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朔重工公司新聞
台朔重工赴陸投資,助台塑擴大不鏽鋼版圖
經濟部投資審議會(投審會)日前核准8件重大投資案,其中引發矚目的便是台塑集團旗下的台朔重工,將攜手台塑企業,以5.3億美元間接增資中國大陸福建福欣特殊鋼有限公司。
此次投資案中,台塑與台朔重工各出資5.3億美元,將挹注福建福欣特殊鋼的營運。據了解,福建福欣特殊鋼主要生產不鏽鋼半製品、熱軋不鏽鋼捲、冷軋不鏽鋼捲等產品,此投資案將有助於台塑集團擴大在中國大陸的不鏽鋼版圖。
除了台朔重工的投資案,台積電也以50億美元增資英屬維京群島公司,金額最高;世界先進則以24億美元與恩智浦半導體合資興建新加坡的新廠。
投審會表示,世界先進的投資案有助於提升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而豐群水產和遠鼎投資也分別投資美國的BUMBLE BEE FOODS和百慕達的ORIENTAL TEXTILE(HOLDING)等企業,拓展海外業務。
台塑重工砸百億赴陸投資 特殊鋼廠再添生力軍
經濟部投資審議會昨天通過多項投資案,其中台塑、台朔重工將各自投資5.3億美元(約新台幣174.2億元)間接增資福建福欣特殊鋼有限公司,總投資規模約348億元台幣。這項投資將有助於兩家企業在中國特殊鋼市場拓展業務,並提升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福欣特殊鋼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不鏽鋼半製品、熱軋不鏽鋼捲、冷軋不鏽鋼捲等產銷業務。此次投資後,台塑和台朔重工預計將持有福欣特殊鋼有限公司的50%股權,有助於其在中國大陸的業務版圖擴張。
此外,經濟部也通過了台積電投資英屬維京群島TSMC GLOBAL LTD. 50億美元(約新台幣1,643.5億元)的增資案。這筆投資將用於匯率避險,以降低匯率波動對公司獲利的影響。
另外,世界先進也將投資新加坡VISIONPOWE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PTE. LTD. 24億美元(約新台幣788.88億元),與荷商恩智浦合資興建12吋晶圓廠。這座晶圓廠將採用0.13微米至40奈米製程技術,有利於世界先進拓展海外市場,並提升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戰略地位。
經濟部昨日召開投資審議會,共核准八件投資案。在對外投資方面,共核准四案。第一案是台積電以50億美元增資英屬維京群島TSMC GLOBAL LTD.,從事經營一般投資業務。據了解,台積電是為了匯率避險。
第二案通過世界為因應全球客戶與國際市場需求,以24億美元投資新加坡VISIONPOWE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PTE. LTD.,與恩智浦合資興建一座12吋晶圓廠,擬採用0.13微米至40奈米製程技術。
經濟部分析,世界前進星國設12吋廠屬成熟技術,且有助公司與合作客戶夥伴增加市占率,連帶提升台灣半導體產業領導地位與地緣政治中的戰略價值,長遠更有助於國內半導體產業持續提升國際競爭力,因此同意對外投資。
第三案是通過豐群水產分別以1.9億美元(約新台幣62.4億元)及3,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5億元),提供一年期以上貸款給美國BUMBLE BEE FOODS, LLC(從事經營水產品加工製造及買賣業務)、加拿大CLOVER LEAF SEAFOODS HOLDINGS CORP.(從事經營投資控股業務)。
第四案是核准遠鼎投資公司以5,6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4億元)投資百慕達ORIENTAL TEXTILE(HOLDING)LIMITED,從事經營投資控股業務。
在上市櫃公司對大陸投資方面,昨日投審會通過二案。第一案是通過台塑、台朔重工各以5.3億美元(約新台幣174.2億元)間接增資福建福欣特殊鋼有限公司,從事經營不鏽鋼半製品,熱軋不鏽鋼捲、冷軋不鏽鋼捲等產銷業務。
第二案是通過亞泥以港幣14.2億元(約1.8億美元、新台幣59.1億元)收購香港上市公司英屬開曼群島ASIA CEMENT (CHINA) HOLDINGS CORPORATION 28.2%股權,並間接取得亞東投資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股權。
投審會29日召開第10次會議。會議核准僑外投資共1件,金額為16 .25億元;對外投資(不含中國大陸)共4件,金額為76.81億美元; 對中國大陸投資共3件,金額為12.42億美元。
其中,對外投資兩大案為台積電增資英屬維京群島TSMC GLOBAL L TD.,從事經營一般投資業務,以及世界新進為因應全球客戶與國際 市場需求,以24億美元投資新加坡VISIONPOWER SEMICONDUCTOR MAN UFACTURING COMPANY PTE. LTD.,與恩智浦半導體合資興建一座12吋 晶圓廠,擬採用130奈米至40奈米製程技術。
經濟部表示,世界先進投資案屬成熟技術,且有助於與合作客戶夥 伴增加市場占有率,連帶提升台灣半導體產業領導地位與地緣政治中 的戰略價值,長遠來看對國內半導體產業持續提升國際競爭力有益。
此外,豐群水產分別以1.9億美元及3,500萬美元,提供一年期以上 貸款予美國BUMBLE BEE FOODS, LLC,從事經營水產品加工製造及買 賣業務、加拿大CLOVER LEAF SEAFOODS HOLDINGS CORP.,經營投資 控股業務。
遠鼎投資以5,600萬美元投資百慕達ORIENTAL TEXTILE(HOLDING) LIMITED,從事經營投資控股業務。
對中國大陸投資方面,台塑、台朔重工各以5.3億美元間接增資福 建福欣特殊鋼有限公司,從事經營不鏽鋼半製品,熱軋不鏽鋼捲,以 及冷軋不鏽鋼捲等產銷業務。
台朔重工積極布局,多項重大工程進度順利,預計帶動公司長期多元收益能量。近期,台塑集團旗下台灣德亞瑪與台塑德山完成整併,並加碼投資半導體特用化學品市場。此外,台塑勝高公司12吋矽晶圓二廠新建工程也即將在2024年投入生產。台朔重工麥寮廠區的風機更新,以及台塑新智能在彰濱工業區的磷酸鋰鐵電芯廠投產,都將為公司帶來新的動能。
在塑化本業方面,台塑集團也正進行轉型升級。仁武醫材中心、仁武電解液去瓶頸案等重大工程預計在2024年完工,將助公司拓寬醫療、碳纖、電解液等利基應用。美國德州PP廠擴建工程和1-己烯廠新建工程也將在未來幾年完工,以支援石化高值化計畫。
南亞塑料則是電子材料的一貫布局者,兩岸銅箔可滿足4G、5G用銅箔基板的需求,並積極投資嘉義銅箔四廠以應對新能源車的鋰電池需求。南亞還擴建應用於5G通訊、網通產品的ABF載板,並提升奈米晶片產能。這些努力使南亞在全球高科技行業中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離型膜、ABF載板、醫療用減白血袋等產品陸續完工,南亞的年產值已超過200億元。未來,公司還將進行ABF載板、電子材料及廠區太陽能系統建置等擴建案,預計帶動業績成長。
南亞塑料的電子材料業務佔公司經營項目的超過5成,AI等新興趨勢預計將帶來更多的商機,包括電子材料載板、CCL(銅箔基板)及DRAM等。
台塑除日前宣告台灣德亞瑪、台塑德山整併,擴大搶進半導體特用 化學品外,持股29.06%的台塑勝高公司12吋矽晶圓二廠新建工程, 預估2024年投產試車。
台朔重工麥寮廠區4部0.66MW陸上風機,汰換為3部4.2MW機組(合 計12.6MW),估2024年9月商轉。台塑、南亞各持股25%的台塑新智 能,在彰濱工業區轉投資2.1GWh磷酸鋰鐵電芯廠,預估2024年7月產 出第1顆電芯。對搶進電子、新能源布局大舉助力。
台塑表示,塑化本業持續轉型升級,2024年仁武醫材中心(含雙離 子高分子複合膠粒)、仁武電解液去瓶頸案預估4、7月相繼完工,仁 武碳纖擴建案預估2025年4月完工,有助開拓醫療、碳纖、電解液等 利基應用。
台塑持股22.66%台塑美國公司德州PP廠擴建工程,年產25萬噸, 預估2024年2月完工。台塑主導的10萬噸美國德州1-己烯廠新建工程 ,預估2025年12月完工,有助支援石化高值化計畫。
此外,南亞建置電子材料一貫布局,兩岸銅箔可支應4G、5G用銅箔 基板,且新能源車須搭配鋰電池,投資興建嘉義銅箔四廠。轉投資南 電因應ABF載板需求暢旺,擴建應用於5G通訊、網通產品;南科奈米 晶片產能提升。從消費電子,到高階5G高頻高速、新能源車、車用電 子基板及衛星通信等領域,持穩在全球高科技行業中發揮重要作用。
南亞2023有台灣樹林廠區的離型膜、ABF載板、醫療用減白血袋及 林口廠區熱塑性生物可分解塑膠(PBAT)、大陸寧波丙二酚及昆山A BF載板陸續完工,年產值逾200億元。後續仍將進行台灣南電ABF載板 、電子材料及廠區太陽能系統建置等擴建案,帶動業績成長。
南亞經營項目超過5成是電子材料,AI等趨勢需要演算方法跟高速 運算能力,伴隨生成式AI逐漸發展,電子材料載板、CCL(銅箔基板 )及DRAM等商機大。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台朔重工攜手眾多大廠,共創智慧製造新篇章
台灣的工業自動化產業再創盛況!剛剛落幕的「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暨「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中,眾多知名廠商如台達電、東元、上銀等齊聚一堂,展現了台灣在智慧製造領域的豐碩成果。其中,台朔重工作為業界矚目的焦點,不僅展示了最新的自動化技術,更展現了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深遠洞見。
行政院長陳建仁在展會開幕儀式上強調,政府修訂產業創新條例,提供最高研發及設備投資抵減,這將對促進下世代關鍵產業與技術發展,鞏固台灣在國際供應鏈的地位產生積極影響。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絲國也表示,隨著亞洲、歐洲及美洲的智動化相關營業額不斷攀升,台灣的智動化產業已經成長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力量。
台朔重工在此次展會上展出了多項先進的產品和技術,與來自全球的客戶和業界領袖進行了深入交流。該公司表示,在智慧製造的趨勢下,企業必須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以應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
此次展會的盛況不僅體現了台灣自動化工業的蓬勃發展,也反映了全球供應鏈轉移及智造低碳化的國際趨勢。據了解,今年共有1,200家廠商、近4,500個攤位參展,人氣爆棚。除了台朔重工,還有廣運、新漢、達明、直得、盟立、大銀、穎漢、士林電機、氣立、均豪、高明鐵、全球傳動等知名廠商紛紛亮相。
展會上,台朔重工與其他廠商共同展示了最新的工業機器人暨延伸應用產品,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該公司還特別強調了靈活輕巧的工業機器人在中小企業轉型過程中的重要性,與博世力士樂、台灣那智不二越及台灣愛普生等知名品牌展現了強大的聯盟力。
未來,台朔重工將繼續堅持創新,與業界共同努力,推動台灣智慧製造產業的發展,為台灣的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今年行政院特別推動「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除了提供業者輔導、升級轉型補助,及開設相關免費課程,也規劃將全新設備購置費納入補助範圍內,加大轉型支持力道,協助產業度過難關。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絲國一致詞時指出,亞洲、歐洲及美洲的智動化相關營業額不斷強勁增長,推估2023年機器人、工業控制與自動化等智動化產業已逼近7.5兆元,市場約成長33%。
而服務型機器人連續三年大幅成長,預估2025年將達41萬台,台灣在政府及企業齊心共創高度韌性與競爭力的生態系之下,智動化產業產值已突破6,510億元,預估2023年將可達到7,489億元,未來有望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
「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昨天起在南港展覽館一連展出四天,自動化工業大展及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是兩大主軸。受惠全球供應鏈轉移及智造低碳化國際趨勢,今年共有1,200家廠商、近4,500個攤位參展,人氣爆棚。
智動協會當場提出「綠色製造」、「服務型機器人」兩項產業白皮書,送交陳建仁及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絲國一說,業界希望響應政府在ESG這方面的政策,但也呼籲政府,尤其是在服務型機器人這方面,能夠加速落地跟產業化。
今年參展廠商包括台達電、東元、上銀、研華、凌華、廣運、新漢、達明、直得、盟立、大銀、穎漢、士林電機、氣立、均豪、高明鐵、全球傳動、台朔重工、寶元數控、君帆、富強鑫及益張等大廠,精銳盡出。
其中,機器人暨自動化大展作為全台最大智慧工廠生態系展示平台,集結了超過32家工業機器人暨延伸應用廠商,包括全球四大家族ABB、FANUC(世紀貿易)、YASKAWA、KUKA都展出最新的機器人產品。
配合中小企業轉型需求,強調靈活輕巧的工業機器人也是今年展出重點,包含直得、博世力士樂、台灣那智不二越及台灣愛普生等。
近日,台灣的物流與物聯網領域盛事「2023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及「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即將登場,這兩大盛會將帶來最新科技與產業趨勢的碰撞。展覽將於23日至26日,在南港展覽館2館4樓盛大展開,並有眾多業界大咖進行專題演講,讓人們得以一睹物流、資訊及冷鏈行業的最新發展。 在這次展覽中,台灣約有10多家企業提供自動導引車(AMR)與無人堆高機的銷售,年銷售額高達3億元以上。此外,物流自動化系統設備的採購計畫也將達上百億元新台幣。這顯示了台灣在物流自動化領域的發展潛力。 本次展覽由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台灣冷鏈協會及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社共同籌辦,將展出箱式倉儲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人、無人堆高機等先進設備。今年共有112家企業參展,展位數量達到592個,其中不乏奔騰、益張、哈林等知名品牌。 在這眾多參展商中,台朔重工作為重點企業之一,將展現其在物流自動化領域的技術與創新。台朔重工的參與,不僅是對其自身品牌形象的提升,更是對台灣物流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強有力推動。 展覽期間,將舉辦28場主題講座,從物理互聯網PI、ESG永續發展、冷鏈科技到數位物流看板等多元議題,邀請了美國SOLE國際物流協會台灣分會理事長詹斯敦等多位專家進行分享。這些講座將為參與者提供一個了解業界最新趨勢和技術的絕佳機會。 欲了解展覽詳情及報名參加,請登錄展昭官網:www.chanchao.com.tw/logistics/eventLecture.asp。這次展覽將為台灣物流與物聯網行業帶來一場視野開闊的盛宴,期待各位業界人士的參與。
台灣目前約有10多家企業銷售AMR與無人堆高機,年銷售額逾3億元,物流自動化系統設備每年有上百億元新台幣的採購計畫。今年的物流╱物聯網╱冷鏈展覽,由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台灣冷鏈協會及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社合辦,最大特色為箱式倉儲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人、無人堆高機、四向穿梭車保管系統、自然冷媒制冷機組、智慧型三溫層車廂、智慧運輸系統、冷熱智取櫃、三輪電動機車、智慧包裝設備、高速自動分揀機等。
今年共約112家企業展出約592個展位,主要參展商包括奔騰、益張、哈林、恆智、三橋、開利、研華、世倉、路凱、北科大、金財通、工研院、台灣前川、台灣松下、邰利、台朔重工、和樂全球、中光電、海柔創新、捷倉、新台塑膠、台灣藤友、玉宗、力富得、極智嘉、伍氏科技、台灣基恩斯等。
3天共28場主題,從PI物理互聯網、ESG永續發展、冷鏈科技、數位物流看板到物流黑科技,邀請美國SOLE國際物流協會台灣分會理事長詹斯敦談物理互聯網PI(Physical Internet)如何改變供應鏈、康宏數位科技物流公司副總何翊群談電子零組件通路商數字背後的成長密碼、現代物流總編輯陳巨星談從日本2024物流問題看台灣物理互聯網PI發展趨勢;此外邀請多家企業談物流機器人黑科技與制冷技術等。
展覽詳情及登錄報名查詢展昭官網:www.chanchao.com.tw/logistics/eventLecture.asp。
台朔重工表示,麥寮區風力發電機組汰舊換新計畫,計畫汰除四部 660kW機組新建三部4.2MW機組,由於舊風機使用年限已到,因此計畫 汰換,其中四部裝置容量660kW風力發電機組,運轉至今已達設計年 限且備品已停產。
台朔重工指出,依市場規格選用技術較成熟4.2MW機組做汰換,以 增加發電效率。原1號風力發電機組因距離高壓鐵塔間輸電線過近( 僅32公尺),為保護雙方設備該部風力發電機組拆除後不再新建。變 更後僅2、3及4號機組運轉,年總發電量預估約可增加2,703萬度,折 合年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約13,758公噸。
能源局官員表示,由於舊機組使用20年,達使用年限,新機組使用 大風機,整體發電裝置容量提升,發電雖沒併入台電電網,而是供給 麥寮園區優先使用,整體與國家能源政策相符,因此支持更新計畫。
惟環評委員在會中質疑,國內並沒有風機除役後的相關使用,擔憂 風機退役後就存放在倉庫。台朔重工回覆,目前最優先選項是捐贈給 學術或法人單位教學或研究使用,風力發電機組拆除後,包含塔柱、 葉片,全部提供做為該單位教學或研究使用,將整座風機直接再使用 ,不必廢棄機組,由於相關合作還在洽談,但希望朝這方向執行。
環評委員也提出新機組遇上鳥擊,因此要求開發單位將補充說明資 料及「營運前完成超音波驅趕器、驅鳥器布設」、「降載後恢復發電 額度依1%負載採漸進式回復」納入定稿。
中國信託科技趨勢多重資產基金是中信投信繼去年8月推出中信越南機會基金後,睽違多時的主動型基金,投資顧問為在債券投資有獨到之處的法盛盧米賽勒斯。
為了替新基金造勢,中國信託投信在昨天發表新基金請來虛擬YouTuber(Virtual YouTuber、又稱VTuber)助陣,由化名中國信託第一號元宇宙員工「小A.I.(小愛)」來擔綱主持人。
中國信託科技趨勢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楊士醇表示,科技股長線依然看好,將以科技股搭配科技高收益債、投資等級債,緊追科技股爆發力的同時,以高收益債衝刺息收力,搭配投資等級債提升投組長期續航力。
投資組合中,科技股占50%,科技高收債占40%、科技投資等級債占10%;回溯過去10年年化總報酬率(資本利得加配息)可達14.8%。
就高收益債而言,高收益債發行人以能源、礦業為大宗,科技高收益債相對少,但無論違約率、報酬率皆較優。
根據彭博統計顯示近20年各產業高收益債走勢,ICE美國科技高收債指數報酬率高逾573.4%,違約率為1.4%;相較之下,ICE美國能源高收益債指數報酬率約304.4%不到,近20年的平均違約率達3.3%,為科技產業的三倍。
台塑集團在綠能領域的布局再下一城!根據最新消息,台塑集團將加速進軍綠能與儲能領域,與日本豐田結盟在雲林麥寮推動風力發電,並在嘉義新港廠區加碼建置太陽能系統,以推動「綠電儲能」的發展。這一連串的動作讓台塑集團在綠能領域的布局更加堅實。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近日指出,部分企業在綠電使用上存在不足,質疑綠電無法受到社會大眾的檢驗。針對此問題,台塑集團表示,將積極參與綠能發展,與豐田合作在麥寮廠區布建風機,並在嘉義新港廠區設置太陽能系統,以示對綠能的承擔與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台塑集團此次的投資規模相當龐大,預計投資金額達25至30億元,並計劃在第四季送出環評。這一投資不僅將帶動台塑集團在綠能領域的發展,也將對台灣的綠能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除了台塑集團外,其他企業如台積電、台灣化纖等也在綠能使用上有所進展。其中,台積電已加入RE100,承諾至2030年全公司生產廠房25%,非生產廠房100%使用綠能。而台灣化纖則設置了1,500kW的太陽光電系統,實際使用率為0.07%。
總結來說,台塑集團在綠能領域的進軍,不僅體現了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承擔,也為台灣的綠能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隨著綠能政策的推進,未來台灣的綠能市場將更加發展迅速。
對此,台塑集團指出,將加速布局綠能與儲能領域,透過結盟日本豐田於雲林麥寮推展風力發電、加碼建置嘉義新港廠區最大太陽能系統,作為電池供應鏈推進「綠電儲能」前鋒。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27日在立法院舉行「用電大戶綠能使用比一比」記者會時指出,正在預告的用電大戶條款,並沒有公開用電大戶資訊,相關交易不透明,質疑綠電無法受到社會大眾檢驗。
能源局官員解釋,用電大戶條款法規內容還在討論中,預計年底前公告,現環團指用電大戶買綠電不足並未進入法規階段,只能用社會企業責任道德勸說,無法有正式法源依據。
該聯盟指出,台積電是15個用電大戶中唯一加入RE100的企業,承諾至2030年全公司生產廠房25%,非生產廠房100%使用綠能。而台灣化纖為設置自發自用太陽光電最多共1,500kW,惟實際使用只有0.07%。台泥、亞泥、中油、群創、友達等五家企業,只使用0.05%以下綠電,雖在這次排名算中段班,但在全國企業已屬領先族群。
針對台塑石化、大連化工、南亞塑膠三家企業被點名完全沒有參與任何再生能源,台塑集團表示,麥寮汽電擬與豐田合作在麥寮廠區建置風力發電,預計布建七支風機,台朔重工也將建置三支風機,單支發電容量約4.2MW(百萬瓦),合計新建10台風機,投資約25∼30億元,預計第四季送出環評。
太陽光電的部分,除既有高雄仁武廠、台宇汽車大肚廠區、台亞加油站太陽光電系統外,台塑集團將加碼在嘉義新港廠區斥資逾億元,設置1,500kW的太陽能系統,預估完工後所發電力以自用為主,並為集團對太陽能投入最大筆的投資。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則說,公司除新港廠區已有太陽能建置,麥寮資源回收廠區也將規劃;後續會請南亞光電協助優先在嘉義、新港,加速擴大建置再生能源。
法人分析,中鋼在離岸風電扮演重要角色,除了產業在地化外,還負有整合等深層任務。中鋼構昨日上漲1%、世紀鋼上漲超過3%。
政商界人士說,離岸風電產業在台灣是全新政策,是「從無到有」的新興產業鏈,過去無從比較,因此從規格訂定、風電費率計算等,都有創新優勢,而且規模龐大商機相當豐厚,執政黨剛開始提出時曾引起諸多討論,連任後再無後顧之憂,全力拚經濟的最佳項目,就是加速落實離岸風電政策。
上市鋼廠主管表示,依政府規劃,台灣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占20%,其中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共計5.5GW,水下基礎設施北部廠房在台北港,南部在興達港,形成全新產業鏈。
其中,中鋼經營29號風場,預計最多有60組風力發電機,以每組16億元計,總投資額近1,000億元,這將成為「中鋼鋼鐵業以外最大的投資」,預計每年發電收入高達100億元。
由於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建設需落實國產化、在地化,中鋼興達海基公司領先全台,成為第一個動土、第一個完工的水下基礎組裝廠,世紀鋼台北港組裝廠緊追。
法人分析,離岸風電產業是下一個兆元產業,以南北二家水下基礎公司為例,工程協力廠與組件供應包括中鋼構、世紀鋼、台船、台朔重工、遠東機械、恒耀、良聯工業等,關連上市櫃公司利基逐步浮現。
金管會昨在行政院會報告「綠色金融行動方案執行成效」,鄭貞茂表示,目前太陽能、風電都有民營行庫在融資,民營行庫確實比較領先,不過隨著再生能源市場成熟,公股行庫應會有某種壓力。
鄭貞茂指出,我國專案融資過去比較少人在做,離岸風電融資涉及的技術,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將來擬推動保險相關商品,協助銀行業對於投融資更有信心。
目前市場上已有11家土洋銀行合作示範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I)的融資,共計187億元,該公司是由沃旭能源持股35%、上緯新能源持股15%、麥格理資持股50%,合資成立之企業,為台灣第一個示範風場。
融資海洋風電4家台灣本國及7家外國銀行,分別為國泰世華、富邦、安泰、凱基、法國巴黎、法商東方匯理、星展、荷蘭商安智、三菱UFJ、法國興業及澳盛。
鄭貞茂強調,銀行必須自主承擔融資風險及獲利,因此金管會還是站在協助角色,讓金融業自主支持國家綠能產業,目前並沒有聽聞離岸風電開發商在融資上遇到困難。
金管會綜規處長林志吉透露,台銀、兆豐都在研究如何參與離岸風電專案融資,惟因風場建置時程比較晚,最早併網是上緯示範風場2019年,遴選案僅達德允能及上緯海能2大風場須在2020年前併網。
德商wpd達德能源集團桃園及雲林外海兩大風場融資案策略夥伴,包括台朔重工、中鼎工程,還有台銀、華南銀、玉山銀、富邦銀及中國信託等近40家本土銀行表達參與聯貸的興趣,最後預計約有12至13家銀行參與聯貸,其中台銀及玉山銀是達德財務顧問。達德將尋求歐洲信貸擔保機構支持,以對金融業融資提供一定保障預計年底前達德將完成融資近1,000億元。
台朔重工在台塑集團建造了各式的自動倉儲系統,結合生產、物流、資訊及管理為一體,並將累積多年的設計經驗與技術,發展延伸到大陸地區與世界各地,於2002年在中國成立台朔重工寧波公司,並成功銷售至馬來西亞、印度、越南、泰國、瓜地馬拉、墨西哥等國,提供自動倉儲物流自動化及Clean AMHS 的工程服務。
台朔重工自1982年即開始規劃承建自動倉儲及物流自動化系統,客戶群涵蓋各行業,已銷售超過270套系統,庫位數超過220萬個,自動存取機超過1,200台。2002年開始規劃承建無塵室用自動運搬系統(Clean AMHS),如面板業的友達、新奇美及半導體業的台積電等都是其客戶,與客戶共同規劃最佳系統。此次參加新北市展,將展示其主要產品包括自動倉儲系統、石化製程設備、汽電共生系統、產業用齒輪、工業防蝕及金屬表面處理等。(江衍勛)
能源局指出,最低限制必須是3MW(百萬瓦)起跳的海上風機,並會以成熟性來考量,目前全球最大的海上風機可達5MW至6MW,台灣處於發展初期,技術成熟度列為優先評估重點。
能源局表示,即將公布的離岸風電試辦辦法,挑選2家民間業者,每家承製2座海上風機,補助一半費用,包括作業費用2.5億元,設備費用4.5億元,最高補助金額為7億元,意即發展2座海上風機、補助1座。2家民間業者補助金額約14億元,台電則無設備補助費用,合計約補助17億元,加速推動台灣發展離岸風電的技術、市場。
日前上緯、永傳、中鋼、台塑旗下台朔重工、永冠、東元等50家業者組成台灣風力發電產業協會,瞄向政府600座海上風電的兆元商機,等待政府試辦辦法出爐、即可點火。
永冠執行長蔡樹根說,台灣發展初期離岸風電需要政府支持,尋求安全性高的機組導入為宜,3MW的海上風機技術已很成熟,應是業者考量的發展方向。永冠出貨給全球十大風電業者的海上風機的鑄件、基座,亦以3MW為主,包括S、N牌的歐系業者。風力發電葉片樹脂大廠的上緯強調,旗下海鼎在苗栗外海設有風場規劃,布局已經就緒,政府一公布民間試辦的4座離岸風電辦法,將全力投入申請。
和中國風能協會昨日在南京簽訂合資意向書,雙方攜手籌組風電
公司,全力設計布局台海離岸風機,搶攻兆元商機。
這是ECFA簽署後兩岸第一樁合作案,而且很難得的是在台灣
成立公司,算是ECFA後成功招商,劉兆凱說:「要開始招兵買馬
了!」
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童遷祥表示,以海峽兩岸充沛的風力資
源,可裝置的離岸式風機,以每支6MW的容量估計,即高達8千
支,合計的商機相當可觀。
劉兆凱指出,台灣海峽擁有全球最豐沛的海域風電資源,透
過兩岸風電業者攜手合作,結合兩岸產業高度互補之優勢,共同
制定以亞洲海上風場為主的適用規格,打造專屬亞洲的海域風能
實力,未來亦將擴大向海外市場進軍。
技藝的師傅,特舉辦「機械技藝達人獎」頒獎典禮,以建立代代
薪傳的觀念,並鼓勵後進。
「機械技藝達人獎」得獎人的產生,首先要經過台灣區機器工業
同業公會各地區主任或理監事的推薦,由各地區進行初選後,再
提名到該獎項審查委員會進行審查,審查委員會共由七人組成,
分別是主任委員黃博治、及陳昭南、紀明哲、王武雄、陳重光、
胡永進、陳新民等委員。
該獎項審查的要點為:1.候選人所從事專業技藝的年資及現任企
業年資。2.候選人專業技藝對應用機械產品的貢獻。3.候選人專業
技藝的證明文件,如證書、獎狀等。經過嚴格的審查,今年總計
有18人脫穎而出,榮獲此殊榮。
18般武藝 台灣之光
王瑞義:服務於建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二部,年資31年11月
。目前所擁有的高超技藝為將原先10μm的迴轉精度提高至5μm甚
至目前1μm的迴轉精度,目前正為如何將迴轉精度更進一步能達
到0.5μm以內而努力,以製造更高品質的主軸。
王進發:服務於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重電事業全球生產運籌中
心,年資29年4月,並在公司一貫機械技藝系統培訓下,已成為該
公司設備精密組代表人物,東元自製350噸、650噸、800噸冷室壓
鑄機開發推出,皆由他一手包辦原型機組立。
高清榮:服務於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重電事業部中壢一廠製二
課,年資27年10月,目前為框架班班長,多次參加公司的技能競
賽、升等考試,均高分過關,班內與高君合作的QCC發表曾得到
全公司第一名及全球性比賽名次。
陳秋雄:服務於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電化事業部冷氣電化廠空
調製造課,年資28年,並在東元機械模具的加工上,使東元冷氣
能在當時的台灣市場上叱吒風雲。
吳榮珍:服務於協易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部加工部門,年
資三年,並經歷車床、搪床、銑床、磨床、鑽床等洗禮。目前公
司內多位班長、組長、課長以上,甚至經理級以上人員,都曾接
受過他的教導與協助。
邱水龍:服務於永進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裝配部,年資22年,
能迅速訂定其所負責機種所需模具的樣式及精度,並協助設計人
員制訂各零件的公差。在他所掌握的機台,不管在廠內或客戶端
,品質都有高水準的評價。
莊正雄:服務於永進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部,年資24年11
月,並於龍門磨床加工,累積無人取代的技藝。在如何改善模具
、改善加工方法及鉆石修刀角度等相關技術問題,尤其在研磨水
回收問題,他做了一些分析,加裝部分板金,獲得很大的成效。
曾明發:服務於雍興精機股份有限公司廠務部門模具組,年資29
年,專精於塑膠棧板、戶外休閒傢俱、物流容器、環保桶、汽車
零件及機車外殼等模具的製作。其曾經成功協助哈林企業公司,
開發出國內第一片一體成型塑膠棧板(型號:HP-1210),該項
產品也獲得「西德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銅牌獎」及「台灣精品獎」
殊榮。
廖述河:服務於大立機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二部,年資30年4
月,擁有的組裝技術,主要應用在工具母機上的主軸,並對皮帶
驅動、齒輪驅動、聯軸器驅動等傳動方式的主軸組裝非常精通,
在組裝過程中因組裝誤差所造成的異音、震動及過熱問題都能有
效避免。
范德雄:服務於泰陽橡膠廠股份有限公司廠務部,年資15年8月,
並對於各行業所使用的不同類型、樣式的迫緊,更能設計及製作
生產用的模具,並利用軸承座設計成鋒利的刀具,改善傳統車刀
切削的速度,使生產的滾筒直徑可達1.5米、長度達6米,小滾筒
及橡膠零配件更獲電子相關產業的認同。
吳國城:服務於正記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機械加工部門,年資
二年,並在車床、銑床、搪床的專業領域上得心應手。正記近年
來自國外進口自走式重型精密五面加工機床,公司特派吳君至國
外實習操作訓練,回國後由他領導各精密加工部門從事各項操作
指導,使產品品質日益精進。
梁奕聰:服務於金豐機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部門,年資30年
9月,並曾協助公司於1993年獲得「中華民國國家產品形象精品
獎」。1999年獲得「經濟部工業局主導性新產品開發」。2002年
完成SL4-2400噸A0級汽車板金沖壓生產線,於國瑞汽車廠啟用生
產,讓金豐對大型汽車生產線進入新的里程碑。
郭豊永:服務於兆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年資19年7月,對於直齒
、斜齒、還有人型齒等多種型式的傳動齒輪加工均擁有高超的技
藝,且他在設計繪圖、加工切削、機械組裝的純熟技藝,均成功
應用於食品機械和真空包裝機械。
邱慶興:服務於一億機器廠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部門,年資32年10
月,專職生產製造押出機相關的零組件,如模頭、風環、迴轉模
,加熱管接頭等,目前所指導的機械技藝有牛頭刨床、銑床、鉗
工、乙炔、焊接、鑽床、鑽孔、攻牙機、模頭組立等。
魏江榮:服務於鳳記國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客服部門,年資32年
1月,對於吹袋機、淋膜機、PVC、PE、硬管機、ABS、PS、PET
、PC、製板機、中空成型?IMG SRC="/WF_SQL_XSR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