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新證券(公)公司新聞
經濟日報開業界先河,自2009年舉辦「權民搶百萬」以來,至今邁入第12年,成為台灣權證市場最受矚目的權證活動。今年前三季台股價量齊揚,指數屢創歷史新高,帶動權證交投十分熱鬧,受到市場高度矚目。
9月起跑的本(12)屆「權民搶百萬」活動中,10月率先登場的「權證實體交易競賽」,由於台股行情先蹲後跳,市場劇烈波動,投資人紛紛運用權證工具搶搭獲利列車,使得首月交易成績亮麗耀眼。
根據經濟日報統計,10月整體活動參與券商,包括元大、凱基、群益金鼎、永豐金、中國信託、台新、兆豐等七家,共交易高達43.59億元的成交金額,較第11屆同期大幅激增78.13%。
單月成交金額前五名,第一名為永豐金經紀部參賽者,成交金額達4,450萬元;第二名為凱基大直參賽者的4,234萬元;第三名為永豐金經紀部參賽者的4,044萬元。至於第四、五名,分別為凱基岡山與凱基大直參賽者,金額分別為3,969萬與逼近3,920萬元。
七家券商個別成交金額,依序是:凱基證20.02億元、元大證10.98億元、永豐金證5.11億元、群益金鼎證券4.59億元、中國信託1.27億元、台新證1.12億元、兆豐證0.46億元。
經濟日報表示,由於近來台股波動劇烈,正是適合權證商品操作的有利環境,因而首月實體交易競賽即創下大幅成長佳績,除凸顯權證商品已成為投資人重要的投資工具,更彰顯「權民搶百萬」深受投資人矚目。
由於後續賽事還有長達五個月(至2022年3月底止),各項誘人獎項、高額獎金如蘋果Macbook Pro 13吋256G、Dyson無線吸塵器及高達105萬元績效獎金等,歡迎投資人積極報名參賽、踴躍爭取。
此外,未來數位化產品逐漸邁入醫療產業,將骨質密度及骨骼力學分析技術加上該公司數位產品及醫療健康大數據結合AI技術,可拓展全球商機,將骨科手術、植牙手術及居家陪伴與照顧等醫療產業串連,未來更具深遠成長的潛力。國外主要競爭對手包括美國Snap-on、日本 Tohnichi及歐洲Stahlwille等公司。
Allied Market Research全球手工具產業研究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非動力手工具市場規模達220億美元,2020~2027之年複合成長率為4.1%,預估2027年市場規模將可達到304億美元。歐美地區是全球手工具需求最大的市場,北美市場成長主要來自航太、汽車產業和DIY用戶增加。除了汽車產業及航太工業會帶動數位手工具成長之外,其建築業的復甦亦會刺激手工具需求成長,加上全球機械和設備製造業的成長亦將為手工具產業帶來有利的成長機會。
法人表示,數泓科以傳統手工具為發展基礎,以創新技術整合電子資訊、感測技術、工業設計及金屬材料等元素,開發具有數位顯示、資料記憶、預設扭力、無線資料傳輸、輔助動力等先進手工具產品。更有不同類型的客戶及多樣化產品組合,較不受單一產業起伏而對公司產生過大的影響。
交易平台 服務貼心
針對股市小白熱中當沖現象,林?群以30年業內經驗提醒,年輕人能承受更多風險,不要害怕失敗,建議勇於嘗試各種投資模式,但應做好風險控管與資產配置,有紀律者適合當沖,個性猶豫不決者則首選殖利率高的金融股與ETF操作。
拜台股今年交投熱絡,中型規模的台新證券上半年經紀市占屢創新高,攀高至2.5%,兼營期貨業務亦有優異表現,市占突破1%,承銷業務受疫情影響小,仍維持良好表現,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達11.23%,獲利表現優於同業平均。
林?群說,台新證券向來以客戶為中心,提供低門檻、低手續成本及多元齊全交易平台與貼心服務等條件吸引年輕人,並攜手Richart導流年輕客群,利用免臨櫃優勢開立Richart帳戶與證券戶,搭配原有線上開戶,在疫情期間客戶線上就能完成開戶與下單。
台新證券更於9月推出為年輕族群打造的定期定股交易服務,以極低門檻為號召,即使一股也能存,林?群表示,除約定日與股數價格可任意設定外,上市櫃股票、ETF皆可存,最重要的是對小資族友善,手續費最低1元起,希望更多年輕族群投入股市契機皆始於台新證券。
降低門檻 輕鬆理財
2020年以來新開戶數節節攀高,並扭轉過去年輕人不投入股市的現象,林?群分析,主要關鍵因素有三個:首先是政府推出當沖降稅、ETF與盤中零股交易等政策,吸引資金實力相對不高的年輕人積極進場。
其次是年輕人善用新科技平台、相信社群訊息,券商數位行動發展,大幅提高手機下單便利性,提供更輕鬆、低門檻的投資管道,成功吸引年輕客戶;第三是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台股量價齊揚,更加吸引原本較少投入股市的年輕人。
林?群認為,證券市場有當沖交易、存股策略、波段操作、價值投資各種獲利模式,最重要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年輕人能承受更多的風險,建議勇於嘗試各式的投資模式外,風險控管與資產配置很重要。
他建議可以依照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比較穩健的績優股或看好未來發展的潛力股來做長期資產配置,並透過定期定股分批買進可以有效降低投資風險與自身契合的操作邏輯。
林?群說,許多市場贏家都曾經歷過嚴重失敗,但要將失敗化為之後成功的養分,平常心面對一切挑戰,尤其年輕投資人必須對股市有正確了解,在正確的風險控管概念下,透過嘗試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方式」,不斷學習,才是最佳策略。
聚和國際9月營收3.9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3.48億元,成長逾13.2 %,1至9月累計營收為35.24億元,年成長31.58%。
聚和公司為化學品之專業製造廠商,目前主要營業項目為特用化學 品、精密化學品及辦公文具用品之生產製造及銷售。特用化學品主要 包含造紙化學品及顯像化學品,辦公文具用品則以自黏性可再貼便條 紙及客製化自黏性產品為主,而精密化學品包含生物緩衝劑、鋰電池 電解液添加劑及電鍍添加劑等。聚和公司所生產之生物緩衝劑及生物 清潔劑,可運用在生技產業之製藥產業、診斷試劑及化妝品與個人護 理領域,目前產品品質已達超純等級,為全世界生物緩衝劑最齊全的 生產廠商。
受惠於成功進入藥廠供應鏈,聚和國際109年精密化學品系列產品 營收較108年成長達25%。由於該系列產品技術進入門檻較高,且客 戶開發認證期長,聚和國際既有客戶多為國際製藥大廠,且經營往來 多年具備相當優勢,將能藉此拉升該公司之巿場滲透率。
另外,因應大陸地區於2020年推動新一波「新能源車下鄉」政策發 酵,聚和公司持續看好鋰電池電解液之相關需求,該公司中國常熟廠 並持續擴增電解液添加劑產能,配合電動車產業進入快速成長期,並 積極於中國市場展開推廣,可望為營收帶來成長動能。
櫃買中心表示,振宇五金預計於6日上櫃掛牌, 振宇五金主要從事專業五金商品之零售及批發業務,董事長為曾善,主辦承銷商為元大證券,申請時資本額1.72億元。
振宇五金2020年度合併營收為15.82億元,稅純益為1億元,每股純益(EPS)為6.09元。2021年上半年度合併營收為8.36億元,稅後純益為5,995萬元,每股純益為3.47元。
君帆主要從事氣動、液壓、電動元件及電機整合系統之開發、製造及銷售業務,主要產品為油(液)壓元件、氣壓缸元件、油壓系統等,興櫃認購價68元。
台新藥透過創新研發和多向風險分攤等開發策略來推動新藥上市,途徑包括505(b)(2)、生物相似藥以及新藥,興櫃認購價32元。
此外,自7月20日「戰略新板」正式開板以來,首檔申請登錄「戰略新板」公司東研信超已於7月26日起開始交易,9月份陸續新增受理三家公司申請登錄「戰略新板」,其中數泓科及宏碁智醫採申請登錄戰略新板併送簡易公開發行方式送件。
數泓科主要從事數位手工具產品之製造、研發及銷售,目前主要產品為數位扭力扳手、數位螺絲起子、數位扭力及角度接桿及數位角度規等相關數位手工具產品,目前資本額為1.92億元,推薦證券商為台新證券及日盛證券。
進典主要從事各種機械五金加工買賣業務、控制開關製造加工買賣業,致力於閥門研發、生產及品牌經營,目前資本額2.96億元,推薦證券商為永豐金證券及凱基證券。
宏碁智醫主要從事以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技術,與醫院及醫療相關產業進行跨領域合作,設計及開發智慧醫療診斷軟體,目前資本額為1.2億元,推薦證券商為凱基證券及台新證券。
去年下半年來台股融資大增,但相對代表投資人或許沒發現權證相對信用交易的獨特優勢,特別是權證具有低單價、低交易稅、多空皆宜特性,即便股票本身價格破千、遇除權息、融券回補等限制情況,仍可自由進出交易。此次降稅若能引導市場發現權證這項獨特優勢,並進一步擴大整體市場規模,未來將會是投資人與發行商雙贏的權證新時代。
另從市場面觀察,台股自第3季以來陷入震盪,預計第4季到明年會更明顯,投資人將面對操作兩難,權證不失為較佳選擇。
如未來半年個股走勢也出現較大幅度震盪,基於權證最大的損失就是權利金的基本特性,投資人可避免「居高不敢進場」,或進場後怕套牢,進而追高殺低的窘境,而且權證相較融資安全許多,不會因為大幅股價折返而出現中途被斷頭風險,均為權證兼顧風險的優勢。
台股7月創下「萬八」歷史新高,8月指數大洗三溫暖,量縮並跌破半年線支撐,反映大環境變種病毒持續在全球擴散,市場擔憂復甦動能、資金觀望全球央行年會各國央行是否進行量化寬鬆措施退場、國內當沖交易警示新制等因素影響下,台股一度連跌九天,8月均量不足4,000億元,連帶使券商的經紀收入跟著減少。
兆豐金控旗下兆豐證券公布8月稅前淨利3.09億元,相較7月4.51億元減少31%,8月稅後純益跟著降至2.82億元;前八月稅前淨利為22.71億元,稅後純益20.19億元,每股純益為1.74元。
康和證券8月稅前淨利0.51億元,較7月1.08億元減少52%,單月稅後純益0.31億元;前八月稅前淨利9.78億元,稅後純益7.93億元,每股純益1.33元。
新光金旗下元富證券8月稅後純益3.79億,前八月稅後純益28.34億,每股純益1.76元。
整體來看,雖然台股8月大震盪,壓抑券商8月獲利空間,但今年來台股表現優於以往水準,也帶動券商獲利表現亮眼。
根據目前已公布券商前八月每股純益排名依序為宏遠證3.28元、元大證2.86元、統一證2.478元、永豐金證2.1元、元富證1.76元、兆豐證1.74元、群益證1.65元、台新證1.62元、康和證1.33元。
台股擺脫7月下跌508點黑K線陰影後,8月上揚242點紅K線,但8月指數高低檔17,643點到16,248點大幅震盪1,395點,8月成交量8.12兆元及日均值3,692.7億元,低於7月的量能12.38兆元及日均值5,627.6億元,也影響多數證券商業績滑落。
首波已有17家證券商公布8月業績,其中統一證、福邦證、元大證單月稅後盈餘各為3.106億元、1.30億元、19.16億元,優於前月獲利的1.21億元、0.35億元、13.07億元;致和證及宏遠證兩家7月各虧損0.743億元、0.226億元,8月都轉盈,分別獲利0.756億元、0.453億元。
8月稅後盈餘除元大證維持兩位數獲利及統一證獲利3.106億元外,群益金鼎證、日盛證、永豐金證等單月獲利都高於3億元,各為3.655億元、4.21億元、4.41億元,兆豐證獲利2.82億元;另玉山證、國票證、第一金證、福邦證等單月獲利超過1億元,大展證單月意外虧損0.178億元。
累計前八月稅後盈餘方面,元大證171.17億元續居首位,群益金鼎證、統一證、永豐金證各為35.922億元、34.682億元、34.11億元,日盛證為26.15億元,兆豐證獲利20.19億元;累計獲利超過10億元,還有:玉山證(12.32億元)、第一金證(11.50億元)、台新證(11.2億元)、宏遠證(10.855億元)。
今年來受到資本市場價量創高激勵,以及部分金控今年有新增轉投資貢獻,或一次性收益挹注等,或是去年因特定事故壓低基期,使得金控今年獲利大成長,除了占整體金控獲利過半的富邦、國泰金兩家大公司,8月雖尚未公布獲利數字,前七月各自大賺逾千億元,累計獲利已逾去年全年,其他13家金控中,至8月底也有六家賺贏去年,分別為開發金、新光金、台新金、華南金、元大金與日盛金。
其中,開發金主要受惠轉投資中壽可認列獲利拉高至五成多,且上半年有一次和解金利益挹注,台新金有6月合併壽險逾90億元的廉價購買利益挹注,華南金則是去年第1季證券端權證避險不當大虧壓低基期。元大、日盛金主要受惠資本市場,帶動證券端大賺,前八月賺贏去年。
台新金昨天自結8月獲利,在彰銀7.7億元現金股息挹注下,台新金8月稅後純益18.9億元,前八月稅後純益165.2億元、年增62.6%,累計EPS為1.41元。台新銀行8月稅後純益12.4億元,主因財富管理淨手續費收入略有增加,淨利息收入則是持平。
台新金財務長賴昭吟表示,獲利成長主因認列來自彰化銀行的7.7億元現金股利,7.7億元為稅前影響數。
台新證券8月稅後純益0.7億元、年減36.4%,為7月年減12.0%之後,連續第二個月呈現衰退。
賴昭吟表示,台新證獲利較弱,主因台股成交量下滑,影響經紀業務的手續費收入。
台新人壽8月稅後純益0.5億元,因保費收入成長,須提列的保單責任準備金增加。
第一金8月稅後純益20.36億元,與前月相當,累計稅後純益149.94億元、年增22.1%,EPS 1.17元。子公司第一銀行8月稅後純益18.8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32.75億元,年增15.4%。
第一金指出,本月一銀淨利息收入因外幣利差擴大而增加,手續費收入則受惠於財富管理手收挹注而上揚,另金融交易利得的部分則因本月股息收入約有5、6億元而拉高收入,但8月營業費用稍高與淨提存增加,使單月獲利略降。
合庫金8月稅後純益為23.46億元,不受股市震盪影響仍比前月成長,累計稅後純益148.25億元,比去年成長33%,累計EPS 1.07元。子公司合庫銀8月稅後純益21.53億元,維持單月20億元以上高水位,累計稅後純益127.92億元,年增34%,是合庫金獲利高成長的關鍵。
台股5月受本土新冠疫情爆發,影響盤勢震盪走弱,5月指數累計下跌498.23點,月K線中止連六紅翻黑,但也因指數高低檔震盪達2,387點,帶動5月全月成交量能達11.01兆元歷史新高,日均值5,243.6億元,較4月的日均值4,485.7億元激增了16.9%。
證券商經紀部門受惠成交量放量,但自營部門也經歷盤勢大幅震盪考驗,整體證券商5月業績表現弱於4月。
統計22家證券商5月業績,前5月合計獲利達361.6億元,其中元大證即累計獲利108.8億元(占30%)居首位,凱基獲利58.14億元排第二,富邦證、統一證各為27.9億元及20.545億元,分居三、四名,群益金鼎證19.908億元排第五名。累計獲利超過10億元的還有永豐金證(17.77億元)、元富證(16.21億元)、日盛證(11.72億元)、兆豐證(10.02億元),華南永昌證9.68億元排第十名。累計獲利高於5億元的有國泰證、宏遠證、玉山證、第一金證、台新證、福邦證等。
如併同考量股本,前5月每股稅後盈餘(EPS)以富邦證2.63元,居證券商EPS獲利王,宏遠證2.36元排第二。另福邦證、玉山證以及元大證等前5月EPS分別為1.98元、1.90元、1.88元,如6月業績持續衝高,累計上半年EPS有機會突破2元。
前5月EPS較高依序還有:凱基證(1.69元)、致和證(1.491元)、華南永昌證(1.48元)、統一證(1.468元)、大展證(1.27元)、國泰證(1.20元),另累計EPS超過1元,包括永豐金證、第一金證、元富證、日盛證等。
單純觀察5月業績,5家證券商5月虧損,統一證、致和證、康和證等各虧損2.48億元、2.241億元及1.733億元,大展證及台新證則虧損0.802億元、0.4億元,所幸前4月業績佳,累計前5月獲利仍維持。
中信金資深副總邱雅玲表示,中信銀去年5月提列6億元新加坡興隆案的呆帳損失準備,今年呆帳提存金額大減,加上財富管理淨手續費收入亮眼,5月年增逾30%,前五月也年增20%至30%,為中信銀獲利帶來支撐。
兆豐金5月稅後純益僅7.01億元,前五月稅後純益100.34億元,EPS為0.74元。5月獲利比4月31.11億元驟減,主因兆豐銀5月獲利急縮至3.72億元,兆豐證券5月也因自營與承銷受創,單月獲利掉到0.73億元。
兆豐銀光是財務操作金融資產評價損益,5月就比4月少掉約20億元,等於4月帳上賺的5月都吐回去,其他本業收益略有成長,但因庫存部位大的台灣高鐵、中鋼、彰銀等股價下挫,反映評價損失均以億元計,僅票券子公司獲利維持穩定水準。
第一金5月自結稅後純益16.78億元,比4月、去年同月分別衰退18%、9%,前五月稅後純益87.58億元、年增25.36%,EPS為0.68元,獲利排名超越玉山金、國票金。
第一金表示,核心子公司第一銀行5月淨利息收入因利差擴大增加,手續費收入也因財管手收成長,雖然金融交易因資本利得及外匯損益單月大減39%,但因5月淨提存續降,緩和對獲利的衝擊,一銀5月稅後純益16.58億元,與4月持平。另外,證券子公司單月獲利則比4月衰退1億多元,主因5月股市震盪,影響第一金獲利。
台新金5月稅後純益7.7億元、年減40.8%,前五月稅後純益69.8億元、年增26.7%,累計EPS為0.57元。台新金5月獲利衰退,主因核心子公司台新銀行5月稅後純益年減4.9億元、減幅41.5%;證券子公司5月稅後純益也呈現衰退,年減1.6億元、減幅133.3%。
台新金財務長賴昭吟表示,台新銀5月獲利衰退,主因保險商品的手續費收入減少,台新銀賣保險朝保障型轉型,理專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另外,5月台股下跌,台新銀的投資部位,以及台新證的自營部位,都有評價損失。經紀業務方面,則是5月與前五月,都較去年同期成長。
台新金控版圖不久將擁有銀行、證券、保險等核心子公司,保德信人壽併入台新金控後,成為金控第三部業務動力引擎,與銀行、證券業務可做資源整合。
台新金控在去年8月董事會決議宣布收購100%保德信人壽股權,待主管機關核准以及契約所訂交割條件成就後,於雙方決定交割日完成交割,並支付買賣價金新台幣55億元本金。
今年6月1日,金管會有條件核准台新金控併保德信人壽,條件包括所有承諾書必須經過董事會核准,像是增資需求、資金來源承諾書、交割股款等等,台新金當日立即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另外的條件是將持有22.5%彰銀股票交付給台灣銀行保管,雙方簽訂好保管契約,並將股票撥交進去,由台灣銀行出具保管財產清單。
台新金規劃以三種工具出售22.5%彰銀持股,包括現股、發行交換債、交換特別股,其中交換債及特別股各不超過持股三分之一,規劃六年內以適當方案、適時處分彰銀股,並承諾一旦開始出售彰銀股票,對彰銀就不能行使股利受配以外權利。
截至2日,櫃買中心目前股票已上櫃家數已有787家,包含外國公司34家。今年度累計新增上櫃公司則有八家。此外,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的還有兩家,包括安格、凌陽創新,都是準上櫃新兵;待審議委員會審議的則有華景電、振宇五金等兩家
興櫃方面,目前興櫃家數有264家,包含外國公司五家,今年度累計新增興櫃公司有25家,今年累計受理櫃檯買賣則有22家。其中太康精密已在1日登錄興櫃,興櫃認購價為85元。太康精密主要提供各式連接器產品及零組件暨客製化服務,主辦輔導券商為富邦證券,協辦則是元大證券及台新證券。
台新證券在經濟日報第11屆「權民搶百萬」活動中,展現出其不凡的推動力,榮獲「王權民推動王」殊榮。這次活動不僅吸引了眾多權證投資人的關注,還創下了冠軍獲利高達4,900萬元的歷屆新高紀錄,顯示了市場的熱度和投資者的積極參與度。凱基證券的參賽者則包攬了冠軍到第三名的獲利金額,分別是4,900萬元、2,200萬元和2,100萬元,其中更有一名女性參賽者獲得第四名,合計獲利2,600萬元,成為前五名中唯一的女性成員。 活動的精彩不僅止於競賽本身,台新證券與經濟日報的聯手也帶來了多元化的推廣亮點。像是邀請了YouTuber「這群人」拍攝宣傳影片,YouTube觀看人次達到19.9萬,FB則有47萬人次,總計超過66.9萬人次。與東森電視台的合作也產生了兩支高點閱影片,一周內點閱量突破25萬,甚至有達到30萬的紀錄。此外,活動中還推出了權證懶人包,以簡單有趣的圖片重新定義了權證的傳統觀念,並與抽咖啡活動結合,讓投資者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享受樂趣。 為了保持活動的新鮮感,本屆活動特別增設了「年終尾牙季」,並推出限時活動抽7-11購物金,從新報名者到封關前報名且有效交易達1,000元以上的投資者都有機會獲得獎勵,這不僅豐富了活動內容,也增強了投資者的參與意愿。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在這緊張的時刻,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表達了公司對抗疫情的堅定決心。郭嘉宏強調,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各地區對肺炎快篩的需求激增。在「珍惜員工、重視客戶」的宗旨下,台新金控及旗下子公司積極採取防疫措施,並以實際行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台新證券近期採購了3,000劑安特羅公司的「Speedy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驗試劑」,並將其捐贈給臺北市政府,共同加強防疫工作。這款試劑由安特羅公司自主研發,已經取得衛福部的專案製造許可和歐盟CE-IVD認證,檢測結果可在15分鐘內獲得。
郭嘉宏表示,台新金控每日根據疫情變化召開防疫應變會議,不斷提升防疫措施,並已啟動異地辦公和備援機制,確保服務不中斷,滿足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此外,公司還提供全額補助員工自費接種肺炎疫苗,並給予兩日全薪疫苗接種假,保障員工的身心健康。
郭嘉宏強調,對抗疫情是全體國民的共同責任。此次捐贈快篩試劑給臺北市政府,除了表達對政府防疫工作的支持,也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鼓勵全民齊心抗疫,共同度過這個艱難時刻。
郭嘉宏指出,此次由台新證券採購之快篩試劑,是由安特羅公司自主開發的「Speedy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驗試劑」,已取得衛福部專案製造許可及歐盟CE-IVD認證,檢測後15分鐘內即可得知結果。
台新金控暨各子公司每日皆依疫情發展變化,機動性召開防疫應變會議,主動提升各項防疫措施,並已啟動異地辦公及備援機制,維持服務不中斷,可滿足客戶各項金融服務需求,並提供全額補助員工自費施打肺炎疫苗,給予兩日全薪疫苗接種假,保障員工安全。郭嘉宏強調,對抗疫情是全民共同的責任,此次主動捐贈臺北市政府快篩試劑,除展現力挺政府防疫外,也希望發揮拋磚引玉的效果,全民齊心抗疫。(賴俊明)
經濟日報第11屆「權民搶百萬」活動自去(2020)年9月啟動以來,受到市場高度關注,其中,尤以10月開打、今年3月結束,為期共六個月的實體交易競賽,最受權證投資人矚目,並寫下冠軍獲利金額改寫歷屆新猷的紀錄。
統計在為期半年的實體交易競賽中,獲得冠軍的是凱基大直分點參賽者,獲利金額高達4,900萬元;第二名是凱基台北分點參賽者,獲利金額為2,200萬元;第三名則是凱基岡山分點參賽者,獲利金額2,100萬元。
至於第四、五名,則分別是凱基高雄與元大台南等分點參賽者,獲利各為2,092萬元、1,606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第四名為女性參賽者,為前五名中唯一的女性成員,該參賽者同時也獲得第九名佳績,合計獲利金額2,600萬元。
而八大參與券商,也因積極努力而獲頒不同獎項,如元大證券為權民創富王、中國信託證券為權民實動王、台新證券王權民推動王、永豐金證券為權民旺市王、兆豐證券為權民造市王。
此外,統一綜合證券為權民績效王、凱基證券為權民財富王、群益金鼎證券為權民交易王等,均在在凸顯出與經濟日報合作的八大券商,透過方方面面推動權證活動的付出與努力。
本屆實體交易競賽中,除了冠軍獲利金額改寫歷屆新高紀錄外,整體規劃更涵括了推廣多元化等亮點,如邀請重量級YouTuber「這群人」宣傳活動影片、其在YouTube上的觀看人次達19.9萬,FB上則有47萬,合計66.9萬人次。
其次,與東森電視台理財達人秀節目合作,共企劃兩支影片,均於一周內點閱突破25萬,甚至30萬水準;本屆活動中也推出權證懶人包,讓權證死板的觀念轉換成簡單又有趣的圖片,搭配抽咖啡活動,樂趣滿滿。
活動中更推出「年終尾牙季」。為避免競賽活動一成不變,讓投資人失去興趣,因此本屆新增限時活動抽7-11購物金,包括新報名者抽100元、封關前報名且有效交易1,000元以上抽300元,藉以增加活動內容的豐富度。
受惠於台股表現亮眼,再加上權證投資門檻低、交易成本低、多空靈活及高槓桿等特色,券商開戶數有顯著的增加,其中又以年輕族群的小額投資人所占比例最多。在連結標的方面,近期則由傳產原物料族群為主流。而相對於股票,權證有到期日且槓桿較大,因此權證投資人應注意風險控管。
台新證券做為一個專業的權證發行商,秉持親切完善的服務精神,提供快速上手、權證市況相關資訊、市場動態及權證報酬試算等權證網站頁面,讓投資人能隨時掌握市場動態,並透過權證交易以小搏大創造更多財富。
而台新證券多元化及專業的服務,也獲得國內外機構的肯定,如今年1月獲得櫃買中心「109年上櫃權證競賽活動 權民典範獎」,除了感謝櫃買中心的肯定,也希望未來台新證券能為權證市場的發展貢獻更多心力。
全民搶救鳳梨熱潮不減,政府於2月26日啟動「挺農民買鳳梨」運動,不僅民眾紛紛湧現支持,台新證券也加入這場熱潮,推出「請你吃鳳梨挺農民」活動。從即日起至4月16日,凡至台新證券全台各據點(含共銷處)開設證券戶,即可獲贈一份好旺鳳梨。台新證券總經理林?群表示,該公司長期關注社會議題,秉持著母公司台新金控「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過去也積極參與推動在地有機農業、有機農產品驗證及教育慈善公益活動,為台灣農業發展盡一份力。此次活動旨在邀請客戶共同參與,台新證券將直接向產地採購鳳梨,並將其贈予開設證券戶的客戶,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果農,與政府及國人攜手推動台灣優質農產品的發展。鳳梨象徵著旺來的好運,台新證券也祝福投資人能夠在這次活動中獲得福運旺來,投資順利發大財。更多活動詳情請上台新證券官網查詢。
台新證券董座郭嘉宏帶領公司邁向新里程碑,強化投行DNA,拓張國際市場,並重視年輕客群服務
在投行界有近30年經驗的郭嘉宏,三年多前接任台新證券董事長,帶來豐富的投行知識與視野,為公司帶來新風氣。他強調投行DNA的注入,並成立「國際暨機構事業處」,以提供機構法人全方位服務為目標,並積極爭取海外投資人與國內專業投資人。
在經紀業務上,郭嘉宏選擇與眾不同,他堅持保留營業員,提供「有溫度」的服務,強化客戶黏著度。與眾多券商轉型數位化、縮減營業員人數的趨勢不同,台新證券的這一策略,顯示出其對客戶服務的關注。
台新證券在承銷表現上一直出色,2019年和潤IPO案就是一個明證。該IPO吸引了近百萬筆申購,凍結資金超過520億元,創下歷史紀錄。郭嘉宏期許台新證券能維持這種承銷戰力,並在經紀業務上進一步突破。
郭嘉宏也積極推動公司年輕化,實施MA計畫,為公司培養後繼人才。此外,台新證券與台新銀行合作,主攻數位客群,並利用金融科技資源,如Richart金融卡的大數據分析功能,提供年輕客戶證券理財的資源。
對於未來的發展,郭嘉宏表示,台新證券將經紀、承銷、自營三大業務齊頭並進,並著眼於新經濟領域,希望借助新創版等政策,推動新經濟公司掛牌上市,為台新證券再創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