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之星電信(未)公司新聞
台灣之星電信在國際競爭中,不僅持續推動5G網路建設,還積極響應政府前瞻計畫3.0的補助政策,以加速台灣5G發展。近期,行政院通傳會(NCC)委員會議決議通過,將編列2021至2022年共155億元補助款,用於5G網路建設。這項資助計畫對台灣之星電信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 根據NCC的「補助5G網路建設作業要點」,補助款將根據各電信業者標得的5G頻寬數量分配,並啟動建設競賽機制。台灣之星電信若能超過其事業計畫書所承諾的基地台建設數量,就有機會申請補助。此外,凡是在2020年已建設完成的基地台,也能申請補助。 為了促進國產化設備的採用,NCC在行政院的要求下,將提前於2022年鼓勵電信業者採購本土5G設備。從2023年起,NCC將嚴格要求電信業者至少40%的設備採購國產,並對採購本土設備的業者提供補助。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表示,透過這項補助計畫,預計五年內台灣5G基站將可達到5萬6,500座,縮短至兩年半就要達到85%的人口涵蓋率。對於台灣之星電信來說,這意味著有機會加速其5G網路擴建計畫。 根據預估,兩年內的補助預算約可補助1萬2,000座5G基地台。NCC強調,所有頻段,包括3.5GHz、28GHz及4G復用頻段建設的基站,都可申請補助。 此外,補助辦法還特別設定了保障新進業者的機制。在補助款的分配上,台灣之星及亞太電爭取6%補助款的機會較高。NCC規畫在5月中旬首次開放業者申請,第二期申請時間則定於9月,若有剩餘補助款,將在年底前再開放申請。
至於國產化設備補助部份,在行政院要求下,NCC決定提早推動, 原訂2023年啟動國產設備補助,將提前於2022年鼓勵電信業者採購本 土5G設備,但NCC強調,2022年只鼓勵不補助,2023年開始將嚴格要 求電信業者必須40%採購國產設備,屆時才會針對電信業採購本土設 備進行補助。除了2021年框列99.32億元、2022年55.73億元合計共1 55億元補助款之外,2023∼2025年還有111億元5G補助款、待立法院 通過後實施。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表示,原本電信業者在投標事業計畫書 上,規劃五年內建設1萬6,400座基地台,但透過補助款加速加量,預 計五年國內5G基站將可達到5萬6,500座,而原本業者規劃五年內5G基 站達到人口涵蓋率50%,現將縮短至兩年半就要達到85%。
以5G基地台每座目前約造價260萬元、最高補助約49.5%計算,初 估兩年補助預算約可補助1萬2,000座5G基地台。NCC強調,3.5GHz、 28GHz及4G復用(refarming)頻段建設的基站都可申請補助。其中, 3.5GHz將依每基站最高補助49.5%,在4G refarming頻段建設的5G基 站,會採定額補助。
補助辦法也特別制定保障新進業者的機制,扣除3%補助垂直場域 、48.5%依標得頻寬數之外,剩下的48.5%將再畫分為42.5%及6% 兩塊,五大電信商必須選擇爭取42.5%比重的補助款或是6%的補助 款。市場預期,電信三雄將選擇角逐42.5%補助,而台灣之星及亞太 電爭取6%補助款的機會較高。
NCC規畫5月中旬首次開放業者申請,第二期申請時間落在9月,若 還有剩餘補助款則會在年底前再開放申請。
科技巨擘 強勢操控
「切莫為惡」是Google創立初期的座右銘,此書作者拉娜.福洛荷以「切莫為惡」為書名,直接破題。
拉娜.福洛荷是金融時報全球財經專欄作家,透過多年觀察認為,Google、蘋果、亞馬遜、臉書等科技巨頭,已經違背當初創業初衷,透過落差極大的不對稱優勢,運用我們的資料、操控我們的心智,改變社會結構甚至破壞民主,只為無限制地提高獲利。
拉娜.福洛荷擔憂,科技巨頭提供免費服務,換取消費者資料,更擁有「免罪卡」,免受法規監管,我們雖未掏錢購買大多數數位服務,但卻付出高昂代價,就是個人資料和注意力,數位科技巨頭大量收割財富,號稱FAANG(臉書、蘋果、亞馬遜、NETFLIX及Google)股票總市值超過法國全國經濟規模,臉書使用人口超過全球人口第一的中國,隨著科技巨頭規模擴大,半數公開上市公司倒閉,經濟更集中,但企業動能跟創業數字衰退。
科技巨頭透過資料寶庫獲利,進而影響政治、經濟跟社會,哈佛商學院榮譽退休教授祖博夫與其他學者也提出「監控資本主義」,產生新經濟秩序,宣稱人類經驗是免費的原料,可作為擷取、預測、銷售等隱匿的商業用途,監控資本主義對於經濟政治制度是一種重大威脅,也是潛在社會控制手段。
落實規範 抑制亂象
近期澳洲、歐盟已經開始針對科技巨頭們提出反壟斷調查及提出反壟斷法案,甚至在必要的時候考慮拆解大型平台,強迫出售,抑制科技巨頭及平台壟斷。
賴弦五認為,現在誰控制平台,誰就擁有最大武器,有些平台是被政府控制,有些是被科技公司控制,而國家的主權也隨著這個平台壟斷問題,愈來愈受到挑戰。
他指出,全世界都面臨著科技巨頭及平台壟斷的問題,網路、媒體、電信更是,但壟斷對於公民將造成不好影響,而科技及網路公司賣的產品,平台上的言論甚至消費者個資的使用都沒有法規規管,因此網路公司壟斷程度比電信跟媒體更可怕。
現在科技巨頭更以自己資本優勢,藉由收購消滅可能的競爭對手,而另一方面來說,科技網路巨頭甚至侵犯國家主權,例如有很大的權力可以決定屏蔽特定言論,但卻沒有一定標準。
賴弦五認為,台灣之星是一個創新的小電信公司,因此看這些書特別有感受,近年歐、美等世界各地都已經開始關注科技巨頭壟斷問題,政府也應該去思考規管關鍵是營造有效競爭的環境。
《巨頭的詛咒》一書也提醒,過去壟斷是觀察消費者福祉有沒有受影響,例如價格沒有上漲,但消費者福祉已經不單單僅是價格問題,而是掌握資訊就是掌握關鍵。作者在最後一章提出「如何不為惡」,嘗試提出願景主張,希望為科技巨頭劃定界線、數位時代的公平稅制,確保我們的數位健康與福祉,最後還有民眾的覺醒。
台灣之星電信在2021年積極布局5G市場,目標年底5G用戶數將超過56萬戶。隨著5G技術的普及,台灣各電信業者紛紛提高用戶數目標,力圖在這波科技浪潮中搶佔先機。中華電信目標年底達200萬戶,遠傳則是162萬戶,台灣大則是150萬戶。不僅如此,台灣之星也對年底的5G用戶數充滿信心。 目前,台灣5G總用戶數已超過150萬戶,預計年底將突破550萬戶。各電信業者都在拚網速、拚創新服務,並努力避免重蹈過去殺價競爭的覆轍。台灣之星在去年底已達成5G用戶數5%的滲透率目標,今年中則將目標提升至10%,並在年底前衝刺20%的滲透率。 台灣之星總用戶數約245萬戶,預計年底將成長至270萬至280萬戶。除了增加用戶數,台灣之星也著力於提升用戶體驗,提供高品質的網路服務和創新應用。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台灣之星將繼續努力,為用戶帶來更好的5G體驗。
2021年電信業者拚5G用戶增逾二倍。中華電信喊出200萬戶目標;遠傳拚月租滲透率30%,達162萬戶;台灣大要搶150萬用戶,台灣之星也看好年底5G用戶超過56萬戶。預估2021年底,台灣5G總用戶數可望超過550萬用戶。
目前台灣5G總用戶數超過150萬戶,各業者今年都將推升5G用戶及營收視為關鍵任務,各業者拚網速,拚創新服務,就是不能殺價競爭,電信三雄守住1,399元吃到飽的資費門檻,一邊衝刺用戶,不重蹈殺價競爭的窘境。
中華電信去年底5G用戶數超過60萬戶,日前法說會上喊出,今年6月底用戶數可望超越100萬戶,年底衝200萬戶。中華電信以4G加5G的優質網路,拿下Speedtest2020年下半年「台灣行動網速第一、「台灣行動網路涵蓋第一名」大獎,同時搭配ami Video 5G館」、KKBOX Hi-Fi無音損、Hami雲端遊戲,成為搶5G用戶關鍵。
遠傳今年8月5G用戶數目標要超過100萬戶,占月租用戶滲透率20%,年底要拚達成30%滲透率。遠傳目前行動用戶數706.9萬戶,其中,月租型用戶約540.7萬戶,年底5G用戶數可望達162萬戶。遠傳要以網速取勝,在兩大國際測速組織「Speedtest台灣5G報告」、Opensignal拿下5G網速冠軍,並積極打造遠傳心活服務,串聯用戶的數位生活。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日前表示,2021年更樂觀看待5G市場,今年底5G用戶滲透率要達15%至20%。台灣大日前也宣布5G用戶數已超過50萬戶,目前用戶數726.4萬戶,預估年底5G用戶數可望超過145萬戶,挑戰150萬戶。台灣大強打5G網路建設,涵蓋率稱冠業界,並衝刺高品質影音內容、雲端遊戲、電競級手遊等多元化應用。
台灣之星去年底提前達成5G用戶數5%的滲透率目標,今年中,滲透率要達10%,年底前衝刺20%滲透率目標。目前台灣之星總用戶數約245萬戶,年底要成長到270萬至280萬戶,預估5G用戶數要達到56萬戶。
台灣之星電信今年來積極布局,專注於中小企業市場,希望能在智慧城市及智慧球場的專網及智慧解決方案上大放異彩。隨著企業客戶營收成為電信產業5G戰局的關鍵,台灣之星正不斷強化自身的企業客戶行銷和產品團隊,目標是將企業客戶營收倍增。 2021年,台灣各電信業者紛紛在企業專網市場上展開激烈競爭。中華電信與日月光攜手打造半導體智慧工廠,遠傳鎖定智慧製造與台達電合作,台灣大啟動智慧倉儲,亞太電信打造智慧醫療,而台灣之星則專注於中小企業應用市場。 台灣之星的這一策略背後,是對智慧城市和智慧球場市場的深度洞察。為了實現目標,台灣之星近期大舉招兵買馬,不僅強化了企業客戶行銷,還對產品團隊進行了全面升級。這一切,都為了在激烈的市场競爭中,讓台灣之星的企業客戶營收實現倍增。 在技術創新方面,台灣之星也不遺餘力。它與業界領先的技術提供商合作,共同開發了一系列智慧解決方案,以滿足中小企業在數據傳輸、遠程控制、安全保護等方面的需求。這些解決方案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還降低了運營成本。 展望未來,台灣之星將繼續深化其在智慧城市和智慧球場市場的布局,不斷拓展業務範圍,為更多中小企業提供優質的專網服務。在5G技術的推動下,台灣之星相信,自己將在企業專網市場上取得更加出色的表現。
中華電信今年已經喊出5G用戶200萬目標,加強建設就是要發展5G企業專網和相關智慧應用,看好基礎已成,5G企業專網應用可望開花結果。
去年底中華電信與日月光、高通聯手打造全球首座5GmmWave企業專網智慧工廠,將日月光的智慧工廠從4G延伸至5G,以超高速、低延遲技術特性,導入無人搬運車、MR(混合實境)眼鏡做遠端維修等應用。
中華電信也與廣達合作智慧醫療解決方案,以台大雲林分院為主要應用場域,未來可應用到偏鄉醫療院所,搶攻5G智慧遠距醫療。
遠傳看好製造業及半導體產業,發展相關的企業專網解決方案,先和台達電、微軟打造台灣首座5G智慧工廠,導入5G專網、AMR(自主移動機器人)、AOI(瑕疵檢測數據分析)、微軟雲計算、MR等應用,
遠傳在聯發科IC封測的合作廠京元電子、矽格和日月光的產線建置3.5GHz 5G基站,建立專網,提升通訊晶片的檢測效率與品質管控。近期更在聯發科技通訊晶片研發總部,打造5G毫米波互連互測的垂直場域,此舉使聯發科5G毫米波晶片研發能力強化,更易於導入全球市場。
台灣大與旗下的momo購物合作智慧倉儲,建立企業專網,並與台塑集團旗下台塑貨運在長庚養生村推動自駕車,現在已經進入PoS(服務驗證)階段,還和北市府計畫啟動老人健保語音客服機器人等應用。
台灣之星深耕智慧城市及智慧球場的專網及智慧解決方案,鎖定中型與中小企業,近期台灣之星大舉招兵買馬,強化企業客戶行銷跟產品團隊,目標是企業客戶營收倍增。
台灣大哥大28日宣布,5G用戶數已突破50萬大關,而電信龍頭中華電信也透露,5G用戶已超過60萬,這個數字比預期還要高,顯示5G在台灣的普及速度相當驚人。遠傳5G用戶穩定成長,加上台灣之星超過10萬,全台5G用戶合計已達160萬。根據各大電信公司的展望,台灣5G總用戶數有望在2021年底超過570萬,滲透率達20%。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表示,5G用戶數目目標將提前達成,並希望帶動5G相關應用服務蓬勃發展。台灣大積極建設5G基站,目標年底達到15~20%滲透率,挑戰140~150萬用戶。遠傳電信則目標在2021年底前達到30%的滲透率。台灣之星則以挑戰50萬5G用戶為目標。亞太電信雖然開台時間較晚,但同樣訂出積極目標,力拚20萬5G用戶。台灣5G用戶成長速度較南韓等國家快,顯示台灣在5G領域的發展潛力。
根據各大電信公司2021年的展望目標,台灣5G總用戶數有機會在2 021年底超過570萬、突破20%滲透率。
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日前表示,5G用戶2020年挑戰50萬,2021年 6月百萬5G用戶目標將提前達陣,行動通信分公司總經理簡志誠進一 步指出,目前5G用戶已達60萬、5G用戶成長速度比預期來得快,中華 電信加速5G用戶普及,希望帶動5G相關應用服務蓬勃發展,藉由愈來 愈多企業及個人用戶使用,創造更多創新應用服務受到市場青睞。
台灣大表示,該公司自2020年7月推出5G服務之後,積極建設3.5G Hz高速基站,目前5G基地台已完成6,000座,除了5G涵蓋率領先業界 ,5G用戶數也以「能所不能」的氣勢快速增加,近日已正式突破50萬 大關,滲透速度超乎預期。2021年年底台灣大將以5G用戶達到15∼2 0%滲透率,挑戰140∼150萬用戶為目標。
遠傳電信28日表示,遠傳5G用戶數目前穩定成長中,並帶動行動服 務營收成長,顯示網路使用量高的消費者對遠傳的信心。遠傳目標2 021年8月將超過100萬戶,滲透率20%,力拚2021年底前達30%的滲 透率。
台灣之星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28日指出,台灣之星5G用戶已超過1 0萬,2021年年底將挑戰5G用戶20%滲透率,以目前行動總用戶數24 5萬來看,台灣之星年底以挑戰50萬5G用戶為目標。
亞太電信2020年11月5G才剛開台不久,但同樣訂出積極目標,亞太 電28日表示,5G用戶目標年底挑戰滲透率10%,以目前203萬行動用 戶來看、力拚20萬5G用戶。
全台行動電話總用戶數截至2020年第三季達2,920萬,以各大電信 公司目前加總5G用戶數160萬來看,全台5G滲透率約5%。
南韓與美國並列全球5G最早開台的國家,其中,南韓2019年4月5G 開台,經過半年時間,5G用戶數200萬、滲透率不到4%,經過一年、 南韓5G用戶達634萬、滲透率12%。
而台灣於2020年6月底7月初5G陸續開台,5G用戶成長速度相較南韓 等國家都來得快。
台灣之星(3157)近來在市場策略上不斷求新求變,針對不同客群量身打造專屬方案,展現出分眾經營的獨特魅力。去年,台灣之星在學生族群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果,特別是疫情帶動的線上學習潮,讓中小學生申辦成長達2.8倍。為了搶占寒假市場,台灣之星將U25瘋iPhone專案加碼,並將優惠擴及至教職員工,預計今年業績將增加一成。 台灣之星對於不同族群的行為與習慣進行了深入研究,陸續推出多款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專屬資費與優惠方案。像是U25學生、U15中小學生、O60樂齡族、家族省等,都是為了滿足不同客群的特定需求。朱曉幸副總表示,針對中小學生推出的零月租方案,不僅解決了家長申辦的困擾,也因應了疫情對線上學習的影響,讓U15中小學生的申辦量在2020年強勢成長2.8倍。 在產品方面,iPhone12系列手機的熱潮帶動了5G高資費申辦量的顯著成長。月租費在1,199元以上的5G資費量能,較推出前成長兩倍。U25學生對於iPhone系列相當熱愛,2020年累計申辦量比前一年增長49%。為了吸引更多學生客群,台灣之星在寒假期間推出限定優惠,並將優惠擴及全校園的教職員工,預計將帶動整體業績增加一成。
台灣之星深究不同族群的行為與習慣,陸續推出U25學生、U15中小學生、O60樂齡族、家族省等多款針對不同族群的專屬資費與優惠。發現父母幫子女申辦門號時,關注月租費價格、上網時間及用量方面,去年針對U15中小學生推出「孩子門號免費領」,月租零元,免費使用門號管理功能,希望孩子學習自律,讓行動科技成為陪伴成長的學習工具,寒假期間推出U15中小學生限定方案,「hereu HeroWatch 4G防水兒童智慧手錶」零元。
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朱曉幸表示,針對中小學生推出零月租方案後,解決家長申辦痛點,加上疫情增長線上學習趨勢,U15中小學生2020年全年申辦量強勢成長2.8倍。
台灣之星觀察,iPhone12系列手機人氣爆棚,帶動5G高資費申辦量顯著成長,月租1,199以上5G資費量能較推出前成長兩倍,U25學生對於iPhone系列相當歡迎,2020年累計申辦量較前一年增長49%,特別在寒假期間推出限定優惠並擴及全校園的教職員工,可望帶動整體業績增加一成。
立法院近日三讀通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三期特別預算案,其中5G網路建設計畫編列了155億元的大筆補助款,這對台灣的電信業來說,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這筆錢將如何分配,成為了五家電信商競相爭奪的焦點。
通傳會(NCC)表示,這次五大電信公司的5G加速計畫將從原本的5年縮短至2年半,基地台建設數量從原本的1萬6,000台增加到3萬9,000多台,人口覆蓋率則從5年的50%提升至85%。
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表示,對政府編列預算促進5G發展感到樂觀,他們將加速布建5G基礎網路,預計2020年5G基地台建設數量將超過4,000座,2021年年底則將超過1萬座,並將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動態調整,讓全民都能及早體驗到5G智慧生活的便利。
台灣大則建議,補助辦法中應加入「競爭機制」,不能只依標金比例分配,並建議可以參考4G共構共站的經驗,促進業者在全國重要交通設施沿線加速5G建設,讓全國各地的人民都能感受到5G服務的實惠,同時也縮短城鄉差距。
遠傳則支持採用標金比例分配機制,總經理井琪表示,雖然總會有人提出對自己有利的看法,但最終的決定還是看NCC的判斷,遠傳將尊重NCC的決定。
台灣之星則支持依照標金比例做為分配原則,亞太電則表示支持NCC的決定。
這次立法院通過的5G補助款,包括2021年補助99.23億元、2022年補助55.73億元,總計約155億元。未來2023至2025年將再規畫各55.64億元、25.89億元、及30億元,總計266億元。這筆錢將用於建置5G基礎設備,並鼓勵電信業者採用國產5G設備,目標是前瞻第三期5G業者新建的設備、國產品牌比率達40%,並計畫組成5G國家隊,與國際大廠建立供應鏈夥伴關係。
台灣之星為了中期營運發展,大膽啟動聯貸案,決定向台新國際商銀等11家金融機構借入7.3億元。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於19日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充實中期營運資金、購置機器及相關設備、還債,其中更包括重要的5G網路建設投資。台灣之星在2020年的資本支出已達50億元,總經理賴弦則預告,2021年的5G資本支出將超過2020年,因為5G用戶數已超過10萬,滲透率也超過了原訂的5%目標。為了達成2021年年底15~20%的5G滲透率目標,台灣之星目標在2021年吸引270~280萬用戶。此外,台灣之星在2020年以197億元標下3.5GHz的40MHz頻譜,並在2020年2月啟動私募案籌措160億元,用於支付5G頻譜標金及初期網路建設。如今,為了應對中期5G營運資金需求,再次啟動73億元聯貸案,顯見台灣之星對5G的投資決心。雖然2020年營收略低於2019年,但EBITDA已連續兩年轉正。賴弦強調,2021~2022年將是台灣之星資本支出的高峰期,預計資本支出將更高。
台灣5G標金衝出1,380.81億元,根據統計,中華電信貢獻占比35%,遠傳次之為31.2%,台灣大及台灣之星分別為22.2%、14.3%。
為鼓勵電信業者競標後加速5G網路建設,行政院提出五年266億元補助方案,2021年補助99.2億元,明、後兩年各為55.7億元,接著再補助25億至30億元,預期目標再2024年非偏鄉地區5G覆蓋率達八成,且在第三年起要採用國產設備。
但補助款怎麼分配是關鍵。業者普遍認為,應該按照標金貢獻比例分配補助款,以此標準,中華電信可獲得補助款達90億元以上,引起台灣大反對。
業者檯面下角力不斷,到處拜會政委與主管機關等陳述意見。據了解,業者私下都去找過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各自陳述應該或不該以標金比例分配。
對於拿到政府補助,業者都深具信心。中華電強調,樂見政府編列預算促進5G發展,將加速、加量布建5G基礎網路。
五大電信公司為了爭取補助預算,5G建設再加速的營運方向確定。 通傳會(NCC)表示,五大電信公司5G加速計畫將由5年縮短為2年半 ,基地台建設數量由1萬6,000台增加至3萬9,000多台,人口覆蓋率由 5年50%提升至85%。
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19日表示,樂見政府編列預算促進5G發展, 公司將加速、加量布建5G基礎網路,中華電2020年5G基地台建設數量 超過4,000座,2021年年底5G基地台數累計將超過1萬座,並視客戶需 求機動增加,讓全民及早享受5G智慧生活,也帶動產業共同創造數位 經濟,強化國家競爭力。
台灣大19日建議,應在補助辦法中納入「競爭機制」,不能只依標 金比例分配,除此,可比照4G共構共站經驗,促成業者提前在全國重 要交通設施如高鐵、台鐵、公路沿線等場所,以「共構共站方式」加 速5G建設,使全國各地人民都對5G服務有感,並藉此縮短城鄉差距。
遠傳則是支持採用標金比例分配機制,總經理井琪日昨在公開場合 針對此一議題回應表示,總是會有人表達對自己有利的陳述,公不公 平自有定論,最後就看NCC的決定,遠傳都會尊重。
台灣之星支持依照標金比例做為分配原則,亞太電則表示支持NCC 的決定。
這次立院通過的5G補助款,包括2021年補助99.23億元、及2022年 補助55.73億元,合計約155億元,接下來2023∼2025年將再規畫各5 5.64億元、25.89億元、及30億元,尚待立法院未來審議,五年合計 共266億元。
據了解,透過5G補助款,NCC將同步要求電信業者在5G戰略需求地 區、大眾交通樞紐、重要產業發展區域建置5G基礎設備,另外,也將 透過鼓勵措施激勵電信業者採用國產5G設備,目標為前瞻第三期5G業 者新建的設備、國產品牌比率達40%,並規劃透過5G國產品牌的自主 資安技術組成5G國家隊,與國際大廠組成供應鏈夥伴關係。
台灣之星2020年資本支出約50億元,總經理賴弦五日昨表示,202 1年5G資本支出將高於2020年,由於台灣之星5G用戶數已在2020年11 月超過10萬用戶,5G用戶滲透率超過原訂2020年年底5%目標,因此 ,2021年將加快5G網路建設速度。
台灣之星2021年5G用戶目標,目前訂出年底達5G滲透率15∼20%。 台灣之星現有245萬行動電話用戶,2021年挑戰270∼280萬用戶。
台灣之星2020年以197億元標下3.5GHz的40MHz頻譜,為因應營運建 置所需資金,2020年2月啟動私募案籌措160億元資金,主要用來支付 龐大5G頻譜標金以及初期5G網路建設,2021年因應中期5G營運資金需 求,再啟動73億元聯貸案,凸顯5G是一個重投資的產業。
台灣之星2020年全年營收128.7億元,略低於2019年的131.2億元, 但2018∼2019年已連續兩年EBITDA轉正。賴弦五強調,2021∼2022年 對於台灣之星來說,將會是資本支出的最高峰,2020年資本支出約5 0多億元,2021及2022年的資本支出將更高。
台灣之星電信在5G發展的攻防戰中,面臨著多項挑戰與機會並存的局面。隨著4G頻譜是否可納入5G共頻共網、5G標金比例的補助款分配以及3G共用平台的議題逐漸浮出面,台灣之星必須在這場電信業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首先,關於4G頻譜的共用問題,台灣之星與遠傳電信站在同邊,力圖將4G頻譜也納入5G共頻共網的範圍。這一舉動若獲得政策支持,將對台灣之星未來的5G競爭力產生顯著影響。然而,中華電和台灣大則持反對立場,這也讓這一議題成為了各大電信公司攻防的焦點。 其次,在5G建設補助款的分配上,台灣之星與中華電、遠傳、亞太電信站在同一陣營,支持將5G標金比例納入補助款分配機制。而台灣大哥大則持反對意見。這一爭議不僅關係到補助款的分配,更影響到未來5年各家電信公司的獲利表現。 再者,3G網路共用平台的問題,台灣之星目前並未規畫關閉3G網路,這讓它在未來的3G共用平台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在市場傳出3G網路關閉時程可能提前至2022年甚至2021年的情況下,台灣之星的3G網路可能成為電信三雄未升級4GVoLTE用戶的共同平台。 總結來說,台灣之星在5G發展的道路上,既要應對內部的挑戰,也要面對外部的競爭。如何在這場攻防戰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將是台灣之星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隨著行動網路、寬頻上網以及電視收視的融合,消費者在選擇服務時,越來越傾向於多合一的包裹型資費方案,這不僅方便管理,還能享受更多的折扣優惠。台灣之星電信看準這一趨勢,推出了多項整合方案,讓消費者能夠以更划算的價格獲得更多服務。 過去,消費者若是需要行動網路、寬頻上網和電視收視服務,往往需要向三家不同的業者申請,這樣的分散管理讓許多人感到麻煩。近年來,有線電視業者積極推廣有線電視與光纖上網的整合方案,有的甚至提供申辦寬頻上網送有線電視的優惠。而中華電信也不甘示弱,結合光纖上網及MOD進行反擊。 在這波整合潮流中,台灣之星的「好速成?方案」格外受到矚目。該方案將行動網路與光纖上網結合,月租價格低至41折。原價達2,498元的5G和200M光纖上網,一起申辦僅需1,399元;若是分開申裝,原價則高達3,898元,一起申辦則降至1,599元。這對於其他業者來說,1G光纖上網的月租費就要2,399元,而300M則為1,399元。 台灣之星的寬頻上網資費也十分實惠,20M傳輸速率的月租價格為299元,而1G的價格更是低至999元。相比之下,其他業者的20M傳輸速率月租費要高達662元,1G月租費則為2,399元。 對於想要享受高速上網的消費者,台灣之星的「飆速雙飽」方案更是不二選擇。辦理門號並搭配套餐光纖寬頻,4G行動網路月租價格從399元起跳,搭配20M光纖寬頻每月僅需299元。若分開辦理,每月要付698元,而在台灣之星一起辦理,每月僅需399元,綁約期間可省下8,970元,相當於打57折。此外,台灣之星5G搭配光纖寬頻的資費一起辦理僅需1,399元,打37折優惠,綁約期間共省下71,970元。
台灣寬頻市場戰火延燒,電信大戰一触即發!近期,台灣寬頻上網家戶數已突破600萬戶,行動電信與有線電視業者為了搶攻市場,紛紛推出跨業合作方案。其中,台灣之星電信與中嘉策略結盟,推出的「台灣之星寬頻」方案,以30個月綁約、最低月繳399元起,創下業界破盤價,讓市場驚艷不已。
隨著各大電信業者搶攻寬頻市場,業界預測2021年將迎來行動與寬頻資費的大亂鬥,力圖奪取中華電信寬頻上網的市占地盤。台灣寬頻上網服務主要分為ADSL、光纖及有線電視寬頻,其中ADSL及光纖服務用戶數約400萬戶,中華電信佔據近七成市占率。而近年來,有線電視業者積極拓展寬頻業務,與電信業者策略結盟,市占率達28%,有線電視寬頻用戶數快速成長至172萬戶。
台灣大攜手凱擘推出「好速成?方案」,月租僅需1,399元,結合5G與200M光纖上網,原價2,498元,折扣達41折。遠傳則與中嘉、TBC合作,推出「一費三享」方案,月繳699元起,提供4G上網吃到飽、有線電視及寬頻上網前六個月免費,後續每月699元。而台灣之星則與中嘉合作,推出「台灣之星光纖寬頻」,月租299元起,結合4G上網,月繳399元起。
面對激烈競爭,中華電信表示將採取品質戰略,確保網路品質,並透過升速策略,維持寬頻業務營收及平均帳單金額。雖然去年底寬頻用戶數小幅衰退,但平均帳單金額不斷提升,寬頻接入業務營收逆勢成長1%。
台灣之星電信近期在5G市場上發展出一系列新策略,針對當前電信產業的三大爭議,展開積極的攻防戰。以下將為大家詳細解析這三大爭議,並帶領大家了解台灣之星如何應對。 首先,關於4G頻譜是否納入5G共頻共網的議題,台灣之星與遠傳電信站在同邊,主張將原本的4G頻譜延伸至5G共頻共網,這樣一來,一旦政策支持,台灣之星將在未來的5G競賽中取得相對優勢。然而,中華電和台灣大則持反對立場,這也成為了各大電信公司開春後的攻防重點。 其次,關於5G標金比例是否納入補助款分配機制,台灣之星與中華電、遠傳、亞太電表示支持,但台灣大哥大則持反對立場。此外,部分業者建議補助款應按總量計算,而非僅以超出送件計畫建設的基地台數為準。 最後,3G網路共用平台的議題也引起關注。目前,中華電、台灣大和遠傳電信都計劃在2024年關閉3G網路,而台灣之星則未規畫關閉3G網路。市場傳出,若NCC配合修改相關行動寬頻業務管理規則,3G網路關閉的時程可能提前至2022年甚至2021年。在此情況下,台灣之星的3G網路可能成為電信三雄未升級4GVoLTE用戶的共同平台。 總結來說,台灣之星在5G市場上展現出積極的態度,面對三大爭議,公司不僅展開積極的攻防戰,更展現出其市場前瞻性和策略思考。未來,台灣之星在5G市場上的發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