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之星電信(未)公司新聞
謝繼茂表示,5G的投資金額非常大,若資費不能維持穩定性,對所有電信業者都會是傷害,因此,短期內中華電信5G資費不會調降,並認為台灣大、遠傳最近推出的資費價格戰都是非常短期的短打策略,對中華電的影響不會很大。
他強調,等到5G市場比較成熟時,例如5G用戶數相對比較多、5G網路覆蓋率比較高的時候,才有機會調整5G資費,目前5G仍在建設中,維持資費穩定很重要。
但反觀亞太電信近日在數位門市鎖定新申辦/攜碼用戶祭出199/299上網吃到飽、網內互打免費的雙飽資費,合約期12個月。其中,299資費不限速上網吃到飽、網內互打免費,網外每月再送299分鐘,199方案則限速21Mbps上網吃到飽、網內互打免費,網外每月還會再送20分鐘通話費。
台灣之星除了祭出月租299元、4G不限速上網吃到飽,再送5G流量之外,陸續推出的學生資專方案,截至今年2月,已占新增用戶數占比破4成,相較去年同期成長12%,最近再推「家族省」資費,包括「U15中小學生」0月租方案,以及「U25學生」單辦4G門號月租199元起。
【台灣新聞】 電信三雄再次展開499雙飽資費戰!中華電、台哥大、遠傳三大電信公司,針對4G資費市場,再度祭出「短打」策略,推出499元上網吃到飽、網內互打免費的雙飽方案。這次,遠傳率先在3月底於網路門市推出499雙飽促銷戰,台灣大接棒於4月1日推出一個月期限的短打499雙飽,而中華電則授權各門市機動提供此資費方案。 雖然台灣已邁入5G時代,5G用戶數已超過200萬,但4G市場仍不斷有新戰術出現。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次499雙飽資費戰,與行動用戶NP(號碼可攜)近來的變化有關。根據NCC的統計,台灣之星近半年來新增用戶數高達近15萬,亞太電也增加了3,900多戶,而中華電近半年來用戶減少了26,782戶。 台灣5G用戶增加速度超過預期,但5G用戶數仍只佔國內行動電話總體用戶的7%左右。5G資費雖相對國際較便宜,但由於5G基地台覆蓋率不足,加上消費者對499雙飽資費的依戀,使得4G用戶升級轉換5G資費的動力不足。 在這波499雙飽資費戰中,遠傳主打「寵愛自己旅遊去」專案,台灣大則推出mo幣多專案,中華電則由各實體門市彈性提供499雙飽資費。而台灣之星則針對2018年雙11的188雙飽4G用戶發出「上網優惠將到期通知」,並提供5G 299不限速雙飽,成為時下5G最犀利的資費方案。
電信三雄再度啟動499上網吃到飽、網內互打免費的雙飽資費價格 戰,遠傳3月底在網路門市祭出499雙飽促銷戰,台灣大接棒於4月1日 以一個月期限短打499雙飽,電信龍頭中華電信則授權各門市機動提 供499雙飽資費。
儘管台灣已進入5G時代,而申辦5G用戶累計至今亦已超過200萬, 不過,電信業者針對4G資費,仍不定時「短打」價格戰,尤其在闊別 半年後,近期再度祭出499雙飽,而且由電信三雄發動,動見觀瞻。
市場人士觀察認為,這或許與行動用戶NP(號碼可攜)近來出現不 小變化不無關係。根據NCC「行動寬頻業務用戶數統計」3月31日的最 新統計,截至2月底,中華電信行動用戶1,055萬最多,其次是台灣大 的710萬、遠傳706萬,及台灣之星的258萬、亞太電204萬。
以2月NP用戶數來看,電信三雄只有中華電淨增3,656戶,台灣大、 遠傳流失的用戶各在10,296、及3,752戶,反觀兩家新進業者台灣之 星淨增38,028戶、高居五家電信公司之冠,亞太電也增加了3,992戶 ,尤其台灣之星近半年來,新增用戶數高達近15萬,亞太電新增9,6 00多用戶、台灣大增加7,747戶 、遠傳增加2,250戶,反觀中華電近 半年來用戶減少了26,782戶,五大電信中,中華電信用戶流失反而比 較明顯。
台灣5G用戶增加速度遠比電信業者預期來得快,但目前200多萬5G 用戶僅占國內行動電話總體用戶2,900多萬約7%左右,距離電信三雄 預估年底達到20∼25%甚至30%滲透率仍有一段距離。
國內5G資費相對國際其它國家便宜,之所以仍無法帶動大批4G用戶 升級轉換5G資費,一者,5G基地台的全台覆蓋率仍不及4G且覆蓋比例 還不高;再者,2018年掀起的499雙飽資費已在消費者心「根深柢固 」,雖然電信三雄5G資費最低599元即可申裝,但5G網內互打免費需 月繳999元起跳,5G上網吃到飽及網內互打免費的雙飽資費最低門檻 更達1,399元,499雙飽無形中已變成5G普及的「障礙門檻」。
5G普及之前,得先「綁住」4G客戶,近期電信三雄再戰一波499雙 飽資費,遠傳3月底在網路門市主打「寵愛自己旅遊去」專案,其中 包括499雙飽資費之外,加碼送1,000元旅遊金活動。台灣大網路門市 4月1日開打mo幣多專案,499雙飽之外,在momo購物每月最多再回饋 350元mo幣。中華電信則由各實體門市彈性提供499雙飽資費。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之星不僅近半年新增用戶驚人,最近更針對2 018年雙11的188雙飽4G用戶發出「上網優惠將到期通知」,並提供5 G 299不限速雙飽,成為時下5G最犀利的資費方案,後續效應受到市 場矚目。
【台北訊】隨著5G技術的迅速發展,台灣的電信業界正掀起一波人力招募高潮。近期,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以及台灣之星等主要電信業者紛紛宣布將加大招聘力度,預計今年至少釋出3,000個職缺,以應對5G帶來的巨大人力需求。 中華電信透露,今年將釋出1,800個職缺,這是近14~15年來的新高。除了基層員工,公司還將大量招募AI、大數據分析、物聯網、資安、雲端、資訊通、AR/VR、IDC、企業M化等領域的專才。為了拓展海外市場,中華電信也將招募具有國際業務拓展經驗的人才。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今年對外招募人才比去年多近千人,並特別著眼於科技、數位行銷、工程人員等領域。為了積極朝東南亞區塊發展,台灣大已著手招募東南亞人才,並在台灣大學設立獎助學金,吸引更多優秀東南亞人才加入。 遠傳則表示,將針對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5G新經濟領域人才,招募人數無上限,並已累積相當的核心技術研發能力。 而台灣之星則在3月中旬啟動了「TSTAR行銷接班人」實習招募活動,為5G市場廣納新血。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指出,2021年5G相關職缺招募占比達10%,並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實現新興應用領域員工數倍增長。過去一年,台灣之星已成功延攬了物聯網、大數據、AI人工智慧、雲端及邊緣運算技術等數百位跨領域優秀人才。 此外,亞太電信也正展開數位轉型,今年將招募超過200名數位科技人才,包括AI、物聯網、大數據、資安及資通訊等領域的專才。
市場人士分析,加計台灣大哥大今年釋出千位職缺,及遠傳對外表示今年對外招募人力無上限來看,因應5G發展需求,電信三雄今年至少釋出3,000人以上的人力需求,將活絡就業市場。
中華電信2006∼2015年每年招聘300∼600人,因應4G開台及營運需求,2014∼2016年每年擴大至700∼800人,布局5G,加上進入退休潮,2019年開始,每年徵才規模都在千人以上,2020年原本規畫1,600名人力需求,當年年中擴大至1,800人,今年以1,800人為目標,近兩年招募人數創14∼15年來新高。總公司、行動通信分公司、數據分公司、企業客戶分公司、國際分公司、中華電信研究院都陸續公告招募訊息,校園徵才提早於上周起跑。
中華電為兼顧電信核心業務及5G創新服務發展,今年徵才需求除了基層員工,相當大比重鎖定AI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物聯網、資安、雲端、資訊通、AR/VR、IDC、企業M化、新興業務方面專才,並為拓展東南亞等海外市場,亦重點招募具國際業務拓展經驗人才。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日昨透露全集團今年對外招募人才比去年多,估近千人,科技、數位行銷、工程人員招募人數不設上限。台灣大接下來將積極朝東南亞區塊發展,去年已著手招募東南亞人才,在台招聘東南亞人才,質是夠的,但量不夠,林之晨特別以他個人名義在台灣大學設立獎助學金,希望為台灣大、AppWorks招募更多東南亞人才。
遠傳表示,為布局5G產業鏈發展,2021年針對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5G新經濟領域人才,招募人數無上限。遠傳近年來已累積越來越多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大幅降低新技術委外比例。
台灣之星3月中旬啟動「TSTAR行銷接班人」實習招募活動,為5G廣納新血,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表示,2021年5G相關職缺招募占比達10%,力拚未來二年新興應用領域員工數倍增成長。過去一年已延攬物聯網、大數據、AI人工智慧、雲端及邊緣運算技術等數百位跨領域優秀人才加入。
亞太電信正展開數位轉型,今年將延攬AI、物聯網、大數據、資安及資通訊等領域的數位科技人才,目標招募超過200名生力軍。
中華電信昨(15)日宣布,校園徵才活動開跑,延續去年2020 5G元年,擴大招募5G相關應用等科技研發、企客行銷、網路基礎建設、資通訊技術等領域校園菁英或社會新鮮人,董事長謝繼茂表示,2021年中華電信將以「5G與轉型」做為雙軌策略主軸,除加速5G建設、相關5G智慧應用,也會透過併購強化自主能力,透過合作夥伴共同建構智能5G雲服務平台等雲端垂直應用服務。
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指出,5G及IoT垂直雲端發展應用,是企業數位轉型基礎,除在台灣市場外,未來也將持續拓展海外市場,向海外輸出台灣5G智慧應用經驗,人才也至關重要。
中華電信未透露今年徵才人數。但中華電信近年面臨大舉退休潮,去年徵才人數擴大至1,800人,今年應該也差不多。
台灣大表示,身為新世代電信科技公司,持續招募5G相關應用人才,包括資料科學家、新創產品開發工程師及遊戲、影音等娛樂內容的人才布局,特別是在AI、大數據及物聯網等領域,並擴大徵才的觸角,國外攬才、評估併購或投資新創公司、與AppWorks School合作培訓。
台灣大強調,重視人才的「質」,對於優秀新創人才招募人數無特別設限。
遠傳則表示,布局5G產業鏈發展,積極擴大團隊、回應市場對5G新時代的期待,2021年針對「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5G新經濟領域人才,招募人數無上限。近年來,已累積愈來愈多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大幅降低新技術委外比例。
台灣之星表示,過去一年來已延攬包括物聯網、大數據、AI人工智慧、雲端及邊緣運算技術等數百位跨領域優秀人才,今年釋出上千個職缺。
其中,5G相關職缺招募占比達10%,力拚未來兩年新興應用領域員工數倍增成長,並啟動「T STAR行銷接班人」實習招募,大搶年輕人才。
亞太電信積極布局5G,拓展智慧生活相關應用,將延攬大數據、資安、AI、雲端、IoT及ICT等數位科技領域頂尖人才,目標募集超過200名新生力軍。
台北之星電信再創佳績!去年(2020年)整體行動用戶數年增超過23萬,成為業界唯一正成長的電信公司。不僅如此,在用戶流失率方面,台灣之星也因為不斷進化網路品質、深耕經營用戶體驗,讓流失率持續創新低,比鄰三大電信,年降幅業界第一。對於2021年的展望,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表示,公司將持續以用戶需求為優先,並積極建設5G網路,目標年底六都市區涵蓋達90%,並完成6,000站的5G訊號涵蓋範圍,挑戰5G用戶數突破50萬,以及整體行動用戶數相較前一年增加25萬。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之星自2018年轉正後,EBITDA已連續三年全年正數,為5G元年再繳出不俗的成績。朱曉幸也表示,雖然2020年對於所有電信業者來說都是充滿挑戰的一年,特別是5G頻譜拍賣競標的總標金刷新全球最高紀錄,但台灣之星依然堅韌不拔,推出了多樣「全民5G」資費方案,逆勢突圍。在5G建設方面,台灣之星的可用率與三大業者相近,達14.8%,並在多項指標上提前達標。
朱曉幸強調,截至2020年底,台灣之星的5G用戶數已超過12萬,滲透率達5%,並在高密集人口區的網路涵蓋達80%。在這一連串的佳績背後,台灣之星2020年的營運也逆勢迎來滿載,包括行動用戶數業界唯一正成長、用戶流失率創新低、EBITDA連續三年正數。2021年,台灣之星將繼續努力,力拚5G建設,並目標完成6,000座基地台建設,讓5G用戶數累計突破50萬。
展望2021年,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表示,台灣之星將持續以用戶需求為優先並積極建設5G網路,目標2021年年底六都市區涵蓋達90%,完成6,000站的5G訊號涵蓋範圍,挑戰5G用戶數突破50萬,及整體行動用戶數相較前一年增加25萬。
另外,電信業關鍵營運指標的EBITDA,台灣之星更是自2018年轉正後,連續三年全年正數,為5G元年再繳不俗成績奠定基礎。
台灣之星表示,對於台灣所有電信業者而言,2020年無疑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尤其5G頻譜拍賣競標的總標金,刷新全球最高紀錄,更使得4G、5G的「跨世代之路」荊棘滿布。
台灣5G服務在2020年6月底、7月初陸續開台營運後,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台灣整體5G用戶數已超過百萬,但建設初期的龐大支出也為各家業者帶來不容忽視的財務壓力。
面對艱困的大環境,台灣之星展現出小業者的堅韌,並憑藉站在消費者立場而思量推出的多樣「全民5G」資費方案逆勢突圍。朱曉幸表示,5G為電信業者帶來新機會的同時,也伴隨著營運層面的挑戰,然而即便環境艱困、公司規模較小,台灣之星仍積極投入5G建設,不僅5G可用率相近三大業者達14.8%,更在多項指標提前達標。
朱曉幸強調,台灣之星截至2020年年底,5G用戶數已超過12萬、滲透率5%,同時高密集人口區的網路涵蓋達80%。不僅如此,2020年營運也逆勢迎來佳績滿載,達成行動用戶數業界唯一正成長、用戶流失率創新低、EBITDA連續三年正數,2021年力拚5G建設完成6,000座基地台建設,5G用戶數累計突破50萬。
緯謙具備人工智慧技術及雲端服務實務經驗與醫療IT應用需求,台灣之星可依需求客製化5G企業連網解決方案,提升智慧醫療產業效能。
台灣之星指出,秉持「3E」原則,醫療院所與照護單位藉由「Engage接軌」5G提升醫療效能,在智慧醫療轉型服務的「Empower賦能」之下,改善醫護與患者的安全性,降低醫療照護人員的工作負擔,創造「Earn獲利」局面。
台灣之星指出,人口結構高齡化,智慧醫療成為新興經濟重要領域。Global Market Insights預估,2020至2026年間,遠距醫療市場規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從450億美元成長至1,755億美元。醫護人力需求供不應求,2024年預計出現將高達2萬人左右的醫護缺口,健康照護產業可預見將迎來一波數位轉型的趨勢。
台灣之星電信在國際競爭中,不僅持續推動5G網路建設,還積極響應政府前瞻計畫3.0的補助政策,以加速台灣5G發展。近期,行政院通傳會(NCC)委員會議決議通過,將編列2021至2022年共155億元補助款,用於5G網路建設。這項資助計畫對台灣之星電信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 根據NCC的「補助5G網路建設作業要點」,補助款將根據各電信業者標得的5G頻寬數量分配,並啟動建設競賽機制。台灣之星電信若能超過其事業計畫書所承諾的基地台建設數量,就有機會申請補助。此外,凡是在2020年已建設完成的基地台,也能申請補助。 為了促進國產化設備的採用,NCC在行政院的要求下,將提前於2022年鼓勵電信業者採購本土5G設備。從2023年起,NCC將嚴格要求電信業者至少40%的設備採購國產,並對採購本土設備的業者提供補助。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表示,透過這項補助計畫,預計五年內台灣5G基站將可達到5萬6,500座,縮短至兩年半就要達到85%的人口涵蓋率。對於台灣之星電信來說,這意味著有機會加速其5G網路擴建計畫。 根據預估,兩年內的補助預算約可補助1萬2,000座5G基地台。NCC強調,所有頻段,包括3.5GHz、28GHz及4G復用頻段建設的基站,都可申請補助。 此外,補助辦法還特別設定了保障新進業者的機制。在補助款的分配上,台灣之星及亞太電爭取6%補助款的機會較高。NCC規畫在5月中旬首次開放業者申請,第二期申請時間則定於9月,若有剩餘補助款,將在年底前再開放申請。
至於國產化設備補助部份,在行政院要求下,NCC決定提早推動, 原訂2023年啟動國產設備補助,將提前於2022年鼓勵電信業者採購本 土5G設備,但NCC強調,2022年只鼓勵不補助,2023年開始將嚴格要 求電信業者必須40%採購國產設備,屆時才會針對電信業採購本土設 備進行補助。除了2021年框列99.32億元、2022年55.73億元合計共1 55億元補助款之外,2023∼2025年還有111億元5G補助款、待立法院 通過後實施。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表示,原本電信業者在投標事業計畫書 上,規劃五年內建設1萬6,400座基地台,但透過補助款加速加量,預 計五年國內5G基站將可達到5萬6,500座,而原本業者規劃五年內5G基 站達到人口涵蓋率50%,現將縮短至兩年半就要達到85%。
以5G基地台每座目前約造價260萬元、最高補助約49.5%計算,初 估兩年補助預算約可補助1萬2,000座5G基地台。NCC強調,3.5GHz、 28GHz及4G復用(refarming)頻段建設的基站都可申請補助。其中, 3.5GHz將依每基站最高補助49.5%,在4G refarming頻段建設的5G基 站,會採定額補助。
補助辦法也特別制定保障新進業者的機制,扣除3%補助垂直場域 、48.5%依標得頻寬數之外,剩下的48.5%將再畫分為42.5%及6% 兩塊,五大電信商必須選擇爭取42.5%比重的補助款或是6%的補助 款。市場預期,電信三雄將選擇角逐42.5%補助,而台灣之星及亞太 電爭取6%補助款的機會較高。
NCC規畫5月中旬首次開放業者申請,第二期申請時間落在9月,若 還有剩餘補助款則會在年底前再開放申請。
科技巨擘 強勢操控
「切莫為惡」是Google創立初期的座右銘,此書作者拉娜.福洛荷以「切莫為惡」為書名,直接破題。
拉娜.福洛荷是金融時報全球財經專欄作家,透過多年觀察認為,Google、蘋果、亞馬遜、臉書等科技巨頭,已經違背當初創業初衷,透過落差極大的不對稱優勢,運用我們的資料、操控我們的心智,改變社會結構甚至破壞民主,只為無限制地提高獲利。
拉娜.福洛荷擔憂,科技巨頭提供免費服務,換取消費者資料,更擁有「免罪卡」,免受法規監管,我們雖未掏錢購買大多數數位服務,但卻付出高昂代價,就是個人資料和注意力,數位科技巨頭大量收割財富,號稱FAANG(臉書、蘋果、亞馬遜、NETFLIX及Google)股票總市值超過法國全國經濟規模,臉書使用人口超過全球人口第一的中國,隨著科技巨頭規模擴大,半數公開上市公司倒閉,經濟更集中,但企業動能跟創業數字衰退。
科技巨頭透過資料寶庫獲利,進而影響政治、經濟跟社會,哈佛商學院榮譽退休教授祖博夫與其他學者也提出「監控資本主義」,產生新經濟秩序,宣稱人類經驗是免費的原料,可作為擷取、預測、銷售等隱匿的商業用途,監控資本主義對於經濟政治制度是一種重大威脅,也是潛在社會控制手段。
落實規範 抑制亂象
近期澳洲、歐盟已經開始針對科技巨頭們提出反壟斷調查及提出反壟斷法案,甚至在必要的時候考慮拆解大型平台,強迫出售,抑制科技巨頭及平台壟斷。
賴弦五認為,現在誰控制平台,誰就擁有最大武器,有些平台是被政府控制,有些是被科技公司控制,而國家的主權也隨著這個平台壟斷問題,愈來愈受到挑戰。
他指出,全世界都面臨著科技巨頭及平台壟斷的問題,網路、媒體、電信更是,但壟斷對於公民將造成不好影響,而科技及網路公司賣的產品,平台上的言論甚至消費者個資的使用都沒有法規規管,因此網路公司壟斷程度比電信跟媒體更可怕。
現在科技巨頭更以自己資本優勢,藉由收購消滅可能的競爭對手,而另一方面來說,科技網路巨頭甚至侵犯國家主權,例如有很大的權力可以決定屏蔽特定言論,但卻沒有一定標準。
賴弦五認為,台灣之星是一個創新的小電信公司,因此看這些書特別有感受,近年歐、美等世界各地都已經開始關注科技巨頭壟斷問題,政府也應該去思考規管關鍵是營造有效競爭的環境。
《巨頭的詛咒》一書也提醒,過去壟斷是觀察消費者福祉有沒有受影響,例如價格沒有上漲,但消費者福祉已經不單單僅是價格問題,而是掌握資訊就是掌握關鍵。作者在最後一章提出「如何不為惡」,嘗試提出願景主張,希望為科技巨頭劃定界線、數位時代的公平稅制,確保我們的數位健康與福祉,最後還有民眾的覺醒。
台灣之星電信在2021年積極布局5G市場,目標年底5G用戶數將超過56萬戶。隨著5G技術的普及,台灣各電信業者紛紛提高用戶數目標,力圖在這波科技浪潮中搶佔先機。中華電信目標年底達200萬戶,遠傳則是162萬戶,台灣大則是150萬戶。不僅如此,台灣之星也對年底的5G用戶數充滿信心。 目前,台灣5G總用戶數已超過150萬戶,預計年底將突破550萬戶。各電信業者都在拚網速、拚創新服務,並努力避免重蹈過去殺價競爭的覆轍。台灣之星在去年底已達成5G用戶數5%的滲透率目標,今年中則將目標提升至10%,並在年底前衝刺20%的滲透率。 台灣之星總用戶數約245萬戶,預計年底將成長至270萬至280萬戶。除了增加用戶數,台灣之星也著力於提升用戶體驗,提供高品質的網路服務和創新應用。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台灣之星將繼續努力,為用戶帶來更好的5G體驗。
2021年電信業者拚5G用戶增逾二倍。中華電信喊出200萬戶目標;遠傳拚月租滲透率30%,達162萬戶;台灣大要搶150萬用戶,台灣之星也看好年底5G用戶超過56萬戶。預估2021年底,台灣5G總用戶數可望超過550萬用戶。
目前台灣5G總用戶數超過150萬戶,各業者今年都將推升5G用戶及營收視為關鍵任務,各業者拚網速,拚創新服務,就是不能殺價競爭,電信三雄守住1,399元吃到飽的資費門檻,一邊衝刺用戶,不重蹈殺價競爭的窘境。
中華電信去年底5G用戶數超過60萬戶,日前法說會上喊出,今年6月底用戶數可望超越100萬戶,年底衝200萬戶。中華電信以4G加5G的優質網路,拿下Speedtest2020年下半年「台灣行動網速第一、「台灣行動網路涵蓋第一名」大獎,同時搭配ami Video 5G館」、KKBOX Hi-Fi無音損、Hami雲端遊戲,成為搶5G用戶關鍵。
遠傳今年8月5G用戶數目標要超過100萬戶,占月租用戶滲透率20%,年底要拚達成30%滲透率。遠傳目前行動用戶數706.9萬戶,其中,月租型用戶約540.7萬戶,年底5G用戶數可望達162萬戶。遠傳要以網速取勝,在兩大國際測速組織「Speedtest台灣5G報告」、Opensignal拿下5G網速冠軍,並積極打造遠傳心活服務,串聯用戶的數位生活。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日前表示,2021年更樂觀看待5G市場,今年底5G用戶滲透率要達15%至20%。台灣大日前也宣布5G用戶數已超過50萬戶,目前用戶數726.4萬戶,預估年底5G用戶數可望超過145萬戶,挑戰150萬戶。台灣大強打5G網路建設,涵蓋率稱冠業界,並衝刺高品質影音內容、雲端遊戲、電競級手遊等多元化應用。
台灣之星去年底提前達成5G用戶數5%的滲透率目標,今年中,滲透率要達10%,年底前衝刺20%滲透率目標。目前台灣之星總用戶數約245萬戶,年底要成長到270萬至280萬戶,預估5G用戶數要達到56萬戶。
台灣之星電信今年來積極布局,專注於中小企業市場,希望能在智慧城市及智慧球場的專網及智慧解決方案上大放異彩。隨著企業客戶營收成為電信產業5G戰局的關鍵,台灣之星正不斷強化自身的企業客戶行銷和產品團隊,目標是將企業客戶營收倍增。 2021年,台灣各電信業者紛紛在企業專網市場上展開激烈競爭。中華電信與日月光攜手打造半導體智慧工廠,遠傳鎖定智慧製造與台達電合作,台灣大啟動智慧倉儲,亞太電信打造智慧醫療,而台灣之星則專注於中小企業應用市場。 台灣之星的這一策略背後,是對智慧城市和智慧球場市場的深度洞察。為了實現目標,台灣之星近期大舉招兵買馬,不僅強化了企業客戶行銷,還對產品團隊進行了全面升級。這一切,都為了在激烈的市场競爭中,讓台灣之星的企業客戶營收實現倍增。 在技術創新方面,台灣之星也不遺餘力。它與業界領先的技術提供商合作,共同開發了一系列智慧解決方案,以滿足中小企業在數據傳輸、遠程控制、安全保護等方面的需求。這些解決方案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還降低了運營成本。 展望未來,台灣之星將繼續深化其在智慧城市和智慧球場市場的布局,不斷拓展業務範圍,為更多中小企業提供優質的專網服務。在5G技術的推動下,台灣之星相信,自己將在企業專網市場上取得更加出色的表現。
中華電信今年已經喊出5G用戶200萬目標,加強建設就是要發展5G企業專網和相關智慧應用,看好基礎已成,5G企業專網應用可望開花結果。
去年底中華電信與日月光、高通聯手打造全球首座5GmmWave企業專網智慧工廠,將日月光的智慧工廠從4G延伸至5G,以超高速、低延遲技術特性,導入無人搬運車、MR(混合實境)眼鏡做遠端維修等應用。
中華電信也與廣達合作智慧醫療解決方案,以台大雲林分院為主要應用場域,未來可應用到偏鄉醫療院所,搶攻5G智慧遠距醫療。
遠傳看好製造業及半導體產業,發展相關的企業專網解決方案,先和台達電、微軟打造台灣首座5G智慧工廠,導入5G專網、AMR(自主移動機器人)、AOI(瑕疵檢測數據分析)、微軟雲計算、MR等應用,
遠傳在聯發科IC封測的合作廠京元電子、矽格和日月光的產線建置3.5GHz 5G基站,建立專網,提升通訊晶片的檢測效率與品質管控。近期更在聯發科技通訊晶片研發總部,打造5G毫米波互連互測的垂直場域,此舉使聯發科5G毫米波晶片研發能力強化,更易於導入全球市場。
台灣大與旗下的momo購物合作智慧倉儲,建立企業專網,並與台塑集團旗下台塑貨運在長庚養生村推動自駕車,現在已經進入PoS(服務驗證)階段,還和北市府計畫啟動老人健保語音客服機器人等應用。
台灣之星深耕智慧城市及智慧球場的專網及智慧解決方案,鎖定中型與中小企業,近期台灣之星大舉招兵買馬,強化企業客戶行銷跟產品團隊,目標是企業客戶營收倍增。
台灣大哥大28日宣布,5G用戶數已突破50萬大關,而電信龍頭中華電信也透露,5G用戶已超過60萬,這個數字比預期還要高,顯示5G在台灣的普及速度相當驚人。遠傳5G用戶穩定成長,加上台灣之星超過10萬,全台5G用戶合計已達160萬。根據各大電信公司的展望,台灣5G總用戶數有望在2021年底超過570萬,滲透率達20%。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表示,5G用戶數目目標將提前達成,並希望帶動5G相關應用服務蓬勃發展。台灣大積極建設5G基站,目標年底達到15~20%滲透率,挑戰140~150萬用戶。遠傳電信則目標在2021年底前達到30%的滲透率。台灣之星則以挑戰50萬5G用戶為目標。亞太電信雖然開台時間較晚,但同樣訂出積極目標,力拚20萬5G用戶。台灣5G用戶成長速度較南韓等國家快,顯示台灣在5G領域的發展潛力。
根據各大電信公司2021年的展望目標,台灣5G總用戶數有機會在2 021年底超過570萬、突破20%滲透率。
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日前表示,5G用戶2020年挑戰50萬,2021年 6月百萬5G用戶目標將提前達陣,行動通信分公司總經理簡志誠進一 步指出,目前5G用戶已達60萬、5G用戶成長速度比預期來得快,中華 電信加速5G用戶普及,希望帶動5G相關應用服務蓬勃發展,藉由愈來 愈多企業及個人用戶使用,創造更多創新應用服務受到市場青睞。
台灣大表示,該公司自2020年7月推出5G服務之後,積極建設3.5G Hz高速基站,目前5G基地台已完成6,000座,除了5G涵蓋率領先業界 ,5G用戶數也以「能所不能」的氣勢快速增加,近日已正式突破50萬 大關,滲透速度超乎預期。2021年年底台灣大將以5G用戶達到15∼2 0%滲透率,挑戰140∼150萬用戶為目標。
遠傳電信28日表示,遠傳5G用戶數目前穩定成長中,並帶動行動服 務營收成長,顯示網路使用量高的消費者對遠傳的信心。遠傳目標2 021年8月將超過100萬戶,滲透率20%,力拚2021年底前達30%的滲 透率。
台灣之星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28日指出,台灣之星5G用戶已超過1 0萬,2021年年底將挑戰5G用戶20%滲透率,以目前行動總用戶數24 5萬來看,台灣之星年底以挑戰50萬5G用戶為目標。
亞太電信2020年11月5G才剛開台不久,但同樣訂出積極目標,亞太 電28日表示,5G用戶目標年底挑戰滲透率10%,以目前203萬行動用 戶來看、力拚20萬5G用戶。
全台行動電話總用戶數截至2020年第三季達2,920萬,以各大電信 公司目前加總5G用戶數160萬來看,全台5G滲透率約5%。
南韓與美國並列全球5G最早開台的國家,其中,南韓2019年4月5G 開台,經過半年時間,5G用戶數200萬、滲透率不到4%,經過一年、 南韓5G用戶達634萬、滲透率12%。
而台灣於2020年6月底7月初5G陸續開台,5G用戶成長速度相較南韓 等國家都來得快。
台灣之星(3157)近來在市場策略上不斷求新求變,針對不同客群量身打造專屬方案,展現出分眾經營的獨特魅力。去年,台灣之星在學生族群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果,特別是疫情帶動的線上學習潮,讓中小學生申辦成長達2.8倍。為了搶占寒假市場,台灣之星將U25瘋iPhone專案加碼,並將優惠擴及至教職員工,預計今年業績將增加一成。 台灣之星對於不同族群的行為與習慣進行了深入研究,陸續推出多款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專屬資費與優惠方案。像是U25學生、U15中小學生、O60樂齡族、家族省等,都是為了滿足不同客群的特定需求。朱曉幸副總表示,針對中小學生推出的零月租方案,不僅解決了家長申辦的困擾,也因應了疫情對線上學習的影響,讓U15中小學生的申辦量在2020年強勢成長2.8倍。 在產品方面,iPhone12系列手機的熱潮帶動了5G高資費申辦量的顯著成長。月租費在1,199元以上的5G資費量能,較推出前成長兩倍。U25學生對於iPhone系列相當熱愛,2020年累計申辦量比前一年增長49%。為了吸引更多學生客群,台灣之星在寒假期間推出限定優惠,並將優惠擴及全校園的教職員工,預計將帶動整體業績增加一成。
台灣之星深究不同族群的行為與習慣,陸續推出U25學生、U15中小學生、O60樂齡族、家族省等多款針對不同族群的專屬資費與優惠。發現父母幫子女申辦門號時,關注月租費價格、上網時間及用量方面,去年針對U15中小學生推出「孩子門號免費領」,月租零元,免費使用門號管理功能,希望孩子學習自律,讓行動科技成為陪伴成長的學習工具,寒假期間推出U15中小學生限定方案,「hereu HeroWatch 4G防水兒童智慧手錶」零元。
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朱曉幸表示,針對中小學生推出零月租方案後,解決家長申辦痛點,加上疫情增長線上學習趨勢,U15中小學生2020年全年申辦量強勢成長2.8倍。
台灣之星觀察,iPhone12系列手機人氣爆棚,帶動5G高資費申辦量顯著成長,月租1,199以上5G資費量能較推出前成長兩倍,U25學生對於iPhone系列相當歡迎,2020年累計申辦量較前一年增長49%,特別在寒假期間推出限定優惠並擴及全校園的教職員工,可望帶動整體業績增加一成。