膽大, 全球買透透,一步步建立起工具機王國。
朱志洋分享他多年摸索出來的併購心法,他指出,併購要成功,除 了克服語言、文化、法令等等歧異外,最重要的是讓員工願意跟你站 在一起,而且能看到希望,因此併購後他只管政策及目標管理,然後 授權給專業經理人。
不過,要讓併購企業脫胎換骨,當然要設好框框,讓一切在軌道內 運行,而他訂定的標準包括:每年營收至少成長15%、每年獲利成長 20%以上、每年研發費用占比要達4%、行銷費用與品牌經營要花2% 、每年至少開發2到3款新機型、3年內新產品佔營收比重20%、不斷 開發新客戶需占營收三分之一。
此外,接手後他會加快存貨出貨並催收應收帳款,轉換成現金,之 後透過友嘉善於掌握市場的強項,快速衝刺營收,但同時嚴控管銷成 本,短短時間內就達到轉虧為盈。透過這樣的授權與目標管理,朱志 洋在併購路上幾乎無往不利。
以去年併購德國MAG集團旗下6各家公司為例,當時未向銀行增貸而 是向母公司借款5、6億元,之後在手訂單由20多億元翻倍至40多億元 ,營收倍數增加但費用未增加,短短時間讓銀行借款從27.8億元變成 零負債,銀行存款則從1,400萬元變成2.5億元,樂觀估計明年要賺8 .2億元,後年更要賺13.6億元。
大陸國營工具機廠包括大連機床、瀋陽機床及上海電氣集團等,近 年來進行海外併購都吞到苦果,對於朱志洋的游刃有餘非常好奇,更 特地前來取經。其中,瀋陽機床更因此決定和友嘉集團合作,目前雙 方正洽談相關細節。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