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新證券公司新聞
台股昨(12)日重挫,指數失守萬四(14,000點)大關。不過,神準(3558)、中磊、大樹、拓凱、玉晶光等強勢股,領先站上季線、且上半年營收年增逾一成,在半年報效應啟動後,這些強勢族群將肩負大盤反攻使命。
台新證券副總黃文清表示,從技術面觀察,昨天量增跳空開低走低、跌破前低,上檔10日線仍有龐大賣壓,空頭攻勢再起,日KD指標維持低檔,有利空頭進攻,空手者切勿躁進。
台股短線預期將會以震盪格局為主,現階段盤面重點包括除權息、法說會、半年報數字陸續出爐等題材與變數,大盤未來應將維持震盪整理,強勢股仍是盤面焦點。
根據統計,目前股價領先站上季線,且今年上半年累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5%的上市櫃個股,主要分布在生技、汽車等傳產股,以及光電、網通、電子零組件、電腦週邊等電子股。
觀察這些個股近五日的股價表現,全數逆勢上漲抗跌,神準、胡連、大樹、中磊等,上漲超過一成;另外,玉晶光、三陽工業、拓凱、大學光、東陽、健喬等,股價走勢也都穩健攀升。
至於上半年營收年增率方面,神準、中磊、大樹、大學光、健喬等,均年增三成以上;其他上半年營收年增逾一成個股,還包括拓凱、玉晶光、胡連、三陽工業、東陽等。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大盤目前跌破短中長期所有均線,但仍有不少強勢股領先站穩季線之上,其中具備半年報題材、上半年營收成長族群,可逢低布局。
台新證券副總黃文清表示,從技術面觀察,昨天量增跳空開低走低、跌破前低,上檔10日線仍有龐大賣壓,空頭攻勢再起,日KD指標維持低檔,有利空頭進攻,空手者切勿躁進。
台股短線預期將會以震盪格局為主,現階段盤面重點包括除權息、法說會、半年報數字陸續出爐等題材與變數,大盤未來應將維持震盪整理,強勢股仍是盤面焦點。
根據統計,目前股價領先站上季線,且今年上半年累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5%的上市櫃個股,主要分布在生技、汽車等傳產股,以及光電、網通、電子零組件、電腦週邊等電子股。
觀察這些個股近五日的股價表現,全數逆勢上漲抗跌,神準、胡連、大樹、中磊等,上漲超過一成;另外,玉晶光、三陽工業、拓凱、大學光、東陽、健喬等,股價走勢也都穩健攀升。
至於上半年營收年增率方面,神準、中磊、大樹、大學光、健喬等,均年增三成以上;其他上半年營收年增逾一成個股,還包括拓凱、玉晶光、胡連、三陽工業、東陽等。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大盤目前跌破短中長期所有均線,但仍有不少強勢股領先站穩季線之上,其中具備半年報題材、上半年營收成長族群,可逢低布局。
台新證券金融交易處衍生商品部經理林至冠指出,今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震驚全世界,成為今年第一隻黑天鵝。去年因疫情導致的原物料上漲,亦導致全球通膨不斷上升,但隨著美國聯準會(Fed)縮表及升息,全球熱錢派對正式結束。
林至冠表示,統計今年至6月底,美股四大指數除道瓊下跌約15%、S&P 500跌幅20%、那斯達克下挫約30%及費半跌幅約32%。台股指數去年在創下新高後,今年因大環境不利影響,指數跌幅亦達到18%左右。
他強調,國際股市在這波修正下,應已反應Fed對未來的升息計畫,只要未來公布的通膨數據不要超乎預期,基本上都可解讀利空出盡,股市應該會有所表現。台股在這波修正後,應會回歸經濟基本面,投資人可伺機找尋業績持續成長的個股,逢低進場布局。
林至冠分析,目前看好半導體製造業是投資重點,看好個股包括晶圓製造台積電、聯電、世界,以及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等。此外,半導體設備、第三代半導體、電動車題材、儲能流電、5G題材、Mini LED等,也是未來科技發展重點。
今年台股波動加劇,但趨勢明顥,有利看空的投資人進行操作。他說明,傳統上除期貨及融券可做為放空工具,認售權證近年也獲得不少投資人青睞。認售權證主要好處在於不需開期貨戶、不需考量停券、股東會或除權息回補問題。另外,投資人看錯方向,最大虧損就只有權利金,不會因行情大幅波動導致承擔超額風險。
林至冠說,台新證券亦提供熱門標的認購(售)權證予投資人,同時發行條件上盡可能發行波動率較低、買賣價差小、現股與權證跳動比例1:1的權證,目的是透過自行吸收造市成本,讓投資人有較好的權證投資體驗。
除權證外,股權連結的結構型商品,也是許多客戶偏好操作的商品之一,主因該商品可客製化,投資人選擇看多(或不跌)的股權標的,只要承作期間股價不跌破指定價位,都可獲取優於定存利率的固定報酬。即使跌破指定價位,投資人仍可透過實物交割持有看多的標的個股。目前台新證券提供客戶立即線上開戶。免出門、減少人與人接觸,省時又安全。
林至冠表示,統計今年至6月底,美股四大指數除道瓊下跌約15%、S&P 500跌幅20%、那斯達克下挫約30%及費半跌幅約32%。台股指數去年在創下新高後,今年因大環境不利影響,指數跌幅亦達到18%左右。
他強調,國際股市在這波修正下,應已反應Fed對未來的升息計畫,只要未來公布的通膨數據不要超乎預期,基本上都可解讀利空出盡,股市應該會有所表現。台股在這波修正後,應會回歸經濟基本面,投資人可伺機找尋業績持續成長的個股,逢低進場布局。
林至冠分析,目前看好半導體製造業是投資重點,看好個股包括晶圓製造台積電、聯電、世界,以及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等。此外,半導體設備、第三代半導體、電動車題材、儲能流電、5G題材、Mini LED等,也是未來科技發展重點。
今年台股波動加劇,但趨勢明顥,有利看空的投資人進行操作。他說明,傳統上除期貨及融券可做為放空工具,認售權證近年也獲得不少投資人青睞。認售權證主要好處在於不需開期貨戶、不需考量停券、股東會或除權息回補問題。另外,投資人看錯方向,最大虧損就只有權利金,不會因行情大幅波動導致承擔超額風險。
林至冠說,台新證券亦提供熱門標的認購(售)權證予投資人,同時發行條件上盡可能發行波動率較低、買賣價差小、現股與權證跳動比例1:1的權證,目的是透過自行吸收造市成本,讓投資人有較好的權證投資體驗。
除權證外,股權連結的結構型商品,也是許多客戶偏好操作的商品之一,主因該商品可客製化,投資人選擇看多(或不跌)的股權標的,只要承作期間股價不跌破指定價位,都可獲取優於定存利率的固定報酬。即使跌破指定價位,投資人仍可透過實物交割持有看多的標的個股。目前台新證券提供客戶立即線上開戶。免出門、減少人與人接觸,省時又安全。
縱觀美股,除了道瓊全年跌幅約12%左右外,與台股關係密切的那 指及費半跌幅皆逾25%,而台股全年跌幅約12%,但不少電子股跌幅 都超過三成。買賣權證最大優勢,是多空皆可操作,遇到空頭市場, 買進認售權證,適時為自已的部位避險。若投資人對個股較陌生,可 找連結標的為加權指數或台灣五十為標的的認售權證,進行方向性交 易。
在2021年,權證發行檔數為41,525檔,受託買賣成交金額達6,811 億元,而2022年截至4月底,權證發行量為17,006檔,年增25%,顯 示當股市波動加劇時,正是投資人使用權證交易獲利的大好機會,券 商更有意願發行權證,提供投資人股權槓桿工具。
台新證券透過創新並觀察市場需求,發展符合投資人所需之衍生性 商品。權證發行標的貼近市場主流股,現股與權證跳動比例1:1的權 證,讓投資人有較好的權證投資體驗。
在2021年,權證發行檔數為41,525檔,受託買賣成交金額達6,811 億元,而2022年截至4月底,權證發行量為17,006檔,年增25%,顯 示當股市波動加劇時,正是投資人使用權證交易獲利的大好機會,券 商更有意願發行權證,提供投資人股權槓桿工具。
台新證券透過創新並觀察市場需求,發展符合投資人所需之衍生性 商品。權證發行標的貼近市場主流股,現股與權證跳動比例1:1的權 證,讓投資人有較好的權證投資體驗。
台新證券複委託服務今年5月取得美國國稅局「合格中介機構」(Qualified Intermediary,簡稱QI)資格,並追溯至今年1月1日起適用。多數外國一線金融機構將QI資格列為合作對象需有的條件之一,台新證券將有更多機會與國際知名金融機構合作往來,提供更多的產品型態,使複委託服務再升級。
國內投資人投資美國市場之債券、特別股等有價證券,若獲美國IRS認可具利息性質之配息將免預扣繳30%稅款,但如投資部分美股ETF、REITs、MLP等,其配發之股利於配發時仍可能須預扣繳0至40%稅款,隔年依發行機構或IRS等相關機構認定可調整相關稅務者,將自動退還先前預扣之部分費用,投資人無須自行申請退稅。
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表示,美國金融市場是投資海外市場的首選,證券商公會統計,去年臺灣複委託交易總額高達4.32兆元,年成長率14.04%,美股交易占整體複委託交易達75%。台新證券取得QI資格,簡化複委託開戶流程,滿足投資人海外理財需求。
台新證券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推出「e元買美股」,買進精選30檔熱門美股標的(15ETF+15個股),每筆交易不限金額、不限股數,手續費通通只要均一價;新戶線上完成複委託開戶,還可獲得7-11商品卡100元,開戶次月底前美股交易滿3.5萬美金再送免費美股即時報價服務。
國內投資人投資美國市場之債券、特別股等有價證券,若獲美國IRS認可具利息性質之配息將免預扣繳30%稅款,但如投資部分美股ETF、REITs、MLP等,其配發之股利於配發時仍可能須預扣繳0至40%稅款,隔年依發行機構或IRS等相關機構認定可調整相關稅務者,將自動退還先前預扣之部分費用,投資人無須自行申請退稅。
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表示,美國金融市場是投資海外市場的首選,證券商公會統計,去年臺灣複委託交易總額高達4.32兆元,年成長率14.04%,美股交易占整體複委託交易達75%。台新證券取得QI資格,簡化複委託開戶流程,滿足投資人海外理財需求。
台新證券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推出「e元買美股」,買進精選30檔熱門美股標的(15ETF+15個股),每筆交易不限金額、不限股數,手續費通通只要均一價;新戶線上完成複委託開戶,還可獲得7-11商品卡100元,開戶次月底前美股交易滿3.5萬美金再送免費美股即時報價服務。
經濟日報第12屆「權民搶百萬」活動在權民熱情參與下,實體交易競賽冠軍獲利寫下高達2,426萬元佳績,為活動賽事畫下完美句點,無畏今年以來台股行情弱勢表現,並持續引領市場潮流。
經濟日報第12屆「權民搶百萬」活動自去年9月啟動以來,受到市場高度關注,尤以去年10月開打到今年3月結束,為期六個月的實體交易競賽,最受權證投資人矚目,並成為權證市場權民間高度熱議話題。
回顧交易競賽這半年,台股表現先是挾去年第4季多頭行情餘威,在今年初創下18,619點歷史新高,其後遭逢疫情擴散、俄烏戰爭、中國大陸封城、美國聯準會升息等利空變因干擾而大幅拉回修正。
由於這半年行情起伏震盪劇烈,參賽者在跌宕不定行情中,一方面要想盡辦法維持績效不墜,一方面又要盡力超前其他競爭對手,除大幅提高參賽者操作難度,也增添整體賽事精彩程度。
統計在為期半年實體交易競賽中,獲得冠軍的是永豐金證券經紀部的參賽者,獲利金額為2,426萬餘元;第二名是元大證券向上分公司的參賽者,獲利1,646萬餘元;排名第三的是元大證券台南分公司的參賽者,獲利1,446萬餘元。
七大參與券商也因積極努力獲頒不同獎項,如元大證券獲得「權民實動王」獎項、中國信託證券為「權民創富王」、台新證券為「權民造市王」、永豐金證券為「權民推動王」。
此外,兆豐證券獲頒「權民人氣王」獎項、凱基證券為「權民交易王」、群益金鼎證券為「權民旺市王」等。
在實體交易競賽相關統計數據中,本屆競賽與上一屆相較,包括成功報名人數、累計成交金額、累計買進金額等三大項均明顯成長,例如成功報名人數本屆達6,713人,較上屆的5,974人成長幅度為12.3%。
累計成交金額方面,第12屆為443.2億元,較前屆實績360.72億元顯著成長22.8%;累計買進金額部分,第12屆為221.2億餘元,也較前屆的181.9億元大幅成長21.6%。
經濟日報第12屆「權民搶百萬」活動自去年9月啟動以來,受到市場高度關注,尤以去年10月開打到今年3月結束,為期六個月的實體交易競賽,最受權證投資人矚目,並成為權證市場權民間高度熱議話題。
回顧交易競賽這半年,台股表現先是挾去年第4季多頭行情餘威,在今年初創下18,619點歷史新高,其後遭逢疫情擴散、俄烏戰爭、中國大陸封城、美國聯準會升息等利空變因干擾而大幅拉回修正。
由於這半年行情起伏震盪劇烈,參賽者在跌宕不定行情中,一方面要想盡辦法維持績效不墜,一方面又要盡力超前其他競爭對手,除大幅提高參賽者操作難度,也增添整體賽事精彩程度。
統計在為期半年實體交易競賽中,獲得冠軍的是永豐金證券經紀部的參賽者,獲利金額為2,426萬餘元;第二名是元大證券向上分公司的參賽者,獲利1,646萬餘元;排名第三的是元大證券台南分公司的參賽者,獲利1,446萬餘元。
七大參與券商也因積極努力獲頒不同獎項,如元大證券獲得「權民實動王」獎項、中國信託證券為「權民創富王」、台新證券為「權民造市王」、永豐金證券為「權民推動王」。
此外,兆豐證券獲頒「權民人氣王」獎項、凱基證券為「權民交易王」、群益金鼎證券為「權民旺市王」等。
在實體交易競賽相關統計數據中,本屆競賽與上一屆相較,包括成功報名人數、累計成交金額、累計買進金額等三大項均明顯成長,例如成功報名人數本屆達6,713人,較上屆的5,974人成長幅度為12.3%。
累計成交金額方面,第12屆為443.2億元,較前屆實績360.72億元顯著成長22.8%;累計買進金額部分,第12屆為221.2億餘元,也較前屆的181.9億元大幅成長21.6%。
今年來,台股由18,000餘點一度大跌3,000多點,上周再創波段新低,連帶許多個股回檔幅度驚人。許多投資人苦無做空工具可加以利用,可能還對權證市場一知半解,倘若看對方向卻苦無標的投資不免有些可惜。
權證分為認購、認售權證,因此多空皆可以小額投資,這點優於零股;零股面額雖小,但無法達到融券、借券放空需求。
以流動性來說,權證買賣盤的大量掛單,加上整體動輒3萬檔權證掛牌數量,提供投資人巨量選擇,買賣單供給市值甚至超過現股本身。以槓桿性來說,相比個股期貨、選擇權,權證提供更好的價差、單量,競爭環境下隱含更優惠的波動率。
此外,不想參與除權息行情的投資人,更可透過權證調整機制避開大量的股利所得稅,達到實務省稅效果。
除權證外,股權連結之結構型商品也是許多人偏好操作的商品之一,主要是該商品可客製化,投資人選擇看多(或看不跌)股權標的,無論承作期間股價有無跌破指定價位,都可獲取優於定存利率的固定報酬。
權證分為認購、認售權證,因此多空皆可以小額投資,這點優於零股;零股面額雖小,但無法達到融券、借券放空需求。
以流動性來說,權證買賣盤的大量掛單,加上整體動輒3萬檔權證掛牌數量,提供投資人巨量選擇,買賣單供給市值甚至超過現股本身。以槓桿性來說,相比個股期貨、選擇權,權證提供更好的價差、單量,競爭環境下隱含更優惠的波動率。
此外,不想參與除權息行情的投資人,更可透過權證調整機制避開大量的股利所得稅,達到實務省稅效果。
除權證外,股權連結之結構型商品也是許多人偏好操作的商品之一,主要是該商品可客製化,投資人選擇看多(或看不跌)股權標的,無論承作期間股價有無跌破指定價位,都可獲取優於定存利率的固定報酬。
習慣憑藉網路獲取金融相關資訊,使用數位平台投資理財,儼然成為現代年輕人不可或缺的技能。台新證券總經理林献群觀察,美國股市為全球最大投資市場,有許多全球知名的大企業,深獲許多投資人的關注。
適逢台新30周年,台新證券成立12周年之際,台新證券特別精選30檔熱門美股標的,每筆交易不限金額、不限股數,美股複委託手續費只要1美元,希望藉此助年輕投資族群,投資股市更輕鬆。
林献群說明,台新證發展數位金融服務,長期與台新Richart數位銀行密切合作。
有別於以往開立證券帳戶需要臨櫃辦理,民眾現在只要開立Richart數位帳戶,即可同時開立台新證券戶,全程無須臨櫃辦理,輕鬆於線上完成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為有效降低年輕人進入美股複委託的門檻,台新證券特別祭出「e元買美股怪獸級企業」行銷活動,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買進精選30檔熱門美股標的(15ETF+15個股),每筆交易不限金額、不限股數,手續費統統只要1美元。新戶線上完成複委託開戶,還可獲得7-11商品卡100元,開戶次月底前美股交易滿3.5萬美金再送美股即時報價服務。
台新證券長期深耕數位金融,致力提供便捷友善的金融服務,是投資大眾的智慧好夥伴。
【參考資料】台新證券「e元買美股」活動:www.tssco.com.tw/edm/usaonedollar/。
適逢台新30周年,台新證券成立12周年之際,台新證券特別精選30檔熱門美股標的,每筆交易不限金額、不限股數,美股複委託手續費只要1美元,希望藉此助年輕投資族群,投資股市更輕鬆。
林献群說明,台新證發展數位金融服務,長期與台新Richart數位銀行密切合作。
有別於以往開立證券帳戶需要臨櫃辦理,民眾現在只要開立Richart數位帳戶,即可同時開立台新證券戶,全程無須臨櫃辦理,輕鬆於線上完成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為有效降低年輕人進入美股複委託的門檻,台新證券特別祭出「e元買美股怪獸級企業」行銷活動,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買進精選30檔熱門美股標的(15ETF+15個股),每筆交易不限金額、不限股數,手續費統統只要1美元。新戶線上完成複委託開戶,還可獲得7-11商品卡100元,開戶次月底前美股交易滿3.5萬美金再送美股即時報價服務。
台新證券長期深耕數位金融,致力提供便捷友善的金融服務,是投資大眾的智慧好夥伴。
【參考資料】台新證券「e元買美股」活動:www.tssco.com.tw/edm/usaonedollar/。
習慣憑藉網路獲取金融相關資訊,使用數位平台投資理財,儼然成為現代年輕人不可或缺的技能。台新證券總經理林献群觀察,美國股市為全球最大投資市場,許多全球知名大企業深獲投資人關注。適逢台新30周年、台新證券成立12周年,台新證券精選30檔熱門美股標的,每筆交易不限金額、不限股數,美股複委託手續費只要1美元,同時推出台股電子下單手續費2.8折的優惠。
林献群說明,台新證券長期與台新Richart數位銀行密切合作。有別於以往開立證券帳戶需要臨櫃辦理,民眾現在只要開立Richart數位帳戶,即可同時開立台新證券戶,全程無須臨櫃,輕鬆線上完成申請。
為鼓勵民眾線上開戶,台新證券祭出「夏日投資大戰」線上活動,即日起至8月31日止,不限新舊戶,只要透過線上完成證券、期貨或複委託帳戶開立,即可獲得統一超商商品卡100元。此外,針對使用電子交易下單,也祭出優惠,民眾只要每月使用電子交易下單台股金額滿50萬、期貨交易50口,或美股複委託1.5萬美金,即有機會每個月參加多項好禮抽獎。
林献群說明,台新證券長期與台新Richart數位銀行密切合作。有別於以往開立證券帳戶需要臨櫃辦理,民眾現在只要開立Richart數位帳戶,即可同時開立台新證券戶,全程無須臨櫃,輕鬆線上完成申請。
為鼓勵民眾線上開戶,台新證券祭出「夏日投資大戰」線上活動,即日起至8月31日止,不限新舊戶,只要透過線上完成證券、期貨或複委託帳戶開立,即可獲得統一超商商品卡100元。此外,針對使用電子交易下單,也祭出優惠,民眾只要每月使用電子交易下單台股金額滿50萬、期貨交易50口,或美股複委託1.5萬美金,即有機會每個月參加多項好禮抽獎。
台股4月量價齊跌,證券商獲利大幅縮減,台灣證券交易所昨(20)日統計,4月全體證券商稅後純益14.39億元,較上月下滑73.1%,是2020年以來第三低水準;累計今年前四月稅後純益127.08億元,年減68.3%。
俄烏戰事歹戲拖棚、中國大陸堅持動態清零、亞幣競貶走勢,加上通膨高漲迫使美聯準會(Fed)貨幣政策緊縮愈偏向鷹派等利空不斷,台股4月隨美股下探低點,加權指數單月重挫1,101點或6.2%,在人氣退潮下,成交量萎縮逾三成。
靠天吃飯的證券商營運再度轉為低迷,包括群益、元富、康和、兆豐、大展、福邦、致和等多家證券商4月陷入虧損窘境,單月獲利超過1億元的業者,僅剩下元大、凱基、富邦、永豐金等四家;若以前四月累計獲利來看,與去年同期相較,幾乎都出現衰退情形。
證交所分析,4月大盤總成交值約5.14兆元,較上月下滑31.4%,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減少;自營出售證券損失及證券評價損失較多,自營業務呈現淨損失,月減9.81億元;承銷證券評價損失亦增加,使承銷業務轉為虧損,月減3.74億元。
俄烏戰事歹戲拖棚、中國大陸堅持動態清零、亞幣競貶走勢,加上通膨高漲迫使美聯準會(Fed)貨幣政策緊縮愈偏向鷹派等利空不斷,台股4月隨美股下探低點,加權指數單月重挫1,101點或6.2%,在人氣退潮下,成交量萎縮逾三成。
靠天吃飯的證券商營運再度轉為低迷,包括群益、元富、康和、兆豐、大展、福邦、致和等多家證券商4月陷入虧損窘境,單月獲利超過1億元的業者,僅剩下元大、凱基、富邦、永豐金等四家;若以前四月累計獲利來看,與去年同期相較,幾乎都出現衰退情形。
證交所分析,4月大盤總成交值約5.14兆元,較上月下滑31.4%,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減少;自營出售證券損失及證券評價損失較多,自營業務呈現淨損失,月減9.81億元;承銷證券評價損失亦增加,使承銷業務轉為虧損,月減3.74億元。
台新金控4日舉行首季法人說明會,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表示,疫 情及俄烏戰爭衝擊全球市場,但台新金旗下銀行、人壽、證券等子公 司營運表現仍穩健,當季稅後淨利21億元,每股盈餘(EPS)0.15元 ,年化股東權益報酬率4.33%,每股淨值13.89元。 但台新金首季因認列彰銀投資收益在會計處理的異動,及取得保德 信人壽交易合約中「或有價金」評價受殖利率上升影響,使得當季稅 後淨利年減52.1%。 所謂「或有價金」,即2020年8月10日合併簽約時,保德信人壽總 公司認為當時價值低估,若市場利率上揚,價值將增加,因此除合併 金額55億元,即載明至2022年8月10日止,若市場利率上揚,經重新 計算公司價值增加時,雙方一人一半分享價值。 「或有價金」以30億元為上限,因此台新金首季先行提存,加上4 月提存的部分,累計已提存達29.3億元,後續利率若再向上,「或有 價金」僅需再提存7,000萬元,且待6月底結算後,支付價值增加金額 一半給保德信人壽。 林維俊指出,台新金與台新銀首季資本適足率為118.9%及14.5% ,資本結構持續穩健。台新銀逾放比及覆蓋率為0.13%及989%,授 信資產品質良好。台新銀、台新人壽、台新證核心業務均穩健發展。 有關彰銀持股處分方面,林維俊重申,台新承諾金管會六年內處分 所有彰銀持股,會以避免影響彰銀股價的方式,陸續透過發行交換債 、交換特別股,及在集中市場出售各占三分之一的原則處分。 台新金去年因應合併人壽出售2億股,今年4月1日發行50億元無擔 保交換公司債,相當於交換股數2.46億股,並規畫發行己種交換特別 股不超過3億股,合計最多處分7.46億股,屆時持股將降至約16.17億 股。
又一家百元俱樂部向證交所遞件申請上市。汎銓(6830)19日送件 申請股票上市,為今(111)年第二家國內公司申請股票上市。 汎銓19日在興櫃收170元小漲0.42%,收盤均價為169.31元。 汎銓科技公司負責人為柳紀綸,公司實收資本額4.13億元,主要 產品為技術分析服務,以科技事業申請上市,主辦承銷商為台新證券 ;去(110)年稅前純益2.9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6.21元。
台新一直以來對於數位創新都保持著積極投入、鼓勵創新的精神,在數位金融服務的領域大放異彩,迄今開業30周年,更宣示將以「認真永續」的精神繼續努力。繼台新金控23日盛大舉辦「台新30周年記者會」後,台新證券今(24)日宣布,除了全力支持、響應「認真永續」的精神,積極實踐綠色生活外,為了回饋客戶也將推出一系列的回饋活動,首波就祭出電子下單新台幣10萬元的手續費回饋,凡台新證券的客戶只要交易達標,就可以抽新台幣10萬元手續費抵用金,鼓勵客戶多多透過電子平台交易。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表示,台新證券在網路行銷和台新銀行數位帳戶Richart合作下,客戶群偏年輕化,全公司低於40歲以下客戶數已接近五成。在社會責任的部分,台新證券一直都希望能創造一個對年輕人友善的投資環境,除了提供低門檻、低手續成本及多元齊全交易平台外,更攜手Richart導流年輕客群,利用免臨櫃優勢開立Richart帳戶與證券戶,同時也力推全市場最低的存股門檻,即使1股也能存,手續費最低1元起,讓年輕族群順利跨出投入股市的第一步。台新證券總經理林献群也提到,為了讓客戶有更多選擇,台新證券也於今年開辦借券業務,讓存股族除了股利股息外,還有另一種獲利模式的選擇,透過多元的業務開辦,也希望客戶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對於台新證券未來藍圖,董事長郭嘉宏表示,經紀、承銷、自營三大業務齊頭並進,期望在經紀市占率進一步突破,如何提供客戶更到位的理財資源及透過金融科技的運用,提高年輕人的投資效益是台新證券接下來希望能為客戶做到的。未來,台新證券將秉持認真態度貫徹以客為尊的價值,用創新的思維提供金融服務,延續台新金控認真精神邁向永續。參考資訊:www.tssco.com.tw/edm/2022taishin30/
30年新願景「認真、永續」投資綠能產業,補助員工用綠色運具通勤… 吳東亮:2030年台新分行100%零碳排台新成立30年,以「認真、永續」為下世代發展主軸。台新金控董 事長吳東亮表示,台新對內早已積極推動節能減碳工作,對外簽署赤 道原則成為TCFD(氣候變遷財務揭露)支持機構及發行永續基金等, 並定下2030年達成旗下分行100%零碳排的目標。 吳東亮指出,台新也將以「認真、永續」的精神,攜手各界夥伴共 同推動永續,積極落實綠色生活,發揮金融業者引領產業發展的重要 角色,包括會與重量級策略夥伴如Gogoro、新光三越、新光紡織、全 家、璞永建設以及台畜食品,一起推出與民眾食、衣、住、行相關的 永續系列活動。 台新今年致力推動員工減碳,吳東亮說明,台新領先金融同業,補 助員工將老舊機車汰換成Gogoro電動機車,鼓勵員工使用綠色運具通 勤;未來更規劃透過社會企業綠色冀泉,邀集社福團體共同培育樹苗 後進行植樹,每棵樹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預計抵消台新員工公務出行產 生的碳排。台新並主動釋出大樓、行舍空地,供Gogoro評估設置換電 站,供YouBike設置停車樁,便利民眾的低碳出行需求。 今年3月台新更成為唯一投資Gogoro美國上市的金融業,率先挹注 綠能產業全球發展,以實際行動支持實踐2030淨零目標。 吳東亮表示,過去30年來,台新以認真、創新的思維帶給大眾完善 的金融服務,台新從經營銀行業務穩步成長茁壯,目前已涵蓋金控、 銀行、保險、證券等十個金融產業,服務據點遍及海內外十國,面向 完備。 身為金融創新的領航者,在30周年之際,台新規劃在全家便利商店 偏鄉據點及台新證券設置台新銀行視訊櫃台,由虛擬行員Rose & S unny提供民眾最親切、有溫度的數位金融服務,實踐普惠金融的目標 。 吳東亮強調,未來台新將秉持認真態度,貫徹以客為尊的價值,用 創新的思維提供金融服務,延續認真精神,從30邁向永續,致力於成 為民眾綠色生活的智慧好夥伴。
專業太陽能電廠融資性租賃及建置領導廠商-怡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號:7590),預定明(2)日於櫃買中心興櫃掛牌交易。輔導券商台新證券表示,怡和國際於2009年創立,目前資本額8億3,200萬元,負責人朱文煌、總經理邱振庭不僅是潔淨能源業先行者,更是率先運用創新金融思維,導入專業太陽能電廠前段、土地及建築融資性租賃與投資太陽能電廠雙向概念領域的前瞻業者。怡和國際率先支持PV-ESCO太陽光電能源商業模式的前段融資性租賃業務;透過轉投資「怡和國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成立綠能EPC(工程總包專業廠商)、SPV公司,積極布局售電、畜╱農╱漁電及儲能,是租賃業少數能控制融資風險,擁有可於綠能市場提供各類服務的專家團隊。預估今年度,在綠能相關業務合併營收成長幅度可較去年度大幅成長超過三成以上。太陽光電產業持續為國家重點發展產業,全球太陽光電市場長期仍持續成長,怡和國際能源做為能源整合服務商,目前完成建置有63座電廠約21MW;建置中的太陽光電廠有42座容量約28MW,並積極布局儲能市場。另外簽約與開發中的工程與運維等中大型電廠裝置容量預計可達300MW。電廠前段融資部分,截至去年底,怡和國際引用融資性租賃商業模式融資金額約68億元,已協助約400座電廠建置、總裝置容量約200MW,換算可發電約2.7億度電約可支應8.5萬戶家庭用戶一年所需,支持環境永續,為政府綠能政策與能源產業精準助攻。
證交所11日舉辦「110年度中介機構頒獎典禮暨新上市家族聯誼會 」,會中並表揚證券承銷商及簽證會計師、委任律師推動公司上市對 資本市場的貢獻。
在流通證券獎-證券承銷商、活絡經濟獎-IPO籌資金額、活絡經濟 獎-IPO市值等三大獎項中,元大、福邦兩大證券商為最大贏家,均入 榜前三名,元大證更一舉拿下三冠王。
證交所舉辦「110年度中介機構頒獎典禮暨新上市家族聯誼會」, 為增進新上市公司與中介機構及證交所互動交流,並表揚證券承銷商 及簽證會計師、委任律師推動公司上市對資本市場之貢獻,並邀請金 管會主委黃天牧及證券期貨局長張振山出席,並與主辦單位證交所董 事長許璋瑤及總經理簡立忠共同頒獎。
活動除頒發獎牌予獲獎的證券承銷商、會計師事務所及律師事務所 以資勉勵外,證交所並感謝中介機構及新上市公司代表熱情參與,透 過舉辦此活動,期能協助企業健全發展,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競爭力。
證交所公布此次獲獎名單如下:
流通證券獎-證券承銷商:第一名元大證券、第二名福邦證券、第 三名台新證券。
流通證券獎-會計師事務所:第一名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第二名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第三名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流通證券獎-律師事務所:資本市場貢獻獎(本國企業):翰辰法 律事務所、資本市場貢獻獎(本國企業):遠東聯合法律事務所、資 本市場貢獻獎(外國企業):建業法律事務所、資本市場貢獻獎(外 國企業):協合國際法律事務所。
活絡經濟獎-IPO籌資金額:第一名元大證券、第二名凱基證券、第 三名福邦證券。
活絡經濟獎-IPO市值:第一名元大證券、第二名凱基證券、第三名 福邦證券。
在流通證券獎-證券承銷商、活絡經濟獎-IPO籌資金額、活絡經濟 獎-IPO市值等三大獎項中,元大、福邦兩大證券商為最大贏家,均入 榜前三名,元大證更一舉拿下三冠王。
證交所舉辦「110年度中介機構頒獎典禮暨新上市家族聯誼會」, 為增進新上市公司與中介機構及證交所互動交流,並表揚證券承銷商 及簽證會計師、委任律師推動公司上市對資本市場之貢獻,並邀請金 管會主委黃天牧及證券期貨局長張振山出席,並與主辦單位證交所董 事長許璋瑤及總經理簡立忠共同頒獎。
活動除頒發獎牌予獲獎的證券承銷商、會計師事務所及律師事務所 以資勉勵外,證交所並感謝中介機構及新上市公司代表熱情參與,透 過舉辦此活動,期能協助企業健全發展,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競爭力。
證交所公布此次獲獎名單如下:
流通證券獎-證券承銷商:第一名元大證券、第二名福邦證券、第 三名台新證券。
流通證券獎-會計師事務所:第一名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第二名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第三名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流通證券獎-律師事務所:資本市場貢獻獎(本國企業):翰辰法 律事務所、資本市場貢獻獎(本國企業):遠東聯合法律事務所、資 本市場貢獻獎(外國企業):建業法律事務所、資本市場貢獻獎(外 國企業):協合國際法律事務所。
活絡經濟獎-IPO籌資金額:第一名元大證券、第二名凱基證券、第 三名福邦證券。
活絡經濟獎-IPO市值:第一名元大證券、第二名凱基證券、第三名 福邦證券。
證券商受惠去年台股走揚行情,目前已有17家證券商陸續公布去年 業績報喜,其中華南永昌證、宏遠證(6015)、大展證(6020)、元 大證等6家去年每股盈餘(EPS)超過3元,福邦證、玉山證等EPS各達 4.858元及4.22元;至於富邦證、國泰證、凱基證、元富證、日盛證 等近期公布業績也可望傳佳績。
台股去年量價齊揚行情,證券商的經紀、自營以及承銷等各部門業 務都有成長,帶動整體業績衝高,目前已經有17家主要證券商陸續公 布去年12月以及全年業績,其中龍頭券商元大證月稅後盈餘12.28億 元,累計稅後盈餘達232.93億元;群益金鼎證月獲利5.421億元,累 計獲利52.471億元。
金控旗下券商表現不俗,永豐金證、兆豐證、國票證、華南永昌證 、台新證、玉山證、第一金證等,去年12月單月稅後盈餘各為3.66億 元、2.22億元、1.91億元、1.4億元、1.3億元、1.07億元、1.02億元 。累計獲利,永豐金48.09億元,兆豐證27.48億元、華南永昌證25. 25億元、台新證17.6億元、國票證17.21億元、玉山證16.88億元、第 一金證14.96億元。
獨立證券商方面,致和證、福邦證、宏遠證等去年12月各獲利2.4 18億元、1.40億元、1.265億元,統一證、大展證、康和證也分別獲 利0.829億元、0.711億元、0.284億元;累計全年獲利,統一證達40 .074億元,福邦證14.581億元,康和證13.901億元,宏遠證12.410億 元,大展證8.59億元,致和證7.088億元。至於美好證單月小虧0.04 3億元,累計全年獲利3.273億元。
累計去年全年EPS方面,已經有6家證券商超過3元,分別是福邦證 4.858元、玉山證4.22元、元大證3.89元、華南永昌證3.86元、宏遠 證3.75元、大展證3.40元。目前還有5家主要證券商還未公布業績, 其中富邦證去年前11月EPS已經達到6.36元,併計12月業績可望再衝 高,其他凱基證、國泰證、元富證、日盛證等累計前11月都超過2元 ,全年獲利也將會再攀升。
台股去年量價齊揚行情,證券商的經紀、自營以及承銷等各部門業 務都有成長,帶動整體業績衝高,目前已經有17家主要證券商陸續公 布去年12月以及全年業績,其中龍頭券商元大證月稅後盈餘12.28億 元,累計稅後盈餘達232.93億元;群益金鼎證月獲利5.421億元,累 計獲利52.471億元。
金控旗下券商表現不俗,永豐金證、兆豐證、國票證、華南永昌證 、台新證、玉山證、第一金證等,去年12月單月稅後盈餘各為3.66億 元、2.22億元、1.91億元、1.4億元、1.3億元、1.07億元、1.02億元 。累計獲利,永豐金48.09億元,兆豐證27.48億元、華南永昌證25. 25億元、台新證17.6億元、國票證17.21億元、玉山證16.88億元、第 一金證14.96億元。
獨立證券商方面,致和證、福邦證、宏遠證等去年12月各獲利2.4 18億元、1.40億元、1.265億元,統一證、大展證、康和證也分別獲 利0.829億元、0.711億元、0.284億元;累計全年獲利,統一證達40 .074億元,福邦證14.581億元,康和證13.901億元,宏遠證12.410億 元,大展證8.59億元,致和證7.088億元。至於美好證單月小虧0.04 3億元,累計全年獲利3.273億元。
累計去年全年EPS方面,已經有6家證券商超過3元,分別是福邦證 4.858元、玉山證4.22元、元大證3.89元、華南永昌證3.86元、宏遠 證3.75元、大展證3.40元。目前還有5家主要證券商還未公布業績, 其中富邦證去年前11月EPS已經達到6.36元,併計12月業績可望再衝 高,其他凱基證、國泰證、元富證、日盛證等累計前11月都超過2元 ,全年獲利也將會再攀升。
受惠台股高檔行情,證券商業績大放異彩,22家主要證券商業績報 喜,累計前11月獲利近800億元,尤以富邦、福邦(6026)、玉山、 元大等八家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超過3元,另有十家券商高於2 元。12月下半月持續集團及法人作帳行情,證券商全年累計業績有望 再攀升。
統計22家主要證券商前11月稅後盈餘是796.8億元,稅後盈餘前五 大是:元大證(220.65億元)、凱基證(117.51億元)、富邦證(6 7.7億元)、群益金鼎證(47.049億元)、永豐金證(44.43億元)。
累計獲利逾20億元依序為統一證(39.245億元)、元富證(35.83 億元)、日盛證(32.56億元)、兆豐證(25.27億元)、華南永昌證 (23.85億元)、國泰證(20.7億元)。獲利逾10億元則有台新證( 16.3億元)、玉山證(15.81億元)、國票證(15.29億元)、第一金 證(13.93億元)、康和證(13.616億元)、福邦證(13.18億元)、 宏遠證(11.144億元)等。
此外,八家證券商前11月EPS突破3元,尤其有股本較小優勢,富邦 證衝高到6.36元居證券商之冠,福邦證4.39元、玉山證3.95元分列二 、三名,元大證3.69元排第四,華南永昌證3.64元第五。
統計22家主要證券商前11月稅後盈餘是796.8億元,稅後盈餘前五 大是:元大證(220.65億元)、凱基證(117.51億元)、富邦證(6 7.7億元)、群益金鼎證(47.049億元)、永豐金證(44.43億元)。
累計獲利逾20億元依序為統一證(39.245億元)、元富證(35.83 億元)、日盛證(32.56億元)、兆豐證(25.27億元)、華南永昌證 (23.85億元)、國泰證(20.7億元)。獲利逾10億元則有台新證( 16.3億元)、玉山證(15.81億元)、國票證(15.29億元)、第一金 證(13.93億元)、康和證(13.616億元)、福邦證(13.18億元)、 宏遠證(11.144億元)等。
此外,八家證券商前11月EPS突破3元,尤其有股本較小優勢,富邦 證衝高到6.36元居證券商之冠,福邦證4.39元、玉山證3.95元分列二 、三名,元大證3.69元排第四,華南永昌證3.64元第五。
美抵押型REITs 潛利大 利率看升、受惠地產需求回暖 與金融股連動性高 專家建議抗通膨優選
美國金融股因利率走升有利利差擴大挹注營收表現吸引資金流入,投信法人表示,由於抵押權型REITs與金融股連動性高,預期將可受惠,建議可納入配置,作為對抗通膨的投資工具。
隨市場逐漸消化疫情負面消息,金融股也開始回溫。復華投信表示,升息除了對銀行業有利,抵押權型REITs主要收入來源為賺取房貸相關產品的借貸利差,其業務模式與銀行相似,也將因此受益。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美國抵押權型REITs指數與道瓊美國金融指數過去五年相關係數均介於0.8至0.9間,顯示美國抵押權型REITs與金融股走勢具高度相關性,美國抵押權型REITs也將是升息環境的受惠族群。
FH富時不動產ETF基金經理人許忠成表示,預計美國本次升息循環的幅度與次數均將低於過去平均,景氣持續擴張加上未來疫情趨緩後的復甦力道,市場流動性仍非常寬裕,對賺取利差的抵押權型REITs仍是利好。
復華投信指出,FH富時不動產ETF(00712)主要追蹤富時抵押權型REITs指數,投資標的為美國掛牌上市的抵押權型REITs,與金融股相關性高加上過去兩年穩定的高配息,持續引起市場關注,也是投資組合內平衡升息風險的利器,建議投資人可趁市場因變種病毒干擾因素回檔布局加碼,迎接12月份的除息。
群益道瓊美國地產ETF經理人李鈺涵表示,在景氣復甦以及房地產需求回暖下,加上供給緊俏,仍有利於美國不動產市場維持熱度,一方面,預期通膨升溫為市場所關注,REITs因屬純內需產業且具有抗通膨特性,也可望吸引投資人將資金轉換為較為保值的房地產以對抗通膨,預期這也有助吸引資金配置地產相關標的。
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李文孝補充,REITs主要收入是不動產租金,股息收益較穩定,一般配息也會來得較高,相對具保值力,此外,幾乎所有商業租賃契約都有防通貨膨脹的條款,租金會隨著高通膨而增加。
美國金融股因利率走升有利利差擴大挹注營收表現吸引資金流入,投信法人表示,由於抵押權型REITs與金融股連動性高,預期將可受惠,建議可納入配置,作為對抗通膨的投資工具。
隨市場逐漸消化疫情負面消息,金融股也開始回溫。復華投信表示,升息除了對銀行業有利,抵押權型REITs主要收入來源為賺取房貸相關產品的借貸利差,其業務模式與銀行相似,也將因此受益。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美國抵押權型REITs指數與道瓊美國金融指數過去五年相關係數均介於0.8至0.9間,顯示美國抵押權型REITs與金融股走勢具高度相關性,美國抵押權型REITs也將是升息環境的受惠族群。
FH富時不動產ETF基金經理人許忠成表示,預計美國本次升息循環的幅度與次數均將低於過去平均,景氣持續擴張加上未來疫情趨緩後的復甦力道,市場流動性仍非常寬裕,對賺取利差的抵押權型REITs仍是利好。
復華投信指出,FH富時不動產ETF(00712)主要追蹤富時抵押權型REITs指數,投資標的為美國掛牌上市的抵押權型REITs,與金融股相關性高加上過去兩年穩定的高配息,持續引起市場關注,也是投資組合內平衡升息風險的利器,建議投資人可趁市場因變種病毒干擾因素回檔布局加碼,迎接12月份的除息。
群益道瓊美國地產ETF經理人李鈺涵表示,在景氣復甦以及房地產需求回暖下,加上供給緊俏,仍有利於美國不動產市場維持熱度,一方面,預期通膨升溫為市場所關注,REITs因屬純內需產業且具有抗通膨特性,也可望吸引投資人將資金轉換為較為保值的房地產以對抗通膨,預期這也有助吸引資金配置地產相關標的。
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李文孝補充,REITs主要收入是不動產租金,股息收益較穩定,一般配息也會來得較高,相對具保值力,此外,幾乎所有商業租賃契約都有防通貨膨脹的條款,租金會隨著高通膨而增加。
全球疫情正面臨變種病毒侵襲,臺灣在政府及民間的共同努力下,抗疫成果亮眼。台新證券日前舉辦「2021生技投資高峰論壇」,邀請到保瑞藥業董事長盛保熙、思必瑞特生技總經理林道隆、醫揚科技美洲總經理莊富鈞以及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針對臺灣生醫產業未來走向,後疫情時代臺灣生技業及生醫產業策略如何發展進行探討,掌握未來投資新趨勢。
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表示,論壇以四大議題進行探討,分別為生技投資、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未來趨勢、再生醫療技術及數位醫療科技創新,精闢分析產業動向。
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以台股投資的方向,進行「後疫情時代、生醫大未來」探討。未來主要著眼於CDMO產業有望複製晶圓代工的發展軌跡、算力演進與定序技術為精準醫療奠定發展基礎,未來癌症治療將邁向精準時代、元宇宙應用為醫療產業帶來突破、半導體開創生醫產業無限可能等動態。(賴俊明)
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表示,論壇以四大議題進行探討,分別為生技投資、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未來趨勢、再生醫療技術及數位醫療科技創新,精闢分析產業動向。
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以台股投資的方向,進行「後疫情時代、生醫大未來」探討。未來主要著眼於CDMO產業有望複製晶圓代工的發展軌跡、算力演進與定序技術為精準醫療奠定發展基礎,未來癌症治療將邁向精準時代、元宇宙應用為醫療產業帶來突破、半導體開創生醫產業無限可能等動態。(賴俊明)
世德工業(2066)為國際汽車大廠零件供應商,專注在特殊規格扣 件,客製化服務與全球化物流,就近供應客戶需求,獲得客戶信賴; 更領先開發電動車扣件以及鋁鎂合金扣件,在電動車成為未來主流與 輕量化需求趨勢下,搶占市場先機。
世德持樂觀審慎展望第四季與未來訂單能見度明朗,議價上與國際 大廠客戶取得重大突破,更積極拓展市場,即將掌握美國三大車廠來 提高全球市占率。
為疫情解封後需求急漲情形與布建全球化平台,在市場需求持續看 好,世德備足原料庫存擬進行首次發行無擔保轉換公司債四億元,由 主辦券商台新證券將採競價拍賣方式進行承銷,公開競拍日為11月2 3日至25日,預估將可吸引投資人踴躍參與。
台新證券指出,歐洲新冠疫情陸續緩解,汽車晶片交貨量持續增加 ,各車廠陸續恢復生產,對扣件之需求回升,第三季在歐美政府積極 介入晶片供貨鏈下,車用晶片缺貨已逐漸緩解,在客戶回補庫存之政 策及國際鋼價在預期需求回升之影響下價格大幅推升,帶動客戶積極 下單拉貨,世德工業1至10月累計近20億元營收,較去年同期年成長 逾15%;2021年第三季營運成果,累計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逾17億元 、營業利益14,496萬元,稅後淨利1.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08元。
世德工業表示,汽車整體產業雖仍面臨汽車晶片短缺、海運缺櫃、 原材料上漲等全球供應鏈困境,但終端需求明顯回溫,電動車市場跳 躍式增長,加上子公司跨足航太與風電領域已逐萌芽見成效,世德今 年1至10月合併營收累計近20億,較去年同期年成長約15%、整體營 運表現較去年度呈大幅成長已趨近合併前之水準。
世德持樂觀審慎展望第四季與未來訂單能見度明朗,議價上與國際 大廠客戶取得重大突破,更積極拓展市場,即將掌握美國三大車廠來 提高全球市占率。
為疫情解封後需求急漲情形與布建全球化平台,在市場需求持續看 好,世德備足原料庫存擬進行首次發行無擔保轉換公司債四億元,由 主辦券商台新證券將採競價拍賣方式進行承銷,公開競拍日為11月2 3日至25日,預估將可吸引投資人踴躍參與。
台新證券指出,歐洲新冠疫情陸續緩解,汽車晶片交貨量持續增加 ,各車廠陸續恢復生產,對扣件之需求回升,第三季在歐美政府積極 介入晶片供貨鏈下,車用晶片缺貨已逐漸緩解,在客戶回補庫存之政 策及國際鋼價在預期需求回升之影響下價格大幅推升,帶動客戶積極 下單拉貨,世德工業1至10月累計近20億元營收,較去年同期年成長 逾15%;2021年第三季營運成果,累計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逾17億元 、營業利益14,496萬元,稅後淨利1.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08元。
世德工業表示,汽車整體產業雖仍面臨汽車晶片短缺、海運缺櫃、 原材料上漲等全球供應鏈困境,但終端需求明顯回溫,電動車市場跳 躍式增長,加上子公司跨足航太與風電領域已逐萌芽見成效,世德今 年1至10月合併營收累計近20億,較去年同期年成長約15%、整體營 運表現較去年度呈大幅成長已趨近合併前之水準。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